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探索

时间:2022-07-14 09:45:40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探索

体育是大学里一门特殊而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在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开始承担起新的职责和使命:不仅要让大学生强身壮体,拥有基本的体育水平和掌握一定的竞技能力,更要用优秀的人文教育去提高体育教学的内涵,全面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德育水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茶道精神,以其“和善美”的精神内涵,对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本文试从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现状、茶道精神的内涵以及如何用茶道精神影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

1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及现状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内涵十分宽广,不仅包括体育精神和文化教育,也包含着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培养。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体育文化有更加直接和深入的认知,同时还能通过这种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更好地感受体育对人的关怀。具体而言,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第一,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对健全大学生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中看,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对本专业知识专而深,但是在人文素养上却相对欠缺。而加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则能够建立起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他们在道德、情操、责任以及素养等方面的水平,使其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是一个拥有极高人格魅力和丰富内心的人。第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人们的“德与智”有着很强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人们能拥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身体和善良聪明的内心,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能拥有更好的智商和情商。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勤劳、包容、博爱的人文精神,更能提升他们的智商和情商。这就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打下了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也为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尽管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也毋庸讳言,在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了大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培养,却忽略了人文教育的注入。从调查和分析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高校体育中人文教育的比重较低。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那种传统的“重武轻文”思想,觉得体育就是让人强身壮体的,不需要加入什么人文教育。应当说,这种落后的体育思想观念已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与时俱进的“绊脚石”,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很多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水平。三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落后。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虽开设了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但是却存在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仅仅是按照书本给学生讲一讲、念一念,仅此而已,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深度教育。也没有足够的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单一和枯燥,这就很难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致使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很难顺利开展。

2茶道精神的人文内涵

茶道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的祖先从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到把它当成一种饮品,再到提炼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最终将其上升到一种思想甚至哲学的高度,茶道精神也就此逐渐形成。大约从有唐一代开始,茶道精神便初步形成,其与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思想相互碰撞融合,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静、和、清、美”的茶道精神。首先我们来看看茶道精神的精神内涵。第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源自于自然,具有清新淡雅素净的自然属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回归自然的追求十分契合。茶道精神的这一内涵,不仅影响着品茗者在饮茶环境、茶类和饮茶器具等方面的选择,更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之道。其次是茶道精神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一言概之,就是指对世间万物始终保持一种适度的、不卑不亢、恰如其分的态度。茶具有去火清热静心的自然功效,所以饮茶者在品茗时,会在自觉不自觉间,让自己变得深沉且安静。茶道精神的这一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茶事活动中注重火候、温度、口感的恰当和适度。二是在茶事活动中在意礼节上的表现,比方说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饮茶者,或是用尊敬的态度去回敬烹茶者。这体现在饮茶各个环节的动作以及言行举止上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精神能够感染品茗者对自身人格上的追求和完善,他们会试图通过饮茶这一载体,来修心养性,培育自己清廉、高洁、朴实的内在特征。再来说一说茶道精神中“禅茶一味”的内涵。这种思想来自于佛教,它能够让人在尘世的烦恼中达到顿悟的境界,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品味到茶的本味。这里以禅茶一味中的“苦静凡放”的思想来举例。何谓苦?苦就是生命中的众多苦难,如生老病死等;何谓静?静就是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凡就是要善于觉察生命的细微之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这些小处感悟到整个宇宙的运转和生命的秘密。放就是要善于放下一切,喜也放下,怒也放下,让内心轻松没有负担。可以说,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精神内涵,对引导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优秀品质大有裨益。论述完茶道精神在思想层面上的内涵,我们再来看一看茶道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方面,笔者主要对饮茶环境的选择和营造进行阐述。我国的饮茶者特别注重对饮茶环境的选择和营造,讲究很高的品位。从现实中看,我国的茶道环境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户外的大自然,会选择与茶有关的自然环境,譬如说松林、竹林、小溪、深山等,再配以清风明月等气候环境,以此来达到心中那种“天人合一”的茶道精神。一种是在庭院里,结合不同的建筑特点和庭院环境,来配以不同的饮茶元素,比如说在传统园林里,配以流水、竹子、梅兰竹菊等植物,来衬托茶的内涵。一种是在室内,会根据饮茶者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茶具和桌椅,再佐以不同风格的字画、古玩等元素。这三种不同的茶道环境,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追求一种雅致和清幽的境界。

3茶道精神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运用和建议

要把茶道精神所蕴含的“中庸和谐”思想融入到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去。中庸不是平庸,不是说让人“差不多就行”,“适可而止”,而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控能力。中庸和谐本质上讲究的是积极进取和乐观平和,它注重“入世”,要求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而这种思想正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所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和竞技性,而高强度的训练和残酷的竞技很容易让人心理上出现失衡,或是成功后的洋洋得意,或是失败后的沮丧灰暗,这些心理上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就需要把茶道中这种“中庸和谐”的思想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让学生们有一个胜之不骄、败之不馁的平和心理,去理性和乐观地看待得与失。同时,茶道中的这种人生哲学,更能够给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礼仪上的内容,感染和带动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礼节”。茶道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最能体现在对“礼”的讲究上。首先,茶是各种礼节的重要载体。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茶叶作为祭祖祭神之物。而在古代的婚礼前后,茶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媒介”,受聘要送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入洞房时要合茶。总而言之,茶所蕴含的礼仪,早已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于中国人招待客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调解矛盾等各个方面。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一种规范有序的社会关系,一种和谐友好的人际来往。这种思想对于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来说大有裨益,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友好待人、和善处世。另外,这种人生哲学也体现在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上。茶道讲究修身养性,用茶来体现饮茶人的勤俭、廉洁和淡雅的君子风范。历史上不少文人都曾用茶诗茶画,来表现自己纯朴高尚的人格理想,寄托对美好品德和完美人格的向往。因此,茶被人们称为“饮中君子”,是修身养性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这对于大学生建立和完善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要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增加茶道精神的比重。要充分利用茶道精神博大精深的特征,通过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把茶道精神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要把茶艺表演、茶舞教学、茶道讲座等活动融入体育教学中,并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多做创新,做到理论性和趣味性、竞技性的更好结合,让学生们乐意去学、主动去学。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大学生尚未工作,没有收入来源,而茶道精神又需要一定的器具和场所去表现。因此,作为高校来说,就要主动去给大学生们采购一些相关的硬件设施,譬如说茶具、桌椅、音响设施等,并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场所,从而更好地把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去。同时,在把茶道精神运用到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时,还要注意把茶道精神中的体育元素更好提炼出来,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此笔者以采茶舞为例来简单阐述一下。采茶舞蕴含着丰富的茶道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引入采茶舞,不仅能够让学生从舞蹈动作中感受体育之美,更能够感受到那种浓郁的茶人精神。在教学中,应当大胆创新,运用一些“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强化茶道精神教学效果。一是可以根据茶道精神的特点,给学生们购买一些传统的服装,让他们在学习采茶舞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茶道精神的内涵。二是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多带领学生深入到一些产茶区或者是茶道场所,让他们从不同环节去感受茶道精神的文化脉络和形态精髓,从而让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变得更加丰富,使大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

作者:史博强 蔡运涛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学生体育人文教育使命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85.

[2]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3]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徐明欣,高斌,鞠传进,李瑞年.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