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建设

时间:2022-09-06 03:46:50

浅谈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建设

一、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职业教育强国相继对原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了重构,确立了基于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美国建立了渗透式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学生按照职业准备实践、职业集群课程、职业路径课程等依次学习。德国等制定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培养内容框架,院校根据实际需求将具体学习情境用于课程教学。芬兰等细分职业素养构成并具体化到课程。加拿大等实施针对性教学,与知识技能课程并列,单独开设个性化的职业素养课程[1]。很多国内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程红兵提出建立校本重构的基础课程、人文素养拓展课程和个性化特需课程。王禾玲提出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2]。虽然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开放式、融合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各类真实、仿真或拟态环境中学习,促使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

二、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制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拓展面较窄,素养教育遇到阻力。学生上课接受文化知识较慢,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师生常常陷入“各唱独角戏”局面,课堂教学失控、失真。(二)教学内容设定有问题,学生缺乏专业认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在课程目标、内容设定上应当有别于中职和本科,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很多院校没有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系统布局,没有按照职业素养要求组建课程,要么是简单的技术传授,要么是照搬本科模式。学生就业意愿虽然强烈,却缺少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情感认同,缺乏对职业发展的主动规划,毕业以后1~2年内离职率较发达国家相比高出许多[4]。(三)内容单调,体系失衡,职业素养教育结构错位。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多按照“学科系统逻辑”编排,即便是“项目导向”,也仅仅是把章节更换成任务。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忽略了学习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学生体会不到真实工作过程中内含的职业素养,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得不到职业素养的有效积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虽强,但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的期望,产生结构性错位,企业满意度不高。(四)形式固化,评价困难,职业素养教育存在功利因素。由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课程实施还是以专职教师为主,基于企业真实场景的现场教学较少。即便是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往往也是承担课时比重较少的技能型较强的“企业现实需要”培训类、实践类课程。评价时重结果、轻过程,偏向于对学生规定动作的考察,对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考虑较少,忽略个体成长差异性,造成评价失准。

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2019年,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时讲到,“希望大家注重培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这是成为人才很重要的素质。”[6]其实质就是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麦可斯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离职率高达40%多,因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原因不足10%,职业素养的原因达到了90%[7]。可见,企业用人需求从过去的“技能外延式”逐渐向“素养内涵式”倾斜,更需要有职业“灵魂”的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快,体量大,并且选择依据不清晰、规范,教学内容很难取舍。只有将课程内容从以知识逻辑为依据向以促进核心素养形成为依据转变,才能对学生发展提供更好、更有质量的保障。

四、职业素养构成要素和内容模型

(一)职业素养构成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职业素养研究,欧盟以终身学习为目标开职业素养研究,美国就业技能委员会提出21世纪劳动者具备的5大工作场所能力和3个基础能力[8]。夏飞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提出了18个方面的素养指标[10]。本文在综合借鉴各学者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调研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用人标准,认为职业素养应具有岗位对从业人员有不同要求的职业性,知识技能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成长性,性格情感、意识动机、责任担当可通过“后天教育”改变的可塑性,需要长时间积累、沉淀和升华的长期性,一经形成,短时间内不易发生改变的稳定性,随着环境和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变化、改进和提高的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价值理念、意志品质、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职业信仰、敬业精神、执行力等27个方面。(二)职业素养内容模型构建。美国麦克利兰提出“职业素养冰山理论”,认为人的个体素质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部分主要是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隐性的部分主要是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等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11]。职业素养在模块上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4个构成部分;在层级上可以分为任何职业和岗位都应该具有的基础性职业素养,与不同专业匹配能力发展的专业性职业素养,基于学生职业规划和个性成长的发展性职业素养。形成以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路径,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过程的,立体交叉的,系统的“模块+层级”职业素养构成。这也是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内容基础。

五、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实施

(一)明确课程体系构建目标。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对于课程理论和职业素养理论融合的尝试和建设。集成化构建课程体系,力争打破原有各课程之间知识学习性逻辑关系,建立基于素养养成的过程性演变关系,解决校企共建课程的条线分割,促使“学科知识”与“岗位任务”、“人文基础”与“职业能力”、“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确定职业素养指标比重。根据“职业-教学、工作-学习”的动态课程开发流程,结合不同专业实际需求,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和严谨的统计分析。逐项确定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4种模块下,各具体指标的比重和实施内容。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并满足企业用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精细化指标模型,提高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构建课程体系支撑平台。产教融合趋势下,高职院校要通过地方和行业的适配调节,以多元办学为融合支撑点,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消除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分歧与对立因素。建成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平台+机制+保障”的产教耦合对接平台。通过多种适配性手段,打通校企双方在课程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壁障”,产生合力,形成协同与融通。(四)建成“层级+模块”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按照“岗位对接、能力迁移、分层递进、素养提升”的整体思路,开展职业素养提升的阶段化教育。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建成基础性课程群和特色专业课程包相结合、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个人发展课程相结合的生态式“课程超市”,适应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全过程、全员开展基础性职业素养培育。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恰当时机开展专业基础教育,提升职业认同感,培育专业性职业素养。三年级开始核心教育,培育符合职业规划的职业素养。(五)实施“素养证书”过程保障。基于学生成长、情感迁移的动态性,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必须重视不同层级和模块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积累,得到相应层级职业素养证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深入,可以依次取得更高层级证书。实行“传统课程考核+职业素养证书”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宇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