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论文

时间:2022-02-18 08:02:5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管理决策、教学信息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三大要素。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要素构成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教学管理特色培养、学制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等方面,无法完全适应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亟待创新。文章提出了通过完善机构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创新课程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也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教学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管理工作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日常活动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相关规章制度,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学校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站在时展的前列,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要素构成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全过程,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材选订、实习实训管理、教风学风管理、教务管理等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人员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受计划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大多是模仿普通高校的做法,教学管理呈现出明显的僵化、机械特征。由于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这种僵化、机械的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桎梏。在影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诸多要素中,教学管理决策、教学信息反馈、教学质量监控要素是最关键的三大要素。一是教学管理决策要素。教学管理决策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根据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自身对教学管理的经验认识,在符合学校规律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形成行为选择的管理活动。决策要素作为高职教学管理诸多要素的核心,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只有教学管理决策正确,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学才能符合既定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学管理决策系统在作出教学管理决策时,必须遵循目的性、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原则。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教学管理制度既要发挥强制约束力,又要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才能既彰显“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要求,又彰显人性化管理的特色。二是教学信息反馈要素。教学信息反馈要素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巡视、教学检查等活动,通过大量收集有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素质等信息,以及教风、学风信息,建立教学管理信息数据库,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处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反馈到有关教学管理部门(或个人),从而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决策,及时改进教学质量。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是教学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其逻辑起点是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源,这些数据和信息源的质和量,是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信息收集必须力求及时、全面、准确,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信息所反映的质、面、度。为了提高信息反馈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畅通,避免因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反馈不及时或信息分析失误造成决策错误。三是教学质量监控要素。教学质量监控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环节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整,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和行为。根据系统管理论的观点,一个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相对封闭,并配套有必要的内部监督和控制,才能达到高效运行的目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管理的保障,只有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要素,严格搞好目标关、教学关、考试关、实习实训关及职业素养关,才能真正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质量巡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不仅要发挥教学信息反馈作用,更要在高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高职教学管理要素构成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很多是模仿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教学管理特色培养、学制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等方面,无法完全适应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教学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与产学结合不匹配

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设置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借鉴普通高等院校的组织结构模式。首先,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置的,包括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两大部分,其中行政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包括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处室;教学部门主要由各级院系、教研室等组成。这种组织结构设置,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而生产、科研等被独立于教学活动之外。教务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教学部门更是以完成教学为中心任务,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管理和监督。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下,教师很少参加生产实践活动,一些教师虽然参与科研活动,也多是为了自身的职称晋升,教师较少为了教学需要而主动参与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结果必然是产、学、研各自独立发展,互不相融,最终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高职院校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置的组织机构,尽管一些学校从形式上存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关系,但并没有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稳定合作关系,也就没有形成共同治理“工程”和“学程”的组织体系。在实践中,一些职业院校很少与企业沟通,更谈不上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共同参与教学管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影响校外生产实习的真正落实。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企业出于自身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经济效益、日常管理等诸多因素考虑,较少让学生从事进入关键性岗位工作,仅仅分配给学生一些附属性工作,这样必然影响实习实训的效果,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教学管理没有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组织结构模式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务处作为学校层面最重要的教学管理机构,一般设有理论教学管理岗、实践教学管理岗、学生学籍管理岗、考务管理岗、教师业绩考核岗等岗位,各岗位人员按相应的业务流程,对各级院系、教研室等教学部门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与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之间很难有效协调;其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仿的教务管理业务流程,无法适应产学结合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期限方面的约束。一些高职院校在寒暑假开课,打破了固定学期制的学习模式,也要求高职教学管理的创新;再次,在传统班级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采取卷面考试方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这些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

(三)学制设置不能适应产学结合的实际需要

受计划经济制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学制设置比较固定,一般初中起点的高职教育学制为5~6年,高中起点的高职教育学制为2~3年,这种固定的学制模式,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但是,在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下,由于行业、企业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方面,在时间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过去整齐划一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也难以适应企业对用人时间的要求,而实施弹性学制,学生根据时间安排和个人兴趣,自由选择课程,修满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采取了学分制,但仅仅是简单地将课程换算成学分,仍然沿用传统的、固定的学年制,在教学安排上整齐划一。由于开设的选修课数量有限,学生选择空间有限,难以真正实现跨专业、跨学科学习。造成高职院校弹性学制难以有效贯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对学分制的正确理解。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担心,实施弹性学制会增加学校管理的难度,会造成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混乱,会降低教育教学的质量,因而固守传统的班级式学制管理制度。二是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约束。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管理的复杂性,但如果能辅之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务管理软件,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资源配置等日常教学管理事项进行系统管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目前,各高职院校都使用了相应的教务管理软件,但这些教务管理软件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的需要。三是教学资源、条件的约束。首先是实习实训场所无法满足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要求,一些学校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质量上也仅限于一般的验证性实验,难以满足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要求;其次是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教学陈旧,教学设备简单,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再次是师资和资金条件的限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快速扩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师数量并没有快速增加,学校教师疲于应付常规教学,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数量有限,很多选修课采用大班上课,动辄一两百人齐聚在同一个教室,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更谈不上师生互动。四是配套政策和部门协调无法及时跟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部门协调,尤其是校际课程互修和校企合作。同时,还需要校内各部门、各院系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管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顺利推进。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产学结合的需要

与传统的学制相对固定、班级统一管理相适应,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与产学结合的实际需要存在偏差: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都保持着明显的学科痕迹,沿用三段式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脱离了培养目标的职教论坛/2016.1实际需要,课程设置没有彰显职业和技术导向特色,实践教学课程化程度较低,教学效果检验标准不明确,教学质量不理想;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受师资力量、教学成本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多数课程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很低,教材内容与普通高校差别不大,重理论轻应用。一些学校尽管开发、运用了实训类教材,但由于缺少生产一线的技能型指导教师的参与,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要求严重脱节,产学结合流于形式。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完善机构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创新课程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一)完善机构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

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搞好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关键是要建立校企共建、相互协作的教学管理机构。高职院校是其中的主导者,应在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中发挥主要作用,通过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激励机制,吸引企业支持、参与构建校企合作组织。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在学校层面设立相应的由校长与企业总裁直接领导的产学结合管理委员会,负责产学结合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日常工作的规划管理、监督考核,发挥全局把握作用。产学结合管理委员会下设分委员会,一般可以按具体的二级院系统的设置,负责二级学院(或系部)产学结合的具体落实,包括经费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学生顶岗实习、教师继续教育,以及企业技术攻关、职工技能培养、技术鉴定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具体事项的落实。通过学校层面的产学结合管理委员会以及二级学院(系部)层面的分委员会,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内外合作、产学结合、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高效组织管理系统,这既可以保证高职学院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过程更加符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也可以使学校管理者、学校教师、高职学生真正走出校门,真正进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等级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努力追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成长之路,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校企共建和特色创新。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首先要创新办学理念,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趋势,动态优化专业建设方案,追求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要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巩固专业建设脊梁;再次要搞好招生就业工作,把握好“进口关”和“出口关”,不断提高学校声誉和社会认可度;最后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高职实践教学,凸显高职学校专业建设特色。在高职学校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构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关键是要将处于相对独立、彼此分离的教学管理各项活动整合成为教学规划、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等三大环节,使理论教学、实习实训等有机衔接,相互贯通,使企业真正融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和践行者。

(三)创新教学管理,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

所谓“学分制”,是向学生提供一系列备选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达到一定考核标准后,学生获得相应学分,当学分累计达到一定标准时,学生就可以凭已修学分数量申请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制度。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实施学分制是高职院校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需求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实施学分制度,首先要求高职院校认清学分制的意义。作为一个市场主体,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及其用人单位,学院应本着企业经营型管理理念,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推行间断式、工学交替式的弹性学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灵活的课程安排、时间安排和教学设施利用安排,以更好地按照广大师生和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搞好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其次,推行学分制是变过去共性化管理为个性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相同班级完全统一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机会。实施学分制之后,学校将开放教学制度,增加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学分的基础上,提前或延缓毕业。同时,在制定区域间、校际间、专业间学分互认标准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爱好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选课。这种开放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再次,推行学分制为深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有利于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劳动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包括科研设施、图书馆和实验室等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不同学校之间也可以利用彼此的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等资源。当然,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出资,组建共同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使用,并适当有偿对外服务,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创新课程设置,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高职教学管理,必须把创新课程设置放在首要位置,关键是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思想观念上,逐步完成从理论型教学向技能型教学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点加强主干课程(尤其是技能型、实践型课程)的建设力度,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各岗位群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能力要求,以及素质结构要求,建立适合职业岗位群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素质拓展课等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不断开发部级、省级、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高职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关键是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应坚持四大原则:(1)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原则;(2)坚持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3)坚持开放和动态调整的原则;(4)坚持多元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构建产学结合的高职课程体系时,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结构,都必须把技能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等放在首要位置,并以此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组合质量的评判标准。与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相适应,要不断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应为教师创造有利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参加行业协会、参与社会实践,确保教师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贯通。同时,要建立兼职教师引进和管理制度,通过吸收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教学,既可以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也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践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李金保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曾晓秋.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25):239-240.

[2]徐天为,王华.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7):21-23.

[3]李晓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3-64.

[4]王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实现善治之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9):55-56.

[5]胡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