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资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6:12:41

补贴资金

补贴资金范文篇1

一、兑现工作

乡惠农补贴包括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在资金兑现过程中分布实施,乡、村、社干部对农户的种粮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召开村民大会上进行民主评议,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根据评议结果严格按标准进行数据整理,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上报乡党委政府审查核实通过,然后进行张榜公示,种粮群众无异议后,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下拨资金通过一卡通兑现到农户。

在资金的兑现过程中,乡党委政府,严格按要求,公示结果积极给予惠农资金兑现,农机购置补贴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严格按程序给予审批,无弄虚作假。

二、自查工作

为加强自查工作,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惠农资金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村村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由负责具体工作。

在自查过程中,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乡党委政府安排由乡纪委牵头,乡农业综合服务站、财政所、各村委会进行走访调查,各惠农资金是否按公示内容及时兑现的,兑现数据是否按照基础数据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等操作流程形成的,在资金分配工程中各级各部门有没有优亲厚友及截留资金等问题的出现。

补贴资金范文篇2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根据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工作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上下联动、横向协调”原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形成“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惠民政策和资金管理落实到位。

二、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

县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是代县政府履行全县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负责资金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协调解决资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对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综合检查等项工作。

(二)县级主管部门职责

1、县民政局是民政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农村五保户补助、抚恤(优抚)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灾民救灾补助等涉及民政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民政优抚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2、县农委是农业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接补贴、小麦良种良法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涉及农业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农业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3、县林业局是林业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森林生态效益补助、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退耕还林粮食补助等涉及林业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林业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花名册。

4、县农机局是农机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农机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5、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是畜牧兽医水产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能繁母猪补贴等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蓄牧兽医水产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6、县卫生局是卫生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等卫生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卫生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7、县人口和计生委是计划生育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8、县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办公室是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临北段、香浮段、花园湖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9、县教育局是教育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资金等教育方面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教育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县财政部门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10、县水利局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负责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11、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政策宣传工作;负责社会保障补助对象的核查和审批;组织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报送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12、县财政局是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专户管理、指标下达、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工作;指导和监督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打卡发放,及时向县主管部门反馈资金打卡情况;负责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信息化管理;建立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信息交换平台,组织开展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乡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年度考评工作。

13、县信用联社是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打卡到户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督促农村信用社(网点)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各项补助资金足额打入农户个人帐户;负责农村信用社(网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打卡技术指导工作。

(三)乡镇政府职责

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和各类补助对象的审核、公示,对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组织开展惠民政策知识和业务培训;指导村(社区)按规定程序开展补助对象评定工作,及时纠正惠民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协调做好各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资料真实、完整;安排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各项惠民政策解答。

(四)基层站所职责

1、乡镇民政办负责农村五保户补助、抚恤(优抚)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灾民救灾补助等民政方面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实、统计、公示以及资金发放花名册的编制上报,及时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2、乡镇农技站负责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接补贴、小麦良种良法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涉及农业方面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实、统计、公示,及时上报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3、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负责能繁母猪等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统计及补助对象花名册的上报;及时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4、乡镇林业站负责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等涉及林业方面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统计、核实,及时上报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5、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补助对象的调查、统计、核实、公示,编制上报资金发放花名册;协助民政办对农村大病救助调查、审核与上报;及时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6、乡镇中心学校、完中负责提供本乡镇在校分年级学生花名册,对符合“两免一补”条件的贫困生,由学校协助乡镇、村(社区)进行摸底、核实,经乡镇、村(社区)两级评议、公示无异议后,编制上报资金发放花名册,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7、乡镇计生办负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补助对象的调查、统计、核实、公示,编制上报资金发放花名册;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8、乡镇财政所负责对本乡镇各单位提供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项目、标准等单项清册的审核;负责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打卡发放清册公示到村(社区)、组;负责及时办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转账手续,负责督促农村信用社(网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打卡到户;负责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的账务处理和报表报送。

9、乡镇信用社负责根据财政所提供的到户花名册,5日内(救灾资金2日内)将当期补贴资金打入个人帐户;负责在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花名册上加盖“转帐付讫”印戳,交财政所存档;负责补助对象增户存折和遗失存折的补办工作;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提兑手续,确保“一卡通”存折通存通兑,为农民领取补贴资金提供优质服务。

(五)行政村(社区)职责

行政村(社区)负责惠民政策的宣传,及时送达明白纸等惠民政策宣传品;负责对本村(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摸底,填写基础信息档案,及时向乡镇提供有关基础信息及变更信息;组织召开村(社区)居民会议或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对补助对象进行初评,确保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准确,对本村(社区)上报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负责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补助对象公示工作,接受群众监督;负责村级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归档工作。

三、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健全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具体办事人员。各乡镇、县直各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是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既要安排部署,又要深入实际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要强化工作责任。各乡镇、县直主管部门要深入村、组、户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全面建立县、乡(镇)、村(社区)、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责任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到人头,确保有人问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三要狠抓督查指导。建立健全各部门联系乡镇制度,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工作人员要拿出主要精力,督促和指导乡镇、村(社区)抓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工作重心下移。各乡镇要全面建立乡镇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制,实行包政策宣传、包组织实施、包工作指导、包监督检查的“四包”办法,着力夯实一线工作基础。

补贴资金范文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中、省支农惠农补贴资金,是指除了中央安排的指定在农业发展银行封闭运行的相关补贴资金之外的所有中、省支农惠农补贴资金,包括小麦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春播地膜玉米补贴、水稻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苹果套袋补贴等中、省支农惠农补贴资金(以下简称中、省补贴资金)。

第三条中、省补贴资金预算必须分解到县级,由省级和县级财政部门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第四条中、省补贴资金在省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以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拨入县级财政开设的省级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特设专户(以下简称县级特设专户)。

第五条省财政厅支出中、省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国库)部门通过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办理中、省补贴资金的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第六条县级财政(国库)部门要在县级特设专户中单独建账,专门用于办理和核算中、省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的支付业务。

第七条省级财政(农业、经建等)部门在收到应当直接支付到县级特设专户的中央支农惠农补贴资金预算(预算控制数)文件后,应于20个工作日内将预算分解到县,并在预算文件印发后3个工作日内,录入预算指标并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省级财政(国库)部门在收到省级财政(农业、经建等)部门报送的支付申请后,应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省级财政(国库支付)部门在收到批准支付申请的2个工作日内,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送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

第八条省级财政(农业)部门在下达应当直接支付到县级特设专户的省级支农惠农补贴资金预算文件后,应于3个工作日内录入预算指标并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资金拨付流程同第七条。

第九条省级财政(国库支付)部门通过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业务时,《财政直接支付凭证》(或电子信息)应包括以下信息:中、省补贴资金预算文号、地方分解预算文号、相关支付凭证(或电子信息)签发时间、付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付款人账号、收款人、收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账号、支付金额、用途、预算科目等。

第十条省财政厅确定的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后,于当日(超过清算时间在下一个工作日上午10:00前)将中、省补贴资金支付到《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载明的县级专项资金特设专户,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还应及时办理与省级国库单一账户的资金清算业务。

第十一条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后,于当日将《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回单等凭证反馈省级财政(国库支付)部门,并分别向有关市级财政(国库)部门发出《省级专项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作为市级财政收到和付出款项的原始凭证,市级财政(国库)部门据此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第十二条中、省补贴资金涉及政府采购的资金,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实行省级统一采购。由省级财政部门通过省级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给采购供应商。

第十三条县级财政部门管理和支出中、省补贴资金,应当按照中省关于支农惠农经费管理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要求,及时办理中、省补贴资金支付业务,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四条县级财政部门收到中、省补贴资金预算文件后,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中、省补贴资金预算分解到农户。由县级统一组织发放的,县级财政(国库)部门通过县级特设专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中、省补贴资金的金融机构。由乡镇统一组织发放的,县级财政(国库)部门通过县级特设专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乡镇财政所,再由乡镇财政所将资金支付到中、省补贴资金的金融机构。

第十五条县级财政部门通过县级特设专户办理支付业务时,支付凭证(或电子信息)需包括以下信息:中、省补贴资金预算文号、地方分解预算文号、相关支付凭证(或电子信息)签发时间、付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付款人账号、收款人、收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账号、支付金额、用途、预算科目等。

第十六条县级特设专户的开户行,对于所有通过该账户直接支付的业务,须在当日将《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回单等凭证反馈县级财政(国库)部门。

第十七条中、省补贴资金的金融机构在向农户“一折(卡)”办理支付业务时,“一折(卡)”上需包括以下信息:资金到账时间、中、省补贴资金明细名称、明细发生额、网点号、操作员号等。

补贴资金范文篇4

为了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应对本市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消费市场不稳定的状况,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财农〔〕25号)文和市领导有关稳定本市生猪生产的指示,现就年能繁母猪补贴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发放原则

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是政府为了保护和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促进本市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而设立的财政专项资金。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的发放,必须遵循公开透明、据实补贴、及时直补的原则。

二、补贴对象和标准

对饲养有繁殖能力母猪且参加农业保险的本市养殖场(户),以每年6月30日的能繁母猪存栏数为基准实施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头每年100元。

三、补贴资金安排

本区能繁母猪专项补贴资金由市和区财政共同安排,市财政承担65%,区财政承担35%。本区能繁母猪(参保)总头数为19586头,补贴资金195.86万元,各镇(工业区)补贴金额详见附表。

四、发放要求

补贴资金由区财政下拨到各镇(工业区)财政所,由各镇(工业区)农技中心、财政所会同农行营业所,以现金或银行存单形式直接发放给养殖户(500元以上由银行开具存单),杜绝其他中间环节。受益者必须是参加能繁母猪保险的本区养殖场(户)。

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本市生猪市场、猪肉价格稳定的民生性工作。资金发放贯彻公开、透明原则,要落实并配合做好村级基层组织将能繁母猪的饲养数量、参保数量、补贴金额、补贴政策等相关情况张榜公示于村内显要位置,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领导,相互配合,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发放工作。同时,做好财务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并做好登记造册工作。

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要求年9月30日前结束。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结束后,各镇(工业区)要及时总结本次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和实施效果,以书面形式报区财政局、区农委。

特此通知

附件:区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表

市区农业委员会

补贴资金范文篇5

一、关于职业介绍

(一)有资质的职业介绍机构按规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可享受职业介绍补贴。

(二)可享受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对象是(三类人员)。

1、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

2、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3、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

(三)职业介绍补贴标准:150元/人。

(四)补贴的要求

1、对“三类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成功就业的(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由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出具就业证明);

2、每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只能享受一次职业介绍补贴,不得重复申请。

(五)申请职介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通过免费职介实现就业人员的花名册(附表1);

2、免费职业介绍信存根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或《求职登记表》复印件:

5、劳动合同或用工单位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及街道保障所出具的证明。

(六)申请职介补贴程序

1、社区就业站及街道保障所开展的免费职业介绍,符合条件的,一律由保障所收集整理资料,装订整齐后按季(每季末)上报区就业局审核;区就业局审核后提交区财政局复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按人数和标准将补贴资金拨人区就业局账户;区就业局根据各保障所的实际补贴数额将补贴资金拨人街道账户。

2、区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的免费职业介绍,符合条件的,一律由区就业局整理资料并审核;每季末报区财政局复核后按人数及标准将补贴资金转入区就业局账户。

二、关于就业培训

(一)具备资质条件的职业培训机构为“三类人员”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可享受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

(二)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1、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按培训人数补贴300元/人,就业率达不到50%的,按实际就业人数补助,标准为400元/人:

2、创业培训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补贴标准300元/人;SYB(创办你的企业)补贴标准1000元/人。

(三)职业培训要求

1、各街道保障所由于不具备职业培训资质,一律与区就业培训中心联合组织培训;

2、各保障所组织培训报名登记、落实培训场地、确定培训工种、衔接就业去向后,可向区就业局提出申请,由就业局向区财政申报备案并安排培训中心负责聘请老师,制订计划,实施培训教学,发放教材、学具,考试发证等;

3、“三类人员”职业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课时不少于120个课时:

4、区培训中心培训的“三类人员”由区就业局审核并向区财政局申报备案;

5、被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三类人员”培训班,学员必须是区就业局介绍,并在开班前一周将培训的工种、时间、课时计划、授课老师、培训人数(花名册)报区就业局审核批准并报区财政备案。

(四)申请培训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申请培训文件:

2、授课计划;

3、学员签到册;

4、学员考试卷;

5、学员考试成绩花名册;

6、培训督查记录;

7、学员就业花名册(附表2)及劳动合同或有关证明;

8、申请职业培训补贴花名册(附表3);

9、身份证复印件;

10、《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

(五)申请培训补贴的程序

1、培训机构按规定整理装订好材料提交区就业局审核;

2、区就业局审核后提交区财政局复核;

3、区财政局复核后按规定将培训补贴拨人区就业局账户;

4、区就业局根据培训人数及培训后就业率再分别将补贴拨到各街道账户。

三、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一)对象条件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下列人员进行减免费鉴定可享受鉴定补贴:

1、持《再就业优惠证》且享受低保的人员;

2、经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初次技能鉴定合格者。

(二)补贴标准

对上述两类人员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不超过300元/人。

(三)申请鉴定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申请职业技能鉴定人员花名册:

2、《再就业优惠证》及《低保证》复印件;

3、农民工提供《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鉴定指导中心鉴定成绩审核表:

5、鉴定收费文件;

6、《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鉴定补贴的程序

1、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将规定的材料提交区就业局审核:

2、区就业局审核后提交区财政局复核;

3、区财政局复核后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拨人区就业局账户;

4、区就业局将鉴定补贴资金及时拨付鉴定机构。

四、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一)对象条件

1、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从事灵活就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2、灵活就业是指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和自愿组织起来的方式,从事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城市管理服务、家政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劳务,以及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形式进行生产自救,并获得合法收入,但又无法建立或暂时无条件建立长期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3、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对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实施具体管理,提供就业服务,与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签订社区灵活就业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补贴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一定数额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三)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申请书;

2、《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社区就业站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的灵活就业协议书(附表4);

5、灵活就业认定表(附表5);

6、当年社会保险缴费凭证复印件。

(四)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程序

1、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向所在社区就业站申报登记并提交优惠证等材料:

2、社区就业站对申报登记的灵活就业人员进行证件的初审,并到申请人灵活就业地点进行实地了解;

3、经调查了解确属灵活就业人员,社区就业站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灵活就业协议书》,填写《灵活就业认定表》,收交身份证复印件、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票据原件及复印件(核对后退回原件),并向申请人告知其每月向社区就业站报告1次就业状况,以及领取补贴的大致时间,每年区上集中审核发放两次,上半年在5月份,下半年在10月份,登记收资料时间为每年3、9月份:

4、社区进行一周的公示;

5、社区公示后将全部资料报街道保障所复核;

6、保障所根据区就业局的通知将全部资料整理装订上报区就业局审核:

7、区就业局审核后将名单在《人力资源周刊》二次公示,凡接到举报投诉者一律暂放待查;

8、区就业局审核二次公示后报区财政局复核;

9、区财政局复核后将应补贴资金的一半拨人区就业局账户:

10、区就业局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各街道,由街道直接发到个人手中:

11、补贴资金的剩余一半,待半年后再根据资金、就业状况等实际拨付。

灵活就业人员的《再就业优惠证》由社区就业站保管,退出灵活就业后再归还本人。

五、关于企业单位社会保险补贴

(一)对象条件

1、各类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新增岗位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2、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指大龄“4045”、身有残疾、享受低保、连续失业1年以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

(二)补贴标准

按企业单位为符合享受社保补贴条件人员应缴纳的单位负担部分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之和。补贴期限应与劳动合同期限相一致,最长不超过3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人员可延长至退休。

(三)企业单位申请社保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符合享受社保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

2、《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3、劳动合同复印件;

4、企业单位为符合享受社保补贴条件人员缴费的明细账(单);

5、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四)企业单位申请社保补贴的程序

1、企业单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在申报缴费时将符合享受社保补贴条件的人员缴费单独列出:

2、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用工超过半年且已缴纳了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企业单位提交规定材料报区就业局审核:

3、区就业局审核后报区财政复核;

4、区财政复核后将补贴资金拨人区就业局账户;

5、区就业局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人企业单位账户。

六、关于公益性岗位补贴

(一)对象范围

政府投资开发的保安、保洁、保绿、交通协管、物业管理、社区就业专干等岗位,安置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困难对象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岗位补贴。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三)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2、身份证复印件;

3、花名册;

4、劳动合同书。

(四)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的程序

1、用人单位向区就业局提交按照《城关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规定申报、审批、开发、招用人员相关材料

1、以及其他规定的材料;

2、区就业局审核;

3、区财政局复核后将补贴直接拨人用人单位账户:

4、用人单位按时发到个人手中;

5、公益性岗位补贴按月拨付发放。

七、关于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

(一)对象条件

在公益性岗位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且缴纳了社会保险的人员,可享受社保补贴。

(二)补贴标准

如果由单位参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单位补贴标准执行;如果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养老保险按划入社会统筹部分补贴。

(三)申请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应提交的材料

1、《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2、身份证复印件;

3、劳动合同;

4、当年社会保险缴费凭证。

补贴资金范文篇6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

根据市农委[2]203号文《关于完善本市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若干意见》、[2]269号文《关于本市2年水稻良种补贴的通知》、[2]104号文《关于做好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补贴工作的通知》以及区人民政府[2]3号文《关于完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办法》的精神。2年继续对水稻种植户实行补贴,现就有关补贴资金的发放通知如下:

一、补贴标准

1、水稻种植补贴

种植水稻15亩以下(含15亩)每亩补贴70元;15-30亩(含30亩)每亩补贴80元;30亩以上每亩补贴150元(其中现金补贴不低于100元,其余为物化补贴)。

2、种子补贴

种植常规水稻每亩补贴15元,种植杂交水稻每亩补贴25元,已以物化形式补贴到农户。

上述补贴资金市财政承担90%,区财政承担10%。

3、区、镇(工业区)财政对水稻规模经营户再补贴

除上述补贴外,区、镇(工业区)财政对种植水稻3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再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其中,区财政每亩补贴50元(包含已发放农资综合补贴24元、公共植保农药补贴16元),镇(工业区)财政每亩补贴50元。

二、补贴资金

2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为297110.8亩,合计补贴资金总额为5618.9632万元,其中市财政3886.03206万元,区财政648.63964万元,镇(工业区)财政1084.2915万元,各镇(工业区)种植面积及补贴资金详见附表一。

三、发放办法

1、种植水稻30亩以下补贴发放办法

按照各镇(工业区)上报的种植面积、经公示确认后,补贴资金由区财政下拨至各镇(工业区)财政所,由各镇(工业区)农技中心、财政所会同农行营业所,以现金或银行存单形式直接发放给种植户(500元以上由银行开存单)。

2、种植水稻30亩以上补贴发放办法

根据各镇(工业区)上报的30亩以上种植面积,由各镇(工业区)财政所将每亩50元配套资金在2年10月20日以前缴入区财政账户(单位全称:区财政局统一工资主户;开户银行:农行区支行;账号:038864-00801112037)。扣除各镇(工业区)农药统一配送款作为物化补贴(各镇农药配送金额见附表二)由区财政直接拨付指定的配送企业,其余补贴资金由区财政委托区农业银行,直接发放至水稻种植户。

3、种子补贴发放办法

2年水稻种子全部由区至诚种子合作社提供,补贴资金由区财政直接拨付至种子供应单位,详见附表三。

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要求在10月底之前结束。希各镇(工业区)人民政府加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资金发放过程要公开、透明,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及时到位。

特此通知。

附件:1、区2年水稻种植30亩以下补贴汇总表

2、区2年农药统一配送金额汇总表

补贴资金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20*年,各级财政共投入我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资金3442.6万元。其中:中央补贴1732.7万元,省级补贴689万元,市级配套651.6万元,县级配套369.3万元。全省农村放映公益性电影344261场次,实际放映公益性电影334061场次。其中:数字电影125493场次,胶片电影2*568场次。电影公益性放映覆盖全省42597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9%;公益性电影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向当地群众公布的有36387个行政村,覆盖面85%;各县(市、区)均实行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的管理制度;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有22494个行政村,覆盖面达53%。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38号)精神,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31号)要求,不断深化“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新思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较好的执行了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制度;保证了电影放映的质量和进度。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工程的实施,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巩固农村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调查中也发现,个别省辖市、县(市、区)电影补贴资金配套不到位,未全面执行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管理制度等问题。

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少配套农村电影放映补贴资金45.3万元

驻马店、南阳市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26.9万元,商水县、郸城县等9个县(市、区)财政局未足额落实农村电影补贴配套资金18.4万元。

(二)个别县(市、区)农村公益性电影实际放映场次未达到计划放映数

调查发现,有7个县(市、区)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未完成。如,商丘某县20*年应放映7836场,实际放映7265场,少放映571场。

(三)部分县(市、区)放映员的补贴标准偏低

按照政策规定,数字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70元;胶片电影放映员补贴每场次不低于80元。20*年度济源市新农村数字电影公司按照每场次60元的标准发放;新乡市放映员补助标准从40至85元不等,共有八个标准。补贴标准低,影响了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县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补贴未实行专户管理。部分县(市、区)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未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通过对行政村的审计调查发现,由于天气、资金下达晚等因素,存在第四季度集中放映,未能完全执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规定。有的放映员未按时或按场次到村放映电影。有的一个行政村几个地点几台放映机同时放映。部分行政村放映场次、放映计划、放映员姓名未向当地群众公布;有的未严格执行电影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

(五)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实施中存在资金拨付较晚,为完成全年下达放映场次,普遍存在集中放映现象;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标准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对部分支出难以界定其合规性;放映设备、胶片老化,放映效果不佳;电影拷贝少,影片单一,针对农村需求科技致富的片子较少;个别村干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配合不力;安排电影放映时间存在问题,冬季放映电影时天气已冷,观看群众少,影响放映效果;个别放映队存在用节庆婚嫁包场放映的经济场来抵顶政府购买的公益场次问题。

三、审计调查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电影放映补贴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放映员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公示制度、放映场次回执单制度和“先映后补”管理制度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提高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完善片源保障机制,在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电影需求的同时,重点播放农民科技致富片、红色教育影片和农村题材故事片,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影在帮助农民科学致富、思想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逐步改进“先映后补”制度,资金提前拨付,提前安排放映补贴,以充分调动放映单位和放映员的积极性,保证电影有序放映。

(四)完善“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制度,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冬季及农忙季节少放映,春秋及农闲季节多放映,提高电影放映效果。

补贴资金范文篇8

(一)在1999年1月1日以后经当地职能部门批准新建、翻建自住住房;

(二)大修自住住房;

(三)在1999年1月1日以后,购买自住住房(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二手房、房改房);

(四)偿还住房贷款;

(五)离、退休;

(六)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未重新就业满五年;

(七)工作调动,户口迁出余杭区或经批准出国、出境定居;

(八)在职期间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九)其他。

二、住房补贴资金提取额度

(一)在1999年1月1日以后经当地职能部门批准新建、翻建自住住房,可提取本人一次性住房补贴(含工龄补贴)或住房公积金补贴。一次性住房补贴提取额度为当前的账户余额,住房公积金补贴提取额度不得超过相应批准日期后二年的账户余额。

(二)大修自住住房的,须提供危房鉴定部门出具的危房鉴定报告后,可以提取一次性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补贴。一次性住房补贴提取额为当前账户余额,住房公积金补贴提取额度按住房公积金提取相关规定执行。

(三)在1999年1月1日以后,购买自住住房的,可提取一次性住房补贴(含工龄补贴)或住房公积金补贴。一次性住房补贴提取额度为当前账户余额,住房公积金补贴提取额度:未申请住房贷款的,不得超过购房合同签订后一年的账户余额;申请住房贷款的,截止签订购房合同的当月账户余额。

(四)偿还住房贷款的,每年可提取一次性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补贴。一次性住房补贴可以提取当前账户余额,住房公积金补贴提取额度按住房公积金提取相关规定执行。

(五)职工符合上述(一)、(二)、(三)条提取条件的,按规定可以申请提取本人的住房补贴,但提取的住房补贴总额不得超过购、建房款总额。

三、其他事项

补贴资金范文篇9

一、农村土地整理资金补贴办法

凡通过区土地整理验收小组验收、符合土地整理标准的,按以下办法补贴:

(一)基本补贴。通过土地整理,耕地增幅不超过12%的,基本底数为每亩补贴200元,每个百分点按整理面积补贴50元;增幅超过12%的,超过部分按复垦面积计算,每亩补贴2500元。

(二)推土工程超面积补贴。推土面积超过整理总面积40%的,按超过部分的实际面积,每亩增加补贴250元。推土面积不到20%的,按不足部分的实际面积每亩减250元。推土面积在20%到40%之间的,补贴不增减。

(三)农民住房拆迁补贴。整理范围内,经计划批准的必须拆迁的农民住房,视房屋的结构、房形、质量等给予适当补贴。集体房屋不补贴。

(四)新筑石子路补贴。整理范围内经计划批准,在每百亩面积筑100米长主干道,道路宽度为2.5米,每平方米补贴15元。

二、土地复垦资金补贴办法

凡通过验收、符合土地复垦标准的,按以下办法补贴:

(一)利用非耕地进行复垦的,按新增耕地数,每亩补贴2500元。

(二)利用耕地对宅基地、废河道(河浜)、坟地、废地等进行复垦的,按新增耕地数每亩补贴3000元。

三、土地整理质量状况奖惩办法

(一)验收时,定为“优等”工程的,按基本补贴总额增加补贴5%-10%。

(二)验收时,定为“合格”工程的,按补贴标准全额补贴。

补贴资金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全市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补贴资金(下称转移补贴资金)管理,规范补贴资金的核定、申报、拨付、使用、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指的补贴对象是指我市二轮土地承包时及其以后在册农村牧区户籍人口,且实现转移的农牧民。

第三条转移补贴资金指我市对农牧民在转移过程中设立的转移培训、生活扶持和安居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分为转移培训补贴、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

第四条转移补贴资金实行国家、自治区有关项目资金和市旗财政投入捆绑使用的筹集机制,各部门能用于转移补贴的资金必须用于转移补贴,不足部分由市旗两级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第二章补贴资金核定与申报

第五条转移培训补贴资金的核定。旗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机构(下称旗区人口办)对当年转移任务中需要培训的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人均补贴3000元的标准,测算、核定培训补贴资金额,并报市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办公室(下称市人口办)备案。

第六条生活补贴资金的核定。旗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办公室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府发〔〕43号)及其补充意见所确定的补贴标准,和当年落实的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任务,测算、核定生活补贴资金额,并报市人口办备案。

第七条住房补贴资金的核定。旗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办公室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府发〔〕43号)及其补充意见所确定的补贴标准和当年转移的任务,测算和核定住房补贴资金额,并报市人口办备案。

第八条市人口办根据旗区核定上报的培训补贴资金额、生活补贴资金额和住房补贴资金额,核定全市转移补贴资金总额。

第九条市人口办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核定当年能用于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的项目资金。

第十条市人口办在转移补贴资金总额中扣除用于转移补贴的项目资金后,计算出市旗两级财政应投入补贴资金总额,提交市人民政府审定。市、旗区两级财政投入的补贴资金纳入当年本级财政预算。

第三章补贴资金拨付和使用

第十一条用于转移补贴的项目资金要按照资金使用要求,专款专用,按时到位;市财政投入资金由市财政局按工作进度拨付旗区;旗区配套资金要按时足额到位,同市财政投入资金一并纳入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农村牧区人口搬迁转移的各项补贴。

第十二条转移培训资金的使用。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原则上实行订单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90%。旗区根据各专业培训收费标准,确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原则上实行免费培训。培训补贴资金实行旗区财政报账制管理,也可通过培训券等形式直接补贴到培训机构。农牧民自行培训拿到技能证书的,经人口办核准后,通过报账,直接发给农牧民。具体办法可参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内财农〔〕470号文件)执行。培训资金原则上集中统一使用,具体办法由人口办商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生活补贴资金的使用。禁止开发区农牧民整体转移后,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农牧民转移且其承包土地有效流转后,经旗区人民政府验收合格,方可发放生活补贴资金。

生活补贴资金采取集中支付的方式,通过存折形式,直接发给农牧民。当地财政部门接到人口办核准的转移农牧民的名单、补贴金额和验收报告后,经审核无误,将资金及时发给农牧民。

第十四条住房补贴资金的使用。住房补贴资金原则上集中用于精品移民小区建设。对已在城镇拥有住房产权的农牧户,可按照当地经济适用房价格及补贴标准,折算为现金补贴。

第四章补贴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旗区长对转移补贴资金使用负总责,具体实施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不得假报、瞒报有关数据套取补贴资金。旗区要责任到人,建立责任追究制。

第十六条建立公示制度。转移补贴实行实名制。市、旗区两级人口办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当年转移的地区、农牧民转移数量、补贴政策、补贴资金数量进行公示。苏木乡镇要对转移嘎查村或自然村(社)、转移农牧民的名单、补贴政策、补贴资金数量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建立完备的转移档案。转移档案要按年度建立。苏木乡镇要以户为单位,建立搬迁转移档案,并报旗区人口办备案。

第十八条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转移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九条转移补贴资金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贪污转移补贴资金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旗区财政局、人口转移办公室要按要求定期向市财政局、人口办上报资金使用情况、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任务完成情况。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人口转移工作机构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本级监察部门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