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时间:2022-06-28 11:17:23

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规模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要注重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协调发展;财政支持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要注重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使用监督机制;结构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政府部门应引导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综合排名靠后的省份,要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区域差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逐渐突出,东中西部地区间及各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而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学生的入学机会仍然有一定差距。同时,从各个地区的高校自身来看,一流院校获得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力度显著高于普通院校。长此以往,这必然会不断拉开高校间的差距,影响普通院校教育质量建设的积极性,缩小生存与发展空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往往需要同时负担地区义务教育与地方高校财政支出,特别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缺少中央财政的支持意味着财政资金杯水车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困难,也使得高校毕业生纷纷流入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有限,又进一步挫伤了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继续优化布局,在资源配置上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倾斜,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鉴于此,我们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实证研究的指标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择。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指标选择时参考了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王昱[1]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进行评价;张海英[2]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效率两个维度,对2008年31个省份高等教育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许玲[3]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等级差法结合起来研究了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关系;许庆豫等[4]则是利用变异系数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因子分析指标的选择,从数据的获得与全面性考虑选取7个指标:高校数(X1),招生数(X2),在校生数(X3),专任教师数(X4),高校生师比(X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6),高等教育生均教育支出(X7)。这些指标能综合反映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质量、财政经费投入情况,较好地保证了指标选择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数据,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以及统计局官网上的数据,其中的部分指标不是在统计年鉴中可以直接获取的,需要通过计算整理得到,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二、东中西三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析

(一)原始数据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因子分析中,首先通过KMO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判断是否可以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371.385,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KMO检验值为0.691,已经基本符合一般因子分析研究的标准,所以选取的指标做因子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提取因子。通过标准化原始数据变量求得的矩阵中,其中大多数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因而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求标准化指标的公共因子以及载荷矩阵。在因子分析中,通常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衡量每个公共因子对原始数据的解释能力。因此,在提取因子这一步骤中,要根据SPSS得出的结果中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因子个数,而且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因子个数,结果见表1。方差贡献率是反映每个因子对原先数据量的贡献,从本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笔者选择前两个因子,其累计贡献度达到了88.843%,但是仍然没有达到90%以上,所以最后选择三个因子,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6.94%,这基本上覆盖了原有的信息。(三)因子旋转。因子提取后发现,大多数因子与原始数据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不便于进行因子意义的解释,然而因子旋转可以为各个因子构造出新的方差贡献率,从而更方便进行因子意义的解释。表2旋转成分矩阵所示:公共因子F1与高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有较高的载荷,这些都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现状,可以称公共因子F1是高等教育规模因子;公共因子F2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高等教育生均教育支出有较高的载荷,因而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因子;公共因子F3与高校生师比有较高的载荷,因为生师比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师资配备状况,所以称之为高等教育的结构因子。子的得分模型:高校数=0.258*F1-0.017*F2-0.105*F3;招生数=0.247*F1-0.04*F2+0.021*F3;在校生数=0.253*F1-0.031*F2-0.007*F3;专任教师数=0.257*F1+0.037*F2-0.061*F3。这样类推下去,具体的系数见表3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表1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我们对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从而得到公共因子的得分以及各个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F4,其中综合因子得分F的具体计算公式是:F4=(0.5671*F1+0.3213*F2+0.0811*F3)/0.9695将计算结果列入表4,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排序。

三、实证研究结果与政策建议

(一)实证研究结果。在F1高等教育规模因子的排名中,前三位分别是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这三个地区的得分远高于其他地区,且都是经济发达地区,而得分较低的西藏自治区、海南省、青海省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正向关系。在F2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因子得分上,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位列前三位,排名靠后的是黑龙江省、甘肃省、江西省、河北省、贵州省。在财政支持因子中出现了与以往经验不符的情况,研究结果中显示黑龙江省、江西省、河北省等在高等教育上投入不足。这也说明西部地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部分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省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却显乏力。从F3高等教育结构因子来看,排名靠前的是海南省、天津市、云南省、安徽省、山东省,其中既有发达省市,比如山东省、天津市,也有欠发达地区,如安徽省,以及不发达地区,如海南省、云南省。这样的数据结果显示出近几年我国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公共因子F3表示的是生师比,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问题。这一结果充分反映出在高等教育师资建设上,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F4综合因子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排名靠前,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自治区等排名靠后。从综合因子来看,排名靠前的依旧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情况还是高等教育规模都处于全国前列,而且这其中比如山东,它的高等教育结构因子也排在前列,这也说明山东无论是整体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是各个单项因子都处于前列。深挖山东高等教育发展背后存在的机制对我国其他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政策建议。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而言存在着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并且这样的差距在一定时期仍会继续存在,但差距在不断缩小。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发展建议。第一,财政支持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要以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为核心。诚然,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拥有的财政经费支持相对而言是不足的,面对本来就不充裕的经费资源,这些地区的高校更要注重其使用效率。所以,这需要高校设立专项科研项目资金监管机构,保障科研经费得到高效使用。当前,部分高校经费的使用中还存在经费分配和使用不透明的问题,因此,要建立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标准。同时,完善对科研项目的匿名评审制度,评审专家突破地域限制并实行评审结果问责制[5]。同时,政府部门要着力完善高等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中的再分配,是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探索建立一套完善且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的经费差距大有裨益。再者,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向高等教育捐赠。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占高校经费收入的比重非常小,所以,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单位、个人等向高校捐赠,并给予适度的免税优惠政策,从而鼓励社会捐赠。通过这种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第二,对于结构因子排名靠后的地区,政府部门应引导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从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要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中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要更加注重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本身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就存在差异,加上历史影响的因素,所以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一差异,不应当以“平均化”的眼光看待我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师资建设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带来了成效,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有了一定幅度的缩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高等教育谋求长远发展,需要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要根据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发展高校的学科专业种类,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同时,要找准“细分市场”,即针对社会对大学及其培养的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细分,将整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目标群,通过市场细分,高校能为社会提供独特的教学、科研及人才服务[6]。只有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高校才能确立自身的优势。第三,规模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要注重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协调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较高,而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限制作用就会表现出来。因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因为只有高校教师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当地经济发展才会有人力资源的支撑,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能太过超前或者滞后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否则也会引发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发达,从而使得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流向东部,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扭转这样不均衡的局面,所以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需要介入,通过政策的倾斜,让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这也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应当理性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而不是盲目、不切实际地开设新专业,扩大学校规模。一方面,国家要对西部地区省份的高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支持,鼓励一对一的帮扶;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也要根据自身的科研实力、学校规模、师资队伍情况,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在专业设置上,西部地区的高校要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比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动植物学研究等,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有办学的活力。第四,综合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要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从结果中可以看到,综合因子排名靠后的省份绝大多数是我国的西部或者偏远地区,因此,这些地区要充分利用好科研经费,追求科研效率的提升,主动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设搭建平台,多提供高校教师出国学习、培训进修等机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要加强与发达地区名校之间的合作,不断扩大高校之间的交流。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高校来说,学校应当以建设专业类高校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自身优势,重点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这样既能吸引学生报考,扩大生源,也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省市,更需要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核心,要结合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高校的内涵建设与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模式。分工的不断细化要求高校学生必须具有更加专业的技能,学生在高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实践,注重培养专业技能。

作者:胡宇 单位: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