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班级管理的教育研究

时间:2022-12-10 03:10:57

中专班级管理的教育研究

一、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表现

1.目标不明,信心不足

他们普遍对未来的人生缺少规划,学业目标不明确,在社会现实的挤压下,心理有一种先天的失落感,特别是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他们往往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也因此在求学的过程中变得得过且过,难以树立应对未来的信心。

2.自我膨胀,独立张扬

中专生的独立意识渐强,有强烈的成人感,他们关注教师、同学对自已的看法,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他们渴望自已的一切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称攒,自尊心显著增强,往往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有时喜好用张扬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

3.感性冲动,自控力弱

中专生的情绪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较偏执,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事后又后悔;喜欢模仿,盲目崇拜追星,常感情用事,做出一些让人惊讶的行为。

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已有很多学者、教育工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策三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指出,“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黄崴教授认为,“主体性教育有三重规定性,即主体性的教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原则。”姚婧、谭晓园认为,“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即以发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综合以上研究者的观点,可以形成两点共识,即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论,一方面适应了人才培养的规律,另一方面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既然存在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因此,讨论主体性教育就应该涉及两个基本面:一是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中专学校的班级管理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班主任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学生只是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没有处于主体地位,扼制了他们的主体创新精神,学生缺乏自信,走入社会后独立处事的能力不强,易沦为社会弱势群体。因此,在中专教育中,主体性教育就应是教师主体能发挥出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能洞悉社会发展要求,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师生平等的交流方式,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中专班级管理中对主体性教育的认识误区

不可否认,传统的中专学校教育实践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人更要实现现代化。因此,主体性教育在新世纪初如火如荼地掀起了。但是要如何实施主体性教育,特别是在中专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误区。误区之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少管或不管,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中专学校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把管理与发挥学生主体性对立起来,认为对班级的管理要尽可能地对学生少管或不管,甚至大谈中专班级管理要“无为而治”,管了就会妨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他们的做法是将班级管理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管自己,于是班级管理成了“放羊式”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很少过问班级的管理状况,缺乏细致的班级调研和观察。近年来个别学校班级管理松懈,德育工作薄弱,学生厌学、离校出走、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与“放羊式”管理不能说没有关系。误区之二:班级管理者的理论素养薄弱,对自身素质要求认识不足。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谁属于主体地位,一直有所争论。主张教育主体性要得到重视,并非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观点长期存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班主任在班级的主体地位。班主任也往往忽视了管理的艺术,对自身的管理素养认知不够。中专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但是当前中专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缺乏足够的理论修养,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误区之三: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主体创新性”,将两者进行简单的等同。在一些工作交流中,我们发现一些班主任常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相提并论,这也是一种误解。前文,我们已经概述了主体性教育的含义,主体性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即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成长,学会发展,授学生以“渔”而非“鱼”。创新性一般是指个体创造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和特性。界定后,不难发现主体性不等于就是创新性。当然,创新性与主体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主体性强的学生其创新性也强,反之亦然,但二者不可简单等同。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决不能笼统地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来代替主体性。

四、中专班级管理中主体性教育模式的构建

1.确立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马克思哲学观念中,主体只能是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界定来看,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应是教师和学生,客体就是学生应具备的主体性,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学习自主能力、学习自主能力、行为自律能力等。师生双主体的确立,突破了把任何一方当作主体的理论误区,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素养的提升,创新性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打破了师生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多的转为了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有利于主体性教育的实施,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更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借鉴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加强思考和研究,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和水平。

2.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扼制,其表现就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一味要求他们循规蹈矩,而不是引导创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有自己的阐释。主体性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确立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实现有效的心理沟通,用自己的示范力量引导学生的言行,多了解学生的诉求,听取他们合理的意见,给予指导的同时,也不断修正和完善班级的管理举措,这样才能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

3.师生共同参与,建立主体性班级管理机制

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和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此外,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也应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做到集思广益,使活动计划更切合实际、更周密、更可行,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也应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比如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的管理制度,成立班级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实行“班主任助理制”“班级干部竞争上岗制”等,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4.引导学生反思,在总结中学会自我评价

定期以班会或沙龙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甚至可以运用新媒体的便利,如建立班级QQ群、飞信群、微信群、微博群开展讨论,班主任作为引导者进行启发式发言,利用网络的平等性,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学会自我评判。实践证明,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平等交流,把学生当主人,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而学生主体性被调动后,班级管理的效能以及执行力也就会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出总结,在反思中学会自我评价,认清自己的主体表现,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本文作者:孟晓琳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