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5-24 11:01:42

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农村经济水平还是相对滞后,逐渐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阻力。2005年10月,国家主席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目标,有效加快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

1.1重视眼前建设,忽视长远规划

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他们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简单地给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树立现代化农村新面貌,没有立足于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意愿,只是盲目片面地“搞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重视眼前建设,忽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急于求成,顾此失彼。其次,某些地方盲目建设形象工资、政绩工程,与当地的实际规划相违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集资大力建设新村庄、新设施,导致负债累累,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1.2重视基础建设,忽视文化建设

事实上,在建设新农村时,许多地方政府都采用强制推进手段去实现这一目的,希望新农村建设立竿见影、大有成效,却忽视对新农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只希望在短期内可以建成马路、小区、广场等基础设施,轻视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导致农民经济水平难以提升,降低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大多数农民由于经济水平较低难以接触书刊订阅、电影观赏等活动,造成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无法真正建设成现代化新农村。

1.3重视政府主导,忽视群众主体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欠缺实质性措施去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导致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缺乏热情,不主动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活动中,对政府依赖性较强,没有立足于农村自身发展实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终出现“政府热、农民冷;上面热、下面冷”的不良现象。

2改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2.1科学规划新农村,加快新农村发展

为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政府必须科学规划新农村,制定全面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发展新农村时要全面考虑农村地区的产业建设、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政治建设,做好新农村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以政府为主体有效带动农民主体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彰显新农村特色,高效建设社会主要新农村。

2.2发展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政府应重视对农村产业的资金投入,尽可能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经济优惠和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农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此外,落实“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政策,逐步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农村的农业生产特色,有效促进我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

2.3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环境

目前,要加强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以农业现代化生产为着力点,通过优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新农村环境。对于农村目前生活条件落后、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去优化新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新农村经济收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结语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政府必须不断深化经济改革,积极发展我国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其次,政府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有效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充分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此外,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者:胡莹莹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