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度优势论文

时间:2022-07-20 11:02:00

高校学分制度优势论文

论文摘要: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其前提和基础是选课制,足够数量的高水平师资是实现学分制的条件保障。学生选课局限性和盲目性的消解依赖于本科生导师制。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制度优势;高校;高等教育

自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大幅增加,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与此相适应,实施学分制已成为许多高校的一种选择。如何在把握学分制的基本内涵、制度优势、实施保障条件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学分制的基本内涵

对于学分制的基本内涵,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将学分制解释为“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指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作用、地位)的一种管理方法”。《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学分制解释为“是高校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教育管理辞典》将学分制概括为“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大辞典》将学分制解释为“高校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以进行有关管理工作。”可见,尽管对学分制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这些认识具有明显的共性。在此,我们将学分制概括为: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衡量学生对某一培养目标在学业上达到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一种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来看,高校要依据学分制的要求编制教学计划,规定学藉管理办法和安排有关教学活动。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机制相对宽松,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如果不合格,均可重修重考或另选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消除了每学期或一学年对每个学生的学业进行核算,及时处理升级、留级、退学等系列学籍问题。

学分制是从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允许学生选课修读。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认为是必要的而且有兴趣的课程选读,允许跨系、跨校选课,允许主、副课程兼选,根据需要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自主权利。

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生毕业必须达到最低学分标准。学生修读的课程成绩合格,就可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学生取得培养目标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后,即准予毕业,原则上不作修业年限的规定。成绩优秀、聪颖的学生率先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提前毕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年限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延长一定的时间毕业。学分制注重学生之间的禀赋、能力、个性、志趣等方面的差异的,尽可能提供差异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培养出能力不同的毕业生。

学分制的核心是学业的高标准。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学业标准是任何一个学生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高校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没有例外,实际上是一种较高的学业标准和要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学分制的核心是学业的高标准。学分制下学业的高标准,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和差异性以及采取灵活方式的学业高标准。因此,可以说,学分制是比较好地统一了学业高标准和学生差异性、自主性这两个方面的学业管理或配置制度。

总之,学分制并非是方便学籍或学程管理的一种方法,其主功能也不在于激励拔尖,而是在于保持学业高标准下,降低因学制约束过严,以及由各种非智能因素——而造成的学业失败率,提高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资源的使用效率。学分制的学业高标准不是一种僵化的高标准,而是一种灵活的、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高标准,因而这一学业高标准是完全可行的。学分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表现自由的选修特征,这使得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得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它个人因素自主的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上课时间、修读方式、每学期修读门数等,既可以适当调整学习的内容、速度和方法,又可以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分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显著特点,适应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二、学分制的制度优势分析

学分制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之所以被国内外的很多高校所采用,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分制体现了“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制度保证。学分制下的自主选择需要的课程、灵活的教学计划、丰富的课程资源、弹性学制、以学分计算和衡量学习进程及成绩等制度为学生自我设计、管理、调控自身学习过程和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各种创新能力,以求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贯彻因材施教教育原则

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学分制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最为宽广的空间,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编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等环节上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学计划,构建超越专业和学科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愿望灵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自主设计学习和发展计划,学校通过增设一系列跨学科跨专业的新课程和课程群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社会适应性。学分制还为学生更多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条件,在各类科技发明、创新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创新学分,以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实施学分制能够打破各种壁垒,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学分制可打破校、院(系)以及层次的自我封闭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教育资源的共享、调节、优化具有了自然调节、优化的特征。可以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的界线,适当缩短必修课时间,增加选修课所占比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要灵活组织适应于自身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选择和编排课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学分制将教师推向了前台,直接面对学生的选择,形成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机制,将最大限度地挖掘广大教师的潜能,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学分制的实施要围绕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来进行,包括后勤在内的各项工作都要全天候的使用,教育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四)重建竞争和淘汰机制

学分制通过选课制、选教制及选优制的实施,把竞争机制引进到教学中来,一方面教师和课程都面临一个内外部市场的评价压力。竞争机制促使教师有足够的动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把自身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学分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和动力,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就要尽可能使成绩最优。因此,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学分制都会使其自觉参与竞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田同时,学分制修正和重建了淘汰机制。学分制容纳了转学、转系、转专业,甚至纵向的层次转换,实际上也是容纳了学生对不同学业标准的合理选择,降低或者尽可能消灭淘汰率。学分制下的淘汰是学生的自我淘汰,淘汰主体是学生自己。

三、实施学分制的基本保障条件

学分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具体形态,但作为一种教学制度,其制度理念、制度运行机制和制度功能等,则是基本稳定和十分明确的我们认为实施学分制的基本保障条件可以概括为选课制、师资队伍和本科生导师制。

(一)完善的选课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

选课制是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自己选择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从学分制的基本特征来看,学分制有两大基本特征:选课制和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分是形式,选课是内容。众所周知,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学分制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青睐并得以推广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最为强烈的时期,而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认识能力、勤奋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就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必须从完善选课制入手,因为,只有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学习量,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志趣,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只有开出大量不同种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置的质量与数量是实施选课制的基础尤其是选修课程的设置,更是能体现学分制实施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课程设置要既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实现知识的广博性,即专与博、质与量的统一。这种矛盾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就是如何分配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问题。因此,在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时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出弹性和灵活性。既要保证学生获得合格的专业训练又要为学生拓宽知识结构创造条件,更要为部分优秀学生留出充分发挥潜力的自由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在必修课中引入的“选修”的概念,即学生可以选择必修课修读的时间、任课的教师,还可以修读比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层次更高的课程。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科学地处理各类课程及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别是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课程、教室、设备资源等。

然而,学分制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的选课,学分制仍然存在一些必要的约束和管理机制,学生学习进程的安排也不是完全随意的,必须在修读完核心课程之后才能进入自主安排阶段。这一点,即使在学分制最盛行的美国高校,选课实际上还是“有限制的选课”,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学习阶段的限制、选课范围的限制、课程领域的限制和课程类型的限制等方面。

(二)健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学分制的运行是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支撑和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分制实施的关键。实施学分制的高校要提高对教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要清楚意识到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是教师。学生在获得自由选课的权利时,也就具有了对教师的选择权,学生成了教师的“雇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需要加强,因为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学分制赋予了教师更大的使命、更多的责任。因此,学分制的实施必须是全体教师参与的活动。学分制下的选课制的实施表面看起来是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实际上是学生对授课教师的选择。

要保证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教师,必须以健全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条件。教师之间能力的差异、知识水平的高低、教学方法及教学风格的特色等等,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选择。学校要通过建立竞争上岗机制,鼓励教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同一课程尽可能开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以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志趣、特长等来选择教师和课程。显然,这一切都是以健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

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必须关注社会经济现实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科研活动中去。这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及时获取学科的最新知识,大力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开拓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新领域,锻炼、提高和丰富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做到理论教学与科学实践相结合。

推动原有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推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新课程。应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比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加强职业道德培养,不但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使命,而且要成为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导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为其今后获取更多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保证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一种由经过选聘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自主地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适应社会及工作的综合能力,使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本科生导师要在指导学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业务专长,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潜在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本科生导师对低年级学生,重在指导其领会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对高年级学生则重在发挥“导学”的功能,即加强对各门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手段、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综合应用、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指导等等。

学分制把学生看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选课是相对自由的,其本质是实现个人自主的学习,使得学生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兴趣取向构建自己的智能结构,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为学生独立灵活地安排学习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机会。但在客观上因受制于学生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等诸多因素,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自我制订学习方案,很容易造成选课重量不重质、知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往往存在着凭个人兴趣爱好或者片面追求学分的倾向,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偏颇,导致知识的割裂,破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在高校设立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有利于完善地实施学分制的辅助制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选修制是学分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分制的本质和灵魂。而选课制的实施实际上意味着选择教师,只有数量足够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生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学生选课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的消除、进行科学研究的引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都依赖于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已经较为普遍接受学分制的中国高校需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学分制的实施。

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还要考虑特殊的国情和校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能够提供具备高素质的、多元化的、适合个性禀赋的专门人才,产生了对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需求。但是,社会、高校、教师、学生等对学分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高校内外部教育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还不够深入,高校最近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教育资源短缺等等。因此,要想使得学分制能够更好实行,必须创造条件,消除障碍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