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管理层次化探析

时间:2022-06-12 11:19:48

学生班级管理层次化探析

摘要:高级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而民办高职院校在其中又承担了重要角色。高职院校工作计划的有效开展,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最终都要依靠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班级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极为重要。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仍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其成因源自多方面。有些现象是现阶段不太好解决的,难以深究,故此本文也仅就教辅人员的日常工作为突破口,提出一点思路。

关键词:班级管理;层次化

虽然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持大力鼓励发展的态度,但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就存在盲目扩招生源,跟风设立热门专业的问题,导致基本师资尚未配置齐全便行招生办学之举。教育工作,以人为本,若连教辅人员都成缺项,甚至还存在随意抽调无关人员充任教辅职位的现象,谈何班级教育管理?高职院校秉承开源节流,减耗简员的原则,教辅人员设立不足,大部分的教辅人员工作强度委实过大,工作任务及评比事项芜杂繁多,师生比一比数百的也不少见,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辅职工还承担有招生与收缴费用指标,作为稍有职业道德的教辅员工,相应地琐事已致心力交瘁,遑论有心投入于富有成效的有建设性的班级建设了。同样是扩招之弊,同类高职院校争抢生源,大肆降低招生标准,造成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严重参差不齐,行为与心理带问题学生数量直线增加,学生的遵章及自律能力有很大异同,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诸多毛病,在扩招生源中占较大比例,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较为同一化的今天,的确也不利于一般的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班级建设涉及日常教学秩序保障,社会及校园范围内的奖掖推举、常态化的班团干部选任及职责分工、预备党员的申请及考核,学分评比,班费财务收支,会议活动组织,校内竞赛参与,宿舍管理等,方方面面已然不亚于社会。教辅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管理过松或过紧,一味放权给学生自主或是过度集中于教辅员之手,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班级建设的探索应该说是一个久不遇冷的课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如何把握,是卓有成效的班级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常规眼光来看,是因为无法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深造,从而被迫选择的,即世俗看法里的考绩差等生,虽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考绩差不代表这些学生能力素质不够,职业教育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与执行能力,长期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些学生完全可以胜任高职学习,当然部分学生在入学初期确实带有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差等诸多毛病,小部分孩子因长期考绩差而与家庭及学校存在对抗心理,甚至折磨出了早期的心理抑郁或孤僻,所有这一切,对教辅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班级建设无形中也设立了更高的门槛。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高职院校的扩张,采取以教育成本较高收费,使一部分学生及家庭形成消费者观念,产生出一种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我的超人一等心态,希望有很多特权,诸如频繁请假,不参与集体活动之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倾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珍视学业者有,立志向上者有,为父母读书者有,无所谓混日子者有,换个地方继续结伙玩者有,并且个性强烈、自我意识明显的学生不在少数,对班团干部权威自觉拥护低,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除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共性外,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学生素质及能力、经济条件相差悬殊,都会映射到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状态中。这是一种远比普通高等院校内情况复杂的校园关系,教辅工作殊为不易。所以说,针对高职学生的更为宽泛的性格行为体现,综合素质级差大的特点,班级管理实际上不能以陈旧制度一贯到底,而是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本文针对高职班级管理遇到的情形,结合教辅实际经验,尝试运用层次理论来探寻解决之途。在现今的公司企业中,层次化管理其实是一个很成熟的经验模式。但凡一个组织结构内,管理都应该是由上而下的,层级响应,各司其责。将层次管理推移到民办职校班级管理上,是否就是简单那种分好班团干部,只需干部负责的方法呢?很多人也会觉得,这不也是一般常用的管理方法吗,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呢?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是明显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的,趋势曲屈,故后效难见。班级层次化管理绝非一种简单施行,管理是要拷问效果的,若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失败了。

层次化班级管理,本文的考虑是先将管理目标作层次化区分。当然,在任何高职院校,管理目标首要的,不例外均是教学秩序的维护,比如考勤与卫生制度都为此服务。在较完善的管理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成此目标。而对剩余那一小部分,就需要明显地层次化区别对待了。对问题学生的工作,也就是层次化的重要之处。管理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对学生的层次化培养。首先建立目标台账,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或阶段性的制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学分考核虽重,学成考核也必不可少,以此督促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对不同性格、不同自律力的学生,除开统一的课程计划外,尽量安排推荐其各自能适应的实践竞赛活动,不以同一要求来限制学生;对不同学习能动性、不同志趣的学生,分别引导至不同的毕业方向,平稳结业抑或继续奋斗深造。细划指标的方式方法,对于有熟练经验的教辅员并非难事,本文不详述。细划目标可能会在工作开展之初带来一定的难度体量,但相对于两年或更长的教辅时期,这些工作也相对算得上便利得宜了。尤其待工作步入正轨后,其效用不言而喻。

层次化班级管理,更多地离不开管理力度的层次化。教辅员的管理力度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觉得,班级会议的频次,对面恳谈的次数,宿寝巡查的常态化,活动共建的紧密性,心理咨询覆盖率,困难帮扶准确性等,都可以细化到管理力度上。矢志教育,必能用心,但教辅员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庞大的学生群体,实质上也不呼唤那种尽皆一致的管理力度。管理要做到有急有缓,轻重适度。相对温驯的学生,除开必要的激励外,可适当放松监管,或是促成他们自主地可控管理,相互督促等;心理敏感,思想上有障碍的学生,多注重开导,多考虑学生的面子;性子桀骜的,则是肯定要多提高当面督导频率的,必要时通过周围学生的反映时刻关注了解动态,有犯错倾向的给予适时的调节或威慑;对易发生矛盾的,较难融入集体的学生,则可能要动用包括家庭参与的更多的监管渠道了。总之,管理力度的层次化分类,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途径了,当然对教辅员个人的专业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层次化班级管理,也要跳开那种较常规的班团干部设置思路,即班级干部人员设立也讲究一个层次化。学生干部毕竟不同于社会任职,思想上要求进步的学生,理论上都可以立为班团干部,不大热衷于集体活动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任选班团干部的办法倒逼他们的活力,以竞选方式选拔学生干部更能激发部分学生的事业能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一个班级中,大可以设立出这几种层次的职能干部,大家一同参与班级管理,共同求得学业进步。学生干部没有薪资之虑,更无固步自封,不会存在机构臃肿或尸位素餐之嫌,所以,不用强求干部要符合多少数目之类的,能调动的,可选用的,都可以任用为干部,正职不够,冠以助理之职也可,轮职也可,在学生工作上都能有收效,最差也就是个无足轻重之举。切莫恃干部选任为凭来划分优良与否,选人的这个层次,并非按学生以前表现,而应该是在对进步的追求上。“差”学生也能当好干部,良性转化,这才是层次化管理的内在。

作者:邵秀梅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