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

时间:2022-08-17 09:55:0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

在北大师生的青年节主题座谈会上指出:“将来社会的整体价值倾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们的价值选择,但是青年这个特殊阶段具有思想波动与思想稳定并存的特点,所以必须做好青年们的正确价值观教育”[1]。言简意赅,指明了在大学生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分别从三个不同主体———国家、社会、公民角度提出了理想追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夙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角度出发的,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属于社会成员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三组文字24个字,简练而精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点。以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切合当下需要。思想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认同,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种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身上行之有效呢?有学者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环体(社会环境及其提供的支撑条件)的背景下,主体(教育者)通过介体作用于客体(受教育者)。”[2]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及其提供的支撑条件”这一背景,这启示我们,研究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也应当去细致考虑当下那些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环境。近年来微文化发展势头猛烈,大学生构成了微文化的拥趸和使用主力,如此一来,如果我们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微文化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一、“微文化”及其特色

“微文化”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被歌手麦子提出,但“微文化”真正成为时尚还是在近几年。大体上说,“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样态,区别于主流文化,它是紧跟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崛起而兴盛起来的,其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和个人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物质基础,通过微博、微电影、微公益、微信这样一些介质,形成以“微”为主题、展现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文化。从时间进程上看,微博是最先出现的“微文化”的物质技术形式。早在2006年,美国EvanWilliams就创办了世界首个提供微博的网站———twitter网站,它的诞生改变了网民之间的沟通方式,让微博受到广大体验者的追捧,迅速占领美国等地市场。后来,国内也开始兴起这项服务,2009年,新浪网最先开发“新浪微博”,紧接着国内几大网站,如腾讯、搜狐等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微博平台,全国上下陷入了一场“织围脖”的热潮,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微博走俏不久,微信又开始进入公众视野,2010年,腾讯首次推出微信,一年的时间,微信就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随着微信不断开发出新功能,时下,微信“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亿[3]。微文化原来基于微公益、微电影、微博和微信等“微”介质而面貌异彩纷呈、内部特色各异,现在微文化则成为基于微博和微信累聚成的特色鲜明的新型时尚文化。具体来说,这种文化有这样几个共同特色:第一,在含量上,每一个通过微介质传播的内容皆简洁明了,基本没有长篇的论述,重点突出在“微”上;第二,在传播上,微文化依托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介和平台,其信息传递更为迅速便捷、灵活、多样;第三,在影响力上,微文化借助丰富生动的形式,其活力强劲,能快速形成流行的效应;第四,在主体上,构成微文化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和信息源,都可以平等地传播信息与表达思想,在这里,传播出来的文化不存在“主流”与“边缘”之别,“微文化”崇尚个体自身的声音和行为价值观念。在微博、微信的潮流中,大学生成了主力军。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注重时尚和前沿,“微”工具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成为大学生信息渠道的主要形式。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前大学生已经广泛地参与到了微文化之中,微文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活动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4]。今年初,学者曹林、王雪晴和蔡馥谣通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甚至认为:“普遍大学生微信受众闲暇时间的第一选择就是打开手机刷新朋友圈动态,离开微信甚至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使用微信占用了大学生受众群体大量碎片化时间,以至于他们花费在阅读、运动、现实人际交往上的时间越来越短。”[5]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影响

与文化影响的多向性一致,“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果就性质而言则可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教育的方式传统意义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当属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单一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弊端。而“微文化”环境,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措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诚如前述所论,在影响力上,依托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介和平台,打破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微文化带来了丰富生动的形式。一种情况是,微文化流行带来了教育活动平台的增加,从而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别样路径。如今,国内诸多高校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各个院系也陆续拥有了官微,能够利用它们传递相关消息,对学生们实行教育。另一种情况是,微文化流行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增加,使价值观教育可以寓内容于微电影、微课、微文学、微视频等多样载体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站页面、社交平台、APP,学生们漫游在信息的海洋中,它不仅可以借助文字、图片交流,还可能囊括多媒体的接收和转发,用户与“粉丝”可以实现灵活多样的交流。与以往不同的是,从消息方式来看,信息可以通过短信、手机、网页、即时通信工具等多种方式,传播信道的多元化和多渠道整合,使得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难以了解到的信息。可以说时下的大学生在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基础上,拥有了更为多样的富有“微时代”特征的新方式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是借助教材授课、材料讲解、人物报告这些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也是如此。通过教材和材料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即便其内容正确而有价值,但是在今天微文化时代也很有可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还有可能让他们产生逆反。随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就不仅局限于教材和材料了。前已言及,“微文化”在传播和影响力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微文化利用各式各样的平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信息,构筑起一个强大的资源数据库,不但可以提供最新、最热的素材资源,提高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而且可以将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教学资源重新包装,加强了经典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比如2014年微信公众号“子曰师说”就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推出了《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微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多方面教育内容,将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到传统教育内容当中,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其做出符合新时期特点的诠释。3.提高了师生的学习积极性构成微文化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和信息源,都可以平等地传播信息与表达思想,“微文化”强调人的个体性的实现,尤其是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满足。这样就使得师生可以借助微媒体随性地表达各自的想法,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师、生这两个价值观培养活动主体的热情与积极性。一方面,对学生来说,价值观教育不仅只是存在于课堂之中,他们还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去查找、检索所需要的内容。也不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原先的价值观培育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导致学生兴趣低下、教师积极性不高。而在“微文化”背景下,只由教师唱“独角戏”般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不仅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也增强了起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关系。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我国倡导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多种多样的观念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开放与自由的“微文化”条件下,各种思想与观念、各种信息与资源相互交织,相互交融。由于信息过多并且难以进行监管,使得这些思想观念有好有坏、鱼龙混杂,令人难辨真假。在意识形态领域,把握好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是极其关键的,而面对“微文化”多元思潮下学生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威胁。在微博、微信中,消解神圣,嘲弄权威的观点不少,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倾向言论更是屡见不鲜,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以及美化解放前的历史、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对立起来等错误言论也时有出现,这些观点有不小的迷惑性。对于价值观还未定形、思想还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被这些错误的观点所迷惑,从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良思想和错误观念,甚至沦为敌对势力的工具。2.核心价值观体系化的形成受到了阻碍首先,在传播上,微文化依托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介和平台,其信息传递更为迅速便捷、灵活多样。这种特点也容易带来信息内容的短效化,正如有学者指出,“微文化”背景下,“信息内容凭借‘碎微化’的形态保存,内容破碎且相对独立”[7]。信息更新速度快,人们容易从一个关注点转移到另一个关注点,因此信息寿命短,信息内容短效。大学生刚刚接受完一则消息还未进行“消化”,紧接着开始接受第二条消息,在“接受—内化—外显”这三个过程中,只进行到从“接受”到“内化”的过程,这就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稳固,不容易构建起自己的观念体系,从而阻碍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化的形成。其次,在影响力上,微文化丰富生动的形式,造成其活力强劲,形成快速流行的效应。比如,人们常常新编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网络用语,例如“男默女泪”“蓝瘦香菇”“吃瓜群众”“洪荒之力”等。就乐于探究创新、尝试新生事物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更热衷于在生活中运用这种过度娱乐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新新词汇,在网络上过于关注这些过度娱乐性、简单随意性的内容,会挤压主流价值观念的交流空间,从而对大学生稳固正确价值观形成产生阻力和障碍。

三、“微文化”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主流媒体指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在“微文化”时代,有无数的信息传播者,有无数的价值观念交织,而要想加强学生们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就必须突出主流媒体的导向力量。相对于其他而言,国家主流媒体不仅是国家宣传工作的中心舞台,还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在信息爆炸的“微文化”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更应当坚定自己的立场,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主流媒体必须增强吸引力,结合时代特点和流行文化,走近生活,扩大影响力;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方式,运用“微”平台,多渠道进行宣传;必须对当前热点事件进行正面引导,强化主流导向,使其被大家所深刻理解和拥护,认同和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结合“微文化”新形势改进教育方法,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教育方法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当中建构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方式方法的使用对教育效果最后的好坏与否起了重要作用”[8]。“微文化”环境影响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要尝试将“微文化”新颖的传播形式和同学们成长的特征相联结来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喜欢新事物、乐于接受新变化的大学生来说,“微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新事物早已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当中,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因此,要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新型传播形式来创新培养方法。各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各级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宣传国家方针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动态。同时,这种传播并不是一种单调的传播,而是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表情包等素材,结合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高度凝练概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话语,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关注度。同时这也并不是一种单向传播,而是利用“微文化”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利用这些平台,师生之间一起讨论、交流社会热门话题、时事新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迅速做出针对性反馈。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内容系统全面,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但是在大学生们接受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新变化,注重新的传播形式。借助微文化,我们可以创新出“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促成学生发表见解和讨论,教师实时解答与反馈问题,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三)借力使力,依靠“意见领袖”的优势,克服消极影响

在微博平台上拥有海量粉丝的用户通常被称为“大V”,并逐步形成“意见领袖”。在“微文化”中,“意见领袖”中的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或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有自己的一个影响受众面,他们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可以吸引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过,“意见领袖”也鱼龙混杂,他们的思想态度和关注问题又各有不同,在思想倾向上可能良莠不齐。鉴于这种情况,在“微文化”的纷繁复杂中,必须对“意见领袖”区别对待,大力宣传优秀、正能量的“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价值引领作用,抵制不良的“意见领袖”。其次,需要着重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优势。其中,尤其注重鼓励各高校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思政教育工作者、学校党团工作者、辅导员和其他优秀教师,发挥自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优势,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引领学校舆情的方向。

(四)完善学校“微文化”创建,更好地展现师生的主体性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面对伴随着“微文化”而来的各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学会长善救失,趋利避害,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不断学习“微文化”知识,学会操作“微文化”平台,提升自身的“微文化”涵养,从而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流行语言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遵循“微文化”规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施展出他们的自觉选择性、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同样要加强自己的“微文化”修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微文化”素质训练课程,增强大学生们对于“微文化”知识的认识,学会信息交流技巧,提高应用“微”技术的能力,学会对信息做出正确地认识、分析、理解、辨别、质疑。与展现师生的主体性相应和,高校也应当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监管队伍,加强对“微文化”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校园规章制度,用科学技术对校园网络消息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过滤掉不良信息,从根源上制止校园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学生不良行为做出干预。同时,积极开设学校官方的微平台,并成立微文化传播与发展部门,面向全校师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加强正面引导。

作者:张伟娟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09.

[2]王立仁,吴林龙.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石裕东,王霞.高校微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特区经济,2015(7).

[4]《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N].杨浦时报,2017-04-29.

[5]曹林,王雪晴,蔡馥谣.接触与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世界,2017(2).

[6]“子曰师说”谈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企业家日报,2014-10-20.

[7]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青年现象,2016(1)

[8]刘颖洁,孟达.微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