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6-20 08:16:12

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要:美术教育改革是当前各大美术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普通高校美术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提出几点反思,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策略,旨在为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专业;教育改革

近年来,美术专业逐渐成为高考热点,一些顺应美术专业发展的细分专业如动漫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纷纷出现。这些现象都表明美术教育事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对于多样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美术专业的新生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均有所下降,这不仅不利于美术专业就业率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鉴于此,高等美术教育专业亟需展开系统化的改革,以创新型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应对时展的要求,完善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一、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我国现有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沿承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思路,在当代社会发展形式下反思这种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教学,轻视育人

高校美术教育知识化倾向严重,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品格、情感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才发展的不平衡。许多高校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考核过于放松,一些有关美学素养、史学观念的文化课在美术类高校受到冷落,甚至停开,这种做法阻碍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不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重视技术传授,轻视理论研究

由于课时所限以及追求教学效果的观念引导,大部分高校美术专业都以技能讲授为核心,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美术史等艺术理论的讲解,尤其是民族传统艺术的认知更是很少涉及。这使得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大多只具备一般化的操作能力,缺乏对艺术的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削弱了高等教育的作用。

(三)重视知识接受,轻视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长久以来,高校美术专业都采用着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即常规专业知识讲授、阶段性画法步骤示范、具体化辅导。这一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积累,学生仅限于被动接受。在此模式下,美术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被割裂,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相对单一,既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今后实践能力拓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较为不利。

二、关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方式的若干思考

(一)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课量,增强高校教育育人功能

高校美术教育必须打破“严进宽出”的陈旧模式,改变以往专业课体系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强调综合性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在丰富课程设置、灵活编排教学程序上下功夫。具体来讲,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对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视度,在专业理论课基础上增加一些历史人文内容。如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中外文艺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欣赏等等。上述课程对于拓宽学生的思考角度,培养他们的艺术史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适合在文化课上较为落后的美术专业学生学习。二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丰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用人单位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细化、实用化。与此同时,全社会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高校美术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注重理论、注重传统美术学科目的教学思路,在专业基础课之上增设艺术设计专业,以扩大美术专业学生对艺术领域的认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深造或就业中获得更快的提升。

(二)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应重视学生实践意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术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使之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讲,高校内外可开展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校内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其中,在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均处于活动主体地位,教师在传授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鉴赏的能力,为接下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打好基础。具体来讲,高校一方面可利用学校社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如重点扶持各类绘画社、设计协会等,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巩固所学;另一方面,高校可开展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大赛等校园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借鉴与竞争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环节中,高校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走到社会中去,走到普通群众中去,让他们主动关心生活、深入基层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同时,鼓励他们与更多校外专业人士交流、学习,接受新观点、新思路,拓宽自己的艺术认知面。如学校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以地域文化为主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将民间美术与传统美术的课堂开在校外,让他们结合实际环境理解知识,展开创作,培育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应多方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实践性较强、个性发展要求较高的美术专业来讲更是如此。以下,笔者就从四方面探讨如何在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1.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绘画审美理念。传统美术教育继承性明显,学生主要通过观念、方法的模仿来学习,其绘画场景往往都是已知的、重复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训练,但创新能力却被抹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创造性的绘画审美理念,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新思考,以不同的视角去表达事物,帮助他们成为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开拓者;2.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创新的本质是个性的释放,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崇尚个性的学习氛围,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不同观点、审美取向。如放松对绘画工具、材料、技法的限制,鼓励他们采用新的方式表达创作意图,抛弃“像与不像”的评判标准,允许多元思维并存;3.借助现有科技条件变革教学方法。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要变革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创新教育成效。如订购国际名校在线课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艺术信息和创作成果,播放、展示绘画大师的视频及作品供学生思考、临摹等。在教学方法的变革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特殊性,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发展;4.构建全新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以往美术教育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过于单一,学生的强项在考核结果中得不到显示,这极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对现有评价模式进行多元化改革,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考虑到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当中,建立更为立体、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发展瓶颈,不断完善美术教学体制,更新高校美术教学理念,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改进美术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拓宽他们的美术思维,提高他们的美术创新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出美术专业理论水平过硬,动手能力过硬,同时具有艺术修养的全面型美术专业人才。

作者:曹阳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曾维华.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2]张健伟.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几点质疑[J].美术观察,2002(6).

[3]张健.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方向[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