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级管理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2-07-27 02:37:37

高职班级管理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辅导员的班级管理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学徒制也成为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重要切入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往的学生仅在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逐渐被企业和学校结合交替式培养的模式所代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加实训实习转变到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实现工学交替式的实践与学习。然而这种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的权威性、减少了辅导员的话语权、增加了班级的管理成本。客观上也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现代学徒制具有工学交替的特殊性,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被分成了“在校期间”和“实践期间”两个部分。这就给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管理者———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思政教育方面

辅导员应当通过各个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其思想易受多元化思潮的冲击,若是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外实践期间极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这促使辅导员要熟练掌握“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型的交流工具,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班级组织建设方面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的集体环境。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做好班级班委建设、学风班风建设、团组织队伍建设,完善相关的班级制度,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竞争性的团队,以班级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学上进之心。

(三)心理疏导与突发事件处理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外实践时期,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辅导员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实现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矫治性为辅的工作目标[4]。当发生不可预见性突发事件时,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到达,控制现场,了解事件发生的全面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请示汇报,为后续的妥善处理赢得时间。

(四)协调各方面关系方面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特别是在现代学徒制下、辅导员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还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技能指导的“师傅”。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处理好学校、企业、师傅、学生等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学生的实习实践铺平道路。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新内容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独立和思考,解决问题更多采用现实的标准而非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采用物质的标准而非精神和政治标准,同时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比较强,更加崇尚自由和平等。作为学院政策的实施者、校企之间的沟通者,辅导员应该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将管理工作延伸到工学交替的各个阶段。

(一)做观点和立场的者

现代传媒带来纷繁复杂的信息,特别是学生在外实践期间,由于长期处于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中,对学校、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甚至会出现理解上的偏颇和失实。此时辅导员应当承担起“观点和立场者”的角色,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视角,对学生关心的各种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也要有分析问题的理性和睿智。它更需要辅导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对于准备的内容应认真核对,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议和不良影响。

(二)做学生话语的倾听者

辅导员应成为“学生话语的倾听者”。辅导员要努力成为一名“倾听者”,而不是“干预者”,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和权利,与学生成为平等对话的朋友。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要找到合适的角度耐心解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遏制不良情绪的传导,预防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

(三)做校企之间的沟通者

辅导员应成为“校企之间的沟通者”。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就需要教师、辅导员、师傅、企业管理者之间保持有效沟通。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辅导员传达给企业管理者和师傅;另一方面,辅导员在传达的过程中也需要聆听企业管理者和师傅的看法和意见。同样,辅导员要把学校和企业的规划按照学生们能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同时将学生们的一些反应和看法及时反映给学校和企业,让学校和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态度,从而在学校规划和企业安排上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和尊重学生的理念。在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辅导员应当根据工学交替中各个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当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除了要做好基础性的各种考勤、评优、学术档案管理以及奖助学贷款等经费管理工作外,还要注意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日常工作,则要用企业理念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进行企业化管理,让他们提前感受企业管理的情境,尽快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学生在实践工作期间,辅导员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对应关系等信息,此时在校期间产生的班干部就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华冶测绘班”为例,在外实践期间,将班干部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每个小组中班干部与普通学生的比例控制在为1:6~1:8之间,就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扁平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的班干部每周至少向辅导员汇报一次小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从而保证能对每个学生进行随时化、动态化了解,以便及时和师傅进行相互间沟通。辅导员还要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到实践企业巡视,要与实践企业的领导和师傅相互了解、深入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新对策

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兼具“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传统的整齐划一的集约式管理显然已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因此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辅导员必须具有分层次、阶段化的新型班级管理理念。

(一)因事、因时而定,采取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

所谓刚性管理是指辅导员按照学生管理的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采用批评教育、处罚等强制手段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柔性管理则表现为人性化、激励性、非制度化的学生管理理念。学生在校期间,为了保证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管理的情境,尽快缩小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辅导员首先要把握严格管理、从严治班的原则。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纪律要求,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学生的规范性和竞争意识。其次,要以柔性的心理疏导为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战胜自我。而学生在外实践期间则恰好相反,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娘家人”,要以柔性为主,以朋辈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由于地点、时间等因素,辅导员无法做到面对面交流,因此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型交流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处理,从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做好班级集体指导与个别学生教育相结合的管理策略

集体指导与个别教育是辅导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两种常用方法[8]。集体教育,是指辅导员不仅在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班会、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教育指导,更要在学生实践期间,通过班级群以聊天的形式开展有关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行为引导、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握舆论导向,促进学生成长。同时,辅导员更要关注学生个体,以朋辈的身份,开展学生个体教育,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身心状况。以学院“华冶测绘班”为例,部分学生在外实践初期,因生活成本过高、实践补助无法达到心理预期值等原因,出现厌学、思乡等集体心理。辅导员在收到班干部反映后,在第一时间通过班级QQ群进行集体讨论,并与个别学生直接电话视频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稳定学生情绪。同时收集学生意见及时向学院领导、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请示汇报,最终通过多方沟通,妥善处理,防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新型班级管理工作模式,辅导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企业目标要求为前提”的管理理念。积极利用多种手段,从思想政治、心理辅导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完成从单纯的在校学生到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转变,最终实现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无缝对接,达到校企深度融合的理念。

作者:刘婷 武珺 孙继胜 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中,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目标管理是以整体组织追求的目标为导向进行的管理,将整体的管理目标和个人的管理目标有效融合在一起。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应用目标管理,可以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班级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积极调动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整体目标,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

1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1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目标管理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目标的实现,构建班级的目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这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目标管理中,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管理过程中会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学生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班级过程中,而学生在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便可以实现自身的小目标,而每一个学生在实现自己小目标的同时,对于班级的大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对有效结合起来,从而统一所有学生的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也是非常有效的[1]。因此,目标管理可以创建班级的良性竞争环境,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1.2实现对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对班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目标管理中,班级的整体目标往往和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具有关联,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时候,可以从整个学期的目标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整个在校过程的发展出发,最后是围绕这个整体的目标来逐渐完成的,要想一个大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在目标管理中,可以将整个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制定新目标。因此,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管理的步骤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对班级的管理是规范化的。

2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的对策

2.1制定合理的班级目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参与管理的人主要为辅导员以及班级干部。班级目标的制定主要由指导员进行抉择,但是并不是指导员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制定的。在制定班级目标的时候,需要指导员和班级干部一起讨论进行,并以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来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目标。在制定班级目标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班级在一定时间内的共同目标,例如在一个学期内实现哪些目标。制定的共同目标可以包含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并且班级的大目标应该和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联系。为了实现班级的大目标,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应该做出哪些努力,例如学生干部和其他一些学生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

2.2积极的实施班级目标:制定了大目标之后,应该将整个大目标从下而上的进行分解,分解成很多个小目标,具体落实到在一个学期内,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和实现哪些目标,确定每一级的计划目标,不同目标之间应该协调平衡。在实施班级目标的时候,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在实现每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最终形成统一的目标体系。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民主化的管理来制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是由分权管理体系来实现的。在实现班级目标的阶段,应该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根据最终需要完成的目标,对于目标执行者赋予一定的权利,让班级的班干部甚至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进行自我控制,最终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当每一个小目标都完美完成之后,就实现了这个班级的大目标。

2.3加强对班级目标的评估和控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在制定了班级目标或者正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还应该及时对班级目标进行评估和控制。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只有保证每一个分解的小目标都顺利完成才能保证整个班级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班级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及时对班级目标进行评估和控制,可以对实现班级目标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为了保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指导员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管理的制度,严格按照制定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惩罚奖励分明,才能使整个班级的气氛更加和谐,管理起来也更加规范,学生才能够自觉的遵守纪律。

3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非常相关的,对于一个发展良好的班级来说,班级的整体发展可以很好的促进个人的发展。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对班级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将班级的管理目标和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有效联系在一起,从而对班级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钟永芳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现在国内的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学生毕业后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而如何发挥班级管理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成型与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1班级管理工作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中的优势

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的一个共同组织,而班级的管理在整个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其具体表现为:(1)从组织的层面看,按照职业素养的要求来高效的管理班级,将职业素养变成每名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的习惯,以此大大的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2)从人员层面看,作为整个班级的管理者—辅导员,其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交流也最多多,而且了解其相关的专业,能够行之有效的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直接大大的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3)从培养过程看,在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班级管理的理念、方式都是对学生后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2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中的具体作用

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以其突出的优势,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与发挥中起着极其巨大的重要作用。其具体原因为:(1)班级,作为高校管理中的最基层团体单位,其有着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优势,可以坚定夯实的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2)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可以利用其便捷的组织、人员与其行使过程中的具体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去配合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的良好氛围。(3)班级可以实际的去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体活动,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进而对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着巨大的推动力;(4)班级管理者可以发挥学生和专业课教师及教研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升职业素养培育效果并推进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优化;(5)班级管理者可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运用专业思维,引导暗示学生,使得其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3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提供充足的思想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是职业素养提升的前提与重要保障。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受社会上的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我们大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下滑,充满了对金钱、欲望、权利的盲目崇拜与推崇,其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越来越畸形,对感情淡漠、对政治麻木,对道德漠视,对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道德品质嗤之以鼻,针对这一情况,在班级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要适时地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围绕着爱党、爱国、爱校、感恩、责任、奉献等主题活动,以中国梦为核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班级活动、班会等,从而大大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3.2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自身从心理对职业活动的一种认识、评价、情感、态度等的综合表述。现如今许多学生都缺乏着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识,对自己所学学什么、未来所做、未来就业的具体状况及未来具体发展前景等都充满着茫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为学生开展专门性的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具体工作内容、职业现状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现势等,强化其自身的职业意识。

3.3举办特色班级活动: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整个职业素养教育塑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活动,这样既可以提升同班级同学在学习专业知识上的兴趣,又可以同时拓宽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渠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3.4发挥辅导员的桥梁作用:辅导员在班级中应充分发挥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从而促进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的优化。一方面辅导员从自己的日常工作实践中大量的积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形式的创新、内涵的扩展等原始的素材,可以为日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借鉴。而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全系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职业诉求的要求提交到学校的教务部门,以便跟好的去推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优化。

4结语

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的辅导员尽心尽力,从日常教学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良好的班集体,努力维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使得班集体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玲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教育班级管理关键性工作探讨

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其既需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只有在两者有积极和之下,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其影响因素非常多,不仅仅需要导师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更多的是需要导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级管理队伍

高职教育班级管理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然需要一直高技能、高素质的班级管理队伍作为成长基础,否则班级管理工作必然流失于行。高职导师如果所有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必然会导致学生导师整天都在忙于管理,并不现实。培养高素质的班团干部队伍,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1、选拔优秀的班级团干部,明确各个团干部的职责范围。班级团干部的选人将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工作效果,导师应当注重注意这一盒一方面,通过队方面的对比与观察,选择最佳合适人选。在选择过程中,既需要保障选额的合理性,还需要体现选拔的民主性,以便后期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所有学生的支持;2、培养班团干部的独立管理能力。按照各个班级的团干部的主要职责分别教育其工作技巧以及工作方式,不断的培养班团干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肯定以及鼓励。高职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性工作,其所包含的工作项目及内容也非常多,并且其中的各个项目的工作内容也需要相应的耐心以及细心,教师在确定班级团干部人员之后,需要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班级管理欲望。与此同时,高职导师还需要尽量呵护、培养班团干部学生,如此,高职班级管理质量便能够得到稳固的提高,班级管理学生也能够获得相应的锻炼与提升;3、严格实行班团干部的管理。班团干部是高职教育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其实施的质量必然决定整个管理的质量。对此,就必须要对班团干部本身进行严格的要求,只有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才能够让学生信服,才能够体现应有的管理效果;4、借助竞争机制,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效果不佳的班级团干部必须撤换。在撤换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方式手段,在撤换学生之前务必对被撤换学生进行谈话、交流,切忌不能打击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在公开撤换消息时必须注重对被撤换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合理解释撤换的理由以及选拔的要求,注重选择品学兼优,具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从而保障班团干部队伍的有效性,强化班团干部队伍的管理质量。

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机制,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管理作用

班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必然是学生,学生是整个班级管理的核心,也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重点。在高职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与实施者,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对此,作为高职导师,首先需要从思想上创新管理理念,明确学生在班级管理当中所应当具备的义务、权力以及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思想、人格以及个性,强化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及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学生为管理者为核心,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在实际的高职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实施合理的班级动态管理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管理考核指标,在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条件之下,确立行之有效的目标考核指标,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实行定量、定性的考核,并将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学金、优秀学生等项目的考核标准。在班级动态管理制度当中,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以及目标,这一标准及目标必须要体现班级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其次,班级动态管理制度需要与学校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这一调整必须要体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动态性与稳定性。按照每个月的工作任务、目标以及完成情况实行定量定性的考核,及时进行评价,体现管理的时效性,最终体现班级管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还可以通过创建学生为班级干部的方式实施管理机制,通过改革班干部的方式,让优秀学生体现自己的优势,实现竞争上岗。以往高职教育中班干部的选举普遍是由教师提名,学生举手进行表决。这样的方式极容易导致大多数有潜力的学生失去锻炼的机遇。在目前竞争强烈的社会中,班干部的选择上,应当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更多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可以在班级中采用班干部竞争方式,在每个学期中,所有的班干部都需要进行竞选,通过竞争的方式选取班级干部。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还能够体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3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导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于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机制的实现,鼓舞学生实现自学自治,互相比拼,促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稳固提高。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高职导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促使高职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具备社会教育意义。

作者:刘秀丽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的规划及实践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是我国的一大主要教育内容,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都有了新的突破。高职班级管理当中,主题班会是一项收效显著的教育手段,其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知识以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完全符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主的办学理念。

1主题班会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1主题班会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手段:在高职院校的各种素质中,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对社会能够做出的贡献。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以及教育者,必须使用正确的途径以及方法,合理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主题班会主要是以互动性、思想性以及内容多样化为主要特点,其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借助主题班会对大学生开展健康心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等有着显著的效果。

1.2主题班会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班级凝聚力是整个班级管理中的灵魂与核心,班级集体是学生的另一个“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环境单元,促使学生在班级中感受一定的归属感,为班级的建设而团结。学生积极参与主题班会能够强化对班级学生的学习、了解以及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班级认同感、归属感,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实现高职班级高质量管理。

1.3主题班会是提高班级干部能力的有效手段:主题班会从设计到实施都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促使学生自行组织活动,一方面,主题班会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通过理解、了解形成更好的交流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在班级当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具备的才能,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此便能够有效强化高职班级中干部的才能。

2高职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的规划及实践策略

2.1不断完善学院主题班会的宏观领导:想要开展良好的主题班会,首先需要提供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对主题班会的重视,建立能够推动主题班会有效、稳定进行的机制,明确主题班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告知教师在其中的主要职责,完善对主题班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以及最终情况的评估及检查,并将最终的评估结果融入到高职教师的考核内容[3]。在高职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主题班会的内容,督促教师不断强化对主题班会的指导、组织能力,并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开展示范性的主题班会演示,大力促使主题班会在高职院校中井然有序的进行。

2.2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选择是保障主题班会教育意义的必要前提,主题班会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有严谨的实施步骤,不能随性而为。主题班会的选择必须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按照高职院校三年的在校期间选择最佳、最符合学生成长的主题班会。对于大一的学生,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方法以及感恩教育等主题,例如“新生活、新学期、学环境”、“心理健康以及衡量”、“大学生涯的规划与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阶段课程学习策略”、“校园青春我做主”、“感恩教育”、“假期活动与社会实践”;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以举办“激发学习潜能”、“新环境爱国主义含义”、“建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相互尊重,善待对方”、“团队协作与沟通”、“论诚信的重要性”、“情绪控制方式,保持良好情绪”、“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大三的学生则需要开展一些与社会相关的主题班会,例如“面对就业你想好了吗”、“销售你最强”、“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共享创意设计”、“职业规划”、“社会人际关系”。

2.3丰富主题班会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是保障主题班会教育意义的主要根据。针对当前九零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借助一些符合九零后心理特点的主题班会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长才能、抒发学生思想感情、关心时事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实际进展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受到相应的锻炼以及教育。告知主题班会根据九零后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可以合理选择以下形式:演讲比赛、座谈会、野外拓展活动、主题分析报告会、文艺表演、技术操作、经验介绍、学生论坛以及专题研讨等。与此同时,需要尤其注重主题班会过程中教育意义的体现,充分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得到成长。

3总结

综上所述,主题班会的规划以及实施有着非常深奥的技巧,需要高职教师不断的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及实施策略进行探索并试验,不断的实践、创新。一个有目的、有效的主题班会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引起班级成员的共鸣及触动,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常晶晶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六篇:德育渗透教育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思想上不求上进,对前途悲观,纪律涣散、学习缺乏动力等现象,在这样的班级里,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的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教书育人,但是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层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德育渗透教育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整体性:教育者是把一个编凑起来的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的引导者,需要教育者确立班集体共同的目标,全方位、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高职德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等体系,每个体系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但许多高职院校不具有完整的德育体系,各个德育体系的环节割裂开来。德育渗透教育缺乏整体性,只会把德育目标与实际相脱离,德育内容分散,德育管理与评价缺乏操作性,不能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德育途径与方法不为内容服务,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是持被动的态度的,只会一味的应付,忽视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

1.2缺失层次性: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德育渗透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德育体系缺乏层次性或层次不清晰,缺乏高职专用的德育大纲。层次性的缺乏致使各子系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工作。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不能有效的整合这些特点,对特点规律不能有效处理。德育内容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是不同,如果在德育渗透的工作过程中,只一味的把德育工作内容进行重复教育,不能把分阶段与分年级的对接做好,会致使德育工作更混乱,随意性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模糊,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存在。

1.3缺少针对性: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不同在于突出职业性的价值取向,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德育体系中,重点体现的是在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上要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要就是职业性、实践性。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只是对普通高等院校的沿袭或者复制,脱离高等职业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缺乏职业性的特点。德育目标设计的在“高不成低不就”,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难以针对不同高职院校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育,德育途径不能有效的利用好开放性的德育资源,德育的相关方法落后,德育管理也提不上日程,容易使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成为空谈。由此看出,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有效利用高职德育资源刻不容缓。

2加强德育渗透教育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作用

2.1塑造完美的人格: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仅在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依靠传统的严格死板管理措施是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才。一在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强化德育渗透的力度,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学习到真知的作用,能加强学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进行德育渗透的班级管理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利于学生的心灵情感与人格气质的塑造。在班级管理过程,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激发大学生同鄙俗行为斗争的勇气,增加追求真理的渴望,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品格的人。

2.2追求价值人生:随着文化的全球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大部分的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工作,有针对的搞好德育教育,解放大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灵魂有安身立命之所。提高非智力因素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教学的作用,明确认识由德育问题引发的学习问题的重要性,鼓舞与唤醒学生改变学习状态的动力,使大学生主动去追求一段有价值的人生。

2.3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由此看来,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光只是对知识技术的教授,还要有德育力量的渗透。德育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心理的影响是无形的。使大学生重视“合力育人”的传统,把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营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的三观的形成与确立息息相关,这种影响是持久的。(二)营造校园环境。校园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精神环境,大学生每天都要与校园接触,从校园生活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我们简析在德育渗透下高职院校管理的作用与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满足高职院校教育的管理力度与质量。随着德育渗透的班级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为了更好的教学质量而服务。

作者:刘华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七篇:文化资本理念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讨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里的一个重要理论,经常运用于社会经济、文化产业、教育发展等宏观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即基于行动者的关系性思维方式。文化资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师生作为行动的主体,把班级场域当作行动的结构空间,而“文化资本”就是空间里的中介,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加强师生行动“惯性”的转化。

1“文化资本”理念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意义

1.1提升辅导员班级管理水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的树立的关键依据,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相同地位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彼此竞争特点所在。在当今这个不同文化传播速度很快的世界里,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容易受到波及的群体之一,学生容易受到多元的文化的影响。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精神领袖”,主导班级的文化资本的形成,辅导员对“文化资本”理念透彻与否、运用的效果都会直接与班级管理的成效相关。辅导员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应用“文化资本”理念涉及学生的情感与人格,切实发挥好学生的创意与个性,加强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人格更加完善,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

1.2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其实就是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相互的和谐。随着社会的大转型与中西方文化的大交流,学生浮躁功利的思想观念层出不穷,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了“矛盾的综合体”。如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味的压制学生,只会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那么生生冲突、师生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文化资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本质就是以生为本的文化资本,其核心就是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将文化资本的运用到高职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营造出一种本位是群体的和谐态势,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能使教育管理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1.3培养创意产业人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因素,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创意产业人才的责任。创意产业就是创意者对文化的再次创造与再次发展,文化的独创性赋予了创意产业的无线魅力。把文化创意或者艺术的元素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信息,促进班级文化资本的形成与传播,给班级营造出多元化、新颖化以及更加灵活的管理氛围,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帮助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次。

2促进“文化资本”理念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途径

2.1推动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细心教导与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畏难、生活比较懒散、行为能力滞后,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文化资本”的班级管理理念让老师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不一味注重学习技巧,增加对学生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级管理中,用更加开阔的视野与包容的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比如举办:知识技能大赛、志愿服务、学习兴趣小组、公益捐款、勤工俭学,可以适当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与身心,让老师和学生树立起人人平等的观念,打造一个可以平等融洽交流的平台。

2.2革新的班级管理手段与制度:依靠传统的教育管理措施是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对高职院校如今的班级管理手段与制度来分析,老师都要求学生优先学习课本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份工作。即使学生可以充分的学习课本知识,但走出校园后,依然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管理理念,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遵循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这个时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管理工作者及时有效的解决。文化资本的管理手段就是要严格要求在班级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和谐友好的态度迎接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增强班级管理制度的公信力与公平。

2.3形成以生为主的教学观: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必须以学生的完善与发展为根本,帮助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作为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者,要把构建一个活跃、亲近的校园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秉承科学化、人性化的原则。对于思想还不是很健全的中小学生来说,对老师的恐惧心态是对教育管理工作是不利的。以生为主的班级管理环境,让学生有归属感,才能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教导,才能使教育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我们简析了“文化资本”理念下高职院校管理的意义与相关实现途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满足高职院校教育的管理力度与质量。随着“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为了更好的教学质量而服务。

作者:刘秀华 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第八篇:高职院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探讨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以网络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高职学院在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当今时代的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该怎样操作才能使学生更全面发展成才呢?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班级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学习技能、开展文体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千头万绪,没有定法,所以班主任要有探索、求新的精神去关注我们的学生。作为一名普通老师,由于学校学生多,专职辅导员少,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担任了班主任这项艰巨的工作,虽然有些辛苦,但觉得收获更多。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构建完备的班级管理团队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学生管理团队,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管理团队优秀的体现,我班以班干部为基础,着力抓好班风建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正是这种角色的最好演绎,在坚持民主推选与自荐的原则之下,挑选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比如:班长,做事非常负责,敢说、敢干,对班级的管理起着带头作用;团支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商业头脑灵活,能够带动电商同学创业热情;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必须优秀,在学习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班级才会逐渐形成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正是良好的班级管理团队,才会为班级发展提供动力和凝聚力。

二、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1.用心了解学生,加强心灵沟通。一是当面沟通。学生初来学校时,为了解每个同学的身体状况、性格取向及家庭状况,要和每名学生进行一次谈话。虽然这项工作会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但能让学生更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与尊重,能为以后做好管理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无线沟通。为进一步和学生拉近距离,我加入了班级QQ群。班主任可以科学地运用QQ,QQ群不但可以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架起师生沟通彩虹,还可以服务于班级管理,完成思想教育。三是档案管理。通过档案信息加强了解,但学生信息繁杂,纸质不易保存,要对学生的各种信息都进行电子化管理。利用电子表格或数据库软件建立学生档案信息库,将学生的姓名、性别、父母情况等信息记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

2.欣赏学生,用心关爱学生。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我们的学生,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在接触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尤其在学生犯了错时,为不伤他们的自尊,可以先指出他的优点,再加以批评。班主任要用心关爱学生,加强爱心教育,任何同学如果有需要帮助,一定要尽力给予帮助。或以同学或朋友身份和学生在一起聊天,学生不会拘束,我们要让每一名同学感到班级的温暖。

3.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我们的学生有问题出现时,如果能及时站在他的立场,从他本身的利益出发,耐心分析怎样做有利于他的自身发展。这样他就会意识到他犯的错误,而且会主动更改。

三、结合专业精神进行教育引导

1.结合专业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感到迷茫,看到数学、英语感到非常厌倦,这时我们可以用专业思想来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和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2.紧跟新业态,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响应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号召,紧扣电子商务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导互联网+的思维,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的胆量与创业的激情,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在网上做兼职,做微商,开网店,并选出领头羊加以栽培,通过其带动作用,掀起班内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3.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四德”教育作为核心任务,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建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平台,丰富志愿服务活动育人内涵。二是积极开展班会,继续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畅想等。并在每个节假日之前,比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要开展相关感恩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不仅做到理论灌输,更注重导行,行为的强化,使学生讲文明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三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比如喜欢文艺的,在多项活动中,给他一个舞台,多给他展示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但个性得到发展,还加强了同学友谊,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几年的班主任的工作使我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想管理好一个班,光靠浅显的班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不行的,更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创新,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班集体的管理,在新的理念下开展教育活动。

作者:刘敏 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