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环境污染防控建议

时间:2022-09-06 03:20:58

规模养殖环境污染防控建议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创造了效益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的奇迹,年均增幅接近10%,产值增加近5倍。2002年,我国人均占有肉、蛋、奶分别达到49.63kg,18.3kg和8.8kg。肉类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类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畜产品及副产品的供应。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

1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畜禽养殖业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周边,保障了城市“菜篮子”供给,由于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以及分布区域发生了变化,导致畜禽养殖污染呈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

1.1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特点

1.1.1畜禽粪便产生量大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全国23个规模化养殖业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24亿t,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6倍。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COD一项就达8118t,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COD之和。

1.1.2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相当严重

据调查,由于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且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粪便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大量畜禽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目前畜禽粪便中N、P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的流失量,畜禽粪便产生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1.3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威胁和影响区域环境为了便于运输,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在大中城市近郊。由于城市近郊无足够的土地消纳大量畜禽粪便,加之监管不利,造成畜禽粪便随意丢弃、污水乱排乱放,给大中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严重影响了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据上海市对上海黄浦江上游污染源调查表明,畜禽粪便污染已占污染总负荷的36%,并分别超过了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黄浦江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严重威胁和影响上海的环境质量。

1.2污染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98%以上的养殖场都没有对其排出的粪便污水进行任何清理而直接排放。猪场附近,恶臭熏天、蚊蝇滋生、细菌繁殖、疫病传播,并且通过周围水渠、河道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引起环境纠纷。同时,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养殖场自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限制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治技术

2.1总体思路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粪便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为立足点,以环境容量为标准,以责任制为龙头,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实用、廉价为原则,合理规划、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道路。

2.2借鉴发达国家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经验

2.2.1实施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强调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发达国家发展畜禽养殖业,绝大多数是属于既养畜又种田的模式,畜禽粪便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进行消化。例如,荷兰全国只有4个大型农场,整个农业、畜牧业分散在全国13.7万个家庭农场,产生的畜禽粪便由自有农场进行消化;丹麦则靠全国8万个既种粮又养畜的自耕农场;美国虽有大型畜牧场,但在养猪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200~500头/年的小型农牧结合的农场;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认识到大型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将畜禽养殖业污染称之为“畜产公害”,严格限制大型养殖场的建设,并规定在城镇附近猪场规模不得超过50头,而且必须有治理排污的措施。

2.2.2建立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处置)设施,对畜禽污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或者按排放要求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畜禽养殖场交纳污水处理费用。如日本横滨市要求牧场主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尿液和冲洗水实施分离,尿液、冲洗水全部进入下水道,其费用根据排放量及浓度进行收费,由专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3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建议

2.3.1采取输堵结合的方式防治污染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利用,提倡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通过综合利用增加收益,从源头及生产过程减少排放,减少治理成本,提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手段,实现达标排放。

2.3.2采用合理的处理工艺积极采用先进、合理的粪便处理工艺和设备,支持鼓励综合利用。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清粪工艺有3种:水冲式、水泡粪(自流式)和干清粪工艺。水冲式清粪工艺、水泡粪清粪工艺耗水量大,并且排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给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固液分离后的干物质肥料价值大大降低,粪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进入液体,使得液体部分的浓度很高,增加了处理难度。另外,北方地区应用较多的水泡粪清粪工艺由于粪便长时间在猪舍中停留,形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危及动物和饲养人员的健康。而干清粪工艺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可保持猪舍内清洁、无臭味,产生的污水量少,且浓度低,易于净化处理;干粪直接分离,养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日本多采用这种工艺,欧美国家也开始倾向于这种工艺。该工艺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一些养猪场已经开始应用,并显示了其优越性。不同清粪工艺的猪场污水质和水量见表1所示。采用水冲式和水泡式清粪工艺的万头猪场粪便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比采用干清粪工艺的高1倍,而且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的畜粪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肥料价值,经过适当堆制后,可制作出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采用水泡式清粪工艺和干清工艺的万头猪场粪便污水处理费用对比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应该改变过去的末端治理模式。首先应从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采用用水量少的干清粪工艺,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地保存粪的肥效,减少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2.3.3坚持资源化、减量化、廉价化的原则鉴于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在环境管理上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强调资源化原则,即在环境容量容许的条件下,使畜禽粪便最大限度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多元化利用,并以法规、政策强制监督实施;二是减量化原则,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等手段,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从而降低处理成本,为实施资源化利用和提高治理效果创造条件;三是廉价化原则,与工业污染防治不同,畜禽养殖业从总体上看整体利润率不高,而污染又相当严重,如果污染治理成本过高,将使养殖业难以得到发展,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在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前提下,研制高效、实用(特别是低廉的)治理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畜禽养殖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3.4采取多管齐下的宏观性管理手段

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涉及农村政策的多个方面,因此应在多个方面加以配套。其中包括:1)采取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的思路来调整生产结构,实施农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建立有利于中国种养平衡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体系。2)调整现行的一些农村政策,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例如,合理调整环境资源价格,取消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提高化肥销售价格;增加对有机肥的生产优惠和使用方面的推广补贴;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3)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同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考虑,进行环境规划,实现合理布局。4)增加政府在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方面的投入,可将过去的生产鼓励性补贴改变为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补贴,确保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包括利用畜禽粪制沼气、发电等技术,建立环保商业运作市场。6)强化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养殖者的环境意识,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推广等。

3结束语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分紧迫任务及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改进饲养技术、改造畜舍结构、改进通风供暖工艺和清粪工艺,建立畜牧养殖业低投入、高产出、高品质的无公害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实现畜牧养殖行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发展绿色畜牧产业,才能提高畜产品品质,解决畜牧业环境问题,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