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变化十篇

时间:2024-01-11 17:46:25

新农村建设变化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1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一)何谓秦东

秦东,指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包括韩城)所辖地区,因地理位置在陕西省东部,因之称为秦东。[1]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后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秦帝国,陕西人自此自称“秦人”。而渭南地区又位于陕西东部故称秦东。

(二)地理环境

秦东(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部,向东与山西隔河相望,南依秦岭与商洛相连,向东南则与河南接壤,西与西安、咸阳、铜川三市吡领,北靠黄龙、乔山山脉和延安交界。地质构造跨越三个构造单元,南部属北秦秦岭元台拗折带,中部是汾渭地堑渭河断陷区,北部属华北地台陕甘宁盆边缘。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

(三)人文环境

该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万年以前就有早期“智人”(蓝田人和大荔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据相关史书和大量的文物遗址证明,秦东地区属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流域农业发源地之一。同时秦东地区也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目前渭南市全市扔有国务院公布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9处。另外,全市公布有580余处文化遗址,330余处古墓葬,290余处古建筑。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秦东地区丰富的民风民俗,成为东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民间逐渐形成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风俗和禁忌,做为文化积淀浓厚的陕西东府的婚礼习俗与婚俗禁忌,源远流长,礼仪繁多,寓意深远,是秦东地区风俗文化中的瑰宝。

二、秦东婚俗

关于秦东地区历代的婚俗,张晓红女士曾撰文将陕西婚俗地域分成三个区域:关中区、陕北区及陕南区。并指出关中区具有“婚俗内部差异很小,一致性较强”特点。照此分区秦东地区可纳入关中区范围。[5]王杰夫先生曾在《渭南历史通览?第七卷》中简明扼要的指出秦东地区“历代婚俗,虽有衍化,但基本上都是以“六礼”为纲,大同小异。”[6]39长期以来,东府的婚娶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遵循着“六礼告成”的大框架。并且总体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缔约时双方不用庚贴,主要依赖媒妁之言;二是在婚礼上新娘以白布裹头,尚白。在雍正《陕西通志》(卷45)有“妇人虽浓妆,亦必以白布饰其首”的记载;在民国《华阴县续志》中载“男女庚甲,久不通之吉柬。近岁有悔婚姻者,构讼于官,邑宰素悉习俗,据媒庭断,而府宪以无庚贴为凭,遽然判离”。可见秦东地区婚俗以“六礼”为纲,非常注重仪式规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婚俗进行了简化,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文化是拥有很强的继承性的,谈到婚俗,就不得不说一说婚俗中的诸多禁忌,有些禁忌是各地通用的,有些禁忌则在秦东地区所特有的。婚俗禁忌在广大的农村,由于本身的落后与封闭,再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这些禁忌或整体或部分的被继承下来。众多禁忌中如从血缘关系出发的有同姓不婚、异辈不婚、表亲不婚;生宵禁忌中流传最广的是对于属虎的女性的禁忌,还有生肖属羊的女子,也比较忌讳,究其原因,原来民间有“眼露四白,五夫守宅”说法,而羊眼又被认为恰是“眼露四白”的。在东府民间流传的一则生肖婚配禁忌的谚语:“两只羊,活不长;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虎相守,必定短寿;两虎不同山,猪猴不到头;白马怕青牛,鸡狗不一家;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6]351在纳吉禁忌中,定礼要求成双成对,忌单喜双。

此外,在东府地区还有禁九月里定亲,喜好十月成婚;嫁妆中还忌有剪子、镜子、茶壶一类的东西;对于嫁娶的日子呢,还要择吉避凶;完婚时间上呢,要避开无春之年,因无春之年为“寡年”,不吉利。月份选择上呢,忌五月、七月、九月;在具休日子的选择上呢,忌单日,多取双日等。

当然在迎娶时辰、婚服选择、送亲、上轿、迎娶途中、下轿、进门、拜天地、婚宴、闹洞房等,都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禁忌,反映了人们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王杰山先生在《渭南历史通览?第七卷》中关于这些禁忌有相当完整而精彩的描述,在此不多言。

以上所讲到的种种婚俗及禁忌,大多在建国以前,那时候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父权社会大环境下,妇女地位低下,在婚姻中受到种种限制,只能处于屈从的地位。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婚姻法的实施,开始提倡自由恋爱,妇女地位不断提高,传统的婚俗逐渐被打破,开始追求简约,个性。时至今日,传统婚俗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若陷若现。这些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是陈规陋习的仪式与禁忌后,承载着我们的对天地的敬畏,对幸福的追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揭开那些表面习俗礼仪下隐藏着的各种民间信仰的根源秘密,让人们认识深层文化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自从2006年实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已经历时7个年头,农村在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变必然对传统婚俗产生极大的冲击,我们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作一解读。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历史上的新农村建设

杨学成先生曾撰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它的开始时间为上世纪五十年代。[4]但那个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和现在我们所讲的新农村建设在内容、目标、方式上是不相同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它就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常用语。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然而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比,农村依然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回顾这三个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不难发现其共性,其一都是单纯的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去进行农村建设,国家投入少;其二由于受当时户籍管理体制的影响,当时的农村建设主要是封闭在农村内部,城乡互动不足。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是由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优先发展工业,人财物向城市倾斜。在这种情况,广大农村地区也只无奈的在封闭的环境中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新农村建设。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完成,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到2005年我国的GDP达到15万亿元(折合人均GDP1400美元),国家财政总收人将达到3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人新的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客观基础已经或正在形成,国家将有能力在财力、物力等硬件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予以支持,从外部推动新农村建设。再加上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广大农民已经在技术水平、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经营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农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4]

(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

在理论界,“新农村”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时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林毅夫。林参考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新村运动”,提出将经济投入重点转移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村领域中来,以解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作为政协常委,林毅夫的观点通过“两会”提案后,在学界和政界中迅速发酵,相继被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所吸纳。2005年10月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在2010年的一号文件中,中央提出同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新政。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要解决不愿到城里去生活、工作的农民的生活问题。李成贵先生曾作过一个假设“假设到202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降到45%,仍会有6亿多人,到2030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0%,还有约4.5亿人生活在农村,要让如此之众的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绝非易事。”[2]我国农村在空间上发展水平差异是很大的,农村的落后面貌单纯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需要国家的投入,国家的发展需要第一产业的支持,从国家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第一产业的重视。再者就是对过度城市化的纠偏。“十五”期间,由于全国各地盲目扩张城市,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人口的城镇化,这导致大量失地农民涌现、农村更为凋敝。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2005年以后,中央将“新农村建设”摆在了更为重要的政策地位。

四、新农村建设对秦东婚俗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原本的婚俗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改变,究其原因,是交通、教育、收入增加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所导致,在下文中,笔者将细细列举这些变化。

(一)婚龄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对婚俗的直接影响就是婚龄的变大。原先“女儿十五、六,娘家打发走。”在近代关中地区这种情况是很普及,尽管《婚姻法》中明文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但是农村普便存在早婚早育的现象。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在逐步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婚姻法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的影响。陕西省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受益学生达到580万人。到2007年,利用1.27亿元专项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58.1万名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使得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绝大部分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可以进入普通高中或者职业高中就读,甚至上大学,知识的增加使他们对待姻的态度也发生着改变,农村人早婚早育的思想在这些人身上已不见踪影。在华县的调研中,发现出生在1965到1970的人结婚年龄80%都在20岁以内,其中有少数人更是刚初中毕业就结婚。而出生在1985到1990年的人结婚年龄有了明显提高,68%的人能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结婚年龄绝大多数高于法定结婚年龄;受教育程度越低,其结婚年龄就明显低于法定结婚年龄。随着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婚龄总体上朝着略高于法定结婚年龄的方向发展。

(二)结婚对象的范围的扩大

原先,媒人介绍的结婚对象多在同村,同镇,同县,少数是邻县,外省的。这与农村的封闭是分不开的,结婚对象基本上来自于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内。而现在情况大有不同,随着教育的普及,很多新生代的农村人口已经进城上学工作;而国家农村土地结构的调整也使得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去经济发达的城市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农村小伙子娶了个的外地媳妇,或者当地的姑娘远嫁他乡,都已经不稀奇。出现这咱情况与我国的户籍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开革开放前,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再加上经济的不发达,人口流动较小,可选择的结婚对象范围也就小;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开户籍的限制,特别是2000年以后,由于城市化的增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村人口开始加速向城市转移。在华县的调研中,出生在1965到1970的人,结婚对象有79%是来自同一个样的县的,邻县的占到21%,外省的没有。而出生在1985到1990年的人,结婚对象中来自同一个县的下降到55%,邻县的占到25%,外省的占到20%。以后随着农村发展,婚姻对象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三)婚庆方式的简化

尽管在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中明确提倡节俭办红白喜事。但是秦东地区农村结婚还是讲究隆重,以免在乡里乡亲面前没脸面。少数家境殷实的,请的是专门的婚庆公司,订制的酒席,和城里人的婚庆方式已经没多大的区别。绝大数人还是会选择传统的方式,在自己家里庆祝,请村子里德高望重者担任司仪,找个乐班子,吹吹打打,图个热闹。请个厨师就在自家院子设席棚待客。一旦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不够用,左邻右舍的都会拿出自家的来共用。人手不够都过来主动帮忙。在一些村子中,一旦谁家结婚,那就是全村的喜事,全村都不用做饭了,一起去吃席。吃席一般分两棚,头棚即先入席的是远来的客,因为路远要先吃先走,二棚基本上就是庄客即本村庄的人了。一些怕麻烦的就近到镇上订席来宴请宾课。当然去的人不能多,每家只会派个代表去,不能全家出动,除非是一些近亲。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这一方式渐渐成为主流。

(四)对待媒人的态度

由于秦东婚俗自古依赖媒妁之言,对媒人很是尊重。即使是自由恋爱,也有谢媒这一说。婚宴当天不仅夫妻双方以及各自家长都要向媒人敬酒,以感谢其促成一桩好姻缘,同时也要给媒人一定数量的钱币以及烟酒,以示感谢。在农村由于没有专门的婚介机构,媒人一职就显得特别重要,是一种很受人尊重的职业,一般是由当地人缘好且能说会道的人担任。由于近些年来,进城务工的人数增多,大多数人都会通过相亲这种省时省力的方式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每到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前后,在一些集会上总有许多的单身男女相聚在一起,而媒人游走其间,为其牵线搭桥,尽月老之事。

(五)彩礼变化

在秦东地区结婚彩礼一向必不可少。彩礼是由六礼中的第四礼“纳成”演化而来的,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至于聘礼的多少,取决与女方的贫富与身份。《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7]这也是婚姻仪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彩礼的交付意味着一桩婚事就此定下来,剩下的就是选定日子举办婚宴。至于彩礼的数目多少,由女方约请对方的长者参考各地的标准,确定具体数额,然后赶在婚宴前选定日子,多以现金的方式当面交清。由于农村人口收入的增加,彩礼数基本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考虑到物价和收入因素,基本上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2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33-02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嬗变的根本动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村产业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在提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海西农村文化事业也开始走出低谷,逐渐呈现出不断升温之势,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活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他事业的发展来看,农村的文化发展仍然普遍滞后。海西农村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教育、大众传媒等确实使广大农民面临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享乐标准,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贫乏的文化活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与先进文化接触少,现代文明知识相对缺失,成为农村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嬗变的一个根本动因。

福建背山面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闽西北绝大部分属山区,交通闭塞,而闽东南则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和商品经济条件都有明显优势。因此,历史上就形成山、海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带。改革开放以后,在“让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导思想下,闽东南区域率先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济发展的优势得以激活,山、海区域发展差距迅速拉大。东部沿海富裕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已经有了以下特征和趋势:富裕农民的生活模式已从生存型转向小康型,为他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闲暇时间的分配已得到较科学合理的安排,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逐渐增加。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有较大增长,它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1]。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同东部农村相比较,贫困和弱质的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西部农村的很多地区,由于经费不足,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仍相当薄弱,在一些偏远地区许多农民甚至一年都看不到一场电影。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受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仍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山区,人们的市场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都较为淡薄,落后的思想观念禁锢着农民的思想、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山海区域发展差距成为农村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嬗变的又一个根本动因。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博弈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抛弃了对传统的敬意,必然会导致妄自菲薄和盲目自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博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文化具有基础性与暂时不可取代性的特点。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对现代价值观念的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表面看起来,我们的农村正在走向城市,城市的文化已经浸入农村;然而由于缺少城市的物质基础作为载体以及广大农民有限的文化接受能力,实质上城市文化根本没有可能真正取代乡村文化。把乡村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连根拔起,用现代城市文化进行完全覆盖,不仅大错特错,而且得不偿失。农村文化的根基仍在发挥作用,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根植农村,找出适合在农村生根发芽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保留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风民俗,又焕发出一种特有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平衡中求发展。虽然历史积淀传统,但传统并不完全等于过去,而是必须活在当下并必须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思想资源。与海西经济建设同步,从文化贫困、文化温饱到文化小康是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传统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的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逐渐成为农民脱离贫困的内在障碍,如听天由命的人生观、老守田园的乡土观、重男轻女的生育观、迷信落后的信仰观等。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张力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在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便凸显出来。没有健康的价值观念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文化水准的地区,分层次进行教育,注重价值观文化精神层面和物质设施层面的建设;结合海西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区城文化相结合,并大力加强海西民俗文化的建设,实现价值观嬗变的“软着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切合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中,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普及;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开展新农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公民意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讲与致富创业及农业技术推广结合起来;要根据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接触理论不多的实际,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语言。

2.引导农村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福建是一个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名列前茅。相对其他省市,福建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投入小,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底子薄,底蕴厚”的特点。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影响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真正构建起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发展特色文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契机,推动和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的享受者,又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如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民营剧团等组织形式,对于这些,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使它得到发展;注重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拘一格聘用有特长的民间艺术人才,培育文艺骨干创作优秀作品。

3.挖掘新农村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极少受到外来文化和“速食”文化影响的海西农村,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宝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新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就是要把新农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在文化开发中得到实惠,让新农村在文化建设中增添活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当农民意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同他们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紧密相连时,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其中。新农村文化价值的开发有利于吸引城市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利于加强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海西新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旅游如宁化龙岩客家祖地、永定土楼等,红色旅游如古田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而乡村旅游则是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活动、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既迎合了“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潮流,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还对改善乡村社区环境,优化乡村农业生态和乡村旅游环境都十分有利,同时还能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这能从根本上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4],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4.突显海西新农村对台文化优势。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建设海峡西岸新农村文化,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族谱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注重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如,2008年福建省启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成为两岸民众建立文化共识的重要支撑;2009年福建成功举办了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2009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5]。这些活动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带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文化和经济发展,又促进了两岸人民的交流与了解。今后还可在两岸品牌节庆活动上更多地创新,让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陈晓宏.关于晋江富裕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EB/OL].省略,2007-06-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3

我的新农村与我家乡的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

农民增收伴一系列负面,是医疗保障显得,地方又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财政转移支付三组成。

建国后,农村卫生工作,农村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从5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筹资,为农村居民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低的条件下,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巨大成就的,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医疗保障了严重的衰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绝大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投入。1998年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元,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投入的15.9%。投入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由此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投入,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预防保健服务削弱。传染病(如肝炎)控制;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等)又死灰复燃。

新世纪,应该加大投入,规划,帮助等多措施,切实把医疗卫生的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卫生服务质量。(2)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基层预防保健的现状,要公共预防保健是的职能,应该这的财力、人力投入。是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预防保健。(3)发展和合作医疗(4)、的农村医疗保障。

还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公路硬化情况。建设新农村,是党、国务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的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综合建设,是把农村建设经济繁荣、设施、环境优美、文明的新农村。重大决策为“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了新的历史机遇。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地区惟一的运输,是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的基础设施。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要的。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农民收入,农民就业,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乡风文明”;可以农村城镇化进程,村容村貌,“村容整洁”。当我还在读高一的时候,听家人说会修水泥路,那时候可让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摆脱泥巴路了,天晴时漫天尘土,下雨时泥泞不堪,而且经常是坑坑洼洼的,真不爽啊!当我踏在新铺的水泥路上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铺的看,但路面蛮平整的!有条水泥路好啊!进进出出多了,我也不时可以飙下车了!修路的钱有一需要农民出钱,但却一户没交的,这足以说明农民对修公路的渴望!天天说在嘴上吗?要致富先修路吗!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了产业结构,是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利益的大好事。

农村教育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在村,我好象没看见过发展农业生产的书籍,也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村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怎么能教育呢?书籍就会缺少知识,农民的素质的就会受到阻碍,现代化的新农村怎么能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村民呢?在农村也文化活动,最多是舞一下龙。但我隐约记得上一次舞龙六、七年前的事。舞龙是一件好活动,星期里,全村人的性都调动了。年轻的由几个中年的师傅带着,到了晚上整个村都沉静在春节的喜庆中。爆竹声几乎就没断过,都在忙着接龙。的这条龙有十五节,前面两个打灯笼的和打锣的,接下来有四个人轮流举龙头,后面还有两个打锣的,四个打鼓的,反正总共有三十二个。在星期里,舞龙的大概内容是穿屋、贺寿、贺新房子等节目。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讲到,处理好三农问题,事关我国老百姓民生大事,必须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当前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和政策的问题。尤其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土地的使用、人口的转移、资金筹集等各种技术性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此,笔者通过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从个案出发,发现经验和教训,分析其原因,试图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以期望对新农村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按照中央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积极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针对我国当前及今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点,探索依靠农村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农村社区的问题,改善农村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状况的一项重要建设事业,也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把握农村社区变迁规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效途径,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型农村社区概念

较早的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指居住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是根据血缘和地缘关系聚集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农村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以上定义固然指出了农村社区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实际上他们所指和我国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无异,探讨的可以说是农村地区以乡、村为单位的小型农村社会。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得不到学者们的认可,学者们关注的和我们当今社会所要建设的是一种新型农村社区。

2.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经济活动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地的变化,农村社区居民不再仅仅依靠农业谋生。(2)新型农村社区成员流动性不断增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到小城镇,城市落户,农村社区成员从职业流动到地域流动,进入了一个高度流动状态。除此之外,农村就业结构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民阶层处于快速分化之中,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区成员同质的明显下降。(3)新型农村社区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是社区建设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4)新型农村社区多以居民集中居住为特征,社区组织形式多样。现阶段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多以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形式进行,便于集中农村社区各种资源,同时有助于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也节约了大量农村土地资源。

3.农村社区变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启示

农村社区千差万别,其变迁途径和过程具有多样性,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总结农村社区建设的变迁规律和变迁趋势,可以归纳出如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启示。

(1)农村社区政策发生作用的基础在于社区居民的经济理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尊重农村社区居民的理性选择。(2)培育农村社区居民“合作”及“集体”意识,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化建设。(3)尊重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机制。(4)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5)明晰和保障居民产权。(6)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要素自由流动。(7)重视农村社区意识形态的培育。一方面,对社区干部、领导加强敬业、奉献、虔诚精神的培育,利用社会环境中声誉机制约束他们行为,降低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社区居民加强“合作”、“互助”、“家族声誉”、“荣辱观”、法制与民主等观念的教育和形成,从而引导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正向变迁。

参考文献:

[1]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4).

[2]姜惠莉 张翠红 王艳霞:当前农村信息需求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 2007(01).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5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建设新农业、新农村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没有新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农民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民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没有新型农民的塑造就根本谈不上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不少农村地区一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或者在农村从事非农经营活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妇女、儿童、老人,这支劳动力队伍显然难以承担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因而新农民培育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当然,最终能够将高素质农民稳定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经营条件,完善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有关农业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农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样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了解市场经济知识及规律和拥有一定经营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6

何谓新农村?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型让人们去学习。新农村不是样板村,不是政绩工程,不是人为“秀”出来的。新农村是从广袤的乡村大地“长”出来的,深深地扎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与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新农村建设的这种自发性和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其难以出现“高大全”式的典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搞新农村典型报道时,要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这种复杂性和艰巨性。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总要求,结合新闻报道的实际,应从下面一些视角人手,去发现新农村的典型,发现新农村之“新”。

1.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重点报道农村生产力的新变化、新技术、新方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

2.农村工业化。发掘农村工业化的途径和方式,探讨农村工业化对新农村出现的内在力量和独特作用,分析工业化对于传统乡村的革命性变革作用。

3.农村城镇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其工业化基本实现后,通过机械的引进和化肥的使用,工业反哺农业,出现了第二次农业革命,农业在生产率和产量上均实现了新的飞跃,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传统的农业土地上出现了一大批既不同于工商业城市又不同于传统村庄的城镇。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值得探讨。

4.人地关系。土地是农村的根本,新农村建设会引起传统的人地关系的改变,这些改变中蕴涵着丰富的新闻。

5.农村新人的出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出现,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

6.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最持久、最主要的动力。要及时发现农村教育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7.农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会体现于农民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卫生等方面,任何一种对农民有利的新办法都值得推广。

8.农村扶贫。外力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将会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9.农民负担。不断地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生活宽裕,本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10.农民观念。中国农村长期小农经济形成的小农意识、保守观念、封建思想是束缚农村进步的无形绳索。加入市场化、国际化大潮的农民,在观念上的任何新进步都有可能更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11.农村文化。农村的旧时习俗、婚丧嫁娶、民众宗教、家族文化、民间文化、人文传统等等,有哪些是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有哪些则会阻碍新农村建设,值得研究。

12.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的婚姻与家庭建设中,有哪些封建糟粕需要抛弃,有哪些传统美德需要坚守,有哪些时代风尚需要高扬,这些都将决定新农村的具体内涵。

13.农村组织与社会分层。农民在当代自发地形成了一些什么组织,在农民这一共同身份下,农村社会也出现了分层,像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工人、个体工商户等等,这些新型的组织和阶层,也将会形成新农村的特点。

14.农村社会流动。城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都将发生人口的社会流动,这样的流动与新农村建设也是有关系的。

15.村民自治。农民抛弃掉千百年来加于他们身上的这个权那个权的束缚,形成现代的民主意识和公民观念,将会与新农村建设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以上15个方面的内容,也不过是一个挂一漏万的概括,其每一个方面的点滴进步,都可能会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并积累为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7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背景;现状;成效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3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城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实行的二元城市化政策,使城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故亟须调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思维,加快城乡统筹,以促进农村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城乡统筹中,农村处于劣势地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并在近年来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结合中在全国广泛开展。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社区的需求,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村,经过区位调整、统一规划,建立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一次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5 958万,虽然最近几年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迁移,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在农村生活,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已经失去了靠青春和体力打拼的资本,再加上城市的高成本,大部分要返回农村。受制于传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外在体现,所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3.8%,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3.7%)将近10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和发展空间产生巨大的需求。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农村呈现出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居住的特点,而且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的迁移,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住宅闲置增多,土地利用率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新农村社区可以整合闲散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建设的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为加快地方发展工业、加速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和空间。新农村社区建设实际上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传统分散的农业劳动方式也逐步为农业机械化方式所取代。改革开放30年,河南农业机械化、合作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5%,农业专业化、合作化程度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耕地产,甚至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一部分农民就近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移到大中城市,从事更加远离农业的工作,城镇化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说明,河南农业农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社区,有利于开展集约经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自国家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后,河南省各地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2012年河南省全面启动了县(市、区)新农村社区布点规划,截至2012年7月底,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投资631.5亿元。

其中安阳市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4个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推进县(市、区)、14个整体推进乡(镇),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共投入资金93.27亿元,已经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3个。其中23个社区已完成建设进度的80%,有25个社区已完成60%,68个社区完成30%。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已建成87个,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县城近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建成社区面积69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7 000余亩,入住户数1.7万余户。

新乡市把全市3 571个行政村规划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启动建设,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完成拆迁面积5.2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2.6万亩。

综上所述,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已经成功探索出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三、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善了居住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社区化发展

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彻底改变城乡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基本实现了“五通七有两集中”。其中,“五通”指通自来水、电、四级公路、宽带、有线电视;“七有”指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连锁超市、标准卫生室、文体活动广场、幼儿园及小学、养老院、科技文化中心;“两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社区建设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井然有序,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实现了居住楼房化、生活城镇化的转变。

(二)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通过“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在不减少农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置换,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腾出建设用地,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拓展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中牟县政府官员了解,中牟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共涉及427个行政村,这些村庄累计占地面积21万亩,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节约土地10万余亩,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服务腾出很大的空间。

(三)节约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宅基地复耕后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传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安阳锦和新城为例,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 500余亩,新城占地2 600亩,节约土地近7 000亩。锦和新城规划统一流转2.5万亩土地后,目前,正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区占地2.5万亩,是一个集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种苗繁育、瓜果生产、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农民既可以在园区承包土地又可以务工,成为职业化的农民。

四、结论与思考

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省各地普遍开展,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新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原来散居的村落转变为集中化的新社区,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整合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腾出了更多的用地指标,也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但是目前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很多人定位不清,缺乏正确理论指导。许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甚至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居住集中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目的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镇化率,这是一种很大的理论误解,由此也造成目前合村并居的推行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如果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着眼点仅限于土地,而不是从城乡社会的整体转型角度来进行,单纯地就合并谈农村社区建设,这仍然是坚持城乡二元观的做法,单纯地让村民住上楼房,并不意味着实质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城市和乡村人为的割裂开来,将农村发展禁锢在农村,是不利于和谐城乡关系发展的,势必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力图在城乡一元发展的新思维下实现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突破,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改革成果共享,城乡居民平等流动机会的增加以及发展权利和权益的平等性、参与的公平性、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所以,村庄合并,建设新农村社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民身份的转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及由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基本权利的不均等,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小京.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程同顺,杜福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3).

[3]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2009(2).

[4]刘高銮.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7(11).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8

摘 要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软环境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应有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前景相适应的文化类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复兴传统体育项目,将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转型形式植入到新农村文化中,可以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传统体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业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门类,农村人口在整个的河南社会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一直也是制约河南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新农村建设在改变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质上并不应该是一种完全脱离农村社会根基的文化,一种完全现代化的、外来的文化对农村社会的改革的效能是有限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对农村社会文化的改革却落后于农村经济的改革,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通过改革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并且复兴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将此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根基,这样使得农村对于新的文化类型不陌生,也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社会的文化状态,实现全面的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在河南农村中诸如习武、秧歌、庙会舞蹈等传统体育形式一直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体育项目,通过定期的参与到集体的体育项目中去,可以使得农民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得到调剂,也可以使得农村人口在节庆时期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据农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民尤其是女性通过空闲的时间参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还有利于传统农村社会的稳固,传统体育项目除了个别项目之外,大多都是一种集体项目,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通过参与集体项目可以让农民对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形成归属感,比如说参与庙会舞蹈,通常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庙会是以一定的自然和行政区域作为单位参与的,参与者通过一定的区域组织在一起,并且以此为整体与之外的农村社会进行文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因此农村对于这样的单位是有归属感的。

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流动,河南农村的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衰败,除了太极拳等个别地区发展比较好之外,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出现了发展乏力的情况,秧歌、庙会舞蹈等一度被作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所禁止,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被提倡,集体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此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农村社会中青年劳动力不足,在农村社会中老年和幼年的人口占据了农村社会的主体,这部分人口在从事农业劳动之外,很难再有时间和经历去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并且很多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他们受到疾病的困扰,也没有能力参与到传统的体育项目中,这些都造成了河南农村社会传统体育项目的衰败。

二、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相关性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末启动以来,对农村社会的改变实现而意见,尤其是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居住形态的改变,现在在河南各地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和那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以自然聚居形态的农村社会,农村开始进行楼房改造,农民迁入楼房。这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是不能想象的。农村社会居住形态的改变,对农村生产、农村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对农业生产而言,传统的居住形态是以围绕可耕种土地形成自然聚居,在这种聚居形式下,农民可以较近的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也可以较为容易的放置在农房中,并且散居的形态也使得诸如玉米等农产品有着充足的晾晒区域。这些都是与农村传统生产形式相融合,但楼房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村社会的这种生产形式,农民无法再将生产资料搬进楼房,也不能在将生产产品在附近进行晾晒。而且这种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也是明显的,农民文化是以熟人社会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费孝通先生在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文化形态时就指出,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血缘关系构成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根基,父老乡亲这些血缘和非血缘的熟人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受到冲击。

传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植入到农村社会中,文化的改变相对于经济形式的改变要滞后的多,因此虽然河南的广大农村中居住形式和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但一部分的农村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依然发挥着功能。新的文化形式也不应该是一种脱离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全崭新的文化形式。在20世纪初费孝通等一批学者就开始探究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通过一种将外来的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引入农村社会,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技术的形式,将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引入到农村社会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当时部分学者过于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将农村中一切文化都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式,忽视了农村社会文化的韧性,结果导致新的农业文化形态很难和传统文化形态相融合,从而造成了对农村社会改革的失败。

因此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也是需要通过将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功能,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建立一种农村社会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对于新农村文化的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地传统文化形式,河南农村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复兴传统体育项目,输入新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现代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可以产生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形态。

三、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的现实路径

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结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对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形式的体育运动形式受到原来文化内涵的限制,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这样的文化形式,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围绕着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展开的,没有文化的依存,这些传统体育形式也较难开展。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强身健体的文化功能等内涵,实现其形式的更新。

其次在进行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消失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实现,而其重新的复兴则需要大量的推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通过有目的性举办一些传统体育运动的项目的比赛等,有引导性的将传统体育项目的复兴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最后是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形式的改造,将其纳入到农村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农村人口从事传统体育的兴趣,通过学校的推广,扩大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人口基数。

总之河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新的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通过复兴传统的文化形式,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植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复兴,也能有效的将传统农村文化实现与现代新农村文化的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号2016―gh―1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旭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 张兴梅.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9).

[3] 姜娟.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优势[J].搏击(武术科学).2011,(3).

[4] 王进选,温路广,范杏茹.挖掘民间传统体育 构建和谐新农村[J].前沿.2010,(6).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9

【关键词】“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

1987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时时考验着地方决策者的智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实施“新农村运动”,以此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韩国1970年代的的新村庄运动则是由政府牵头,村民自治的模式。韩国新新村庄运动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都得益于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缘故。为促进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韩国政府在当时做了很多努力,也正是这些对乡镇建设的新构想,才使得韩国的“新村庄运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韩国“新村庄运动”的发起过程

韩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振兴计划,将国家从贫困边缘线上拯救了出来,这一系列计划当中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成为重点,但在此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严重不均衡,导致农村人口的大批流动,并带来了诸多城市社会难题。而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濒临崩溃的边缘。

1.1新村庄运动的实施

经历过“汉江奇迹“的韩国,无论从国民生活,还是国家实力,都展现着发达国家的自信,但自信之余,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在仍然贫穷的韩国农村。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大。

1.2新村庄运动的实施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农村运动,韩国根据不同地区新农村运动开展的程度以及村庄原有的基础条件,把全国的农村村庄划分为若干类型并选定不同的工作重点。1973年,韩国把全国农村村庄分为基础村庄、自助村庄和自立村庄三类。基础村庄为新农村运动开展不得力的村庄,没有进村道路也没有治理村内的小河流,户均储蓄不到1.5万韩元(按1979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下相同),村庄基金不到50万韩元。这些村庄的工作重点为改善生活环境,政府在进村道路建设、屋顶改造、河流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支援。

2.韩国新村庄运动的成果

经过10年间的新农村运动,韩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农村居住环境离变化。到1982年底,除了远离大陆的一些岛屿外,所有农村都用上了电,累计283万农户;3714个里(行政单位)安装了申话,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通讯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屋顶改造工程全部结束,又改造了26万户农村住宅,改建了3047个村庄,建了3136~处给水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治理了水工流失。

其次是农业基础条件的变化。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在此10年间,韩国共修建了农村道路64686公里,架设了82596座大小桥梁,泊理了21562公里的河流,新建了5502公里的引水渠,修建了33364座中小型水库: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期间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户均纯收入由1971年的29.2万韩元扩大到1979年的153.1万韩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作物、畜牧业、养蚕业在总收人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三是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引进了农业机械。如动力耕耘机、拖拉机、插秧机、播种机等。

3.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

3.1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村运动的实质和精髓是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以政府为引导,动员农民自身。

3.2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积极支持,同时培养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创造性,逐步使农民走上农业科技创新、互帮互助的良性发展模式.

3.3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特点、规律,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并提高农民自我管理村庄的意识,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民主、农民组织、妇女参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技术推广、农业贸易、文化建设、城乡交流、农村旅游、有机农业等。韩国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搞政治运动,却引用了政府主导而计划色彩浓厚的农村建设运动,实际上是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防止弊端叠加效应,不然将变成劣势互补。

新农村建设变化篇10

关键词:电网规划;典型设计;推进县供电企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194-0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供电企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践“四个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阳谷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坚持“政企合作、共同推进、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序推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阳谷县供电公司通过沟通和协调,成立了由阳谷县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阳谷县供电公司各供电所与所在乡镇、村分别成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协调小组;公司内部组建了电气化建设办公室工作,负责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形成了责任分工明确、工作密切配合、社会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切实增强各级组织、各级人员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阳谷县供电公司除在各乡镇、用电村发放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宣传材料外,还在用电村显著位置制作了宣传标语和宣传道旗,安装宣传壁画,营造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3)严格落实,稳步推进。阳谷县供电公司坚持“充分调研,集思广益,统筹兼顾,稳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县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阳谷县电网结构特点,每年年初制订年度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计划,并与责任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稳步推进。

2建设坚强电网,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近年来,阳谷县供电公司牢固树立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先后建成投运了110 kV付塘变电站和35 kV闫楼变电站两座数字化变电站,电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了“电网坚强”的目标,安全供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通过标准化用电村建设及星级供电所建设,提高了农村配网的安全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

在加强电网建设改造力度的同时,阳谷县供电公司还十分重视无功优化和电压管理。按照部颁《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的要求,在全县设置了76个电压监测点,全县所有A类电压监测点采用GPRS传输采集数据,为统计分析电网电压状况提供了实时、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根据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采用集中补偿、随器补偿、就地补偿三种方式合理配置无功容量,变电站由无功固定补偿改造为无功自动投切补偿,保证了整个电网的无功平衡。积极开展无功电压优化计算,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利用负荷电压对应关系分时段进行经济调压。

3推行典型设计,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行超前规划

1)合理规划。新农村电气化对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电气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因地制宜,分层推进的原则,以经济实力强、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强镇、强村为典型试点先行,逐步全面铺开,着力打造优良的农村电网新格局。积极运用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标准,结合阳谷农村供电实际,统一农村配网规划设计,确立不同的典型供电模式。

2)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耗、降低管理成本”为重点,按照满足今后5年-8年用电需求为改造标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提高电网装备水平。一是引入固体绝缘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有效提高了配电网设备科技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二是采用景观欧式箱变,应用非晶合金(SH16)、调容(S11-MT)、有载调压(SH11)变压器,收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三是配电室内选用GGD型配电柜,安装FTW2-630抽出式断路器及KXL-250 A分路开关液晶显示功能,实现了数字化操作;四是安装配变信息采集终端,自动定时采集各配变计量点电能量、瞬时量、用电事件、电能质量等供电数据,实现了各配变计量点分时电量统计、负荷分析、线损统计与分析等;五是采用智能遥控跌落式熔断器,实现了遥控操作;六是大力实施绝缘化,变压器采用了绝缘护套,线路上使用绝缘耐张线夹,低压主干采用了绝缘导线。

3)加强过程控制。编制了《电气化村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现场施工人员全面掌握作业流程、作业标准、危险点的辨识控制及工艺质量标准等内容。加强过程控制,普建阶段实行“周通报”制度,攻关阶段实行“日通报”制度,实现了工程动态在线控制,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和解决。严格执行电气化建设技术标准,切实把好工程设计关、设备采购关、施工关和验收关。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彻底消除了供电卡脖子现象,解决了供电超负荷、超半径问题,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均得到提高。

2)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促进了政府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群众逐步改变了原来用柴火做饭,用煤球取暖等传统生活习惯,迈入了电气化、信息化的生活新时代。

3)创建了安全和谐的供用电新环境。坚强的电网、健康的设备使我县农电安全基础得到了增强,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用电氛围。

4)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伴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科学化管理手段为依托,在业扩报装、故障抢修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供电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客户满意率大大提升。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开展,不仅加快了电网发展步伐,改善了农村配网基础和管理薄弱的局面,降低了电能损耗,提高了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而且开拓了农村电力市场,提高了农村电气化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