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与二人传融合思考

时间:2022-01-11 03:01:32

民族声乐与二人传融合思考

一、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性

二人转是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曲艺形式,具有突出的音乐特性。二人转的音乐以东北秧歌与民歌为母体,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传统二人转常用的唱腔如: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靠山调、小翻车、抱板等,均是由二人转艺人按演唱习惯顺势搭配唱腔,来摸索着演唱。二人转源自民间,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二人转发展有300多年历史,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传统二人转的传承与其他曲艺形式一样,采取口传心授的模式,艺人除了具有固定的二人转曲目、名段和拉场戏曲目外,多数说口、唱口都是根据现场观众需要即兴演唱。正因为表现形式更随性更加“接地气儿”才深受人民喜爱。

二、二人转作品的创作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曲艺形式的代表,若将民族声乐与其融合,首先要具有时代特征的二人转作品。我们以“互联网+”为主题创作了一部名为《互联网+鸡蛋》的二人转作品,反映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带动村民致富的主题,以现代人的视觉审美讲述了当下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曲艺作品创作是词先行的,然后表演者根据词来装调演唱。既然是新作品,那么词创作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词创作通过翻阅资料、向民间老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调研后,沿用传统二人转词创作方法;同时启用青年词作者,使其语言符合角色身份的同时,融合了时代特征和当代语言特色。因此,这部作品的唱词,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语言习惯和审美。另一方面,在音乐特性和旋律特点方面,根据剧情的需要和现代人的审美标准,选用胡胡腔、武嗨嗨、喇叭牌子、红柳子、慢西城、靠山调等旋律优美的二人转代表性曲牌;过门儿则选择了传统东北民歌的音乐元素和传统二人转曲牌中适合当代舞台的部分。

三、民族声乐与二人转融合方式

(一)民族声乐演员演唱二人转。选择年轻的民族声乐演员作为表演者,而没有选择传统二人转的戏曲演员来演唱。这个作品准确地说更像一部具有二人转风格的表演唱,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曲艺二人转是以说、唱为主的艺术,想要在各方面达到表演的完整性,民族声乐演员必须通过二人转唱法及表演的训练、学习之后进行表演。另一方面,民族声乐演员具备较好的演唱、表演的基本能力,同时相对稳定的气息运用,咬字行腔方面的基础与二人转演唱要求比较契合。整个作品表演过程中都要边舞边唱,在角色转换中也有多角度的舞台调度,所以演唱表演技术不稳定就会出现大喘气、咬字不准等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的表演状态,因此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声乐演员可以更准确、更精彩地表现作品,同时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二)沿用传统并有所突破的表演形式。传统二人转通常是采用一男一女(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本文中的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内容、情景丰富,人物角色较多,需要在同一场景下同时展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对此,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比较传统,缺少活力,所以本作品采用三副架的表演形式代替传统一副架表演形式,上装(男演员)三位、下装(女演员)三位跳进跳出,边舞边唱,充实了舞台,加强了表现力,烘托了气氛,使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三)秉承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的,因此舞蹈是二人转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在传统二人转表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二人转的舞蹈语汇,选择了二人转舞蹈动作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既优美又不失传统二人转的特色,既符合现代观众审美又继承了传统二人转舞台表演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边唱边舞,演员的舞蹈动作要与演唱,剧情表达形成一致,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演绎。所有戏曲及曲艺形式在表演上,都有“手”、“眼”、“身”、“法”、“步”的要求,要学会二人转的浪、俏、艮等特点,在表演上要在以上五种要求中,做到更协调、更戏剧化的表现,才能抓住二人转的“神”、“味”。选择年轻民族声乐演员进行表演显然更具优势,但对于学院出身的民族声乐演员在表演方面则是挑战和有益的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和严格训练,演员们掌握了二人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表现出了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

四、融合实践中演员遇到的问题

在二人转作品《互联网+鸡蛋》的排演过程中,作为民族声乐演员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演唱技巧。在初学二人转时,最不好把握的是二人转的唱腔。传统二人转多数是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由多年演唱经验积累的独有韵味,要掌握类似文嗨嗨、武嗨嗨、过门、似说似唱等,不同咬字韵腔要费一番功夫。第二,演唱的表演性。二人转的演唱具有极强的表演性,随表演内容和人物内心的变化,演员的表情神态及歌唱语气上都要有明显的改变以配合内容的表现。二人转的演唱形式灵活多变,临场发挥性极强,要求演员要有很好的演唱功底及快速变换唱腔的应变能力。第三,肢体或舞蹈动作与演唱的配合。二人转的表演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动作,要求演员边歌边舞,这对于民族声乐演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和协调性的要求。总之,二人转情景表演性更强,表达更大胆直接,不仅要做到肢体语言的协调与美感,而且不能影响演唱;同时更加强调传统戏曲与曲艺门类中“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性。五、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声乐毕业生从音乐学院走向基层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基层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与专业院团有所不同,经常需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戏曲开展文化艺术工作和演出。因此,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是满足社会需求,并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迅速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尽快适应工作需求。(一)在培养模式上,更应注重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以往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擅长的曲目进行教学。从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角度看这是合理的;但从拓宽对接口径,满足未来工作需求的角度来看则有所欠缺。因此,在确定培养模式上,要全面的因材施教,既要扬长,也要补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地方传统戏曲项目开展声乐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其艺术特性和演唱技巧,有利于学生走出校门,为老百姓歌唱的时候能根据歌曲的风格建立适合的歌唱状态,走到工作岗位中拿到风格不同的作品时,能够得心应手。2020年10月,在写给中国戏曲学院的信中写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索艺术真谛”。这封信无疑为我们民族声乐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的小型戏曲(也可归类为说唱),“千军万马,只靠咱俩”的成本大套的演说着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应理直气壮地守住这块“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断在“守正”中“创新”,使民族声乐的教学在与民间戏曲的学习与融合中“探索艺术的真谛”。参加二人转《互联网+鸡蛋》排练演出的民族声乐演员反映,民族声乐与二人转的融合对于演出者在声乐演唱方面有很大帮助,尤其对咬字韵腔及演唱时情感的表达最为明显,特别是在演唱传统民歌时,相比以往更加得心应手。足以证明民族声乐只有在不断地在民间音乐与戏曲中学习才能不断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对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排练演出及多年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笔者对民族声乐的定位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民族声乐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史。后又将声乐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即常说的美声唱“声”、民族唱“质”、通俗唱“情”三种类别。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的声乐史是戏曲与说唱的声乐史,我们应理直气壮、毫不怀疑我们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中,同样有着优秀的声乐史。20世纪深受人民欢迎的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马玉涛、郭颂等,无一不是在戏曲与民歌中“滚了几个滚儿”才成就了自身的艺术特征与艺术成就。戏曲与民族音乐中没“情”?没“质”?没“声”?恰恰相反,“情在声中,质在声中”,“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正是我们戏曲与民族唱法的真谛。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常常议论,民族声乐“千人一面”,深思量无论是民族声乐的教学或演唱,近年来离民族唱法的“真谛”越来越远,忘记了祖宗,遗失了传承,只关注声音,不强调韵味与情感,只好落得一个“千人一面”,须知只靠嗓音甜美,没有鲜明个性与韵味的歌唱是不受人民欢迎的。(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的语言训练。我们知道戏曲演员要求“字正腔圆”,要“说着唱,唱着说”,总结起来就是要准确表达语音、语义、语感、语气,当然有些作品自身也提供了“字正腔圆”的条件,比如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宽”字,“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香”字,“我家就在岸上住”的“住”字,“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的“号”字,都为我们准确表达语感语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然绝大多数的歌曲并没有提供语言的便利,我们就要学习戏曲说唱中对语言的处理,要多注意语言的韵味和美感及润腔,做到字正圆润、松弛流畅,同时要求我们民族声乐教学中增加戏曲与说唱的曲目与内容,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声,而要强调语言的韵味。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学习戏曲与民歌要注意整体把握。通过对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排练与实践,我们了解到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的二人转为啥会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地位。首先是戏曲的故事连本成套的,形象鲜明、情节入胜的情节;二是演员的传神表演,虽然只有上、下装共两个演员,但在塑造每个角色,无论是润腔还是完成人物表演都能做到语言描述、身体形态的准确表达,吐字清晰、圆润,形态表演传神是演员的重要艺术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戏曲折子戏或片段学习,无疑对学生民族音乐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戏曲的总体把握,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除了对声音与韵味的掌握外,通过身段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声音把握与表达能力。在东北的民族文化中,有一个不可忘记的歌唱家——郭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歌声唱红东北大地及全国,其中尤为人民喜爱的是他东北民族风格的作品,其中诸多作品源于东北二人转,如《丢戒指》、《串门》,当然也有东北民歌,如《乌苏里船歌》、《卖货郎》等等。他地道纯正的东北地方语言,诙谐的表演风格,夸张的韵味及润腔,流畅的艺术处理,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排练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聆听、学习郭颂的传世作品,深感民族声乐博大精深在于对戏曲及民族民间音乐的把握。只有诚心诚意、老老实实学好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完成希望在教学相长中“守正”而“创新”。

此外,学校、院系、专业教师应为众多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平台。音乐学院通常举办优秀学生音乐会、组织专业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演出活动中,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机会。毕业后导致两极分化,培养了少数的尖子,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应当设法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可以针对中国传统民歌和戏曲曲艺方面开展种类多样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地方的社会实践,接触更多的地方戏曲曲艺,拓宽技能,提高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提到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不忘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努力让学生掌握中国戏曲与民族声乐文化之魂,“教学相长,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培养更多为人民所欢迎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玲.四川清音与民族声乐的深度融合[J].戏剧之家,2018,1.

[2]李凯凯.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的有机融合[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3]杨秀兰.论二人转的语言特色[J].戏剧之家,2018,2.

[4]刘佳音.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分析[J].北方音乐,2015,14.

[5]胡艳.浅谈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J].艺术评鉴,2019,11.

[6]杨韵.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J].艺术评鉴,2016,9.

[7]王俪霏.论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6,17.

作者:曲学选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