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状况及策略

时间:2022-07-01 08:27:22

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状况及策略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规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可见,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只具备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的“工具人”,而是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尤其是艺术类专业,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艺术本身就是人文修养的组成部分,而人文修养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学生的艺术眼光、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发展潜质。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艺术类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是指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储备、人格气质修养、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它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人文素质课程,是围绕人性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课程,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培养,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道德性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教育“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人文素质课程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现状

1.生源质量偏低,人文知识匮乏。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对学习的认识比较短视,认为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对人文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排斥。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师积极性不高。

2.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足够重视。高职教育的特点,使职业技能的教育往往被放在第一位,特别是艺术类学校,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人文。在课程安排上也倾向于专业课,要么减少人文课程的课时,要么把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干脆取消。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也多考虑专业课教师,造成人文基础课师资的不足,有的由其他专业老师兼任,有的则请外聘老师,造成人文课谁都能上,上好上坏一个样,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偏重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传统科目,而对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涉猎不多,如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在教材的选用上也有很多局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选用的都是一些本科教材,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够,且缺乏专业针对性,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需要。有些学校也有一些自编教材或讲义,但往往缺乏系统性。教材的滞后使人文课程建设的步伐显得缓慢。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是人文课程得不到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

4.课程设置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缺乏系统规划,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之间缺乏相互的关联和渗透,不同专业也没能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在授课安排上也多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既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考核评价的方式上往往也只能凭借卷面分数,从而导致评价方式单一,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注重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的是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某种教学的课程,偏重于书本知识的灌输和对学生的训练。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的课程,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切人文文化要素的统称。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多地还是注重显性课程的教育,而缺乏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挖掘,如在专业课教学和职业技能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熏陶等。

6.缺乏与专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挂钩。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备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艺术本来就是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水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和发展作准备。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理论空泛、缺乏实践指导性的不足,没有把人文素质和学生的就业、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对策

1.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人文素质课程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的内容。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各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内容上既要覆盖广泛,又要有所侧重。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按比例、分层次、成系统地健立和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设立一些基础性、通识性的公共课的同时,对不同艺术专业可以增设不同的选修课,如音乐专业可增设《音乐欣赏》,动漫专业可增设《美术鉴赏》,播音主持专业可增设《语言艺术》,表演专业可增设《文学欣赏》、《影视作品欣赏》等。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当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及专业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等,构建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并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的讲授和引导来实现,侧重于理论;隐性课程则侧重于实践,是全方位的,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始终,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渗透。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健康的人文氛围的营造等等。这些可以说是课堂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为人文精神的养成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养料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整合,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才能使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真正健全和完善。同时,在考核与评价的方式上也应打破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书面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模式,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的统一。高职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缺一不可,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将职业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很多艺术类专业本身就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艺术品位、气质修养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体验、感悟和思考,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实现角色定位;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可以通过对不同领域学科的学习进行知识的整合,结构的更新,从而启发心智,激发潜力,学会学习,努力创新,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具备一支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做到“走出去,引进来”。一方面,学校要为在校教师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让教师走出校园,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加强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创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文素质基础课程的专业人才,补充力量,壮大队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充实的人才资源保障。如果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软件,那么,校园环境的建设就是硬件,在学校建设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环境是艺术类高职院校育人的物质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应将校园环境建设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艺术类学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品味和格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品性。整洁的校舍,雅致的建筑,优美的园林,精美的橱窗等,无不体现着艺术的构思和人文的气息,展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育以立人为本,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艺术类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艺术人才,人格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将职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德艺双馨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艺术类高职院校更应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不仅是艺术类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道德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