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会类成本会计论文

时间:2022-09-17 05:18:12

高职院校财会类成本会计论文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的难题

1.教学内容无法与现有市场环境相适应。

在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高科技的运用使得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运营环境产生了影响。而对这些外部环境的分析结果也将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果。而传统的成本会计教育也只是学生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进行对于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的了解,并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这种教学方式中忽略了外部环境对于成本核算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对成本计算方式进行选择,以至于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需要。

2.教学手段单一且被动。

由于成本会计的强理论性,使得在学习过程学生常常面对繁多的理论内容,不利于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其理论教学的核心是对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与计算生产成本,使得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产生烦躁情绪,进而由老师进行被动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以自然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改变。但成本会计的教学手段仍然是自然媒体为主,由于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核算流程,而这些成本核算流程大多是通过表格体现出来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对于知识结构的表现力上有所欠佳,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理解。

3.教学考核方式的单一片面。

成本会计这一学科在现实社会中是一门实际应用较强的专业,而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而传统的成本会计的考核模式也以理论知识为侧重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实践能力。而且单一的考核方式在成本会计这一学科并不能很好的适用。在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中,其面对的除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外,还有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如果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核算工作上的调整,则会使得得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缺乏实用性。如果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强调理论,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工作,这样会使在高校的学习变成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二、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1.完善现有教学模式,与现有市场环境相结合。

高职院校在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教学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上,应该根据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对于现实案例的引用,使教学重点从原本的纯理论方式逐步过渡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案例,这样不仅能改善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有更灵活的运用。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引用,使学生能对知识有更好的了解。由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实验中大量涉及原始凭证的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并且上述内容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原始的教学媒体无法很好地阐述其中的因果关系,而现有的基于网络的会计实践体系(“教考评”一体化系统)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表格、凭证和账簿放进教学课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校的改革方向是建立“教考评”一体化系统,通过控制学生学习过程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创新教学考核模式。

在成本会计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上,基本还是采用期末一次的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然能很好的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由于成本会计在实际的应用中有很强的的灵活性,所以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在对于知识的运用上的能力,所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加入模拟企业实践这一环节,通过建立在“教考评”一体化系统的“成本会计课程教与学”和“某企业成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边学边实践,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和结转、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学生在期末的时候,进行24学时的综合实训,并由“教考评”一体化系统进行打分,从而完善考核过程中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对于成本会计的需求不在是简单的进行成本核算,其中会涉及到更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在对于成本会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上,应该更加注重针对于现有的市场环境,进行有侧重点的成本会计教育。同时,加强对于现有课堂的数字化改革,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更能适应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师资力量,使老师在授课的同时能向学生传递一些实践经验,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使成本会计的教学更加时代性。

作者:郑太岳单位: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财经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