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的差异十篇

时间:2023-10-25 17:35:23

不同文化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1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经济决策 风险偏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Economic Rick Preference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Cultures

GUO Zhiwen

(Learning Research Center,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Abstract Now the world'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inevitable, bound to a blend of different cultures, so the study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isk appetit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risk appetite, and review of past researchers for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 preference between economic research and conclusions, a brief analysis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concludes with future research need to be addressed.

Key words culture difference;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risk preference

1 风险偏好

1.1 风险偏好的定义

风险偏好(risk preference)指的是当个体面临一系列期望值相同的风险选项,并且每个风险选项的可能的结果及其对应的风险程度不同时,个体进行决策的偏好,这种偏好包括保守或激进、风险寻求或风险回避等。

1.2 风险偏好的理论研究

期望效用理论(Eldar S,Robyn A L.,2002)、前景理论(Kahneman D, Tversky A.,1979)都认为,影响风险行为决策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对风险结果的评价和对风险概率的评价。风险概率的评价具有文化的差异,以前的研究者对于中国人(亚洲人)与美国人(西方人)在概率思维和信心判断方面做过很多研究,他们发现基础决策与判断任务方面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研究。

1.3 概率思维以及信心判断的文化差异

概率思维指的是用概率定式(probabilistic set)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区分判别的倾向以及将不确定性事件用概率来表达的能力。

Phillips (1980)在他的研究中,用不确定观点问卷对马来西亚地区的英国、香港、印尼和马来西亚籍学生施测。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较少使用概率方式,而且使用的概率的数目也比英国学生要少。英国学生用概率表达的对不确定性的区分度更高,而且对概率的知觉也更精确,由此可见英国学生的概率思维更强。

尽管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文化群体的概率估计的能力偏低,但是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对其做出的概率判断表现得更为过分自信。比如亚洲人要比美国人在常识等基本问题的判断方面更为过分自信。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人习惯对进入脑海中所选答案不确定性的抵制的思维特性导致的。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由于中国人一些认知习惯导致的,例如强调理论的区分、知识的强化性记忆以及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思辨等。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基础决策判断任务中的概率思维的差异以及对概率判断的精准性的信心判断的差异,必然也会使得他们对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判断任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偏好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不同文化群体间的贸易与谈判变得越来越频繁。所以在不同的文化群体间是否存在比较系统的经济行为的差异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应用价值的问题,不同文化群体间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偏好自然而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2.1 经济决策风险偏好的产生原因

风险偏好的操作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中采用了不一致的方式。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就是通过被试对风险选项的选择来判定其风险偏好程度。

目前研究者认为风险偏好的产生可能有两种方式。Weber & Milliman (1997)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在更愿意选择那些有明显的风险的选项而没有选择风险较低的选项的被试中,一小部分是因为他们对风险有积极、正性的态度(即真正的风险寻求),而大多数人的这种行为模式是因为他们对选项的主观风险印象出现了偏差(即知觉到的风险低于实际情况)。因此,风险偏好差异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风险知觉的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对风险的态度的差异导致的。

2.2 以风险承受为衡量标准的风险偏好的文化差异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把人们对风险选项的承受能力作为风险偏好的衡量标准,进行了一系列风险偏好的实证性研究。结果发现,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群体在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偏好表现为更加的风险寻求。

Bontempo、Bottom & Weber (1997)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联合期望风险模型研究了金融风险方面的风险知觉的跨文化差异。被试选取了香港、台湾、荷兰、美国的大学生以及一组台湾证券分析师。实验过程中向被试呈现包含30 个风险选项的表单。每个风险选项包含三个可能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各不相同。这样的表单总共向被试呈现3 次,每次呈现时表单中风险选项的顺序是随机的。被试的任务是对每个风险选项的风险程度进行0100 的评定,再将评定结果利用联合期望风险模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国籍被试存在风险判断的差异,而台湾学生与证券分析师在风险知觉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与荷兰和美国的学生相比,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对风险选项潜在损失的量比潜在获益的量更敏感。

Hsee & Weber (1999)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人与美国人在风险偏好上是否存在系统的文化差异这一问题。结果发现,中国被试比美国被试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寻求,而在医疗决策和学业决策中却没有显著性差异。

Hsee & Weber 对上述风险偏好的文化差异现象利用缓冲理论进行了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人主义社会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而集体主义社会注重个体与家庭、社区或其他社会团体的联系与依赖。与美国人相比,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并且与很多亲友保持着密切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像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社会里,人们在需要的情况下更容易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物质与经济上的支持。正是由于这种可以提供经济支持的紧密的社会关系,中国人相比个人主义社会的美国人在经济决策上知觉到的风险更低,因而表现出更少的风险厌恶。然而,在医疗和学业决策中其社会网络却无法弥补高风险带来的负性结果,因此在此类决策中没有表现出文化差异。

2.3 以求职态度或员工被试为特色的风险偏好文化差异研究

Fan、Xiao & Xu (1998)对中国和美国大学生对于自由市场的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中要求被试回答两个分别关于求职和投资态度的问题。结果发现,美国学生更倾向于在求职问题上风险寻求,而中国学生更倾向于在金融投资问题上风险寻求。另外一个关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储蓄动机的差异研究(Xiao & Fan, 2002)发现,相对于美国人,中国员工更倾向于为投资而储蓄,中国人在金融投资决策方面比美国人更风险寻求。

2.4 以不确定性规避为出发点的风险偏好文化差异研究

不确定性规避是存在于文化水平(非个体水平)的一个变量。不确定性规避倾向高的文化群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惧怕失败的行为动机,因而会更少的风险寻求,韩国和日本的不确定性规避水平比较高,而美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水平比较低,不确定性规避这一文化差异会影响风险知觉,进而影响风险偏好。

Javenpaa & Tractinsky (1999)在研究中指出,不确定性规避可能增加人们对网上购物风险的知觉。以色列人(集体主义文化群体)比澳大利亚人(个人主义文化群体)对网上购物的风险知觉水平更低。此外,Choia、Geistfeld (2004)对网上购物这一经济行为决策的风险认知的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探求文化是如何对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的。被试选取的是美国人和韩国人,结果发现文化对风险知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行为。研究者认为,不确定性规避水平越高则知觉到的风险越高,网上购物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下降。

3 结束语

如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间谈判与跨国公司营销等现象变得更为普遍。对不同文化价值认知差异的系统研究,进而得到不同文化间风险偏好差异的可预测性结论,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良性竞争。所以对风险偏好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很多关于风险偏好的研究都是从以美国人为被试的研究中得出的,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可以将与风险偏好相关的经济与社会环境联合起来考虑,有利于风险偏好的理论框架的完善。

虽然在经济决策文化差异研究中取得了很多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研究中采用的问卷情境不统一,容易形成不同的获益或损失参照点,导致一些研究产生分歧。此外,由于研究是在不同的文化群体间进行的,而一些研究的被试费并不统一,并且大部分研究没有给被试与风险决策结果相关的物质激励,容易造成被试在实验中与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并不一致(Hsee & Weber, 1999)。

最后,目前大部分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选取的被试都来自于香港和台湾。由于香港和台湾与中国大陆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并且是不同的经济模式,因此要想明晰中国人的风险偏好模式,需要也很有必要选取中国大陆的被试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以确认先前研究的效度。

参考文献

[1] Bontempo, R. N., Bottom, W. P. & Weber, E. U. (1997).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 perception: A model-based approach. Risk Analysis,17,479-488.

[2] Douglas, M. & Wildavsky, A. (1982). Risk and culture: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Fan, J .X. & Xiao, J .J .(2003). 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 tolerance: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 Consumer Interest Annual,49.

[4] Fan, J. X., Xiao, J. J. & Xu, Y. (1998).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free market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 Soci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212.

[5] Hong, L. K. (1978). Risky shift and cautious shift: Som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culture-valu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41,342-346.

[6] Li, S. & Fang, Y.Q. (2004). Respondents in Asian Cultures (eg. Chinese ) are more risk- seeking and more overconfident than respondents in other cultures (eg., in United States ) but the reciprocal predictions are in total opposition: How and wh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4,263-294.

[7] Phillips, L. D. & Wright, G. N. (1977).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viewing uncertainty and assessing probabilities. Decision-Making and Changes in Human Affairs,507-515.

[8] Weber, E.U. & Hsee. C. (1998). 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 perception but cross- cultural similarities in attitudes towards perceived risk. Management Science,44,1205-1218.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2

二、理论综述

隐私的概念始于西方,用privacy一词表示。西方人特别注重维护自己的privacy,而东方人则更注重维护集体的privacy。顾嘉祖教授认为中文里似乎没有和privacy一词相对应的词,人们通常把他译成“隐私”,但“隐私”一词不能确切地表达privacy在特定的西方文化中的内涵意义。汉语的“隐私”多少带有一点贬义,特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之事”。英语中privacy内涵很丰富,据Encyclopedia Britannica Library,Supreme Court Justice Louis Brandeisdescribed privacy in 1 890 as“the right tObe left alone.”(不受打扰)In torts law,privacy is a right not tO be disturbedemotionally bv conduct designed to subjectthe victim to great tensions bv baring hisintimate life and affairs to public view Or bvhumiliating and annoying invasions of his solitude.(情感上不受侵扰,不通过羞辱或窥探私人生活或事件公布于众,不限制其正常社交)。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honor,reputation.(保护个人荣誉和名声) (EncyclopedlaBritannica,2006)。Altman把隐私界定为自我或群体对旁人的接触所作的选择性的控制机制(a selective cont~l of accessto self to one’s group)。这样,隐私就成了一种个体或群体防范外来接触和干扰的保护概念和控制与他人交往的调节机制(何道宽,1996)。Altman明确把隐私分为个体隐私和群体隐私两种类型。学者邓炎昌、刘润清认为“privacy”这个词有“秘密”、“隐私”、“私下”、“隐退”、“独处”、“不愿别人干”等意义。韦斯丁提出四种类型的隐私:独处隐私(solitude)、隐名隐私(anonymly)、心理超脱隐私(reserve)和群体亲密隐私(intimacy)。

三、东方人的隐私观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利益的中国人的群体隐私观,集中体现在用围墙来保护家庭或群体的领域,从而来维护群体的隐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和隐私得到了维护,自然群体的利益和隐私也得到了维护。传统而理想的中国家庭,便是老舍笔下的四世同堂的模式,上有白发苍苍的祖父母,下有满堂嬉戏玩耍的重孙,上下几代人同住在一所大宅院里。这样一所典型的中国式宅院必定包括房屋、庭院、围墙和关闭的大门。围墙内,一大家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围墙作为物质屏障,自然也就把家宅和外界隔离开来,墙内之事不可外扬。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围墙之外还有一堵照壁,即使宅门打开,外人也无法窥探宅内的秘密,以确保“家丑不可外扬”。中国的宅院对外是高度封闭的,而内部却是开放的。家庭成员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孩子与父母同一卧室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家庭成员有各自独立的房间,而房门通常却都敞开着,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随意进入任一房间而无需征得房间主人的同意。房间里的物品基本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使用,具有高度的公共性。群体文化意识较强的中国人对家庭有很强的依附性,特别注重家庭整体性的概念,强调相互照应、关心、爱护、支持。父母对孩子几乎事必亲躬,孩子对父母也几乎惟命是从,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也乐意对父母敞开心扉,并与其分享个人信息,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友.甚至个人情感等,父母和子女之间信息的渗透性很高。对中国人来说,感情和态度是属于个人的东西,是一种隐私,公开化会破坏环境的和谐,会“丢脸”,“失面子“,严重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因此,个人情感和态度经常受到自我控制,不是像美国人那样洒脱地发泄出来。例如,中国女子笑的时候也会把手捂在嘴上,或转过脸去,这是个人感情失去节制的补救方法。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中国人会以保持沉默或其他形式来控制自己的感情。在人存在社会中,当然有社会的一面,也有个人的一面。中国文化强调其社会的一面超过个人的一面,因为它是群体主义取向。阿拉伯人家庭中的各个房门也都是敞开着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目光照看对方和相互拥抱,以确保更多的亲情交流。爪哇人家庭内部也这样,他们不会在父母子女之间竖起物质的障壁。由于住宅里没有用墙壁和房门分割的空间,所以希望静居独处的时候便用沉默的方式来表示希望宁静一沉默足已,门或墙则大可不必,与外人打交道也是这样。它可以用沉默来竖起一道心理屏障,这道无形的沉默和礼貌之墙,足以保证个人的隐私。日本人的家庭成员之间虽有物质分隔的空间,但是滑门一拉就开,纸墙一捅就穿,既不能隔断视线,也不隔音,个人的隐私主要靠沉默和理解来确保。

四、西方人的隐私观

西方国家一般认为,隐私对于个人有如下四方面的功能 (I)个人自主,个人免受他人的控制与支配。(2)情感放松,个人有机会调节自我情感结构,能有选择地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3)自我评估,个人有机会对自我行为和经验作充分评估与认识,从而对新的行为做出选择。(4)有限保护交际,个人有机会在亲情团体与正式场合之间进行思维界定,从而在不同场合作不同的交际选择,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平衡。以目前西欧、美国的社会来看,虽然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以及生活习俗的差异随处可见,但对待个人隐私权,都有一个界限不甚模糊的最小范围。这个范围若被侵犯逾越,个人便会抗争,

法律也可能会进行仲裁干预。美国学者萨姆瓦认为,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美国个人主义在价值观上的主要表现有个人隐私、个人自立、个人表现、个人自由等。爱得华・霍尔把世界各地使用时间的习惯概括为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单向时间习惯是一种强调日程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西方人采用单向时间习惯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制定时间表、精心安排工作日程。邀请别人吃饭或参加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事先通知,给与他人足够的时间安排。

这样做是对他人私人时间的尊重,也是尊重他人的隐私。反过来到朋友或亲属家去也要事先打招呼。那种“不速之客”的到来在西方被当作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美国人使用大小不等的空间来维护群体、家宅或某一单位的隐私。在维护家宅隐私的同时,西方人保护个人隐私的愿望更加强烈。A man‘s home lshis castle(家就是城堡)是西方人的又一个重要信条,表达了西方的个体隐私观。

五、折射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对隐私的不同理解反映出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个人隐私极端的崇尚和高度的敏感,注重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这与西方社会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西方人从小接受“变化就是进步”的教育思想,这使得他们很少固守某种生活、职业、社交方式和社会活动等。强烈的自我意识让西方人极度推崇自立、自强和自由。早期的西方人与自然抗争的精神让他们深切地感悟到:生存的权力在自己手中。东方人对隐私的理解反映了他们的集体主义倾向,尤其是中国人,这也是根植于中华大地很深的儒家和道家“人人和睦”、“天人合一”思想被继承和发扬的见证。王宗炎解释道: “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互相关心,几乎无话不谈。在西方工业国家,这样做可不行了。人们大部分住在城市里,彼此不相识,也不相闻问,甚至在乡村,邻居之间也隔膜得很。中国人注重集体和谐,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多,就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个人的事也就是集体的事。”布罗斯纳安通过对中英非语言交际的对比调查,认为两种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本质差别是中国文化的聚拢性(togetherness)与英语国家文化的离散性(apaRness)。东方文化的聚拢性和西方文化的离散形,使得东西方在隐私观和空间理念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3

2011年,不太了解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捷普面临着要交几十万残保金的问题,在了解了相关规定并意识到企业招聘障碍员工属于社会责任后,捷普开始了大规模招聘并将其视为一个重要项目来做。2016年,捷普已拥有约200名障碍员工(包括轮椅员工、视障员工、聋哑员工、听障员工等)分别就职于办公室、图书馆、健身房、IT部门、车间生产线等。从宿舍到饭堂、办公室、车间,捷普敲掉了工业园区里原有装修,专门投资约82万修建了无障碍设施和专门的障碍员工生产线等。据方海燕介绍,这些障碍员工在捷普工作得很开心,很稳定,很知足。

《WTO经济导刊》:最开始招聘障碍员工时,公司其他部门是什么态度?

方海燕:刚开始,生产部的一些主管是不乐意的,他们觉得太麻烦,有的部门直接推托说没有适合障碍员工的岗位。于是我就和生产部、工业工程部的经理一起跑到生产线上挨个看,看哪些岗位有可能适合障碍员工,现场讨论决定,随后再对岗位进行改造。一开始我们其实是先面试障碍员工,了解其障碍情况后再去找岗位,岗位确定了再正式录用他。

一些主管不愿意接受障碍员工其实主要是担心他们工作效率低。但是当我们为障碍员工改造了一条专门的生产线,并发现这条生产线管理得非常好,员工也都非常用心时,主管们的态度就发生变化了。这条障碍员工生产线的业绩跟普通生产线相比不仅不差,在某些效率指标上甚至更高。此外,产线上的员工还很稳定,流失率非常低,这样主管就慢慢开始愿意接受障碍员工了。有一次在跟某一事业部的总经理沟通时,他开玩笑说:我们事业部因为噪音大,很多员工大不愿意待,你们不如给我招一些有听力障碍的员工吧。后来我们确实给这个部门招来了十多个有听力障碍或聋哑员工,既解决了障碍者就业同时也解决了员工抱怨太吵的问题。

《WTO经济导刊》:除了态度问题,你们在招聘中还有哪些挑战?比如成本、无障碍设施等?

方海燕:坦白讲,当我们决定做这个项目时,因为有高层的认可和力推,公司并没有太计较成本。而至于如何改造无障碍设施,我们寻求了一些外部机构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包括残联、特殊教育学校、福利工厂等,我们会去他们那里参观,也会请他们到我们工厂考察,看我们应该如何改造设施,我们从外部得到了很多支持。

我们首先开始改建的是宿舍,宿舍以前是上下铺,但给障碍员工住的话就只能改为下铺,此外还包括把位置较高的电源插头改低一些;把洗手间的门槛锯掉;给洗手间安装扶手;把洗脸盆调矮点…… 在车间里,我们通过焊死、加扶手或者把工位同工作台固定等方式把原本可以转动升降的工位设计得更加稳定,同时还将工位间的距离缩短,从而方便障碍员工传递物品;为了防止轮椅员工坐普通生活轮椅进车间时产生静电(电子产品车间对静电要求很高),我们专门为他们配置了在车间使用的轮椅;我们还把以前给员工佩戴的静电手环改成戴在腿上或脚上的防静电装置。

在餐厅,为了方便轮椅员工就餐,我们改造了餐桌并要求食堂把当天菜单张贴在墙上,便于轮椅员工看今天都有什么菜。此外,我们还在厂区建起了盲道,为障碍员工设置了一条专门的产线通道方便他们在上下班时使用,我们还在餐厅、办公楼、宿舍楼等地方装上了电梯以及坡道等。

《WTO经济导刊》:障碍员工入职后,你们有没有一些特殊的管理方式?

方海燕:刚刚谈的比较多的是轮椅员工,其实我们还有11个聋哑员工和8个有听力障碍的员工。为了解决员工间基本的沟通问题,2014年我们正式成立了手语协会,前后有300多个员工报名培训,学习手语。

障碍员工刚进单位时,公司怕他们难融入就创立了一个爱心骄阳委员会,经常为这200多名障碍员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头两年还挺热闹,后来就基本上就很少有活动了。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跟普通员工在一起玩得也挺开心,所以就不需要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单独在一起组织活动了。现在爱心骄阳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帮助调解和疏解障碍员工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同时公司还聘请了2名有执照的心理咨询师为大家服务。其实我们这儿障碍员工的精神状态是非常好的,他们有去参加广州市残疾人运动会得金牌的,有喜欢写文章往残联投稿的,还有喜欢健身肌肉练得非常漂亮的,还有轮椅员工考取了车牌、买车自己上下班的。他们生活得非常丰富,他们还经常会在年会上表演小品、哑剧、舞蹈等,非常棒。

《WTO经济导刊》:雇佣障碍员工对于捷普来讲,带来了哪些好处?

方海燕: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正能量吧!比如那条障碍员工生产线实际上是为一家世界500强的美资企业做代加工的,在得知这条特殊生产线后客户非常开心,觉得我们捷普跟那些欺负、剥削员工的工厂相比做得太好了。不仅这家企业,其他客户来下订单时,参观了这条生产线后也觉得我们非常棒。还有一方面就是障碍员工给非障碍员工带来很多正能量,很多非常正面的积极影响。很多普通人一看障碍员工效率那么高,健身那么棒,生活还那么精彩,也都跟着阳光健康起来,从而带动了整个企业文化氛围。

《WTO经济导刊》:如果有别的一些企业也想要雇佣障碍员工,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方海燕:我觉得的有三点吧。第一,要真的有心去做这件事,这很重要。第二,要具备接纳障碍员工的专业知识以及配备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和合理便利。第三,寻求外援。主动学习一些专家团队或者先进企业的经验。比如说来参观我们这样的企业。或者不管招聘还是改造工作环境设施,你都可以去找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残联帮忙提供一些支持。你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你可以得到支持。

其实,捷普能做好,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好,公平对待障碍者的意识到了,其实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就像那些一开始不乐意的主管,当他们意识到障碍者其实可以工作得挺好后就转变了认识,愿意接纳障碍者甚至主动去为障碍者创造岗位了。很多时候,对于障碍者来讲,不是捐点钱,逢年过节去看一下就能帮助到他们的。我们需要真的把他们看成跟我们一样的人,而不是当成一个个弱小的需要帮扶的对象帮扶。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差异与融合 翻译原则

引言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不仅是相关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事情,同时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交际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双方的意见,去除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障碍。因此,在新时期下,探究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一件极其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剂量。

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中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各国交际之间缺少了翻译,那么文化交际势必不会成功。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差异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种差异问题。从历史层面分析,一是各国长久以来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背景,导致各国交际翻译中的差异性;二是跨文化交际翻译差异还能够体现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会成为翻译中的阻碍因素。例如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差异;汉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着差异;英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语言都融入了各国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语言上的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融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这也使得各国文化呈现出趋于统一的态势,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翻译融合得益于国家之间的交际发展。虽然各个国家都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差异要远远多于文化共同点,但随着国家之间的交际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出现了彼此融合现象。国际交际势必会设计到各国文化,如果某一国认同了他国的文化背景,即会产生文化融合。例如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发现很多用汉语发音来表达英语的形式,例如“饺子”在交际中会直接说成“jiao zi”,翻译过程中很少用“Dumplings”。当然,去年非常流行的“NO ZUO NO DIE”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成为了非常流行的跨国语言,既有汉语词汇读音,也有英语词汇的含义。“NO ZUO NO DIE”不仅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词,同时也走出了我国大门,在16年被美国放入到《城市词典》中。

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差异与融合和谐统一原则

1.语境原则。是指根据两国语言所处语境不同,在翻译中通过语境构成因素来增删完成交际意义传递。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更需要注重语境原则。例如《红楼梦》中,书中人物都称呼贾政为“老爷”,当贾宝玉也同样喊贾政为“老爷”时,如果用“father”对译显然是不严谨的。小说里所要表达的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就需要应用语境原则。

2.意义原则。翻译工作就是为了让对方了解双方的意思,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必须要贯彻意义原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实现对译,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交际背景,双方所表达的意义是否准确。各国语言表达形式是不同的,只追求词汇对等并不意味着意义相同。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各国的语境,灵活运用词汇在表达对方法的含义。

例如“sleep like a pig”,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会翻译成“睡觉像一头猪”,这很显然是一种脏话,但其实际的意义是“睡的像死猪一样”,主要为了表达水面状态。再如“teacher”一词,在汉语中所表达的是“教师”,同样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称,但在美国“teacher”只代表“教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意义原则,能够有效降低跨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实现意义上的融合,减少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阻碍。

3.禁忌原则。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其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禁忌事项。如果在翻译活动中为了表达双方意义,而说出了禁忌词汇,不仅会影响双方意义表达,更会影响双方的情感表达,对两国交际极为不利。例如翻译者想要表达“落后国家”的时候,通常会将其表述为“发展中国家”。英语中 “less developed country”、“developing country” 这些词汇在国际交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这些词汇不仅能够表达落后国家的劣势事实,同时也能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尴尬现象。

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禁忌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意义上的融合,即能够避免错误表达两国想要表述的含义,进而实现突破跨文化交H翻译中的差异,进而保障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永恒不变的矛盾体,想要彻底消除这中矛盾是不现实的。但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以文化融合为基础,再采用一些翻译技巧,会有效的突破文化差异瓶颈,进而实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5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外语课堂教学之间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说明,但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和这些具体的差异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影响。因为,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既能提升外语教学的效果,又能提升外语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外语任课老师的文化知识。下边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现与它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阐释如下,供大家批评、指正、参考:

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分属于两个体系,自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然而这诸多的不同,未必都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中西文化分析出诸多不同的结论。因此,结合本次的研究目的,即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以外语教学实践为标准,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其主要的表现。

以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为标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西文化中的语法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既涉及到物质层面的发展成果,也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而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因此,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应该是语法问题。在外语教学中,语法问题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即词法问题和句法问题。

在词法的层面上,外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中西词法上的区别,因为它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中英词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最大区别是词语的前缀与后缀的问题。因为根据前后缀的不同含义,我们既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中文的词法里没有这样的内容和规律可供教学实践所遵循。

在句法上,英语的句法更注重语态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被动态而言,更是外国人在应用中的首选。而在中国,不仅很少使用被动语态,而且,还往往使用主动态的语句取而代之。因此,使英语里的被动语态成为了学习的难点。如,学校要新建一座教学楼群,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A new teaching building will be built in our school。

2、 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习俗的差异上。每一个外语的任课教师都知道,要想自己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一种语言,除了词汇和语法的限制外,还应该了解中西文化语境上的差异,因为语境制约着语言交流者的选词造句。而在语境中,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中西文化在生活习俗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关于这一点,夸张一点说,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决定着语言的运用。例如,红色这个单词red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它往往表达的喜庆、乐观的意义;而在西方,它则是“暴力”的象征,因为红是血的颜色,而维持生命的血一旦流出了人的身体,那一定是这个人遇到了暴力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短语see red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它是“怒不可遏”的意思了。

3、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居民处于不同的生活区域之中,他们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所以中西方的居民在具体的价值观上也会有所不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中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或所持的基本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中西方居民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也是中西民众使用语言时的规范。即语言交际必须符合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研究外语教学,更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具体的差别。

例如,old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老”,而“老”在中国文化里则多是经验、知识广的意思,如“老学究”则是指知识渊博;可是在西方文化中,由它构成的词语则有时候含有“不中用”的意味。因此,在具体的讲解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差异。

二、 中西文化差异与外语课堂教学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因而,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更不容我们忽视。这种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中西文化的差异既然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差别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个教学的重点也必须体现在教学策略里。所谓的教学策略是就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实践的一种统筹性安排,或者说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性的设计。评价一个教学策略的优劣,首要标准就是衡量其是否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突出了教学内容。因此,外语老师围绕“中西文化差异”所做的一切必然会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策略中,为了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外语任课老师需要考虑如何在字词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彼此的差异,需要在练习的环节,设计相应的习题,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字词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如此,语句教学的策略也是如此。即,外语任课老师要在语句的教学中,突出中西语句的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影响学生对语句内容的掌握。

2、 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了解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如何利用这种差异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并通过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明确。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在语言交流中,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差异。特别是字词的含义、语句的组成,即字词含义上的差别,句法上的差别。例如,按照中文的习惯,我们把身体有残疾的人,可以直接称为“残疾人”;但在外语里,我们则不能用“disabled ”或“disabled people”来对译,因为它不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根据英语的习惯,我们应该把其称为“advantaged”,即“弱势群体”。因为它更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弱势群体”这个词语,既指明了当事者在身体上的缺陷,又同时照顾到了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记得牢靠些。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中西文化彼此之间的差异。

3、 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内容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6

关键词:韩国语教学 文化差异 教学分析

一门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语言的学习,还要学习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形式演变成了差异化的行为方式,行为的差异同时也直接的反映的两国文化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文化本是同根生,但是在长期以来的演变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想要高效的学习好韩国语就必须要对韩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韩国语的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在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在中韩两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导致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化,想要提升韩国语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措词的差异

在中韩两国的语言文化当中,对于词汇的运用方式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一个词语的本质含义是语言交流的核心内容,对词语的错误使用会导致想表达的意思出现偏差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中韩两国在词语的使用方式和表现形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想要学习好韩国语就必须要深入的了解中韩两国措辞方式的差异,对词语正确的使用才能够表达出想表达的意思。

(二) 习惯的差异

在中韩两国文化多年的发展过程之中,生活习惯和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比如说韩国人在吃冷面的时候一般会准备一把剪刀,必要的时候会用剪刀把面条剪开来吃,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习俗中,面条有长寿的象征,面条是越长越好,不会剪开来吃。除此以外,中国人在招待客人时,往往会盛情款待,招呼客人多吃,甚至吃完饭以后桌子上还会剩许多菜,这样才能表现出主人的诚意,而韩国人招待客人时往往会按照人数尽量少点菜,不够的话再点,这在中国是不被接受的,会显得主人很小气。

(三) 行为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国家交流之中经常会干扰到正常的交流,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导致表达意思的偏差甚至是出现误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不同文化之中身体言语表达的差异。中国和韩国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在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于身体语言的表达方面来讲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只有了解到韩国的行为文化,才能够学好韩国语。

二、韩国与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措施

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就对韩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有优秀的两国语言知识,还要对两国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韩国语的教学,激发学生出学生对于韩国语学习的热情。

(一) 深入了解韩国社会习俗和思维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韩国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对韩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去浏览韩国的书籍或者纪录片,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优秀的学习韩国语的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韩语讲座和韩语辩论赛加强学生对韩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韩国口语练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韩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韩语交流的欲望,帮助学生营造一个交流韩语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韩国文化,提高韩语教学的质量。

(二) 拓展知识面,对比中韩文化差异

在韩国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中韩文化的对比进行教学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只有通过对比两国之间的语言框架差异才能够使学生发展两国文化之间的不同,加强学生对韩语交流的文化敏感程度,这样的做法不仅仅帮助学生练习了韩语中听和说的能力,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韩国文化的了解。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去细心的体会,及时的总结出学习韩语的知识点和诀窍,认真的进行对比,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韩国语教学的质量。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7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文学翻译是将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品内容、风格、精神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文化的“移植”和“传真”。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指语言艺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转换。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宽的系统概念,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因为具有传承的特点而富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同时,文化又是语言的外在形态表现。翻译表现出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翻译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

文学翻译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互动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又要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原文和译文之间实现充分的融合与一致。语言承载着文学作品所属国的文化意蕴,为了更好地翻译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更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不同文化的传动与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的真正困境不是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于原文作品所属国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学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的瓶颈问题,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当中是家喻户晓的,而在另一个民族中则可能是鲜为人知的。分析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原因,对于翻译出和谐、默契的文学作品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元素,受不同的翻译者等主体因素的影响,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容也各不相同。翻译者的主体性因素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一个人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文化熏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固化,就会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思维倾向。在文学翻译中,特别是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学作品翻译,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致使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产生。

2地域环境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客观因素。一般而论,我们俗称的“东方国家”在地球的东半球,而“西方国家”在地球的西半球,东西方国家之间截然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同认知。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现象和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例如,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国人常用“东风”和“南风”来形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等美好的景象;而英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常常用“西风”和“北风”来描写勃勃生机的春天。这种地域差异体现在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就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中国人觉得“西风”和“北风”能够带来和煦的春光是不可思议的;同样,英国人也会觉得“东风”和“南风”吹绿的枝头也是难以理解的。地域环境不同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性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学作品。

3历史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根源因素。一个民族在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根源因素,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积累了大量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语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存在方式,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身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学作品语言不是一些静止的传递信息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情感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由于各个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而应该融入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原文的意思和风貌。

4文化习俗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风尚、道德情操、伦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各个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习俗是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受文化习俗不同的影响,文学作品翻译在表达相同意思或概念的说法有着很大差异的。例如,在中国,龙被认为是神圣的、尊崇的、至上的,中国人常把自己成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国家,dragon(龙)却被认为是一种异性、怪异的动物,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邪恶的力量。同样是一种动物,由于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就各不相同。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不熟悉一国的文化习俗、社会风尚等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必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读者对译文难以理解的障碍。

三文学翻译中破除文化差异困境的对策探索

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语言本身的翻译往往是相当容易的,最为困难的是语言中蕴含的文化镜像。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结构的转换、意思的再创造,来消除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从而准确地展现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和丰富意蕴,使读者接受并认同译作。

1文学作品翻译者要增强翻译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翻译者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的优秀与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要求翻译者必须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才具备进行翻译的基本素质。然而,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简单转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翻译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与翻译作品接受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使翻译作品的信息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作品中包含的真正意蕴。

2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体系。文学翻译作为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融入各种外来的积极文化因素,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学翻译中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文化氛围,翻译出来的作品要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属国的文化底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译作是一部富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需要不断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译作接受者在阅读之前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障碍,实现文化的真正“移植”。

3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正确处理语言中文化意蕴的“留”“、弃”。在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蕴也各不相同。文化因素是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忽略了文学体裁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就等于忽略了文学语言中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将变成机械、僵硬的词汇和语句堆积。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其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优秀的文学翻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正确处理文学语言中文学意蕴的保留与抛弃问题,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既能客观真实地保留原文意思,又能使接收者感受到原作者国家的文化风格与特色,解决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的矛盾。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8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 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 G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中西文化特点及其差异。文化大师G・霍夫斯坦特曾这样描述“文化”:所谓“文化”,是指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而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的差异,导致了“共同心理习惯”的不同,从而就产生了文化差异①。

第一,西方文化特点。西方哲学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高本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因此西方人崇尚理性主义。在西方,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主义精神。在西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人们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西方人重视法律,契约文化对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中国文化特点。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人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认为群体是社会的单元,是判断价值标准的出发点。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体现这一特点:西方人在谈判、交易时,总是可以自己拿主意,而中方代表则是不停的讨论,甚至打电话回总部报备。

中西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如果要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须要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差异、重视文化差异。以可口可乐为例,可口可乐在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因为文化差异导致销量不佳。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是“蝌蝌啃蜡”,古怪的名字使它销路不畅,后来该公司充分研究中国文化,将其改为“可口可乐”,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也比英文更有寓意,也更利于传诵,为“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表现。第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不同,人们的消费倾向也有明显差异。在西方国家,许多人追求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习惯于超前消费,享受人生。而在中国,人们秉承勤俭持家的态度,量入为出,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储蓄率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第二,语言文字的差异。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国语言相互碰撞,相互转化,成为达成交易的必经途径。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西方的文化内涵,语言精髓,有可能阻碍国际贸易活动。比如:“Dry good”美式英语译为“纺织品”,英式英语译为“谷物”。很多人忽略了此类差异,造成了尴尬的处境。

第三,风俗习惯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比如:中国人在接待外商方面热情好客,独特的“酒”文化更是世界闻名,一些合作事宜喜欢在酒桌上初步敲定,但是这往往会引起西方人员的不满,西方国家公私分明,做事严谨认真,认为工作和生活不应该混为一谈。

第四,的差异。宗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非常大,的破坏有时候还会导致民族冲突。从国际投资者来看,越能尊重东道国的和风俗习惯并适度的加以利用,则越能在该国开展投资活动中获得成功。

第五,审美观念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审美标准、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了解、理解了不同国家的审美观念,出口商品的设计、包装等才能适应东道国的文化要求。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第一,弘扬中国文化,增加贸易顺差。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西方人在不同渠道中不断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钦佩和向往之情,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如旗袍、剪纸、刺绣、脸谱等在西方国家的销路很好。中西方虽有文化差异,但是在贸易融合环境良好的今天,也为国际贸易的出口产生巨大的积极推动力。

第二,体现中国文化,避免贸易摩擦。中国文化讲究“合”,主张“以和为贵”,中国追求的是“友谊第一”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因此,在贸易中谦虚有礼,不喜欢争强好胜,崇尚集体主义,别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中方往往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很少直接予以拒绝,而是迂回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谈判活动与交往往往相当愉快。

第三,理解双重文化,全面分析问题。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运用中西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理解,能更好的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在某些问题上,更容易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同时,将中西方文化汇总,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利于企业自身的提高和发展。西方人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强调“一时多用”,有详细的计划,中国人应向西方人学习这一方面,强化时间观念,提高自身办事效率。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第一,不同的消费习惯影响货物销售滞畅程度。因为各国的教育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消费习惯也有着千差万别。如果不给予重视,投其所好,可能会引起产品的滞销。如:西班牙人喜欢东方特色的瓷器,尤其是东方的亭台楼阁和龙凤的图案;在加拿大,人们更偏好带有淡雅色泽的瓷器,以纯朴的底色配以鲜艳的翠绿、金色、玫瑰红、孔雀蓝等图案更好。

第二,不同影响产品和服务需求程度。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很多的贸易因为没有认识到而导致贸易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贸易产品的选择上、在交往谈判中的举止行为等等可能因不了解宗教习惯导致贸易前功尽弃。如伊斯兰教不单禁止穆斯林饮酒,而且还严厉谴责与酒有关的酿酒者、卖酒者等十种人。

第三,不同的市场差异认识影响贸易机会选择。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鞋商到一个非洲小岛上考察鞋子的市场,他看到岛上的居民没有一个穿着鞋子,在得知其祖祖辈辈都有赤脚的习俗时,失望的离开了。不久,又有一个鞋商到了岛上,当他得知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后喜出望外,认为市场前景广阔,如果岛上的居民每人都买一双鞋的话,盈利也相当可观。果然,他经过努力,大获成功,赚了很多钱。同样,中国“国酒”茅台集团利用展会、广告、文化交流等手段,让外国人逐渐了解白酒、喜爱白酒,逐步占有国外市场。目前在境外有57家商,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国重要口岸的免税市场。

利用文化差异扩大国际贸易的对策

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因其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但文化本身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我们可以因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却不能轻视他国文化,相互尊重是建立国际贸易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允许不同”,秉持“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原则,坚持“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观点,求大同存小异,在无关紧要问题上的妥协让步能更好的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加强培训,做好准备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化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贸易者拥有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贸易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培养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对国际贸易的运作非常关键。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消费习惯和特色资源等开展文化意识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通过开展文化交流讲座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交流,注重文化融合。在国际贸易中,应注意文化环境不同产生的创新因素,在自己产品的基础上附加他国文化,促进产品销售③。例如肯德基中国区在其原有的食品套餐中加入了油条、豆浆、粥品等,都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做了调整,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利用差异,扬长避短。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应推广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接受它。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在西方越来越流行,现在不止中国人在过这个节日,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春节”。各国的华人街在此时张灯结彩,繁华异常,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的民俗表演,把握了这些优势,不仅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可以利用文化差异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国际环境,国际贸易活动需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为习惯的贸易商进行贸易往来,所以研究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性,更要善于利用这些差异,运用相关对策,在跨国贸易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权。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注释】

①陈磊蕾:“中国企业涉外经营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01年第27期,第44~47页。

②李凌:“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期,第183~184页。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10

[关键词] 文化差异维度理论 国际商务 基本设想和价值观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别,如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异。它既会给对外贸易和跨国经营带来矛盾和冲突,也会给跨国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只有有效地探析文化差异,才能针对性地化解跨文化冲突,利用跨文化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目的及促进跨国经营的发展。

一、文化的定义与层次分析

文化有许多定义,著名的管理学者爱德华·霍尔、吉尔特·郝夫斯泰德等都对文化下过定义,并认为文化的层次关系就像是洋葱一样由多层次组成,每一层都影响着更高层次。斯宾塞(Spencer Oatey)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所共有的一系列模糊的态度、信仰、行为习惯、基本设想和价值观, 而这些态度、信仰、行为习惯、基本设想和价值观会影响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行为的解释”。他对文化层次的横向剖面分析如图一。

其中“基本设想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早已在人们头脑中生根的不被意识到的假设、价值、信仰等,具有行为规范性维度,是社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它们解释并直接影响人们的信仰、思想、观念、行动,以及社会行为,告诉了我们某个群体“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么做的内在原因。一旦了解了人们的“基本设想和价值观”,就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推测出对方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做出的反应,也就会解释其行为方式了。

二、国内外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模型总结

为了了解和分析文化差异,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分析文化差异的方法。其中“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把文化分解成易于辨识的要素特质,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认识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

1.国外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模型回顾与局限性分析

表1按时间顺序总结了国外比较有影响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从该表我们可以看出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从20世纪50年展至今, 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关联、多维度重叠和多视角整合这样一种网络化、立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格局。

虽然这些理论对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特定群体的文化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足。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多的是建立在空想与假定基础上的,如Edward.T. Hall(1959,1969),Kluckhohn and Strodtbeck (1961)和Condon and Yousef(1975)的理论模型。Eysenck and Eysenck(1969),Inkeles and Levinson(1969)和Peabody (1985)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其维度主要反映了人性性格心理特征,但缺乏实践检验,维度体系较为单薄。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采用实证调研,这种研究导向已成为今天的文化差异研究的主要方向,代表人物有Hofstede(1980, 1991)、Trompenaars & Hampden-Turner(1993,1998)、Schwartz(1997)等。虽然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但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抽样的局限性、文化维度缺少动态和发展性、实证分析缺少充分性和文化差异维度的不足性。Schwartz(1997)则要求调查对象对57种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并将“价值观类型”和“价值观维度”区分开来。该调查减少了情境变量对调查对象的影响,但在进行价值观而非行为结果调查时,调查对象可能会选择更理想化的回答,而非文化现实中反映的真正行为。

GLOBE文化测量模型则试图发现各国家文化之间的同与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各地组织的领导行为,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但分析文化的不同维度,而且考虑了文化的两个层面:“文化现实”(as is)和“文化价值观”(should be)。此外,Triandis(1995), Terry Clark(1999), Grondona (2000), Weaver(2000), Gesteland (2003)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都在跨文化领域比较有影响,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如许多学者的某些文化差异维度只是对外在文化即行为表象的解释,只反映深层次价值观的某一方面,如Edward Hall的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单向性与多向性时间观,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的“中性-情绪化”,Weaver(2000)的“强调语言-强调非语言”维度,Gannon(2001)的“情感表现”,Gesteland的“正式-非正式文化”、“恪守时间-灵活时间”、“情感外向-情感保守”维度等。

2.国外主要文化差异维度理论重叠性比较

国外文化差异维度理论虽各有特点,但在文化差异维度上有许多重叠。表1比较了各主要理论文化差异维度的重复性。例如,GLOBE项目将Hofstede的五大维度扩展到了九个,它保持了“权利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维度,将Hofstede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分为“群体集体主义、公共集体主义”,“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分为“性别平等、决断性”,将“长短期导向”改为了“未来取向”。此外“人本取向”与Kluckhohn的“对人性的看法”维度一致。

再如Trompenaars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Kluckhohn的“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一致;“人与时间的关系”与Hall的“单向性时间观与多向性时间观”非常相似;“个人主义-共产主义”与Hofstede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致”,“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描述了是偏向规则还是信任关系,与Hofstede的“不确定性规避”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在某些方面类似。“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与Hofstede的“权力距离”有关,至少在人们是否接受地位是天生就有的还是根据自己的成就来获得的这方面。“中性-情绪化”描述了人际交往中情绪外露的程度,是其他内在价值观所导致的行为结果,而非价值观本身。

3.国内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研究现状

Snell等西方学者对我国文化的研究认为,儒家文化、马列主义、相关的正规理性、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关系4个方面的相互交织,是中国人的主要行为准则。我国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文化崇尚伦理中心主义,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构架。宝贡敏(2000)提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的7维理论框架,即“竞争导向”,“合作倾向”,“风险态度”,“自然力、社会力与精神力的强调取向”,“理性逻辑倾向与情感倾向”,“机械化与军事化倾向”,“时间倾向”。黎伟(2003)等人基于实地调研也提出了新的分维方法,含“管理导向”、“风险偏好”、“责任主体导向”等六个维度。这些方法虽有创新,但在全面剖析文化深层次方面存在不足。

4.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对中国国际商务研究的意义

文化差异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方方面面,如国际商务磋商和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纠纷和救济、国际直接投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因此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对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1)帮助中国国际商务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文化差异,以便对不同的贸易伙伴采取相应的国际商务磋商方式,国际贸易进入方式,针对不同文化的目标市场采取有效的国际营销活动如产品价格制定策略。如利用Hall的语境理论可以分析谈判对象的思维模式、交际习惯和价值取向等。

(2)将文化类似的贸易国家归类并实施一系列区域性的对外贸易营销及管理策略。如在Hofstede理论下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同属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文化,所以市场营销活动应突出缩小风险的特征,如为消费者提供更长的产品保质期及优先退货权。

(3)使跨国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在一个国家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不一定对不同文化的国家适用,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建立海外子公司时,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东道国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在Hofstede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下,应对美子公司应采取“个人利益”至上的激励机制,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及员工高度参与的决策方式。再如Kluckhohn理论可以用来研究管理组织的文化结构特点,定位管理模式和风格,采用“性善论”或“性恶论”管理风格等。

三、结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正是基于各大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的背景,有必要在继承和弥补已有文化差异理论的思想下,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构造一个综合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从而使中国跨国企业更有效地了解文化差异及提高跨文化优势。这不仅对中国国际商务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中国进行“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商务沟通”等新兴学科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理论探讨价值。采用特质论实证方法将是今后维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找到最完善的分维方法。此外在研究和应用维度理论中也应注意几点。

1.以“基本设想和价值观”核心文化为重点,注意文化动态发展

“基本设想和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解释并直接影响人们的信仰、思想、观念、行动,以及社会行为,因此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研究应以“基本设想和价值观”为重点,在核心文化层次进行分维和完善。此外,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动态性”, 与不断更新变化的大众文化和外在文化相比,虽然“基本设想和价值观”等内在文化变化很慢,一些文化定势仍然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利用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分析时,要注意文化动态发展,配合科学严紧的实证分析方法。

2.根据文化不同纵向层次,灵活调整和应用维度

鉴于文化差异的复杂性,有必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对文化差异进行全面检视与归纳,不应拘泥于一种理论工具或流派,综合性地选择合适的理论维度,采用整合性的文化视角。由高到低,可将各维度应用到纵向层次的文化差异中,不仅可以分析国家与民族文化,还可应用于分析超民族文化、商业文化、行业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各层次差异中。根据不同层面的文化特点,选择适合分析该文化纵向层面的理论维度。

参考文献

[1]Spencer-Oatey, H..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M]. London: Continuum, 2000.

[2]Schwartz, S. H..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In M. P. Zanna,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2:1–65

[3]Geert Hofstede. What did GLOBE really measure? Researchers’ minds versus respondents’ mind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 (37): 88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