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1:58:49

不同范文篇1

议期间专门安排的与会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的活动。

了解与会者的身份:

为与会者安排活动之前要了解他们的身份背景。他们是否与去年的与会者一样?今年的新的与会者,可以为他们安排以前成功的活动吗?

如果与会者还是去年那一群人,那麽活动不必比去年的更大或更好,但却必须与去年的活动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会议的与会者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此主要的责任就是你所计划的活动要适合与会者的口味。

会议期间可以安排的特别活动一般有:

#观光旅游;

#宴会;

#乘船游览;

#看地方戏曲;

#欣赏民族歌舞演出;

#垂钓;

#水上活动;

#海边晚会;

#聚餐;

#化装舞会;

不同范文篇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沉淀。所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和一般的知识,也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有着鲜明的文化特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民族共同语与方言,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地转换。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

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的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无独有偶,在我们地现实生活中,大型公司也因为不懂文化的内涵,同样犯了大笑话。BraniffAirlines(布兰尼夫空公司)想宣传其舒适的座位,可当它的广告语从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时,意思却告诉人们乘坐他们的飞机可以不穿衣服。同样theChevroletautomobilecompany(雪佛莱公司)试图在拉丁美洲推销theChevyNovacar,广告译文同样也很糟糕。Nova意思是星星,而在西班牙语里是走不动的意思。

故而,翻译不仅仅单纯是语言的转换,更蕴含与文化之中。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这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二、地理位置的不同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Restonone’soars暂时放一放

Allatsea不知所措

Drankthefish牛饮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地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地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中特殊涵义,外国人势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同样,中国的夏天是炎炎夏日,烈日难耐,通常人们觉得不舒服。但是英国的夏天气候凉爽宜人。莎士比亚曾经写了《仲夏夜之梦》,并且还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ure.

三、思维方式的不同

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式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在中文的句子中多采用“流水句”,在叙述事实的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涵几个甚至十几个句子。譬如在《水浒传》中就多采用这样的“流水句”。但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惯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到各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层层叠加,形成“树杈形”的句式结构。所以在英文翻译中,译者通常用连词“and,but,or”等,并多用分句,从句来表达原文层层递加,有主到次的信息。此外,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反映了中国人不重本体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重本体的思维方式。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地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四、人名文化的差异

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名字的选取代表着取名者的所寄托的希望。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有名有姓,但是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而姓代表这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代表宗族、家族的“姓”必然在前,而代表个性的“名”理应在后。然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故而,这种“重姓”和“重名”的观念识中西方人人名文化中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所以中国有“百家姓”,蕴含深厚的文化积累,但西方的“姓”则多来源与以父姓、地名、诨名、职业、颜色或自然现象。

五、意识形态文化的不同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其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联。

(一)政治上的概念和知识

中国传统信奉儒家学说,所以“孔孟”特指儒家学说。在美国,MartinLutherKing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他的生日“马丁·路德·金日”是美国法定的节日,象征着着民权,尤其是黑人的民权。“lobby”是美国政治生活的一个常用词。原指“休息室”,国会在会议期间对议员的游说活动多半在议会前面的休息室进行。“lobby”在政治生活中特指对议员进行游說。“Naverick”指在政治生活中我行我素。“Naverick”原为美国德克萨斯农场主的名字。因其养牛方法上与众人不同,以我行我素著称。所以这个词指在政治生活中不循规常理、出人意料、不墨守成规,与一般人政见不同的人。

(二)经济上的概念和知识

以美国为例,“NikkeiIndex”即我们常常听到的“日经指数”。它是由东京证劵交易所根据美国道琼斯阿囡公司的股价修正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每日股价指数,列入计算表的股票有225种。它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亚洲经济状况的晴雨表。“Fed’(federalReserveBank)指美国联邦储备银行。“SiliconValley”(硅谷)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县,该地区因集中了一大批半导体公司及新兴地信息产业而声名远播。由于硅是制造半导体的原料,这个地区便称之“硅谷”。同时,硅谷有时一大批网络公司的聚集地。“硅谷“已经成为高科技信息产业地代名词。例如中国北京西北海淀区地中关村汇集了大批知名信息产业,被称为“中国的硅谷”。“bioeconomy”(生物经济)是本世纪出现的一个新词。它指以生物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例如克隆技术、生物工程食品、优生等生物技术。

(三)文化中的概念和知识

同样以美国为例,“Hippie”指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对现实不满,标新立异,崇尚先锋派艺术,表面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性格,称之“嬉皮士”。”Yuppie”是指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雅皮士,即城市中上阶层的青年专业人士,是”YoungUrbanProfessional”的缩写。他们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富有、有雄心、追求金钱和享受、衣着讲究、追崇时尚。”Broadway”是一条纵横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大街”,集中了众多家剧院,电影院等娱乐场所,每天都有大量的戏剧和娱乐演出,是被公认为纽约戏剧和娱乐中心,是美国戏剧和娱乐业的代名词。著名的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究坐落在百老汇大街上。

(四)其他典故传说的反映

典故传说是历史的精髓,是文化的浓缩,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典故传说具有隐喻性,这一特点表明人们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传说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语中的“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赵国大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献璧时秦王拒不给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冲冠。”由于这个典故,汉语成语“怒发冲冠”形容头发竖立,表示非常愤怒。

有些典故本身就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闻鸡起舞”等。

有些典故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例如“助纣为虐”、“殷鉴不远”等。

在神话传说中,汉语“点石成金”来源于古代神仙故事,说的是仙人用法术可以使铁或石编委金子。还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通过这些神话传说,表达说话人的见解或对现实的隐喻。

在西方,“a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口腹蜜剑,阴险的背叛,源自《圣经》。指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以接吻为暗号出卖耶稣,导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TheGordianknot”(戈尔迪结)比喻棘手的问题,源自希腊传说,戈尔迪在木桩上系了一个众人皆无法解开的绳结,后由亚历山大王一刀斩开。

“theswordofDamocles”(达摩克里斯之剑)比喻临头的危险,源自希腊传说,古Syracuse过往命令其廷丞达摩克斯坐在以一根头发悬挂的剑下,以示君王多危。

“Crocodiletears”(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Eden”(伊甸园)比喻乐园,安乐之所。“olivebranch”(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aSphinx’riddle”(斯芬克斯)比喻难题或难解之谜。“Solomon”

(所罗门)比喻聪明人或贤人。

六、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翻译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翻译。“文化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特征,因此不同地文化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交流和沟通离不开语言地的翻译,文化及其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地了解民族文化和语言,才能领悟到文化负载的内涵和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翻译。只有对民族特色文化深刻了解,才能做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汪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6.

3、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6、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MarySnell-Hornby.翻译研究:综合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科米萨诺夫.当代翻译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不同范文篇3

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内一度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只有马列“圣经”讲的才是对的,十月革命经验要不折不扣地照搬,结果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名篇,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

在中,他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装腔作势、危害极大的教条主义,并引用中国一句古话,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要求全党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导下,全党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城市中心”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并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果没有倡导的思想解放和探索,仍然把俄国经验奉为金科玉律,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多时间。

新中国成立,我们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烂摊子。逃往台湾时留下一句话:“我把四亿人口吃饭的包袱甩给了共产党。”在这样落后的国家保证人民的吃饭问题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进行建设了。当时,似乎唯一可行的办法还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几年过去,“老大哥”的模式已经显露出种种弊端。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的重要时刻,又一次以思想解放的科学态度指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在《论十大关系》中,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对处理工业与农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国家与个人、中央和地方、党和非党、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不同于苏联做法的主张,初步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思想。的《论十大关系》可以视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大作。可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的探索中断了。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联系,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

粉碎“”后,长期形成的“左”的思想还没有根本纠正,“两个凡是”又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新的枷锁,党和国家的事业处于徘徊之中。在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重新复出的邓小平抓住思想路线和解放思想这一影响全局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历史上,他首次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联系,把解放思想提到思想路线的高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经历了“”磨难、对“左”倾错误有过深刻反思的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实现途径讲得极为精辟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思想僵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振聋发聩的报告可以看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宣言书,彻底突破了“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为探索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0世纪90年代初,党和国家发展又处在一个紧要关头,一方面,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迫使人们思考,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还是走回头路?另一方面,改革中的新举措不可避免地同若干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引发一系列姓“社”姓“资”的争论,要求重新审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南方谈话”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把思想解放推向新高度,根据历史经验、时展和现代文明成果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新观念。这篇言简意赅的谈话里面有许多个“第一”:第一次提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要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一次阐明社会主义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第一次把共同富裕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第一次强调判断改革措施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尤其是在困扰人们多年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作出新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石破天惊!改革最大的思想障碍扫除了,党的十四大以此为思想基础,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

在新体制下,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像火山爆发般喷发出来,国家面貌大为改观。至*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灿烂的思想解放之花结出丰硕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果并造福于中国人民,邓小平理论是最好的证明。

强调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要开拓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要求突破前人,“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取得重要成果。例如,怎样看待和坚持党的先进性,这对共产党来说是个安身立命的问题,过去一般都从阶级性方面理解,而生活表明,仅仅这样认识还是不够的,党的先进性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苏联共产党从先进的领导者到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被历史淘汰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人刻骨铭心。同志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把党的先进性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走在时代前列。这就为坚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不同范文篇4

“和而不同”,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不同”,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和”,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以“不同”促和谐,含有统筹、协调之意,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总体上达到和谐。

以“不同”促和谐,有其必然性。晏婴说:调和五味烹制鱼肉,因五味各异,经彼此调剂综合,才制成美味。音乐由疏密、急缓、刚柔、强弱、高低等不同音符谱成,才悦耳动听。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对立面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这两个彼此矛盾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1)可见,“不同”是和谐的首要前提,没有“不同”,就没有和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总是有限的。誉称“卧龙”、“凤雏”的诸葛亮与庞统,也难免“痛失街亭”、“落风坡兵败”。“未来是一头难以捉摸的兽”。推进科学发展,揭开前人未解之谜,攀登别人未及之巅,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人们的认识也会有诸多差异。领导者惟有博采众长而执其大端,方可去伪存真作出正确决策。三峡大坝为何首创无裂缝世界奇迹?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说:“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质疑和反对的人。”正是这些“不同”,成就了三峡的辉煌之“和”。

一些为政者把不同意见当“不和谐”而压之,必然堵塞言路酿成乱世。他们习惯于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不同意见,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忽视了它们的统一和协作。既然不同意见有共同基础和各自优势,它们就能融合且迸发出比斗争更大的积极力量。正如陈云所说:“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一有错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2)这里不妨学学古人。齐威王昭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于是广聚民智,国力崛起。“千古一帝”唐太宗,把“纳善察忠谏、虚心戒盈荡”作为治国准则,对不同见解“反复研寻”、“列为屏障,朝夕瞻仰”,使言路畅通,仅魏征就进谏200条,由此政治修明,开创举世瞩目的“贞观之治”。

“不同”如金,未必轻易听到。要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改变“谁讲真话谁吃亏”、“报喜得喜,报忧得忧”、“批评上级怕丢‘乌纱’,只说愿望;批评同级怕丢‘人缘’,只提希望;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只讲期望”的“不良言态环境”。真言可贵,未必悦耳,甚至使人脸红心跳,如芒刺背。要容万物于胸襟,萌和善于心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即使逆耳之言,也要从善如流,策划今日,警鉴明天。

“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纇”。一个人的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不同”难免欠周。要从“和谐至上”的高度予以宽容。西方谚语云:“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的发言权利。”心诚、气和、色温、词婉;容其所不周,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礼其所不欲;纵然理非,仍要虚怀若谷,听之宽之。以期共鸣,使藏在心底、卡在喉头、憋在嘴边的肺腑“不同”倾情而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不同”促和谐,还应深入百姓草野,去听取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中肯的批评。这些全是干货的“不同”,能使领导者头脑清醒,判断正确,纠偏正向。当然,深入基层须有“民生如天”的亲民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孔繁森忍饥挨冻跑遍高原荒野98乡8万公里,倾听“不同”,为民解忧,成就“和谐雪域”,就因为“阿里的贫穷,就是我们的羞耻。”

“不同”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态。在《矛盾论》中指出:“差异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利益群体、不同行为方式等诸多“不同”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味道称不上佳肴,一种颜色构不成绚丽,一种事物形不成丰富。尊重不同,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是通向和谐的必经之途;排斥不同,消灭差异,同化多样,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如果唯我独尊,漠视民主,则只能抹煞个性,掩盖矛盾,殃及团结。若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真诚听取不同意见,则有利于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因为惟有“不同”,思想才会活跃,事业才会兴旺,社会才会和谐。

史料引用依据文献

不同范文篇5

选配和穿着服装,还必须要适合不同地点和场合。在铺着丝绒地毯的豪华宾馆里,在辽阔葱绿的田野里,在琳琅满目的购物市场或喧闹的游乐场,着装应与环境相协调,穿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假如穿着牛仔裤和套头T恤衫,进五星级宾馆参加盛宴,不但对主人来说是一种不礼貌,自己也会感到有损尊严而局促不安。在悲哀的场合,若有人穿红着绿,浓妆艳抹,就会破坏肃穆的气氛,令人生厌。社交界对衣着穿戴非常敏感,尤其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从衣着打扮上品评你的才能及人格。只有穿着打扮与环境相得益彰,才能展示出优雅、迷人的风度。

不同范文篇6

像什么花送给什么人?朋友适合送什么花,领导适合送什么花,不同的对象送什么花适合等等,这里面,都是学问和艺术。

要把握花艺的真谛,首先要了解花语花意,才能使花卉展明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逸,有自在自得之美。经过长期演化,人们赋与各种花一定的寓意,以传递感情,抒发胸臆。如考试及第誉为“折桂”,送别或赠别则称为“折柳”,奉献桃子祝老人长寿,赠石榴是愿新婚夫妇多子,至于“松、柏、竹、菊、莲”等,皆依其个性而各有明确固定的含义。

千百态的花朵述说着千言万语,要了解花的寓意,那就从送花常识开始入门吧。

由于民族风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种花都具有某种含义,蕴藏着无声的语言,因此,送花时应根据对方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花种。给老人祝寿,宜送长寿花或万年青,长寿花象征着“健康长寿”,万年青象征着“永葆青春”。

热恋中的男女,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给友人祝贺生日,宜送月季和红掌、麒麟草、满天星,象征着“火红年华,前程似锦”。

祝贺新婚,宜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非洲菊、红掌、天堂鸟等。至于新娘捧花,适当加几枝满天星,会更加华丽脱俗。公务员之家:

节日期间,看望亲朋,宜送吉祥草、百合、郁金香,象征“幸福吉祥”。

夫妻之间,可互赠百合花。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顺顺意意,长相厮守。

朋友远行,宜送剑兰、红掌,寓意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给病人送花,有很多禁忌,探望病人时不要送盆栽的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香味很浓的花对手术病人不利,易引起咳嗽;颜色太浓艳的花会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烦躁情绪;看望病人宜送兰花、水仙、马蹄莲、百合、剑兰等,或选用病人平时喜欢的品种,有利病人怡情养性,早日康复。

不同范文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文化建设;重要作用;开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有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而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时期,乡村必须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乡村餐饮是向外界游客展现饮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民族餐饮的研究,从而让乡村旅游更具魅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概念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生活与发展的基础,饮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与时尚的文化内容,基于饮食已经形成了一条丰富的产业链。餐饮产品的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可组合性,因此,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增长,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的不同,人们的口味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种菜系的产生。因此,在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中,乡村要善于寻找自身的特色,并且展示自身的特色,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和风味性,为来往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刺激人们的消费动机。除此之外,特色的加工烹饪方法、烹饪名人都是乡村的餐饮旅游资源,对于很多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1]。

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特征

2.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地域性

由于地区的不同,很多地方具有较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风格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烹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材料等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正是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的吸引力所在。很多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产品的原料具有绿色性,往往以当地所生产的材料为主,绿色、天然、无污染、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乡村餐饮产品野生家养的特点,另外,在水库山间自然生长的鱼虾和野鸡等尤其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菜肴主要以民间菜为主,烹饪技法比较简单,盛放菜肴的器皿也比较平凡,对于喜欢返璞归真的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乡村餐饮菜肴更加注重营养,注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使用的香料非常少,简单大方,原汁原味,基本不会用到各种类型的调色剂和添加剂,不受繁琐烹饪程序的约束。总体而言,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突出的是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区性,应因地制宜,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口味、接受程度,用简单大方的手法去创造,从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2]。

2.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文化性

饮食折射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消费行为以及信仰等。旅游者往往入乡随俗,在饮食中学习当地的文化礼仪和信仰,因此,乡村民族餐饮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2.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审美功能

在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中,烹饪工作者及服务人员往往身着特殊的民族服饰,且当地的就餐环境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多民族形式的装饰。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饮食典故以及餐饮资源无处不在,为旅游者们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盛宴,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这种审美功能是极为重要的[3]。

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重要作用

3.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乡村旅游的有效支撑

在游客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民族餐饮能够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且让游客体验有别于城市的乡土饮食文化,甚至促使游客因为美食而进行乡村旅游。由此可见,民族餐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另外,部分餐饮服务业可以允许旅游者进行亲身参与,如蔬菜的采摘、家禽的宰杀、菜肴的加工等,使游客们充分体验乡村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享受劳动的乐趣。除此之外,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餐饮消费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其所占的经济贡献比例越来越高,打造高质量的民族特色餐饮势必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4]。3.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很多村庄具有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饮食独具特色,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开展旅游活动。同时,有很多地方围绕当地的民族餐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为游客开发了一系列的团体运动,因此,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特色名店、特色名吃和烹饪达人也是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4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目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以品尝和饱腹为主要特征,忽略了旅游者的参与性,从而导致深厚的饮食文化没有被充分的展现出来,旅游者们仅仅看到了菜肴表面的状况,而没有深入了解菜肴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趣味知识等。旅游者享用完菜肴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了解整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是不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应当加强文化性、参与性,鼓励游客参与到饮食活动之中,使饮食过程富有情趣[5]。

4.2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出现了偏差,盲目的追求菜肴的多样性,甚至模仿其他地区的餐饮文化,极大破坏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和饮食文化,加速了本地区特色菜系的流失。另外,由于外地菜肴的大量涌入,生产者本身的产品容易被外来产品替代,这对于整个餐饮产业链而言是极大的打击,长此以往,烹饪手艺渐渐失传,本地方的特色餐饮将会消失不见,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往往过于注重田园风光游览活动,没有加强对于餐饮的关注程度,导致旅游者无法品味高质量的餐饮文化盛宴[6]。

4.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基地,因此,基础设施是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公路规划、卫生间设计以及大型超市。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对于餐饮的卫生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现状来看,卫生差的状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旅游者失去了旅游兴趣。部分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开发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不能进行整体把控,导致开发项目处处雷同,重复性建设比比皆是。

5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策略

5.1挖掘饮食产品内涵,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要从多方面做起。①要注重突出自身的特点。在菜肴制作方面,要遵循精料粗制、粗料细作的原则,给来自城市的游客们以独特的味觉感受,要尽量保持食材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目前,很多粗粮已经走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②要赋予饮食与文化。饮食的基础是充饥果腹,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享受,食物不但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也能够起到赏心悦目作用,这也是未来乡村旅游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开发方向。③要充分发挥原料野生绿色新鲜的优势。乡村具有独特的材料获取优势,包括畜牧业以及蔬菜种植业等,必须要体现出食材的手工性和天然性,讲究返璞归真。④要拓展乡村餐饮品种的开发范围,满足游客们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将一些备受游客好评的风味食品包装成商品出售,游客可以将其带回城市,给周围的朋友和同事进行分发。

5.2通过餐饮产品外延提高附加值

要开发基于体验性饮食的旅游产品,鼓励游客参与到餐饮活动之中,深入农村家庭体验餐饮文化,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这种活动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集观光游览、度假、体验、学习为一体,从而拉近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距离,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频率。例如,很多地区的乡村民族餐饮,如活羊现杀现烤等项目,让旅游者自己掌握肉质的老嫩程度,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辣椒、盐、香料等,使人回忆起原始狩猎时代的质朴。这种餐饮模式尤其适合团体活动,如家庭聚会、公司聚餐等,能够激发旅游者的乐趣,使其感受到乡村文化中的古朴内涵。对于一些餐厅设施良好的旅游胜地,可以专门开辟特色厨房餐厅,让游客在厨师的指导下进行食品加工,加深对乡村特色菜肴的体验。

6结语

乡村旅游中的不同民族餐饮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相关的餐饮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加强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突出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提高餐饮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66-168.

[2]付泳,张慧雯,刘春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发展,2020(7):25-27.

[3]许霞,孙璐.四川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46.

[4]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5.

[5]李亚,李宏,武友德.云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124-127.

不同范文篇8

双方见面后,宾主就应相互介绍。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为宾、主双方充当介绍人和被第三者介绍给对方三种情况。在无第三者的情况要进行自我介绍,其常用语言是“我叫×××,在某单位工作。”“恕我冒昧,我是某某单位的×××。”“您就叫我×××好了”。如果一方是二人以上,则由身份最高者出面做自我介绍,然后再将其他人员按一定顺序一一介绍给对方。

如何介绍

为宾、主充当介绍人,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介绍。一般是,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对客人、年长者和女士的尊重。

被第三者介绍给对方时,要说“您好”“久仰久仰”或“见到您非常高兴”,并主动握手或点头示意,表示友善、创造良好气氛。

有些国家(如日本)的客人习惯于以交换名片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这样双方见面时,只需将自己的名片恭敬地递给对方即可。

若宾主早已相识,则不必介绍,双方直接行见面礼就可以了。

在双方介绍时,如遇有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我方人员可作相应的表示,万不可推却或冷淡处之。

不同场合的介绍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不同范文篇9

关键词:干旱土壤分层阚值反应花生红壤

在农业生态系统发中,水分是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如何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满足需求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植物干旱时有形态的表现,也有生理的表现;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干旱的指标有简单的,也有综合性指标。当前的评价干旱的指标大多针对作物,涉及的参数较多,需要的数据量大,获得比较困难。而土壤指标简单宜行,是土壤一作物系统水分变化的综合,且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土壤指标应用多数是单层的研究,而分层次的研究土壤水分的研究不多,其中对南方地区的研究更少。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充沛,但降雨分配不均,再加上红壤特有的物理性质如有效水含量低、低水量时导水能力低等,在每年的7~9月份经常发生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本文通过花生在不同干旱程度下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为当地的农业生态生产提供依据。

一、试验设计计

本试验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供试土壤为粘性红壤,饱和导水率值比较小,田间持水量值较大,同时永久萎蔫点的含水量值也比较大,有效含水量比较低,有机质含量比较小,呈微酸性。

2005年6月~10月,在遮雨的条件下进行了筒栽花生干旱试验。试验设7个水分处理,分别干旱4d、8d、12d、16d、19d、22d和25d,分别记作D4、D8、D12、D16、D19、D22和D25,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材料为直径200毫米的PVC圆筒,两端均无底。土样风干过约icm的筛,装满,每筒装土35,Okg。管子竖放地上,下端约5厘米埋在土中。在PVC圆筒高为100cm,在5cm、15cm、25cm、35cm、45cm和55cm处钻孔,平插张力计。每日7:00左右读取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和50-60cm土层的张力计读数。干旱处理开始之前,所有的处理灌水至接近田间持水量,各处理的灌水量相同,干旱处理结束后复水。花生收获后进行产量构成和产量分析。数据用SA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花生试验的肥料处理为N:P:K=1:1:1,氮肥为尿素,磷肥为磷酸二氢钙,钾肥为氯化钾,施用量依次为3.76g、4.96g和2.56g,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在花生幼苗期与花期叶面喷施浓度为O.2%的钼酸铵和硼酸溶液等微肥。

二、结果分析

(一)花生生物量对土壤干旱的反应

处理D1-D7的花生干生物量分别为22.5、22.1、22.9、19.2、19.1、18.8、17.5(g)。随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单株花生的生物量逐渐减小,而且处理间的生物量差别显著(F=966.28**)。处理D4、D8、D12间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它们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处理D16、D19、D22之间的生物量的差异不显著;处理D25与其它所有处理生物量的差异显著。与处理D4的生物量相比,其余处理D8~P25的降幅分别为1.2%、9.0%、17.3%、22.6%、29.4%和43.4%。处理D25过度干旱,其干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大。与干旱程度轻的处理相比,处理D16的生物量下降幅度突然增大,因此可判干旱时间超过12d,花生生物量大幅减少,复水之后不能恢复到干旱时间较短的处理水平。结果说明,干旱超过12d花生生长受到的影响不可逆转,所以处理D12的干旱程度可能是花生的干旱阈值点。花生的干旱变化,生物量可以很好的反应花生的干旱情况,可以作为花生的作物干旱指标。

(二)土壤干旱过程中花生土水势变化

花生不同干旱处理各土层的土壤水势变化如图所示。干旱胁迫开始时,各个土层的水势基本相同,土壤含水量较高,之后0.10cm处水势开始快速下降,随后是土层10-20cm和20-30cm的水势开始下降并且很快低于土层0-10cm的水势,这应该与花生根系在此深度处密集有关;而土层40-60cm的土壤水势在干旱10d以后才有明显下降。干旱到8d时候,土层0-10cm的水势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大约在70KPa左右:干旱到10d时候,土层lO-20cm的水势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大约在80ZPa左右;干旱到12d时候,土层20-30cm的水势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大约在85KPa左右;干旱到15d、18d、22d时候,土层30-40cm、40-50cm、50-60cm的水势相继达到稳定,其数值均在90KPa左右,此时整个土体已经非常干旱。可见,干旱胁迫不严重时,土壤上层水势低而下层水势仍较高;干旱严重时,下层水势也很低,甚至比上层更低。大约在12d的时候开始,各土层中O-30cm土层水势已经降至最低,因为花生根系绝大部分集中在土层0—30cm内,土层O-30cm以内的土壤水分最容易被根系吸收利用。所以,土层O-30cm的土壤变化可以代表筒栽花生的土壤水分变化。同时发现,干旱12d之后,土壤供水能力明显降低,此时花生发生了阈值反应,表明监测土层O~30cm的水分状况可以反映地上部花生干旱状况。

不同范文篇10

选配和穿着服装,还必须要适合不同地点和场合。

在铺着丝绒地毯的豪华宾馆里,在辽阔葱绿的田野里,在琳琅满目的购物市场或喧闹的游乐场,着装应与环境相协调,穿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假如穿着牛仔裤和套头T恤衫,进五星级宾馆参加盛宴,不但对主人来说是一种不礼貌,自己也会感到有损尊严而局促不安。在悲哀的场合,若有人穿红着绿,浓妆艳抹,就会破坏肃穆的气氛,令人生厌。

社交界对衣着穿戴非常敏感,尤其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从衣着打扮上品评你的才能及人格。只有穿着打扮与环境相得益彰,才能展示出优雅、迷人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