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创新教育模式分析

时间:2022-01-20 11:14:08

高校共青团创新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大学生是国家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生力军,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共青团在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构建创新教育服务机制,推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有几点值得借鉴的做法:以协同育人为工作理念,搭建科技创新育人平台;以科研创新项目为依托,构建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以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全面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最终实现高校创新人才的协同培育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华南师范大学;高校共青团;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评价体系

一、高校共青团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的驱动,而科学技术创新显然是其中的核心。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是国家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生力军[1]。因此,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成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阶段性目标: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由此可见,文件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政领导机关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联系和服务青年大学生的纽带,有“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宗旨,也有凝聚青年的工作优势和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在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高校共青团应当紧紧把握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通过科技学术项目、科研赛事、创业实践活动等方式助力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并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为学生在科技创新的探索过程中提供适度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共青团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科技创新时代的号召和使命。

二、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机制时遭遇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不深入,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良好的创新意识是形成扎实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高校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创新教育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时往往只关注活动表面的“亮点”,不注重活动本身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过分强调创新教育体系的模式化,不注重教育本身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二是对培养对象的定位不够清晰,受众面较窄。在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方面仍有欠缺[2]。三是创新教育的宣传报道不深入,榜样典型树立不突出,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创新教育缺乏足够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二)创新教育平台搭建不稳固,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调整,还涉及到高等院校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统筹管理和统一调配等问题[3]。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创新教育方面因高校创新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次生引发了平台搭建不稳固、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对于各类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对于各类活动的投入参差不齐,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创新作品的质量。二是高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协同育人意识不够强,同时由于与其他校级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校内学术资源、经费支持、硬件设备等未能实现充分有效的使用。三是高校职能部门管理过程中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导致二级学院在落实文件精神和实际操作中缺少对接部门,缺乏统一领导,影响创新教育活动进程[4]。四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讲座、社会调查这类简单易行的方式上,而发明创造、创业等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偏低。

(三)专家智库建设不系统,跨专业创新能力不强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从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入手是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前提。尤其是高校创新教育平台的搭建和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专家。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很多高校尚未组建起校级层面的创新教育专家智库,或智库建设不成体系。这一方面导致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所依托的专业评审委员会表现为学科结构单一、团队稳定性弱的特点,影响到大学生创新项目评定和审核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单一学科研究存在封闭性的特点,加之学校缺乏对专家智库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导致各学科、各专业领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也不利于跨专业协同创新意识的形成。此外,大学生跨专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素质有限等也制约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师生创新能力、创新素养、创新需求等方面的源头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激励与评价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推进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管理系统能否真正实现良性运转。高校共青团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尤其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总体而言,目前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存在“两个不到位”:一是对于在创新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激励制度尚未与专业教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业绩、职称评聘、个人职业发展挂钩,导致许多教师不愿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上来;二是对于在创新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激励措施不到位。目前对于学生的激励仍停留在一次性简单物质奖励的层面,未能与学生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修读学分等相结合,导致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后劲不足。另外,高校共青团没有较好地向政府、企业、市场“借力”,学校、学生、社会、市场之间没有形成稳固良性的合作模式,大学生创新项目缺乏有力的成果转化平台,创新项目作品转化难度较大。

三、高校共青团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目前,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机制已有一定成效,师生均已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但受限于高校创新教育执行主体(即高校党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滞后,以及高校共青团自身的角色和地位,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总体效果难以有更高的提升[5]。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切实关注该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资源、拓宽工作路径,建立了以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运作和协同化发展为基准的服务机制。

(一)协同育人,搭建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以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要抓手,以服务青年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营造创新氛围为目标,致力于激发全校师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源动力。在2014年出台建立学生科技创新“金种子”平台的方案,全校共计26个单位申报,最终13个单位获批建立首批学生科技创新“金种子”平台。“金种子”平台旨在打造以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统筹协调、二级单位党团组织建设管理、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指导带动、学生(团队)主体参与的“四位一体”运作模式。由该校共青团整合发展资源、拓宽工作路径,建立以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运作和协同化发展为目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高校创新教育实践的“试验田”、科技创新人才的“聚合池”。并按计划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校内平台”,为专家学者选拔优秀学生,为项目课题挑选研究人员,为科技创新组建动态梯队;二是建设“校外平台”,促进形成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金种子”平台新形态,尝试建立平台成果转化服务机制,以学科专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等为主要形式,争取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企业等的支持,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与各类市场、资本等方面实现更加紧密有效地结合;三是建设“概念平台”,延伸平台工作范畴,实现互联网平台模式,打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与市场资本的连接通道。

(二)项目依托,构建机制

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紧紧把握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需求,以项目为依托,积极联络校级与院系单位、校级各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构建服务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首先是组织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构建“导师指导选题+学生自主研究+学院动态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以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申报的校级课外科研课题已超过1000项。其次是搭建联合培养的组织机构。从2003年开始,该校就成立了学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学生课外科研工作的科技部。目前,该校24个学院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院系团委均设立了科技部或设专人负责学生课外科研工作。这样一来,由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负责统筹协调、资金扶持和项目监管,由二级院系负责整合学院资源、协同管理、开展骨干教师和学生团队培养工作,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校级与院系单位的联动培育。再次是推出“金种子”项目培养体系,分类、分等次进行重点培育。该校从2015年开始设立“金种子”项目,配套激励制度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结合“金种子”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已有成果与成果深化等多方面双向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梯队。华南师范大学一校三区25个单位共上报项目63项,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41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6项,科技发明制作类16项。“金种子”项目较好地鼓舞了青年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实践,研究成果明显。其中6项“金种子”项目获广东省政府牵头、广东团省委及广东省财政厅设立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培育项目资助,19项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项,4项被选送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三)加强保障,培养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盘活重点学科好实验基地等多方面资源,挖掘学科潜力,制定保障激励措施,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做好保障工作。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注重校内资源的大力整合,通过学校统一工作部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藩篱壁垒,积极加强与教务处、社科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等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同开展学生创新活动,整合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努力做到统一项目管理、统一财务审批和统一日常监管。二是开发校外资源。多渠道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多方位构建创新训练基地,多形式引进校外导师,努力搭建人才、项目、成果交流平台,形成“校内学、校外练、做中创”的培育机制,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实现“项目化——成果化——实体化”的孵化过程,推动构建服务创新教育的机制。三是制定保障措施。第一,启动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每年拨出固定经费支持各种类型的学生创新竞赛和活动,主要用于各类校园创新竞赛和活动、学院“金种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师及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保障等。第二,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优秀团队指导教师激励项目,对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项的指导教师,给予奖金奖励,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推荐,在岗位年度考核给予优秀等级,科研成果纳入科研业绩津贴核算。第三,启动优秀团队学生激励项目,对于在校级以上创新竞赛和活动中获奖的本科生、硕士生,为其获得免试攻读本校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资格予以加分或优先推荐;为获奖学生启动以创新教育为内容的灵活学分制,予以免修有关课程并给予一定学分;为优秀的学生创新项目加大后续支持力度,对其进行孵化,推荐选送到创业孵化基地,获取风投。

(四)依托活动,营造氛围

高校共青团构建服务创新教育的机制离不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推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职业生涯教育、国际交流等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一是举办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实现活动的“体系化”“精英化”和“普及化”。该校历来重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该体系以“挑战杯”赛事为带动,以开展学生创新竞赛和创新实践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以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创新活动为辅助。其中,学生创新竞赛包括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等;创新实践项目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青年教师指导项目等。该校还注重推动科研创新活动的“精英化”,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带动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该校自2004年开始举办校级“挑战杯”竞赛,积极参加历届省级、部级“挑战杯”竞赛,1999年、2015年还分别承办第五届、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在校师生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掀起了竞相开展科研活动的浪潮。另外,在推动科研创新活动“精英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活动的“普及化”,积极开展受众面广、吸引力强的学生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包括“我爱科研”专题讲座、“吃出我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创业模拟竞赛等活动。二是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中的朋辈教育营造创新氛围。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积极鼓励学生创立“无线电协会”“天文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比赛和活动,到创新创业园区参观学习,开展创新能力测评,并聘请导师给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指导和建议。三是打造创新文化产品,将创新教育融入青年教育中。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定期开展“青春演播厅”活动,通过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达人、创业达人等与青年学子互动对话,分享个人的理想与行动、学术科研探索、自主创业等故事,以轻松活泼的对话形式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建立了创新教育对话的校园“朋友圈”,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2]洪庆.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覃礼堂,莫凌云,张鲜艳,等.浅谈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J].大学教育,2014(8):45-46.

[4]闫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376-379.

[5]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1(6):7-9.

作者:张宁 尹思 陈鸿佳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