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5-23 04:14:26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全世界都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网络和计算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也不例外。在全球网络信息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探索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课程;互联网+;教学改革

一、引言

黑板时代已经过去,在信息科技时代,教师逐渐增大了多媒体的运用力度。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把电脑和有关网络技术产品引进到教学活动中,尤其是PPT程序的运用,把文字、图像、音视频组合在一起,再加上投影机、大屏幕、扩音器和控制程序的运用,为教育工作者打造了优良的授课平台,带来学生全新地体验,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但是,该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依旧停滞在图像、文字等内容的展示上,而实质还是教师主导,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与措施,并未从根本上变革常规的教学方式。反之,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诚然,近些年,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授课模式都是非常热门的,但是离开互联网,也只是热在比赛和公共课程中,在平常教学活动中较少运用,大部分教师依旧运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而不尝试运用先进的在线课堂方式是与目前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不一致的。当今社会,智能手机是高校每一名学生的必需品,特别是屏幕较大的功能齐全的手机。其比计算机更具有交互性和便携性,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课堂低头族已经成为教室的一条风景线。相当多的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教室,一些学校在上课过程中被老师将手机没收,这导致师生因为手机问题发生矛盾,乃至将手机摔倒地上,然而这依旧无法阻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这是老师当前面对的难题。智能手机给教师与常规的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本质上是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方式间地竞争,手机性能逐渐优化,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广泛,手机应用系统类型逐渐增多。我们好像没有有效的举措将手机阻隔到教室外边。为此,我们能做的便是变革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直面挑战,把网络引进课堂,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

二、“互联网+”下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互联网+”下让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在互联网社会,在线课堂是一种全新的体现方式,其具有显著地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合作性、共享性,让学校常规课堂无论是教学方式亦或是教学内容均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慕课与微课的问世让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空的制约。2015年,国家教育机构明确提到,高校应聘用各类专业人才作为专业课程教授或指引教师创办新形态地课程。然而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缺乏创立新课程的经验,假如仅凭老师讲解,无法取得理想地成效,我们可将“互联网+课程”的形式将国内最好的资源集中在创业教育上,让企业家和创业家为主的授课方式。(二)“互联网+教学”,构成了科学的教学思想。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经过大数据剖析学生的实际诉求,能够协助其找到恰当地课程、恰当地老师、恰当地班级。改变其陈旧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思想。网络的出现消除了时空对教学活动的制约,让科研的最新成果得到及时地传播。师生间的交流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引导功能。依托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老师能够第一时间对学生加以指引,改变常规的教学思想,转变常规教学方式。教学成效与侧重点大幅提升,教学组织方式产生了巨变。互联网教学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教育的本质便是推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实施教学方式信息化变革,能够为当前网络时代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三、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计算机专业开辟了更优秀的平台,计算机专业课程变革是我们当前亟待处理的问题。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资源的利用、课标的调整是课程改革的思路。以学生的未来就业为基础,在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在上课时间迷恋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效,和怎样运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变革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棘手的问题。(一)课程标准要构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先进技术、能上岗实操、懂管理知识、具有服务意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精髓在于“技术”。当前,国内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共计二十个,大致分成两个类型,一类是软硬件研发和养护,另一类是安全防护。在软件课程设计中,已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例如,程序设计、数据库、图形和图像制作、网页制作、动画等课程。而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预防、网站建立与、计算机硬件诊断与维护等硬件课程中,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计算机实验环境,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大胆实践,摆脱时空限制,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师的优势,将核心课程设计成大规模的开放式网络课程,鼓励学生开展网络教学,获得学分。另外,老师应当设立互动环节来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且设计智能化的网络评价程序。此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程的制作,参与课程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二)教学资源要提供支撑个性化教学和基建式的资源。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果,必须进入课堂。应能使用新教材,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使专业课程是一项真正的任务,真正的案例教学。当前的重点和难点是课改后校本的实施。如何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材、如何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使原理与现实相结合,是当前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并且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包含培养专业素养和提高综合实力,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等,构建基于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适应社会的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挑战。同时,计算机科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丽丽.“互联网+教育”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6(2):32-33.

[2]唐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4):8229-8230.

作者:梁姝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