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多元化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12 08:23:27

高校教育多元化策略研究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孤立

由于社会的剧烈转型、科技力量的迅速发展,快速地提供给人类更多更高级的所需物质。人类自身的对事物的追求欲望开始促使其使用各种方法追求物质的更新,于是对物质利益的孤独追求的同时人们开始忽略精神的提升,在更加物质的社会中以此获得高人一等的虚荣感。这种文化的割裂现象使得即便具有很高科学造诣的理论学者也无法成为聪慧的管理者来解决现今重大的社会矛盾。现实如此,观察我们身边的学生就不难看到,由于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学生从挑选专业开始就把能找到好工作当成首要目标;教师为了迎合社会以及学生的需要也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肩负起促进就业的工作。大学深深陷入了要适应社会、能生存于经济浪潮中的论调之中。过于强调大学适应经济的需求,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适应经济效益的需求,从而忽视了大学不同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超越性的一面;过于强调大学学习和学术的生存目标,忽视了大学教育在完善学生对于人生目标的设定以及在塑造学生人生性格方面的功能。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阶段不仅仅是知识累积的过程,更是对自身周遭环境的一个深入认识的过程。大多数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都有一个较深的感触:专业知识是可以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而不断完善的,但是在学生时期形成的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对于日后的工作生活更为重要。而目前在校学生还没有这样的认识,所以社会过于功利的环境对其无孔不入的渗透,甚至教师自身带有的生存危机也影响到学生。学生会认为,读书求学似乎仅仅就是为了谋求一个待遇高、收入高、有面子的职位,而从不强调对知识和人生原本的渴求,对人生本质的追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其本身就是应将基本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这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紧随新世纪新经济的根本要求。现代的大学教育无论从专业的设置以及教育的引导上充分体现出了分裂知识的教授和人格的塑造相结合的教育趋势,使本来应当紧密结合的知识割裂为条形的独立的知识领域,而且使高等教育在过分迎合经济需求的路途上变成了狭窄的促就业活动。人文科学的基础教育正在沦为专业教育、工具教育的点缀或装饰,成为为了符合课程设置而不得不设置的“鸡肋”。而大学生们在这种后有社会不断推动、前有现实需求牵引的情况下也充分适应了这种趋势,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考级、考证等对自己今后生活有用的活动上,这也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过度宣扬,“自我、自大、自恋”的性格。而且为了能获得最终的结果不择手段,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尽管现实教育中大多数高校将人文教育课程明确写在学生的课表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德育课程,但实际上这些课却成为了学生的“睡觉课、休息课”,这些课程很难发挥其本应该达到的效果。这种机械化的人文教育模式不仅没有体现出教育的原本目的,而且也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

二、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等教育在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仍然是绝大多数学生多年学业奋斗的终点。所以,作为在大学中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不仅是能教授知识的学者,而且凡能从事此项职能的人都必能教授学生人格之所在。大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场所,更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科学知识教授和美好品德培养的结合,是两者和谐的统一。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综合人才恰恰是现代经济所需求的人才,是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现代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经济,其核心要素是知识。而人是应用知识改造世界的主体,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应用科技的人的价值理性和人生导向。而要想充分发挥人的这种特性则只能依赖人文文化对人的影响。所以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十分迫切地需要高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健康身体、健全心理、美好品德休养、高尚的道德、较强创造能力、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要有对社会民主、公平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而这样的全方位的人才,拥有这些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培养则得益于、依赖于人文科学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经济与人文精神培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面对现阶段教育中两者的严重割裂,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就值得我们研究。首先,要根据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建立新的现代教育观念,改革原有的人文教育模式。主观观念的转变是所有行动的动力,思想的正确性决定了结果的正确性。要将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素质的观念革除,把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技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终级目标。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简单的形式化的将人文教育以课程、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就达到了目标。即使不单独设置此类的课程,每一个教师都应将这种内容融入自身的课堂,身体力行的教化学生。其次,要树立“人文教育”的理念,追求人文、科技的和谐发展。让科技发展体现人文的关怀,让科学知识的运用者具有一颗仁慈的心,让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得到道德的、伦理的、人文的解决。当我们将原本的旧观念革新后,更应当注意的是作为新理念执行者的教师的改变。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高校教师,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位自身拥有强烈的、正直的人文精神的教师,一定会通过教师日常的知识的传授将自身的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学生从对老师的欣赏中,将领会到独立的、富有人格魅力的精神运用到自己身上。由此可见,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传播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而没有适合的途径传播给学生,也会使其无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丰富且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则是必不可少施展舞台。现代的综合性大学应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的便利条件,这有利于实现文理科的交流与渗透,使文科学生可以接受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提高对人类科技进步的敏感性。同时理科学生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后会弥补所欠缺的对时代精神、人的价值、自身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其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引领下得到充分合理运用。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只是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第一个阶梯并且是客观手段,只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来使设置的课程达到应有的效果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讲授不应当还是枯燥知识的传授,而应当通过如放松的聊天、日常的聚会等非课堂形式来掌握学生的所想,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感染学生。对人文类的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掌握就可以得到充分效果的,其只是人文教育的第一步,在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之后,学生要用更多的时间通过自身的情感和行动去感悟所学中所蕴含的东西。这样,才能日积月累形成自身生活的道德习惯,自然地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中国自身的璀璨的五千年文明,积淀出无数的人文精神瑰宝。若想培育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求的全面人才,就必须充分利用“瑰宝”来促进学生的品性培养,注重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以及抗挫折等基础能力的教育。而培养这些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耐心地,静心地来做好最基础、最琐碎的教育工作。如此,我们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才能为实现更多、更美好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道德土壤。

作者:王佳马俊凤单位:黑龙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