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监测评估方法研究

时间:2022-11-10 04:38:36

教育督导监测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目前,教育督导监测评估方法的监测评估结果不准确,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的教育督导监测评估方法研究。该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确定监测评估指标,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制定评估评语集,完成监测评估方法设计,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监测评估方法的计算评估指标权重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模型;教育督导;监测指标

目前,在教育方面一般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1]。同时,现有的教育监测评估方法也不够科学,很难发挥出教育督导监测的最大效用。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现行教育监测评估体系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的教育监测评估方法。

1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的教育监测评估方法

1.1确定评估指标。基于教育监测评估体系确立原则,在分析当前教育督导监测结果、教育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监测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教育监测评估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指标维度。其中,一级评估指标分成学生、教师、教育领导者3个层面,从这3个层面进行监测评估细化,具体从学生、教师、教育领导者的行为、语言、政策执行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估[2]。学生学业评估设立了10个二级指标,主要对学生的熟练水平、达标水平进行监测,从而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合格,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教师教学评估设立了5个二级指标,包括教学负责任程度B1、知识传授方法B2、对学生管理和监督程度B3、教学反思报告B4、教师与学生合作成果B5。教育领导者评估设立1.2教育监测评估基于教育监测评估指标,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采集教育监测评估指标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大数据分析模型在采集数据时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难以在同一维度上进行数据分析,完成教育监测评估,为此对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因此设评估指标数据一致性函数g(x)表达式为:()0g1xxxxxαααββαβ⎧<⎪⎪−=⎨≤≤−⎪⎪>⎩(1)在式(1)中,x表示评估指标的实测值,α表示评估指标的下限值,β表示评估指标的上限值。从式(1)中可以看出,所选择的评估指标实测值越接近1,所选择的评估指标越优。基于式(1)对评估指标的量化结果,采用因子分析评估指标权重,KMO检验球得到的检验结果为0.988,表明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存在显著的关联性,适宜运用因子分析法。采用大数据分析对因子权重进行计算,得到Alpha系数,Alpha系数越大,因子所占权重越高。根据式(1)对评估指标的量化结果及因子权重,确定监测评估评语集。基于监测评估方法的特点,可以将评估等级划分为“不及格”“合格”“良好”“优秀”4个等级,设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i,二级指标的主观结果为j,评语集为U,则有:U={i1,i2,i3,…ij}j=1,2,3,…j(2)此时,根据监测评估方法的特点,所划分的评估等级可以代入式(1)中,即监测评估评集U={不及格、合格、良好、优秀},根据评估集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其对应的量化分值为U={100,70,50,30}。此时,即完成监测评估方法设计,督导可以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此次设计的检测评估方法,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2实验论证分析

为检验此次设计的监测评估方法的监测效果,采用某学校作为此次督导监测评估方法的实验地点,针对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督导监测评估。此次评估采用计算权重的形式,对比此次设计的评估方法和传统评估方法,对该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发放给10位教育专家,其中3人为从事教育行业30年的教师,2人为对教育研究47年的教育专家,1人为教育行业的综合督导,4人为教育行业的专项督导。对该学校的实际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其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2监测评估权重对比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此次设计的监测评估方法,与专家评估该学校的权重值较为接近,前后误差不过0.05,而传统权重值却与实际评估结果误差较大,误差值高达0.1。由此可见,此次研究的监测评估方法,对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较为详尽,可以准确评估教学质量。

3结语

此次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收集,但是未考虑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考虑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增强督导监测评估效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晨.大数据分析模型技术的运动视频内容分类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5):70-73.

[2]徐杨.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技术的电子商务供应商选择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5):152-154,158.

[3]何秀超.教育督导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9,40(2):124-130.

作者:刘欢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