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完善措施

时间:2022-05-10 10:22:12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完善措施

第一篇

1创新我国高校当前教育理念

1.1以“以人为本”为教育理念核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高校的教育理念的核心也应与国家的政策导向相一致。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为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因此不仅要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面引起重视,在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上也不容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进行,这也促进了校园的和谐氛围,以内部的和谐带动外部的和谐。

1.2学校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没有学生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将学生培养成才,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方案和目标的制定中,尤其是具体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计划实施,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得到长期的发展。注重对人文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全面的综合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第二,在教育管理中,把学生当做服务的对象。家长花钱将学生送入学校,学校再将学生送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是接受学校提供服务的对象。同时也应注意,学生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他也是学校的管理对象,是学校输入到社会的一件特殊产品。因此,高校教育理念应把学生看做服务的对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保证向社会输入的都是合格型产品,在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中,学校是领导的一方,不管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教育的使命,因此在教育规章制定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第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也要为人师表,做好表率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质修养树立良好的作风。

1.3办学应以教师为本

教师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高校教育理念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的力量。给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资源,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应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注重对教师积极创新精神的鼓励,保护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量。管理部门也要约束自己权利的膨胀,认真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切忌管理过死,抹杀了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教学潜力不能完整发挥,积极鼓励教师在和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大胆假设,探究教学新领域。(本文来自于《科教文汇》杂志。《科教文汇》杂志简介详见.)

1.4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教育质量观

我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因此决定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应结合地方高校的自身实际特点,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要想处理好教学质量观的综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时候,能够自主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和保护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质疑,以及对于知识所遇到的难题。其次,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传统的教师只是单纯地将知识进行传授,由于时代的发展,学生更应学会如何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高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人才质量观:在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更高效的教学。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认真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为学生创造健康、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天性的解放。教师在发掘学生潜力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课堂课后交流等方式。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发展。其次,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社会对通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将专业淡化,提倡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很有必要。防止过分强调专业,正确处理好“专”和“通”的关系,提高广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但同时,又不能忽视也专业化教育,一味地培养通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科学教育、人格素质的培养。最后,提倡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纵观历史,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强调“科学”“民主”,在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德先生”和“赛先生”在教育领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国家的相关教育法规也有明确规定,教育应该具有民主性,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是高校教育的使命,严格保护学术的纪律,杜绝学术的腐败现象。在“科学”“民主“”创新”的支撑下,让学生在教育的长河中扬帆起航。

2结语

以上就是对当前教育理念的创新情况的剖析,只有对理念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带动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多个方面。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进行汲取,也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著作,或者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升华总结而来。因此,教育理念,不应永恒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形成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思想境界,积极开拓视野,善于总结和借鉴,努力培养创新精神。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积极促进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升华教学模式,从学生为中心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水平,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在学校教师培养的综合能力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实际中的难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社会培养全方面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作者:黄朝晖工作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第二篇

1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1.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职能发生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职能也发生了变化。高校教育目标的大众化一方面体现在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由以往的教育机构管理学生变为培训机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大学生,也延伸到社会人员,由此导致高校教育质量受到严重挑战。

1.2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使得高校职能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与以往重学历轻素质不同,现在的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更需要一些多层次、多领域、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选择也越来越规范化。

1.3大学生就业紧张使得高校职能发生变化

随着近几年的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每年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每年都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待业,就业矛盾的突出,使得高校从以往的单纯的培养人才为主发展成为帮助学生就业为主的机构。

2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管理理念模糊

许多高校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得不够,为了就业率盲目开设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在办学规模方面片面的追求规模、专业齐全、综合性高,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学校片面的追求热门专业和就业率使得人才产能过剩,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学校追求规模的浮夸风的盛行,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2.2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尽管我国高校教育职能和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校学生素质和教育规模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发展缓慢,无法满足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陈旧,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能力,许多学生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实际操作能力极度缺乏。除此之外,许多高校应用型的课程开设太少,学生智商高情商低,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3教学考核方式落后

在许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方式过于死板,例如在评审教学管理工作业绩方面,许多高校片面的追求科研成果,忽视了教学的任务,考核指标体系也以追求数量为主,导致重数量轻质量的出现,教育方面功利化现象严重,这些现象对教育考核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产生影响,不利于教育的真正目的的实现。

3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措施研究

3.1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

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第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改革高校教育体制,以人为本重在突出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学生特长差异,开设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和社会要求的课程,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观念要贯穿于教育体制,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二,要正确定位,突出学校的特色,不能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或课程,而是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项目,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社会的需要作出准确的定位。

3.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做好人才培养的创新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特长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第二,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第三,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人一生都处于不断地学习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淘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再学习意识。学校教育只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是在进人社会后才进行的,因此不断学习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3.3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管理机制的改革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对以往权利高度集中的模式改为纵向调整,下放校级管理的权利,增加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利,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更科学合理;在学生的考核方面要改变以往的学分制的考核办法,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指标的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使教师从体制上有根本性的保证,从而更好地投人到教学和科研之中。总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一方面,要大胆的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的尝试,以人为本,从学生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改革,使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顺利平稳的进行。

作者:孙平工作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第三篇

基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与路径。

首先,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要注意在思想理念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同步推进。一方面,基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要继续解决好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既要进一步增强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又要注意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当前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战略的本质内涵与要求,从而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确立正确、科学的目标理念。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真正像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来抓,练内功、比内涵、强底气,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努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1]从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和理念,是当前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思想认识前提。换言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要以基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的、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和理念为指导,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另一方面,是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实践。这也就是说,要在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前提下,把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做得扎实。在高等学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在抓好内涵建设,应该切切实实地抓好常规教育管理工作及其制度改革创新,讲求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

其次,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要坚持从宏观到微观两个层面同步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提出当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其中主要内容是针对高等学校办学实际提出来的;而真正落实这些具体意见和措施,都需要在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方面作出努力。从贯彻落实《意见》,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角度审视,需要学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把握和推进。一方面,学校要从整体与宏观大局的层面,把握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重大问题和顶层设计。切实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意见》的主体内容和着力点。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都需要从学校的层面进行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与创新,包括资源配置、队伍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等。另一方面,学校有关部门和基层教学单位,则应从一些具体、微观的层面上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与制度改革。《意见》在阐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时指出,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2]如何落实这些具体任务和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院系需要紧密结合学校及院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从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措施上给予保障。

第三,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要坚持常规管理和制度创新同步推进。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要在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正确地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各高等学校都在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过持续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管理制度成果。这些管理制度成果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通常被人们视为常规管理的制度体系。这些经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所证明的制度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与价值;对于这些常规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切实保障它的贯彻与实践。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以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的教育体制和制度的管理改革创新,包括对一些常规性的管理制度的审视和革新。这既是由于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和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实践相冲突、相违背的内容;同时,根据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要求,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尤其需要在保障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以及加强实践性、应用性教学方面着力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提供制度机制方面的保障。(本文来自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杂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春和工作单位:武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