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校园宣传工作研讨

时间:2022-03-13 04:05:47

新媒体下校园宣传工作研讨

创新高校宣传工作方法:合理利用参与法、渗透法、引导法、激励法

(一)在平等互动中显效应和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是一个双向乃至多向的交流平台,其表达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使人们可以在交互式讨论和多对多传播中实现平等交流,为师生充分了解情况、独立进行思考判断、提升师生公共意识提供了必要条件。[4]提高新媒体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勇于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识,重视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善于通过这个平台收集舆情、集中民意、引导舆论,借助新兴媒体,在交流中互通心曲,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导能力,增强校园舆论的积极效应。采取新闻会,校务、党务公开等多种形式,通过师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和乐于参与的路径,让师生亲身感知校园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在参与中直接或间接认知和了解学校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的相关情况,减轻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与困惑,化解不良情绪。(二)在融入渗透中下功夫应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运用多种传播形式,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深入了解“下情”,认真了解师生的看法、态度、愿望和要求,努力寻求宣传工作与师生的“共鸣点”,使宣传工作融入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和精神文化产品中,渗透进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努力把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师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入耳入脑”。(三)在有效引导中树权威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主动性、保持敏锐性,抓好对舆论的引导工作,努力在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消息的应急机制,一旦出现情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党委,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积极应对、妥善处理;一定要本着“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牢牢把握发言权,掌握主动权。要建设好以官方网站为主的校园信息传播中心,作为官方的“意见领袖”,信息传播中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中,不仅基于自己的传播地位和责任,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筛选、编辑、输出等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以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等为基础的人格魅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较高的受众认同感,从而确立在校园舆论中的主导地位。要注意发挥民间舆论的协同作用,培育师生自主创办的民间门户网站,将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民间网站纳入关注视野,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大公信力、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的民间网站,与官方宣传信息中心构成一个“集成系统”,增强对校园宣传的信息传播和引导能力。

创新高校宣传工作机制:实现“全媒体”战略整合

(一)开展整合、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升级改造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多元的传播渠道和广泛的受众,使其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优势,二者各有所长。因此,加强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升级改造,利用新兴媒体的手段和内容来丰富、补充自身的局限,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无疑是一条共赢的道路。传统媒体要抓住技术革命的契机,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积极探索,按照新的传播媒介发展逻辑打造新的运作体制和运作架构。在主流意识的集中密集传导、思想教育的渗透熏陶、情感培育的人性化处理等方面,传统媒体有着丰富的经验,新兴媒体要借鉴传统媒体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开展定向宣传攻势、促进政治思想教育的“三进入”上面;在思想政治公众中落实传达等方面,特别是在传播敏感信息、处理危机事件消息等情况中加以借鉴,正确掌握信息的传播时机和选择信息的刺激能级。加强两类媒体的整合与融合,要突破技术整合、制度支持等难题,进行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建立技术平台,实现立体式采访、专业化编制、多媒体集成、多终端推出,建立健全立体交叉、功能互补的舆论引导网络,通过单向与互动、灌输与熏陶、入理与入情相结合等方式,快速度、多维度、大剂量地向各个层面受众群体扩散,形成更大的舆论覆盖面和更强的宣传影响力。(三)开创高校新闻“全媒体”构架各种媒体之间宣传的计划一定要统一,重点的选题一定要一起策划,探索“一次生成、多次”模式。努力使内宣和外宣形成联动,在内容选择上、报道方式上、语言体系上,均应考虑内宣和外宣的联动问题。在学校层面建立中枢机构和核心队伍,不同的载体应该有不同的团队,但应该有一个核心的团队是共同的,这样才能形成联动管理。在“全媒体”的框架内,明确不同媒体不同的定位,使各种媒体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避免同质化发展。充分利用统一的宣传平台,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建设相对稳定的传播队伍,通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体现媒体之间的融合。对传播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受众接受信息的条件、时间和手段的不同,重要重大全校性的新闻,纸质媒体、网络媒体都要报道,而动态性、娱乐性的小新闻为避免同质,校园媒体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在报道上有所侧重。对传播时限进行整合,根据各媒体的特点,利用好时间差,发挥各自优势,把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出。对传播途径进行整合,依据各个媒体的存在形式与特点,择其优势、补己不足,从而实现以途径优化效果的目的。

本文作者:向来生王洪禹姚昌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