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时间:2022-07-31 09:45:14

高校外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语言使用者对话题和语言形式的选择往往夹杂着其个人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信念和利益旨趣等,从而使语言的意义表征蕴含着意识形态因素,并对他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这无疑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活动中导入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批判性解读语言运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指向、在课堂活动中实时监督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等,潜移默化地消解学生外语学习中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语言;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是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办〔2004〕16号)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而是教授所有课程的教师的责任。所有教师都有必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本文拟从语言的意识形态指涉功能出发,探讨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语言的意识形态指涉功能

语言通常被看作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它还具有意识形态指涉功能。语言对意识形态的表征作用源于语言的表意功能。语言的意义本身具有模糊性,语法系统和词汇在词典中的意义只是为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基础,但“语言运用绝不仅仅是在交流中产生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它是在社会语境控制下使用的一种文化上的特殊行为、一种在特殊话语场景中作出的特殊选择。”[1](P4)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发话人要根据语境考虑“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并对词汇和语法系统作出相应选择,由此语言的意义才能明晰。在此过程中,发话人所处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价值观、世界观、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发话人及其选择产生影响,给选择结果打上意识形态烙印。因此,语言的意义可以说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且这种作为语言使用者选择结果的意义并不是中立的,往往具有意识形态特征。例如,美国一直以自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傲,认为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可侵犯、不容挑衅,所以在针对“9•11”事件的报道中,与有些国家的媒体采用中性意义的“inci⁃dent(事件)”一词不同,美国政府和媒体多使用“at⁃tacks(袭击)”或“terroristattacks(恐怖袭击)”,将美国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为美国政府后续采取一系列反击行动提供了理由,也使政府和军队的决策更容易获得美国人民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而语言使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反过来可以反映和表征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它还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指涉功能。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西方反华势力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从未停止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祝贺指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软实力“六化”战略,即“西化、分化、丑化、腐化、淡化和溶化”,与我们党和国家,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打一场文化战、思想战、争夺战。[2](P92)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摇篮,外语专业学生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沟通桥梁的作用,担负着“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重重任,他们不但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学生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加强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若学生的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不能达成量的积累,其语言水平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但语言具有意识形态理据性,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的,都必然附着并传递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学生在学习目的语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一套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语言中蕴涵的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这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可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相冲突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教授外语专业各课程的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有必要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方法,以平衡并消解学生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习得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可能会受到的负面影响,保证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语言水平过关,而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三、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既然语言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语言就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还具有传播意识形态并以此影响学习者思想与行为的功能。由此,外语教师也可以以语言为工具,通过导入恰当的语言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消解语言学习中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利用课前活动,导入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将目的语国家文学及文化课程划为必修课,以增强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人文风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当前有关中国国情与文化的相关课程则极少,甚至没有,再加上网络资讯的发达和外来事物的新奇性对年轻学生的吸引,就使得学生给予外来文化的关注较多,而对本土文化常因身处其中或习以为常则关注较少。外语人才培养中的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导致学生的中国文化理解能力和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欠佳,学生无法有效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同时,这也使学生受到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产生崇洋媚外心理和文化自卑感,降低对本国的文化认同感。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情人节和万圣节等传统节日在年轻学生中大肆流行,而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冷落,就是有力的证据。为平衡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导入失衡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活动,加大对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的导入。以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该课程课时比较充足的优势,分主题、分阶段地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方式将中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制作成英文课件,或自配文字、配音的自拍短视频,在课前活动时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展示内容踊跃提问交流。为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此类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小组的整体表现纳入该课程的过程性评估环节。这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2.利用词汇和语法小知识,批判性解读语言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指向。语言使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语言使用者对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往往与其目的、意志和利益旨趣糅合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指向。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词汇和语法小知识批判性揭露语言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涵义。例如,在讲授英语单词“apologize”和“sorry”的区别时,可以插入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突遭美军轰炸的事件。该事件造成中方使馆工作人员伤亡以及使领馆舍遭到严重破坏,事后美国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作出道歉,但他们使用的是英语中多用来表达遗憾心情的“sorry”一词,而不是表达真诚道歉的“apologize”。这表明美国将此事划归到意外事件,拒不承认主观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傲慢态度和霸权思想,也揭示了美国一贯所宣扬的珍惜和尊重人的生命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虚伪性。教师在解释语法结构的用法和功能时可以以新闻报道中的相关语句为例,阐明报道者语法结构选择背后所隐含的报道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如在新闻标题“WorkersAttackClosureofFacto⁃ry”中,报道者用主动语态描述工人的行为,并且动词选了挑衅性意味较强的“attack”,而在陈述厂方的行为时通过使用名词“closure”巧妙模糊了厂方责任,掩饰了事件的因果关系,给读者造成“责任方是工人”的感觉。对词汇和语法结构选择背后的意识形态操作的批判性解读不但有益于学生准确掌握单词和语法结构的意义与用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社会语境意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抵制语言学习中外来不良意识形态影响的自觉意识的创新路径之一。3.利用课堂活动,实时监督并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即兴回答、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等,以激发学生开口讲外语的热情,培养他们表述观点、与他人交流思想以及进行辩论的能力。教师可以以课堂活动为契机,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内容,留意学生的思想意识状况及变化,并适时给予正确引导。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1》为例。在讲授“WhateverHappenedtoManners?”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并以实际案例讨论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在讲授课文“HowtoBeTruetoYourself”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诚信对个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在讲授“MyForeverValentine”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并展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中西方婚姻爱情的核心要素,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根据课文中描述的父女感情,分享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讲授“TheLightofDepression”一文时,可以在讨论抑郁症的症状与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大学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或惨案进行讨论,以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等。4.利用热门新闻时事,加强政治信念和传统革命精神等教育。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担负着沟通桥梁的角色,并负有维护国家形象、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坚定信念、对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的坚定信心,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导入对热门新闻时事的外文报道,对学生进行国体政体、形势政策以及传统革命精神等教育。例如,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两会”召开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堂翻译技巧教学中导入会议相关热门词汇或表达的外文形式,以激起学生在课余阅读国内外文报刊和网站对大会盛况的相关报道的兴趣,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相关外文表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党的执政理念、党领导下的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及其优越性,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前进方向、对党的领导及领导能力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主题活动期间,可以结合口语和写作教学,鼓励学生关注相关报道、收集并用外语讲述长征历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革命精神教育。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外语学习无疑大大促进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但也为外来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提供了便利,这必然会对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学子,尤其是每天接触大量外语语料的外语专业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贯穿到课堂语言文化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中,以反制、消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受到的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保证高校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杰,刘永兵.语言•社会•权力——论布迪厄的语言社会观[J].外语学刊,2013,(1).

[2]祝贺.德育和思政课要应对西方“六化”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作者:周秀敏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