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促和谐

时间:2022-10-21 05:27:00

导语:以不同促和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不同促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伟大战略举措,也是党心民心所向。但少数党员干部片面地将“和谐”与“不同”对立,稍有不同、分歧,便认为是“不和谐”,以致执行民主集中制时一锤定音,讨论问题时排斥异音。殊不知“不同”是促进和谐的活力源泉。

“和而不同”,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不同”,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和”,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以“不同”促和谐,含有统筹、协调之意,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总体上达到和谐。

以“不同”促和谐,有其必然性。晏婴说:调和五味烹制鱼肉,因五味各异,经彼此调剂综合,才制成美味。音乐由疏密、急缓、刚柔、强弱、高低等不同音符谱成,才悦耳动听。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对立面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这两个彼此矛盾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1)可见,“不同”是和谐的首要前提,没有“不同”,就没有和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总是有限的。誉称“卧龙”、“凤雏”的诸葛亮与庞统,也难免“痛失街亭”、“落风坡兵败”。“未来是一头难以捉摸的兽”。推进科学发展,揭开前人未解之谜,攀登别人未及之巅,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人们的认识也会有诸多差异。领导者惟有博采众长而执其大端,方可去伪存真作出正确决策。三峡大坝为何首创无裂缝世界奇迹?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说:“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质疑和反对的人。”正是这些“不同”,成就了三峡的辉煌之“和”。

一些为政者把不同意见当“不和谐”而压之,必然堵塞言路酿成乱世。他们习惯于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不同意见,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忽视了它们的统一和协作。既然不同意见有共同基础和各自优势,它们就能融合且迸发出比斗争更大的积极力量。正如陈云所说:“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一有错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2)这里不妨学学古人。齐威王昭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于是广聚民智,国力崛起。“千古一帝”唐太宗,把“纳善察忠谏、虚心戒盈荡”作为治国准则,对不同见解“反复研寻”、“列为屏障,朝夕瞻仰”,使言路畅通,仅魏征就进谏200条,由此政治修明,开创举世瞩目的“贞观之治”。

“不同”如金,未必轻易听到。要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改变“谁讲真话谁吃亏”、“报喜得喜,报忧得忧”、“批评上级怕丢‘乌纱’,只说愿望;批评同级怕丢‘人缘’,只提希望;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只讲期望”的“不良言态环境”。真言可贵,未必悦耳,甚至使人脸红心跳,如芒刺背。要容万物于胸襟,萌和善于心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即使逆耳之言,也要从善如流,策划今日,警鉴明天。

“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纇”。一个人的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不同”难免欠周。要从“和谐至上”的高度予以宽容。西方谚语云:“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的发言权利。”心诚、气和、色温、词婉;容其所不周,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礼其所不欲;纵然理非,仍要虚怀若谷,听之宽之。以期共鸣,使藏在心底、卡在喉头、憋在嘴边的肺腑“不同”倾情而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不同”促和谐,还应深入百姓草野,去听取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中肯的批评。这些全是干货的“不同”,能使领导者头脑清醒,判断正确,纠偏正向。当然,深入基层须有“民生如天”的亲民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孔繁森忍饥挨冻跑遍高原荒野98乡8万公里,倾听“不同”,为民解忧,成就“和谐雪域”,就因为“阿里的贫穷,就是我们的羞耻。”

“不同”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态。在《矛盾论》中指出:“差异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利益群体、不同行为方式等诸多“不同”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味道称不上佳肴,一种颜色构不成绚丽,一种事物形不成丰富。尊重不同,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是通向和谐的必经之途;排斥不同,消灭差异,同化多样,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如果唯我独尊,漠视民主,则只能抹煞个性,掩盖矛盾,殃及团结。若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真诚听取不同意见,则有利于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因为惟有“不同”,思想才会活跃,事业才会兴旺,社会才会和谐。

史料引用依据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2)《陈云文选》第3卷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