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种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时间:2022-12-01 09:31:42

不同树种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1青海省抗旱造林的意义

1.1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党和政府都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注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青海省推广造林技术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而且,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会减少青海省水土流失情况,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肆虐。还可以大量的涵养水源,促进地下水的增加,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为青海省一些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的住所,保护了植物多样性,增加珍稀动物的繁衍数量,吸引更多的稀有动物来青海省定居,推动青海省良性生态系统的建立。1.2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大气环境。青海省大部分地区缺少水资源,属于半干旱地区,因此,为改善干旱的情况,就需要抗旱造林。多种植一些抗旱效果较好的树木,有利于提高青海省植被覆盖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大气之中的气体成分,净化水源和空气,对缓解我国气候变暖也存在重要意义。而且,植树造林还可以吸收空气之中的有毒气体,消除一些噪音,促进青海省空气的清新度。1.3提高居民经济水平,保护居民健康。在以前都是通过消耗环境来达到经济的发展,而现在就需要保护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青海省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种植的树木种类有许多,不仅有观赏性的植物还有经济作物,从而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另外,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的功效,释放大量的氧气,为居民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提高青海省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减少呼吸性疾病的发生。

2对抗旱树种的研究

2.1抗旱树种的应具备特性。抗旱树种顾名思义,就必须耐旱。因此,抗旱树种应具备以下特征,才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成活。首先,抗旱树种的根系要比较发达,尤其是侧根,这样能才能扎根土壤快速生长;其次,必须耐旱、耐寒、耐高温,而且还得适应酸性和碱性土壤,具有强大的生长性;再者,树木的抗病虫灾害要强,繁殖能力强的,这样在贫瘠的地区树木成活率也会很高。最后,在引进树种时要引进已经栽培成功的树种,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2.2抗旱树种的种类。目前,青海省有高等被子植物进1.2万种,经济植物和油料植物也较多,但抗旱树种的种类有限,因此,要大量引进抗旱树种进行种植。现阶段,抗旱比较好的树种有新疆杨、榆树、白蜡、侧柏、国槐、油松、栾树、五角枫、银杏、雪松、白皮松、龙爪槐、柏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等,这些树木的抗旱性比较强,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对空气的净化力度要较好。2.3抗旱树种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抗旱树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对土地整理可以减少土壤中的一些杂草,促进土壤吸水性和采光条件,有效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再者,还可以使用新型的抗旱造林材料,例如,吸水保水剂、抗旱造林粉、蓄水渗膜、可降解抗旱造林地膜等[1]。在栽植时需要用根系裸露或是带土的苗木或容器进行栽种,必须是已经成长好的小幼苗,而且还可以采用穴播、条播等播种方式。

3青海省抗旱造林实施措施

3.1改善造林技术,提高技术研发。不同的土壤和不同区域种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造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条件和树种的选择。现阶段青海省造林就适合使用容器育苗技术。所谓容器育苗是指将树苗放入相应的容器之中,让其能够在容器中的土壤当中吸收养分[2]。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促进树苗的存活率,而且还可以使树苗避免在植入土壤的时候出现死根的现象,对节省造林资金的投入有重要意义。其次,政府要加大对造林技术的研发,引进新的技术手段,从树种和土壤、灌溉等方面都进行改革,促进树苗的成活率,提高青海省水资源的保持。3.2做好土壤整理,覆膜造林。青海省土壤不是很肥沃,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在抗旱造林是要注意树种的灌溉和保湿。造林之前,选择灌溉便利、土壤排水较好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壤中施肥,保证土壤的通风效果,没有结块,增加土壤的肥沃性,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土壤之中的一些病虫,提高土壤质量。种植时可以应用蓄水渗膜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促进树种根系吸水,将土壤之中的水分聚集减少蒸发,最大限度的保证树种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而且这样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随时浇水,给工作人员节省很多时间。这种技术的应用还不会造成树种由于一次性浇水太多而出现烧苗的现象,值得大力推广。3.3选择合适的抗旱树种,使用毛细渗灌技术。青海省气候条件有限,因此要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造林。现在我国抗旱的树种有很多,而且许多树种对生态环境要求低,抗旱、抗寒、酸碱性等适应性较强,因此,可选择的树种还是较多的,但是虽然有些树种抵抗性较强,在种植时还是需要采用毛细渗灌技术,这样可以让树种根部充分吸收水分,快速使树种增长,减少浇水次数,提高树种存活率。3.4做好后期树苗管理工作。树种栽培完之后,护林人员要做好后期工作,保障栽种的树木茁壮成长。经常给树木修剪残枝,保证生长的水分等需求,还可以合理使用保水剂给树木打营养液,促进树木生长,注意后期的病虫害防止。

参考文献

[1]董小婷.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新农业,2019(3):35-36.

[2]孙向旭.北方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4):139.

作者:冶晓梅 单位:会宁县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