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研究5篇

时间:2022-08-29 03:50:46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研究5篇

第一篇: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整合

一、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顶端设计不清晰,与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课程实施的顶端。任何课程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无论这一教育理念是正确还是有所偏颇。近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由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的发展时期,虽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愈来愈认识到学生的技能与素养同等意义,然而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在走技能唯重的路子,学生的人文教育已趋于边缘化的地位,更无须谈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没有把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列入其中,或者将其弱化。其次,还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解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必须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人文素养。然而多数的高职院校将“高素质”仅仅解析为技能过硬、技术精湛,这种单向度的目标解析造成了与培养目标的偏差与错位。

(二)支撑课程不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模棱两可

课程是职业人文教育的主渠道,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规定并引导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宏观上,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占到课时总量的50%以上,人文教育课程一再压缩和减半,对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培育更是无人问津。微观上,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生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忽视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表现在实训课和实操课时的大幅增量,重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较为鲜见;在课程设计上,显性课程得到空前重视,隐性课程不断弱化,表现在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精神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而一些文化艺术类活动也只是就活动而搞活动,未能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贯穿其中。在指导学生实训环节中,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强化,未能认识到实训也是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节点,未能将职业人文教育纳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虽然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仅从如何就业、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来定位此课程,因此即使学生学习了这一课程,也仅仅是拥有了职业素质的相关知识,难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优质师资队伍缺乏

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队伍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课教师队伍,主要讲授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实训等。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类教师无法认识到职业人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知如何贯彻职业人文教育的理念。一类是公共课教师,主要讲授人文类基础课程。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却苦于与职业岗位的距离之远,不能有效地开展职业人文教育。

二、职业人文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构建

(一)课程整合的原则

美国1900年《帕金森法》对课程整合作了阐释,即设计一种课程,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集中在一起,并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习。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涉及到的是广义上的课程整合。有学者指出,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理念。一定的课程体系是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学科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整合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系统化原则。树立系统化的观念,课程整合不是将几门课程合并到一门课程,而是涉及到课程目标的界定、课程实施的实践需要等。二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原则。对课程的内容的调整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尊重课程教学方法的一致性。三是与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原则。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构职业人文教育课程。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又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既注重职业岗位的需要,又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既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又注重人文精神的内化。

(二)课程整合

首先要整合人才培养计划,把职业人文教育纳入培养计划中,合理分配学时,实现专业课程中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内化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名和谐发展的职业人。在正确的人才培养计划下,根据学校实际,着力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整合。一是职业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整合。专业技能学习课堂不仅是学生熟谙技能的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理想场所。学生初识岗位、认知岗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皆从接触岗位技能入手。在教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达普适性的职业价值观和适应于岗位的特需职业态度等,是专业技能教育过程中的必选答案。例如会计专业的诚信、细致品质,学前教育专业的爱心、耐心品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创新品质等都是特定岗位所必备的特需职业态度。结合岗位和专业特点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职业岗位的浓厚兴趣,形成正确的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爱业、敬业的职业价值观。二是人文精神课程与社会实践的整合。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课程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文精神课程的片段化、非系统性,这恰好可以同社会实践进行融合教学。可通过课程平台、学术平台、社团平台和实践平台,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可通过邀请名师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社团锻炼和社团活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实训等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三是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整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并非一门课程所能包容的,分散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不建议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单独设置。可以与职业指导课程相融合,与专业技能的提升相结合,在项目教学、职业岗位认知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构建

对课程的构建与整合离不开对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解析。职业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更是建立在对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解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要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基本素养的观照点,以此来解析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将职业人文教育课程解析为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性人文素养三个模块。每一模块下关联多个单元,职业素养关联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三个单元,职业核心能力关联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等八个单元,综合性人文素养关联文学艺术、哲学智慧、礼仪交际等三个单元。按照能力素质分类,归类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体现职业化、人文性和实践性要求。这样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淡化了学科体系,将不同的模块内容糅合到一个单元体系中,围绕“做人”和“做职业人”,选取不同模块进行综合实施,既实现了人文知识的内化,又培养了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满足职业需求,突出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把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和通用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在一门课程中以不同的模块形式出现。另外,职业人文教育中部分模块,如礼仪交际、文学艺术等可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一方面节约了课时,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职业人文教育的形式。可通过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现场礼仪指导等,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可通过岗位体验、专业调研等形式,形成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知和认同,延伸课堂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红欣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探究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人文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类文化现象。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以我国为例,早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教育就是典型的人文教育。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人文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但其强调人性完善人格的宗旨与注重实现、促进个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外的教育学者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这体现了人文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现状

社会与用人单位常常由于种种原因,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认同度普遍偏低。据调查,用人单位的不满因素通常并不是业务上的。这就表明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技术因素,而是态度因素。比如不遵守劳动纪律、不按时上下班、缺乏工作责任感、无法与他人合作、不甘于做小事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面对这样的现状,高职院校加强了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联系,“能力本位”思想得到普遍认同,对于“能力”一词的理解也渐渐从刚开始的只注重岗位技能单一理解转变为人格本位与综合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广义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都陆陆续续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其中就包含相当数量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高职院校的这一做法是积极的,但一些短时间无法实现的现实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方面不足体现在选修课的课程构建和课程教学研究上,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职专科院校升格上来的,大学的校园文化积累还相对薄弱,人文教育的氛围与环境也不够浓厚。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如教育上“职业性”与“人文性”的冲突,“就业性”与“教育性”的矛盾,特别是各高职院校产生与发展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本身导向上所存在的“市场性”与“功利性”,以及普遍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状,导致一些短视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开发随意降低文化素养课的基本课时量和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虽然能看到人文素质培养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联系,又对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仍处于边缘位置担忧。

三、开放人文教育选修课的意义

积极推动科教与人文的结合,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弥补了现代教育的不足

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免会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冲突,并出现了逐步取代人文教育的现象,这种现状的产生,主要是现代化教育适应工业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业化的稳步前进急切需要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教育打开了宽广的新领域。现代教育增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与科技的繁荣,不可否认它是人类教育的重大进步。客观分析这两种教育,它们都具备合理性及现实价值,现代科技教育增加了人们的技能知识,拓宽了人类的认知域,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使人们在自然开发的进程中获取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教育注重完善人性,提高人的品格精神,对促进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二者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现代教育重视教育的直接社会功能,往往忽略了作为教育更加深刻地促进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传统的人文素养教育注重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完善,但存在脱离客观物质世界与忽视人们对现实价值追求的倾向,整体而言,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科技教育则体现了教育的手段。实践教育经验印证,忽视教育目的和不重视教育手段的教育,都是片面和不完善的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的两个侧面,只是因为人类知识体系不平衡的发展,才造成了这两种教育形式的不平衡发展。由此可见,从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来看,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现状,实现现代教育与传统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同时,由于教育体制条块的分割,专业划分清晰,针对性强,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技能知识较丰富,但是社会适用能力差;急功近利的意识太强,淡化了人生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修养较差,从而导致在大学生中利用所学技能知识从事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注重人文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人文教育类学科具有广泛、丰富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科技发展史等方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有关社会与人生的各类理论学说。因此,人文教育是大学生间接认识社会、改造自我、提升自身社会化程度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他们各方面发展,提升整体素质的必然条件。学习人文知识,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丰富,升华思想,促进人格的健全。通过将人类创造与积淀的文化精髓、智慧与阅历传授给大学生,启发他们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样,才有利于弥补单一教育造成的文化分裂及人格危机,有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人文教育还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职业多元化的时代里,高职教育对学生授予多种学科的丰富知识,更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善于学习、生存、创造的综合人才,以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高职院校人文类选修课发展对策

(一)提升课程价值

人文素质并不等同于人文知识,前者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及价值理性的体现,关注的是内在品德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完美统一,这才应该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开放的最终培养目标。

(二)注重能力培养

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加强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即能力本位。全世界各个国家对能力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纷纷提出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最早提出自己看法的是德国,认为关键能力主要是在专业能力之外所具备的跨职业、岗位、专业的能力,是一种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英国研究人员则认为,关键能力具体包括:交流及表达的能力、数字运算的能力、信息化处理的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提高自我学习成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战略认为劳动者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合理利用和支配已有资源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获取可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及运用各类技能的能力。这些国家所提出的种种关键能力的理解与我国提出的人文素质相近。我们在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自主自律、协调人际关系时,就可以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断积累自然就会转化为一种人文素质。各种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是如此。当然,培养学生全方面的人文素质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更何况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将能力培养更全面化,综合技能与素养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三)实现自我驱动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有一个特点:自律性很弱,时常管不住自己,我行我素,自觉性不够,求知的动力性不高。而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不善于主动学习,上课时间干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迟到,旷课,早退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是一种无法实现自我驱动的表现,高职院校的学生许多方面的不良表现都与此有关,这既与高校学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要求不符,也与要求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要求不符。因此,在课程的设定,特别是人文选修课的设定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学生的自我驱动。如何实现自我驱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即考试与教学。考试方面,要充分发挥选修课教师的考试自主权,勇于创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一样的考试方式,其重点在于课程总评成绩中增加对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甚至选择以平时成绩为主进行考核,弱化学期末考试中理论分的作用。教学方面,将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构建按教学计划教学营造文化情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

(四)合理设置课程

合理系统地设置课程,可以不断提高及完善选修课的地位及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选修课程,更加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稳定队伍。具体执行办法主要包括:制定具体的选修课指南、完善选课制度、改革排课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安排选课时间,使学生能自由选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五)因材施管

管理教学过程的时候,要重视以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支撑,从教学计划管理、网上选课、教学资源调配、网上师生互动到网上评教、成绩管理等教学管理环节上更新落实,既可以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又能提高管理效率。在课程管理上,通过学院公布的执行方案,学生选课以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为原则,倡导学生选修知识信息量大、有前沿性的课程。选课指导由学院宏观指导与各系按专业特点自主指导两个层次组成。

(六)严格遴选、统筹规划

构建体系完整的公共选修课体系,规范公共选修课管理,根据教学目的的统筹规划,结合学校、学生及教师实际情况合理构建开课目录体系。把公共选修课分为写作、语言、体育、交流、生活等基本技能类课程和艺术、人文、科学等知识类课程分别管理,不同类别课程的开课数量及选修学分分别规定适当的比例要求,不可偏颇。建立严格的开课遴选制度,保证所开课程符合公共选修课要求,课程内容适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

(七)细化选课指导

完善公共选修课选课信息系统,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要向学生提供可选课程的教学内容、开课教师、选课要求等信息,避免学生错误选课。课程相关信息说明,可以纳入向学生提供的印刷版或电子版选课指导书,也可直接把这些信息融入选课信息系统供学生使用。

(八)严格教学秩序

督促学生学好公共选修课,学校要重视公共选修课及其教学管理,要给予和非公共选修课相同的课程地位和课酬,激励开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学校和开课教师都要有效管束学生逃课行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及教师要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角度出发,督促学生学好公共选修课知识。

作者:郑鑫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

第三篇: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概述

1.1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征分析

1.1.1科学知识的特征

首先,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其次,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重现性。第三,科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实证性。

1.1.2人文知识的特征

首先,人文知识阐释的是人的内在世界,即具有人的主观性,同时富有价值和独立的世界。其次,人文学科具有对人类困境的忧虑,对生命终极价值的关怀,属于超现实性的知识学科。

1.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关注知识的传授,它通过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技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发和改造自然,推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它关注人格的塑造与人性的培养,通过对人类精神智慧、生活经验及人生感悟的代代传授,帮助人们洞察人生、升华心智,进而找到具有崇高价值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科学教育在于求真,人文教育在于求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人为地分裂开来,将暴露两者各自的局限性,导致教育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的素质包含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2个方面,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文素质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盘,如果科学素质失去人文的指引,就会丢失方向,而人文素质失去科学的支持和推动,就会止步不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融合,才能培养出拥有完整、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2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2.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现代人才的内在要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所接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丰富。高职院校在这一形势下更应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和分寸,不使人文教育旁落,谨防教育物化。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形势、新环境,在强化新技能、新知识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人文关的塑造与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既有素质又有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2.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和优化传统教育模式,也是践行现代人才教育机制的核心环节。为了让高职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出社会生产建设所需的高级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环节上有所完善,推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加速融合。

2.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人们对精神富裕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和追求,这在客观上对教育的人文性提出了要求,人文教育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内在需求,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即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又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特殊的群体特性,使他们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科学的知识结构,拥有更优良的心理素质,进而使学生担当起未来社会生产建设主力军的重任。

3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3.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科学、轻人文

部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率,片面地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3.2未将人文教育列入高职院校整体规划

没有将人文教育列入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时相对不足;二是教育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三是人文教育的环境和理念缺失。

3.3教育资源紧缺,限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创新与融合

西部地区在高职教育投入上的增长力度滞后于当地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造成单位学生的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许多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甚至部分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和教师资格无法与执教岗位相匹配。

4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1确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人文历史环境等地方特色,树立科学与人文素养双向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有关教育改革方针,巩固人文教育在高职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计划以及专业教学目标中,实现培养科技人和培养道德人的并行与统一。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为此,必须加大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 结合人才引进和人才再造两种渠道,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科学育人和人文育人的施教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再造,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使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重塑和武装自我,积极参与人文教育,掌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其次,要鼓励教师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度,掌握学科知识以外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施教能力。再次,要建立对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科学与人文双向素质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为广大高职教师树立榜样。

4.3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人文职业教育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人文职业教育,是缓解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紧张局面的1条蹊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职院校以校园文化为铺垫,不仅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平台和途径,也为高职学生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应以打造人文校园为主线,以各类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开展学院红十字会、校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思政教育网站等具有人文色彩的校园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且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人文素养的熏陶,把握“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4.4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4.4.1课程设计融合

在课程设计中加强2种知识的渗透,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课中要同时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例如,在设计高职物理课程时,应至少囊括以下2点,一是物理学演进中的方法论、世界观以及相关物理定义的人文涵义。二是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现代武器等与物理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4.4.2教学过程融合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人文养成施加影响,高职教师应在讲解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渗透相关技术知识的发展历史,展望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结合科学知识与文艺、政治、军事、社会意识形态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理智的科学技术观。例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故事、数学应用、数学模型的讲解来渗透人文素质内容;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家伟大事迹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升华学生情感。

4.4.3教学评价融合

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既懂技术、又有素养。因此,要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共同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人文价值,促使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5结语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成果,两者均是现代人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本身面临的资源、环境劣势,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因此更应该把握教育改革机会,构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实现高职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詹放 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发展初探

一、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高职院校只有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为社会输送社会所需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在这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具有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的传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懂得操作的“机器人”而已,而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像爱因斯坦曾说过的那样:如果只是用专业教育来教育学生是不够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并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人文教育在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丰富其生活和掌握专业技能上具有很大作用。

(二)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

人们普遍认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紧密地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与创新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可以提升人的人格,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获取人文知识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事物比别人更全面,更深刻。

(三)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众所周知,当代人们借助各种手段获得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严重缺乏对精神世界的经营与呵护。由于这种状态,人们出现了理想缺失,信任危机,观念扭曲,关系失和等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其影响。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行人文教育,是塑造其精神家园的必要的手段。

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开设少、教学效果欠佳

高职院校设置的人文课程科目较少。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入,学校因“订单式”(学校按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毕业后直接到企业上班)培养越来越盛行而开设了“短平快”的实用科目。三年制学习时间,实习期都在一年以上,所以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因而导致大学生“务实”思想严重,他们不喜欢学习人文课程却对专业知识喜爱有加。这就造成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时间上的冲突。出现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给专业课程“让路”的现象。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人文课程“两课”教师大多不是相关专业出身,即使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也没有进行正规的教学培训,故此导致上课效果不理想。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缺乏想象力的培养,故普遍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片面性。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以及缺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慕课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已经持续了长时间,如果通过自身发展来改善这个状态,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慕课这个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慕课来改善其目前人文教育缺乏的现状,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为社会培养出不仅熟练于专业技能,而且兼具人文素养高的时代新人。

(一)慕课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多样化的优质人文教育课程

从开课质量上来讲,慕课具有“名课”的效应,慕课上的课程都是世界顶尖级的学校提供的优质课程,或者是同一领域内最有名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的最优质的课程,从根本上保证课程的质量。慕课平台上的课程有几千门,并且这些课程涉及人文素养的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学、艺术学等,可谓是包罗万象,学生可以全方位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与世界其他大学生一起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人文教育课程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设置过少和开课质量低下的问题。

(二)慕课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人文课程优质教师

慕课除了“名校”“名课”,还具有“名师”效应。高职院校担任人文课程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而且也不是具有权威的专家。相比之下,慕课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意识。同时,在线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激发高职院校工作者的热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慕课转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但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误解了这个目标,都出现了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高职院校要改变现有的这种模式,应构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的双重目的。慕课的到来,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结合线上和线下来进行学习。线上进行人文教育,线下进行专业教育,使得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时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不仅精于专业技能,而且人文素养高的时代新人。

作者:岳璐希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五篇:专业语境下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世界职业人文教育的趋势

基于信息技术的后工业化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全球企业的调查表明: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优先、能力取向优先之后,已经向素质取向优先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职业人文教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普遍将工作价值观融入教育课程体系当中。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更是提出今后20年的新加坡教育将从“能力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职业人文教育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与世界性的趋势。

二、当前中国高职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历史上,职业人文传统的缺失

我国历史传统中缺少对应用性职业的价值认同与规范性共识,导致工作者缺乏职业使命感与内心自律。要一个人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固然要有物质利益的激励,但更重要的是他认同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揭示了资本主义得以在18世纪的欧洲迅速兴起的精神动因就是宗教改革赋予了所有“职业”以神圣意义和使命感,当人们带着神圣感从事自己的职业,就充满了对自己生命和工作的巨大热情和忠诚敬业精神,努力去做最好的商人、最好的水手、最好的工人、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职员……而纵观中国历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除了读书做官以外的世俗职业——“工、商”一直遭受贬抑,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历史上仅限于“士”阶层的共识与要求,而没能转化为恒定的、具有历史传承的“工、商”职业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这就使得现代中国职业人文思想资源不足,这也是时至今日国内社会仍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的原因之一。

(二)现实中,职业人文教育的缺位

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倾向。近十年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型,但教育实践中对“能力”的理解显现出“技能化”、“工具化”的倾向,加之对“就业导向”的片面认识与强调,高职院校往往强调专业技能教育,而对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健康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文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边缘化。与此同时,现有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抽象化,远离专业背景,缺少职业特色,偏重政治价值观,而鲜少提及职业价值观;课程体系碎片化,仅仅开设若干门课程,而少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知识化”,理论脱离实际,忽视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价值观判断能力与践行能力培养,难以吸引学生的主体参与与认同。

三、高职职业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实践

(一)构建通识性与专业性相辅相成的职业人文教育体系

1.通识性人文教育的纵向体系

当今旅游业已不再限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日益偏重个性化的深度体验,千人一面的旅游产品、服务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提升旅游的人文内涵。通识性人文教育对于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人格完善成长的底色,是做人、做事的思想、行为指南,同时,也是山东旅游类专业的特色内容——山东自古人文鼎盛,文化是山东旅游的独特优势,山东亦是最早开放的沿海省份,中西文化融合荟萃,这就需要旅游业者以国际化的视野阐释旅游资源、产品背后的文化意蕴。通识性人文教育从国学传统、国际视野、区域文化三个维度展开,沿着国学启蒙-国学经典-中西文化-青岛文化的路径循序递进,以国学经典《弟子规》、《诸子百家》面向校园与职场生活,解读人际交往与管理之道,奠定人文情怀;以《中西方文化比较》、《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再造》打开看世界的国际化视野,从他者的眼中反观自身与中国文化;从对《青岛文化》的切身体验中感悟中西融合的历史意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职业精神。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渗透到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获得人文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提升。

2.专业性人文教育的纵向体系

专业性人文教育体系包括自内而外、梯次递进的四个方面:青职学校文化-专业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对内首先是在入学教育阶段导入青职学校文化的理念精髓——“技高品端”、“学教做合一”,从而明确青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如果说青职学校文化体现了各专业的普适共性,那么专业文化则体现特定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职业在使命、价值观、行为规范上的个性。旅游专业文化的使命定位于“传承文化,快乐旅程”,以服务、亲和、分享、关爱为专业的基本价值观,并通过编制《旅游专业文化手册》贯彻传播。有了能体现行业特质的专业文化价值观,高职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就有了切实的目标引领和行动指针。专业性人文教育体系对外包括旅游文化和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强调对旅游资源、行为背后的人文内涵的深度解读,由此出发,超越吃住行游购娱的表象,直指顾客的核心需求,为其创造独特的价值体验。企业是高职教育的终端,理解旅游企业文化的内涵与运作规律,将提升高职学生适应、改变企业环境的能力,也是为其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做准备。

3.通识性与专业性人文教育内容体系的关系

一方面,通识性人文教育为专业性人文教育提供深厚的背景支持,例如《论语》中孔子的人生哲学、态度、思维方式对理解旅游专业文化、企业文化都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而且其自身也与山东旅游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专业性人文教育也为通识性人文教育界定了具体的情境化的解读视域,从而克服传统人文教育脱离现实的弊端。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过程体系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态度、价值观的习得方式是隐性的观察学习、亲历学习,而且群体分享对意义的建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探索构建了以“文化大课堂”为核心载体、传播-分享-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文教育推进模式。

1.传播

传播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确定适宜、有效的传播载体与平台,将职业人文教育的内容传播到学生群体中去。旅游学院“文化大课堂”项目从高职学生身心发展与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立了国学启蒙及经典、旅游职业素养、旅游文化等不同主题的系列讲座及公选课,每一学期一个主题,每两年一个循环,以使每一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创建“行知成长沙龙”,定期邀请旅游业界精英、专家、管理者开展访谈对话,使学生获得对旅游行业文化最真实、鲜活的理解;组织编制《旅游专业文化手册》,应用于学生管理并渗透入公共课及专业课的教学。

2.分享

建构主义强调主体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交流而实现意义建构。“文化大课堂”创建了多样性的自主参与、群体分享活动,包括社团读书会、观影会、辩论赛、网上社区交流等;同时将职业人文教育引入日常学生工作,如主题班会、“阅读工程”、顶岗实习交流等,从而形成了丰富、立体的分享平台。

3.实践

亲历学习是价值观习得的重要方式。旅游学院通过社团建设、“文化大课堂进宿舍”、专业志愿服务、环保公益宣传为学生创造实践专业文化价值观的平台。珠山书院学生社团不但组织运作每学期的校内系列讲座、读书会、辩论赛等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旅游礼仪专业社团每年都承担学院新生入校后的礼仪培训工作,还为亚洲沙滩运动会、青岛金沙滩文旅节、中国旅游交易年会等重大赛事展会提供专业服务。通过“文化大课堂进宿舍”活动,酒店专业学生将酒店企业文化的理念、行为系统应用于宿舍文化的建设。透过文化价值观引导的实践活动,高职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提升。

(三)构建职业人文教育的系统支持机制

职业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可能凭空完成,必须有系统的支持机制方能实现。从组织机制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组建了以领导班子为核心、以人文学科教师为骨干、以专业课程教师为支撑的“文化大课堂”教师团队,同时吸纳教务、学生管理、社团管理等多方面力量,负责职业人文教育内容与过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文化大课堂”总项目下设置子项目,教师分别担任子项目的主题设计,团队成员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并实施。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保障了课程开发的迅速、高效。以旅游类专业学生为主体,创建珠山书院文化社团,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社团的自主管理,探索自主式人文教育的改革。从科研方面,申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文化的构建——以旅游专业为例》申报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与实践同步进行,借鉴组织文化、社会认知的前沿理论,为高职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开拓了更宽广的视野。从政策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大课堂”纳入学院工作总体规划,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项目活动、专家讲座、文集出版,将“文化大课堂”纳入公选课和新生入职教育,从制度上有力保障了项目的持续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构建高职职业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旅游专业为例》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文化大课堂”获得2014年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文化价值观是当代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素质,要实现高职人文教育改革的突破,根本点在于转变观念,将职业人文教育视为高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在实践中克服抽象化、知识化、碎片化的倾向,深入到专业层面进行教育内容、方法与机制的系统构建,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在专业语境下参悟普适性的人文价值,在生活体验中将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特质,从而实现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养成。

作者:那英志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