生态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时间:2022-08-11 11:22:41

生态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摘要:就制约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持续加大调蓄水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耕地改良措施、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努力优化产业结构等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意见,为今后移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古浪;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海拔1778~1926m,南高北低,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均气温6.6℃,大于10℃有效积温1940℃,全年有效光照时数约2852h,无霜期142d,降雨量207mm,蒸发量2807mm,降水多集中在7月、8月、9月。移民区现已建成11个移民新村和高峰片、绿洲小城镇,搬迁山区困难群众1.53万户、6.24万人,平整土地12.4万亩,完成田间配套工程11.4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36万亩、养殖暖棚1.7万亩、发展梭梭嫁接肉苁蓉2.1万亩、可发展大田种植面积6.3万亩(含耕地休耕1万亩)。该区域耕地沙化严重,漏水漏肥现象严重,用水需求大,水资源相对匮乏,是制约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持续扩大高效节水面积、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是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土壤多为砂壤或绵砂,壤土少,颗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微弱,下层有砂砾障碍层,土壤熟化程度低,保水保肥性能差,供给能力较弱,极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必须采取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来提升地力。

1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水资源严重匮乏。目前,黄花滩移民区搬迁移民将达到6.24万人以上,需发展农业产业用地11万亩,按规划设计灌溉定额测算,共需灌溉用水4500万m2,现已建成调蓄水池及沉砂池50座,总容积278.4万m2。根据《古浪县黄花滩引黄灌区2019年水资源配置方案》,2019年计划配水2332万m2,因耕地沙化严重,漏水漏肥现象严重,用水需求较大,调蓄水池储水量远不足以用水供给,水资源相对匮乏,是制约移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2土壤耕地地力差。移民区土壤类型主要有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耕种风沙土,约占总面积的89%。此类土壤多为砂壤或绵砂,壤土少,颗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微弱,下层有砂砾障碍层,土壤熟化程度低,保水保肥性能差。据化验,移民区耕地土壤有机质3.07g/kg,较全县平均有机质含量(13.8g/kg)低10.73g/kg;全氮0.19g/kg,较全县平均全氮含量(0.86g/kg)低0.67g/kg;碱解氮34.75mg/kg,较全县平均碱解氮含量66.9mg/kg低32.15mg/kg;有效磷2.84mg/kg,较全县平均有效磷含量(12.5mg/kg)低9.76g/kg;速效钾109.54mg/kg,较全县平均速效钾含量(162mg/kg)低52.46mg/kg。土壤含盐量高,碱性大,而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低,微生物数量少,土壤生态脆弱,土壤质地熟化程度低。同时,因耕层以下的中壤土和重壤土质地因保水保肥能力较差[1],供给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料能力较弱,极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采取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来提升地力。1.3有机肥料稀缺。移民区群众属新搬迁户,大部分新垦地尚未种植,秸秆资源极少,加之新开垦土壤肥力不均,土壤熟化程度低,未形成可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耕作层,养殖业刚刚起步,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物料稀缺[2-4],农户积造农家肥数量有限,而商品有机肥价格较高,土壤改良难度较大。在化肥使用上不够合理,施肥时撒施和浅施较普遍,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肥料利用率很低。1.4农民投入能力不足。移民区群众原居住地基本属于高海拔山区,从事旱作农业多年,习惯于粗放、散慢、靠天吃饭等种植方式。搬迁至移民区后,对有机物料还田、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掌握不够。同时,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经营收入不高,家庭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农户对劳动资料(有机肥、农机具、地膜等)投入积极性不高,投入能力严重不足。

2发展意见

2.1持续加大调蓄水工作力度。按照《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规划》,移民区连同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总计搬迁移民将达到6.24万人,开发灌溉面积12.4万亩,其中:农业产业用地11万亩,生态林1.4万亩,共需调蓄水量在4500万m2。至目前,已建成调蓄水池总容积278.4万m2。2019年计划调水2800万m2,按照目前移民区耕地供水情况来开,完成计划调蓄水量存在一定困难。必须按照分配种植面积,根据夏秋作物结构调整,科学合理核定用水总量,持续加大调蓄水工作力度,结合灌区夏灌用水矛盾突出的实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建设一批调蓄水池和沉砂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调蓄能力,有效解决黄花滩移民区严重缺水的问题。2.2切实加强耕地改良措施。坚持用养结合,配套推广土壤改良技术,推广耕地休耕技术措施,合理安排绿肥等肥田作物种植,提升耕地地力,加大有机肥施用,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一是集成推广养地为主的综合休耕技术模式,推广箭筈豌豆等绿肥作物还田晒垡,增施有机肥等技术。二是围绕耕地土壤盐碱化较重区域,通过集成应用农机农艺配套、有机无机结合、配方肥与水溶性肥料互补、缓控释肥料施用的耕地质量建设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改变盐碱土化学性质,达到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壤生产能力[5-7]。三是全面普及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逐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8-9]。创新推广田间灌水保水技术,建立不同节水模式配灌水制度,构建抗旱节水品种选育、保护性耕作等农艺、工程节水技术体系,实现工程节水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全覆盖。2.3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坚持成熟技术集成推广,全面普及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逐步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创新推广田间灌水保水技术,建立不同节水模式配灌水制度,构建抗旱节水品种选育、保护性耕作等农艺、工程节水技术体系,实现工程节水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全覆盖。在抓好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膜下滴灌、全膜平作穴播、垄膜沟灌等为主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在此基础上,必须持续扩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面积,逐步配套滴灌设施,大力推广管灌、小畦灌溉结合全膜平作穴播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4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结构布局,促使农田灌溉与作物需水规律相吻合,进一步缓解用水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逐步改良土壤,提高草食蓄承载能力,缓解争水矛盾。二是逐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科学把握水资源季节性特征,避开枯水期作物争水矛盾,坚持市场导向,通盘考虑,科学谋划。重点围绕膜下滴灌技术措施,着力推广马铃薯、青贮玉米、山药、向日葵、花生、辣根等膜下滴灌措施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按农作物生育期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肥等条件的限制,围绕高效利用水资源,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作物抗旱新品种,推广种子包衣、脱毒种薯等技术。

参考文献

[1]赵玉兰,俞春花.古浪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成效与主要做法[J].甘肃农业科技,2016(9):77-80.

[2]李国山,李春玲,朱建平.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盐碱地改良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19(9):90-93.

[3]郑素珊,高琛,黄龙生.盐碱地改良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4(3):74-76.

[4]吕晓,徐慧,李丽,等.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J].土壤,2012,44(2):203-207.

[5]王玉江,吴涛,吴杰.磷石膏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13-7414.

[6]车顺升,罗三强.磷石膏改良盐碱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效果[J].陕西农业科学,2000,24(9):16-18.

[7]李旭霖,刘庆花,柳新伟,等.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2):219-224.

[8]李建晶,胡瑜杰.古浪县农业滴灌技术现状、问题及改良研究———以新建村农业滴灌示范区为例[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30(1):31-35.

[9]叶祥年,殷庆德,李芳.滴灌技术在武威市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4):43-44,50.

作者:郭吉兰 赵玉兰 何增国 单位: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