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00:35

学风建设论文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1

本班是农村初中,由53人组成的集体,学生不仅在校必须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还要进行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在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后,我总结出学生集体的特点,即性格差异大,总体反应比较迅速,灵活,但是比较浮躁。她们对知识的习得掌握的很快,不过止于表层而不能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遗忘也较快。

二、思考产生现状的原因

(一)思想不重视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流露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对于考试,大部分学生也是临时抱佛脚。这就造成她们对于日常学习的不重视。

(二)选择性学习

由于初中教学的特殊性,科目较多,而且出现了许多在小学不曾有过的学科,学生不免将目光转移到这些技能科目上,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于那些“经典”科目,学生未免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加上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因此导致了她们的选择性学习,即对于部分科目,或者称之为感兴趣的科目认真对待,而对于那些相对枯燥的或者需要自主学习较多的科目,学生们就会出现应付的现象。

(三)不及时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也很多。前面提到了选择性学习,学生对于部分科目的学习重视不足,就导致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复习,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浅薄,学习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三、行动采取措施及结果

针对以上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就我班为例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措施。

(一)整体行动

在班级中对于学生进行整体的辅导,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融入集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在集体中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安全感,而不至于在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

1.思想教育

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因此及时的正面的教育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一定学能的培养,促进其优良习惯的形成。因此,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机会如班会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何为对,何为错;何为积极,何为消极。也通过各种事例向她们说明扎实学习的必要性,并适时提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我还结合当前升学压力,请来了刚毕业的学生以身说法,加深对学生的影响。

2.规范制度

过分的制度化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可是适当的制度化却也是尤其重要。我在班级立下了几条班规,如不可以迟到,不可以作弊,不可以抄袭等,让学生了解自己行为的底线,当然,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适当的错误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但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3.组织活动

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她们知识学习的效率。我发动了班委,分别组织了“单词王”选拔,辩论赛,打字大比拼,手工大赛等等活动,并选出了各项高手,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带动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从效果上看,学生非常投入,并涌现出一批专项高手。

4.树立典型

榜样的树立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期内有一个小目标,同时可以优化班级的学习气氛。笔者在班级内部就尝试着评选每周十星。虽然这样的选拔在过去就曾经出现过,但是我进行了改良。学生在选票上不仅要写下心目中的每周十之星,还必须写下选择他的原因。在唱票过程中,读票的学生将该原因一并读出。通过观察我发现,虽然有的学生并没有被选上,但是当她们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并得知原因的时候,脸上瞬间出现了惊喜的表情。我在结果出来后,还对这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了大力的表扬,在随后的学习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更加努力,而且很多都在后来的评选中榜上有名。而在班级中,我还在墙上留出了一片园地,将该周十星的照片挂在墙上,其他的同学可以给他写寄语贴在照片周围,这对于该生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对于班级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二)局部行动

虽然整体行动有其优势,但是不利于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有其特点,如果忽略了这些特点,就无法因材施教。因此,整体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有局部行动。

1.互助小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学习较好的学生,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成绩较好的一门科目。那么就让这些学生发挥其所长,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互助小组。我不仅在自己班级内部组成了各种互助小组,也在平行班级之间结成了互助小队,让学生自己评选队长,负责本队的学习任务,检查队员的学习效果。这不仅在班级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在班级之间创设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2.谈心跟上

有的学生在某一个学习阶段会出现迷惘或者懈怠情绪,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一定的指导及支持。因此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的谈心有时候显得尤为有效。这不仅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及鼓励,也对于教师了解及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风建设是一个贯穿学生在校期间始终的一项任务,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抓,常抓,并不断反思,找出相对有效的方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为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陈永明,《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华龄出版社,2006年3月

[3]丰云,《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吉林音像出版社,2008年7月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2

1.1学风建设没有深入实践

学校的学风建设构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虽然学校在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但是,采取的实际工作比较少,学校的学风建设并没有落实到实践工作环节中去。学校学风建设缺乏系统性、以及实践性。这就导致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只停留在学校建设的规划书面上,并没有深入实际。

1.2学风建设呈现浮躁化

学校学风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学风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学风建设工作流于表面化,工作并没有深入实际。学风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不当,方法落后,呈现出浮躁的特点。

1.3学风建设具有历史延承性

学校学风是在学校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校文化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规范、引导学习发展的作用。学风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懈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在功利化的影响下,学校学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使学校的学风建设面临着重重的危机。

2导致学校学风建设现状的原因

导致目前我国学校学风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方面,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可观原因,同时还有社会历史原因。

2.1主观方面

加强学校学风建设,首先在思想要给予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首先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老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条件。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并不是从学生出发,忽略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进行素质教育空有口号,但是并没有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2.2客观方面

加强院校的学风建设,要建立起十分完善的学校奖惩机制,对于有突出共享的要进行奖励,对于在学校学风建设中,严重影响学校学风建设的个人要进行一定的惩罚。在很多院校中奖惩机制建立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同时,在学校只注重课程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这样就很容易使学风建设流于表面化。

2.3社会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进行的。长期以往,导致了功利主义在社会中的盛行。这种功利化的思想也对我国高校教育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中进行学校学风建设,难免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表现。我们知道学风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但是,在市场环境的影响,学校学风建设难免会出现流于表面的现象,这反映出了现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了浮躁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3当前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是实现高校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需要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文化历史背景及结合具体的实际需要,对学校学风进行建设。努力培养军校学员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同时要使学员认识到国防建设的中性,以及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在学校学风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立标准,强规范,建机制。

3.1学风建设中要加强两个主体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执教者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建设。老师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对学员素质的养成具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此而言,在院校中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水平。以身作则,摒弃娇气、骄气、邪气,树立正直、善良、厚道的形象,弘扬师德,提倡奉献精神,以无形的力量树立有形的榜样,以师德带动学风养成。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了学院的水平,因此需要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升教育的实际教学水平,必须是教员又十分过硬的专业素质。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教员要以身作则,带动学校良好学风的建设。其次,要加强受教育主体的专业素质能力。院校学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认真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要过关,要拥护党的领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学风建设。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才能体现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时间也是对教学活动的延续,是提高学员知识的掌握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加教学环节中实践性教学的比重,重视技能培训,提高可操作性。

3.2在学风建设中要注重隐性学风环境的营造

一要规范课堂行为规范课堂行为主要是从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出发的。教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组织教学,明确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目标,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式。而是受教育主体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课堂纪律,配合教员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二要严肃考风考纪由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员学习不认真,在考试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考试的过程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要规范考试纪律。加强对考试作弊学员的惩罚力度。

3.3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学风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督导机制,对教员的教学进行及时监督,对教学质量、教学结果进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其次,要建立奖惩机制,细化学院的考评标准。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表现突出的学员进行奖励。参加活动不积极,甚至冷嘲热讽的学员要加以批评,进行思想教育,必要的时候给予其记过或退学处分。

4结语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3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为例,该院在学风建设中创新思路,完善体制,经过一系列学风建设实践和探索,取得较好的成绩。

1.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以良好的新生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学院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校史院史学习、专业介绍、学籍管理、培养方案、学生手册学习、图书馆检索培训、大学学习规划等一系列入学教育,并组织新老学生交流会,旨在增强爱校爱院意识,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并将学风建设、诚信教育融入入学教育中,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对后来的学习生活及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开展“启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为学风建设营造氛围。学院开展“启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主要是邀请土木建筑行业社会名流、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知名校友、学校教授以及艺术大师等,以开展讲座、座谈的形式,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感悟,对学生的大学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为学风建设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启程”计划开展以来,学生反应热烈,在加深对专业了解的同时更清楚将来就业方向,另外也加强院领导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今后学校学风建设措施的实施。

1.3不断优化管理方式,为教风学风建设上保险。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规律作息,营造学生队伍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请假销假制度,学院规定晚上自觉定点熄灯,并长期开展早读、早锻炼及晚自习等活动。通过对早读早锻炼、课堂及晚自习的周考勤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建立学风督促小组监督考勤,建立班干例会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学风建设班会,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宿舍之间的竞争和评比,加强全院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争先创优活动评先进班级、文明宿舍,促进学生爱学习、讲文明,并树立榜样作用。发挥辅导员、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的联动作用,课上课下注意自身行为举止,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督促学风建设。

1.4以党建促学建,拓展新领域,开辟新平台。以学院党员活动室为载体,开展党员、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当中一批先进分子开展“学风建设,我建言、学习目”的大讨论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方式,并树立起学习典型,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学风建设落实。在加强学风建设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平台。例如,创建土木学院党员之家微信平台,在发送学风建设相关信息同时开通“传递正能量,厚土华木人”这个栏目,把学生身边的榜样展示出来,让大家学习。

1.5开展学生活动,促进学风建设。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科技竞赛活动。例如连续几年组织的结构设计大赛,倡导和发扬建大学子笃实、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要求参赛大学生综合应用结构、力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自主进行模型结构的设计,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此类科技竞赛活动带动整个学院的学习风气;通过开展“重拾上课礼,课堂无手机”系列教风学风建设活动,让“尊师重教”传承,让手机远离课堂。

2促进学风建设建议

高校学风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抓好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在于结合具体学校具体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可实施的学风建设方案,并且长期坚持执行,在摸索中不断前行。

2.1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促学风。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但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促进教学实践更新,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风转变。

2.2完善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促学风。科学,规范的制度,严格有效的管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纪律管理、行为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加强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管理、实验与实习管理等;建立科学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坚持做好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使教风和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3营造良好班风促学风。班级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最直接、最稳定的环境,是学校进行教学和育人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风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风。通过班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

2.4加强公寓管理促学风。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最重要“基地”,相当于大学生在学校的“家”,公寓学风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优良的公寓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使身处于其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4

1.建设科技类学术社团。科技类学术社团是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因为很多学校是从专科合格或经合并成立的,科技类专业社团建设相对并不成熟,因而有必要组建以本科专业为背景的科技类学术社团或学会,通过社团或学会的建立和建设为专业兴趣相同的同学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一个实践互助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各种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断上进的个性品质,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学校要多邀请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为广大同学介绍前沿的科学知识,开阔眼界,吸收先进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通过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可以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要提升同学们对专业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开展以系或学院为单位的专业技能竞赛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此类竞赛对普及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程度,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可将比赛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以笔试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表现优异的选手才能进入决赛。决赛可以设有知识问答,才艺复活,实验操作等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竞赛的举办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4.加强学科竞赛的指导力度。要引导学生参与学院的科技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做好一系一精品项目的发动、组织、评比等工作;动员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区乃至全国的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化工论文设计竞赛”、“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导参与科研立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突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经过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会以更突出的表现,获得更佳的成绩。

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理论水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要结合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切实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党、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利用“五四青年”节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思想引领作用。开展“知恩知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发动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等活动,组织受资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寄上一份成绩单,发去一份问候。开展讲诚信教育活动。各班在学期初制订“学生诚信公约”和“班级公约”,召开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班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抓纪律整治工程建设

保证学风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利用校本评估的重要契机,以评促建,加强学风建设,执行值周制度、早操制度、学生晚自习制度及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加强学生课堂纪律考勤,加强晚自习管理,制定相关奖罚措施,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定期汇报学生考勤情况,并对违纪情况及时处理;严格请假制度,作到事前请假、事后销假,杜绝无故旷课、事后补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辅导员每天要深入到课堂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让学生熟读、知晓、理解这些条文、规定,牢记并遵守学校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劳动制度、体育锻炼制度以及课堂常规、校园纪律、图书馆规则等各项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学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以达到知纪知法、懂纪懂法的认知目标和守纪守法、用纪用法、护纪护法的行为目标。

四、开展宿舍文化建设工程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保证同学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受到潜移默化的集体主义及优美环境的熏陶,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宿舍文化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使这一活动逐渐成为学生自身的内在要求,营造更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1.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每周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每月年级辅导员要检查各自所带年级学生宿舍至少两次,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上报,并提出解决方案。每次开学和放假前,由学工组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排查宿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各种安全隐患。

2.开展好安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努力形成骨干带头,舍长负责的宿舍管理机制。以学生宿舍为载体,加强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创建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人意识。

五、加强分类学业指导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经过选聘考核等程序,由热爱学生工作并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学业指导。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完成从中学学习方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型。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参加学科知识竞赛,通过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国家四级的考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三年级的工作重点是强化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并继续强化外语学习。四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指导学生就业、报考研究生和写作毕业论文。

六、加快教学改革

以教学促学风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优良的教风能够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学校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观察、自我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和享受学习。

七、结语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人才培养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这一解释很好地概括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有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一个班级的学风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优良的班级和学风更将感染、带动班级成员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这些正面影响不仅反映在大学阶段,更将对大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在1985年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高校班级学风建设正好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了基础。本文从学生角度,以自身所在的班级为例,对学风建设进行分析。

一、班级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动科1301班同学于2013年入学,现已是大三学生,然而依旧有一部分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学习不上心。课堂上,很多同学或埋头于手机或伏趴于桌上,与老师互动极少;课后,热衷于打游戏、看小说、谈恋爱。很多人抱着到了大学就该好好享受的心态,将学生的本职工作———学习抛之脑后,一下子混到了大三。目前为止,班级CET-4通过率为86.95%、CET-6通过率为36.96%;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仅有2人通过。学风建设的不到位,导致班级总体成绩不理想。种种学风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觉得动科是农科,将来没前途,这山望着那山高,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在专业课学习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甚至出现逃课、厌学现象。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他们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更加没办法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科学的规划。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大部分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想考什么样的大学,想报什么样的专业等,清晰的目标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而当他们考上大学,便立即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进入大学后的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才算有意义等问题。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只想混张文凭,放任自己沉溺于游戏、小说,毫无学习的动力。

3.学习态度不端正,价值取向错误。这里有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有些同学只关心成绩,认为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在课程的选择上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的情况;另一个是有些同学只注重社团社会活动,忙于各种比赛、家教、做生意等,觉得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全忽视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这两种态度都带着极强的功利色彩,这样的同学也往往在道德品质、个人修养方面有所欠缺,如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淡薄,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生活懒散,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等。

4.学习方法不正确,无法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大学的学习氛围相对于高中来说较为轻松、自由,强调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但部分学生无法迅速适应这一转变,在学习上如无头苍蝇一般。加上缺乏父母和老师的监督,面对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人不会合理利用。平时既不跑图书馆,也不泡实验室,更不与导师交流,不善于利用手头现有的学习资源,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珍贵的时间被浪费在打游戏、看小说等无意义的事上,学习目标被淡化,同学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最后逐渐形成了浮躁、沉闷的学习风气。

二、班级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手机上网流量决定上课质量”、“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等校园流行语所揭示的各大高校学生上课的情况,在该班也有所体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班级学风建设的脚步?对此,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分析。

1.部分同学缺乏追求,没有树立人生理想。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开阔的眼界和对世界的充分认知才会让一个人产生改变世界的想法,进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成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有些同学在高中时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到了大学,这种状态也没有改变,或是有些改变,但目光是聚焦在娱乐八卦等毫无“营养”的事情上,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更不用说了解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这些同学对社会现实了解缺乏,也就导致自己对投身社会以后的路怎么走没有构思和设计,缺乏人生追求。

2.部分同学谈恋爱,疏于学习。恋爱作为大学生情感发展历程的重要体验,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有些谈恋爱的学生完全无心学习。就班中谈恋爱的同学来说,许多同学无法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感情,有着错误的恋爱观,如过快的在一段感情中确定关系,过分地看重对方的物质基础,恋爱至上甚至失去理智,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认真等,这种恋爱关系很容易破裂,对双方的学习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身为“90后”,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时代,网络媒体使得我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界,然而,这也使我们更加容易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并受其影响。例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这样的社会言论通过媒体的传播,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中滋生。在我班就有这样的现象,大家办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金钱,而不是办怎样的活动才能提高班级凝聚力;同学们参加活动之前考虑的是奖品、奖状,而不是参加活动这件事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利己主义也存在于一些同学思想中。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居多,不会替他人考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糟糕。如在宿舍中,有些同学在室友休息时,依旧吵吵闹闹、旁若无人,而室友可能是大学四年中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人,如果没有和谐的宿舍环境,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三、建设优良班级学风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的结果,而之所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因为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之路。对于班级学风建设,同样也需要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一些做法,希望能对班级学风建设有所帮助。

1.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同学学习兴趣。同学的专业思想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对专业的兴趣。事实上,很多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因选择了服从调剂,才成为动科1301班的一份子,所以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专业不了解,更谈不上热爱它。如何让这一部分同学对专业产生兴趣并树立学习目标,成为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①开设专题讲座、交流会。讲座、交流会的目的在于消除同学对动科专业的偏见,了解本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强对本专业的信心。具体实施时,可邀请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老师,进行专题演讲或者面对面交流会,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杰出校友谈谈成功的经历,传授经验,激发同学学习的动力。②引导同学进行职业规划,树立学习目标。歌德说过:“一个人追求得越高,他的才智也发挥得越充分。”所以,清晰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家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专业,进而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作为大学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个性发展目标,增强自我培养和锻炼的自主意识,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大二起,学院就要求大家参加锦程网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网络课程,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

2.加强思想建设,端正同学学习态度。思想建设在学风建设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教育应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时举办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班团活动。如定期去敬老院、聋哑学校当志愿者等。这样的公益活动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塑造美好的心灵,摆脱“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举办班级马拉松、登山等竞技活动,带领同学们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净化身心,同时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带到学习中去,永不畏难、不后退。②举办“老一辈的爱情”等主题演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一辈们的爱情更加单纯、浓厚,基本都是不断磨合,最后相扶到老。而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是家常便饭,恋爱双方没有责任感,对对方更不会表现出适当的宽容、忍耐,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同学们可以通过采访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了解老一辈的爱情,从而对爱情有更正确、深刻的了解,往后也能更理智、成熟地对待爱情。最重要的是,学会不让爱情影响自己的学习,认识到自己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

3.加强班风建设,以班风促学风。没有良好的班风就没有良好的学风,要抓学风,必先抓好班风。一个好的班风能促使全班同学身心健康发展,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学风建设。①促进宿舍文化精神建设,着重对宿舍长的培养。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大学生的“情感小屋”,温馨的宿舍氛围、和谐的宿舍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2013届的学生宿舍是混合宿舍,舍友非同班同学,而本班同学全部担任各个宿舍宿舍长,所以,促进宿舍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加强对宿舍长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学会有效的管理,善于调节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宿舍凝聚力。例如宿舍长可以通过带领宿舍成员参加院、校的活动,进行宿舍“卧谈会”等方式来加强宿舍成员们的“家人”意识。②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以班委会和团支部为基本支点。班干部是老师与学生联系的一座桥梁,校、院的许多意图都通过班干部去组织完成,班干部也最了解班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所以,提高班干部的素质水平是班风建设的关键。除了提高对他们的素质培养,更要求同学们在一开始的班委选拔时,就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仔细筛选候选人。在班级工作中,两委会的团结合作很重要。理论上,班委会和团支部分管班级不同的事务,但实际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界线,班委会应该积极响应团支部举办的团日活动,同时团支部也有责任承担班级管理中的日常事务。只有双方充分的协作,才能达到建设良好班风的目的。③优化班级制度建设,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发展环境。有学者指出,“强制在自由主义的胜利中以保护平等自由的缘由存在。”这句话是对班级制度得以存在的最好的理解与阐释。每个班级都是由不同数量的同学组成的一个群体,各个同学的性格、认识、倾向、兴趣、情感及行为方式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大家一起生活、学习,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班级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存在,能和谐班级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对某些同学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约束。作者认为,好的班级制度要以同学发展为重点,同学能在这样的制度管理下拓展他们的个性、解放他们的思想、发掘自身潜能并凸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好的班级制度还要摆脱“控制”与“制裁”,不让学生感到压抑,能够让他们张扬自己的个人价值,达到自我的丰富和完善。

4.改进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一提学习,很多同学就觉得枯燥、无聊、浪费时间,甚至感到恐惧。“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但其实,学习本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做学习的主人。①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学习。比起高中,大学的时间更宽松,管理更自由,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才能不浪费一分一秒。要转变高中单向接收式的学习模式,进而主动学习,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可以在每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学习工作时间表。最后,还要学会利用课间等琐碎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以猎取国际前沿知识。②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源。信息时代,意味着我们可以请到世界上最好的教师,集中最优秀的专家到自己面前,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只要有一台电脑。经调查,同学们人人都有笔记本电脑,所以要鼓励大家利用好网络资源,主动探求知识。同时,也要多跑图书馆,图书馆安静的氛围有助于我们学习。③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每个班同学的成绩都是参差不齐的,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方面肯定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且对于学习更加自觉,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既有助于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提升成绩,又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班外省的同学英语能力普遍较差,这也导致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不高,所以成立互助小组很有必要。④结合课本,走进实验室、牧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农科的学生,想要学好这一专业,关键是进实验室做实验,进牧场实习,最终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熟练地运用于实践生产。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也要求我们要有所创新。“导弹之父”钱学森说过,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所以,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学生,需要创新。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件难事。对于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作者:戈冰洁 杨海明 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谢龙华.关于高校班级学风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4):159-161.

[2]王正昱,杨光,周亚楠.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05-108.

[3]汪翠琴,寇国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77-78.

[4]宋东亮.宿舍文化的功能及其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144-145.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6

1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1对学风建设的意义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方面,与一般高校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一些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课教育方面,希望在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这种教育思维过于单一,学生不是机械设备可以无限的运转,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单凭老师的苦口婆心式教育是不能打动学生的,他们只会产生厌学心理而不是在学习氛围的带动下,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1.2教育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应该从知识和素质两方面进行教育,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才能让学生能够踏实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过于强化了老师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再加上一些老师上完课就走,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使教学过于单调、无味甚至冷漠,不利于学生加强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学校老师的感情;还有一些学校考核的标准比较陈旧,以试卷上的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就会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作弊、考试前突击以及与老师拉关系等事情经常发生,而学校也是根据这些试卷上的分数发放奖学金,结果不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助长了不良学风的滋生。

1.3社会习气充斥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对这些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学校老师也鼓励学生多与社会进行接触,导致学校的教学与社会部分,学生在身心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影响,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使得院校高职教育越来越脱离自己的发展轨道。

2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2.1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学风是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形成的一种学习风尚,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思维和价值取向,学风的形成脱离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真正的实现,因此学校要重视学风的建设。首先,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心底里对学风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经常开办学风建设的活动或者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学风建设的活动中来,亲身的参与胜过无数次的理论说教,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他们人生品质的一种锤炼。再次,对学生强调国家、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培养他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不仅以知识技能来谋生,也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刻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师资力量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风建设必备的物质基础。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和超高的技能水平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真正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老师高尚的品质也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让他们以老师为榜样自觉学习并提升自身的素养。其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教育教学设备要跟上教育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实践操作的设备要满足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校园环境要进行美化,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情进行学习。

2.3规范社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来往

高职院校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纽带,学生有必要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交往,但是对于正常的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便利的条件,否则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管,尤其是企业到学校开展的商业活动更是要严令限制,尽量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纯净的学习氛围;而对于一些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则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见世面,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精神上触动等等。

3结束语

学风是一个学校最强的竞争点,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使学生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具备优良的品质。目前高职类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明确学风建设的意义,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等方法,对学生的成才、成长,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高义丰王新秀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把握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正确看待学风建设的困境

当前,高职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其身心和思想并未完全成熟,部分学生自控力不强,深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易于沉湎虚拟的网络世界。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反映在学风上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学习主动性不强,通常是被动接受专业学习;二是学习纪律松懈,时有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的发生,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四是学习目的功利化倾向突出,只要是对未来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就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未来职业没有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课程往往忽略,这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从学生主体方面来说,之所以出现这些学风问题,是因为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目标志向短浅,理想信念薄弱。当前,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目标只在于获得毕业证书和顺利找到工作。很多大学生对“为什么上大学、大学学什么、大学怎样学”没有清晰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学习动力、学习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学风建设的基础问题,是需要教育引导的问题。理想信念薄弱这一特征在学业危机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习压抑”和“大学无聊”往往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二)学习能力弱,专业知识结构模糊。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以延续高中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为主,方式相对单一。对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学习方式的执行力度较差。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没有或少有印象,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也不清楚,对所学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当模糊,难以找到专业学习的切入点,进而渐渐产生专业认同危机并陷入学业危机。(三)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弱,职业意识欠缺。对于学校的学习纪律规定,大多数学生认可但自我约束能力差。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抄袭论文,以及课堂上吃东西、玩手机、睡觉、窃窃私语等行为和现象,部分学生表示可以理解甚至自己也会这样做。大部分高职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很少学生能够很好地执行。有些学生由于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何种方向的职业,造成了在专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无助和彷徨。总之,高职大学生在学习纪律和职业生涯意识的表现说明高职院校的整体风气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学生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意识等从根本上决定其学习目的与态度、自律能力与努力程度。学生是教育的中心,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必须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作用。(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思想保证作用。一所高职院校的学风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校的大学精神如何。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导向功能,能展现出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精神气质及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科学认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不同矛盾和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建设,这有助于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原则立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组织保证作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全体学生,而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动员功能,可以发动全体学生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目标上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形成共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风。“以生为本”的学风建设既要尊重作为个体的大学生自主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要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教学资源及其他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高度重视自己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为建设优良的学风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而学风建设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思考和探索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必须毫不松懈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旨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动力源,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依靠、态度上有所秉持、学习上有所追求。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必定具有勤奋的品质。其次,优化激励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是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积极挖掘、宣传、表彰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作用,营造和巩固良好的学风。再次,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并具有适当挑战性的目标。

(二)必须注重保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风建设提供良好保障。环境育人是推进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应有之义。一般情况下,个体深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努力促进学生生活园区、网络媒介、实训实践育人环境的优化。生活园区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公共区域,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平台、新领域。要紧紧抓住生活园区这个阵地,将其建设成为营造良好学风的有效载体。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加强校园网建设,积极推进“课内外互补、网上网下对接”育人模式的形成,力求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为学风建设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再者,要进一步优化实训实践育人环境。社会实践具有无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实践活动能促成学生的积极体验,从而增进其主动接受教育、提高自身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7

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教育体制来看,虽然素质教育开展多年,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发挥着作用,考试成绩依然是决定考生升学去向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首先摆脱掉巨大的学习压力后,对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荡然无存,其次由于学习方式的机械化、技巧化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固化,这种僵化的头脑直接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宣传、组织的力度还不够,认为这仅仅是一项任务,甚至有的学校将学生创新成果的多寡看作政绩。而多数院校,在组织过程中甚至把自己的课题拿来让学生参赛。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专门指导教师队伍,许多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在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指导学生,或者在自身研究的项目课题中分配任务给有志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意得不到施展。从以往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向和创新内容看,许多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选题过于宽泛,致使研究难以形成实用的成果,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作品中尤为明显,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不能突破学科,没有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组合、交叉。当然,依然有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没有提升到带动学风建设的高度,没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出现了学术氛围不浓厚,参与面不宽的现象,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或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工作的路径选择

1.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过去忽视时间、缺少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等受到极大冲击。网络公开课等第二课堂的开发、开放,各高校开展的科技创新课程的实践,在网络上平台上逐步建立,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呼之欲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重塑高校学风的要素。各高校发挥自身行业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以及营造创新学风的实践活动的维度、广度、深度依然有空间去研究探索。重新审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推进学风建设中发挥的潜在价值,开展协同创新,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引导学风建设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综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国际合作办学等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进学风建设。

2.以传统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学风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决于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建设的结构和目标的合理设置。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水平能否带来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仍然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学风建设又是其他两个职能的基础,更是其他两个职能的体现。专业设置应按照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设置,培养方案应结合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学风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又应该是学风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高校应进一步立足、发展自身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其对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要紧跟时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的时代性,培养创新氛围,营造良好学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服务。

3.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第一,开展学生学术活动,建设科技创新宣传平台。营造良好学风,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该加大学生活动中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宣传。高校要组织科技活动来普及科技创新信息、培养科学兴趣、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科研心得,邀请专家学者和指导教师开展讲座、指导课,丰富科技节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的水平,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知晓,人人志在参与,实践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高层次科技竞赛。完善选拔机制,组建专业固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有制度、有程序的组织学生、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帮助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作品。在检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4.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和推动,因此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设计、积极培育、推广,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对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例如: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加入创新能力指标,在奖学金评定体系中增加科技创新的类别,以形成大学生追求真知、勇于实践的育人氛围。高校管理者还应重视为学生组织营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各种学术论坛,开放科研文献检索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思维能力,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结语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8

专业思想教育就是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专业精神教育,专业能力培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要求和自身的特点,全面认识专业,探索并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其目标价值来说,就是以专业思想教育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和学业、指导他们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顺利就业,将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一起,实现学生和社会的利益最大化。[1]

二、专业思想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原则,应坚持是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解决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专业教育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尊重学生兴趣,以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为动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根本目的。具体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专业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并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专业思想教育直接负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突出思想性;在思想教育中渗透专业教育,体现科学性。[2]专业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提升其对分管学生所学专业的系统认知,充分发挥他们了解学生、在学生中有威信的优势,以专业思想教育为突破口,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水平,在其教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专业实际、自身经历等,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全程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专业思想教育的全程性就是要把专业教育体现在大学阶段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上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把握好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思考专业思想教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全过程统筹规划。专业思想教育的阶段性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进校直至毕业,将入学教育、职业规划、专业技能教育、能力培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内容顺序安排在一至四年级,分阶段进行。大一通过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认知实习等解决学生专业认知问题,告诉学生这个专业“是什么”;大二和大三,因为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围绕学生职业规划,用专业发展前景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懂得“学什么”和“怎么学”;第四年,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开展学生能力自我测评,让学生明白自己“能什么”,“差什么”。集体宣讲与个体辅导相结合:集体宣讲侧重于专业(行业)发展方面的教育,一般安排在入学教育阶段进行。通过集体宣讲可以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形势,以及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3]个体辅导就是利用差异化的科学方法,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课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爱好和兴趣,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初步确定基本的专业方向,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院所有青年教师骨干、大部分博士、教授都主动承担了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什么,怎么学。以专业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风。

三、专业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职业规划行动方案并实施

大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融合,就会造成自身发展迷失与内在动力的不足。专业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引导大学生科学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之一。[4]如果大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那么,他的学习目标就会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需要不强烈,因而,就会缺乏学习成就感的激励和推动,失去学习兴趣;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实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自觉性,提高学习主体意识性,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和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经过培养,往往就会形成习惯。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身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事业成功的基础。这里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的含义。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可能从事的专业工作有充分认知和高度认同,并着力培养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钻研创新、终生学习等职业素养。

四、专业思想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潮流,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实际和新的变化规律,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进而解决其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并以此来重新思考“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专业思想教育从普通学生最关心的职业前景入手,分阶段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掌握专业技能、具备专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每一个阶段既与学生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容易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又潜移默化地将现实的利己主义者逐渐引导成为具有专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从专业思想教育辐射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高度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专业思想教育寓于教书育人和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形成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局面。当前,还有不少人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政工干部和学生辅导员的事,专业课教师平时参与的很少。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的意识,一方面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下功夫,丰富课堂内容,生动讲授,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用自己的专业认知、专业思想、专业态度去影响、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和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认同所学专业,促进学生自觉提高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未来。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要重视人的能动性,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来实现其根本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目的就是要塑造大学生具有科学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5]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入学教育、专业课教学、就业教育和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良好促进。

(二)专业思想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内动力

学生是学风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是学风建设的内在因素。大学期间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学习,学生自愿学习、自主学习是构建大学优良学风的首要条件。专业思想教育,在学生接触专业的初期,通过专业基础理论体系解析、丰富生动的认知教学等,引发并保持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进入系统专业学习后,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实习、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特点和才能,明确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后,通过就业指导、学术讲座、实践实训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自主学习方法,看到专业发展前景,建立学习自信、专业自信。优质的专业思想教育能够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互动氛围。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间进行情感交流,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促进,都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能更及时、更全面掌握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思想上的热点问题,关心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参与专业讨论、研究。

(三)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能力培养平台建设

大学生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中都有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通过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等途径加以实现。为探索本科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立足专业技能创业训练,创建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提升信息工程类学生竞争力,我校于2012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训练中心”,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电子制作、学科竞赛、软件开发实训(JAVA、嵌入式、C++、Android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项目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近两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竞赛”、“计算机程序竞赛”、“ACM国际程序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等8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亚洲区银牌1个、铜牌2个;2013年两篇学生论文被EI收录,学生申请专利一项,大学生挑战杯湖南省三等奖三项。

(四)专业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9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层面的,指高校教学管理和学术研究的情况,以及高校教师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理论学习情况,直接反映在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二是大学生层面的,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也包括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反映在大学生的学习绩效和学习状态。这两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共同形成一所高校的学风。本文中使用学风的狭义定义,特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完成了之前确立的高考目标,而对自己的大学学业和未来缺少及时的规划,没有确立大学期间的奋斗方向,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大学的生活也比初高中更加丰富,很多社团活动和主题校园文化活动,都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神经,大学生在课外拥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时间,在缺少奋斗目标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学业方面。

2.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楚。根据现在的高考制度,大学生可能被一志愿录取,也可能被二、三志愿录取,而在一些普通本科学校,这种被调剂录取的情况更多,有近六成的学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被学校录取。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的专业和方向,也是依据父母或者长辈的意愿来选择的。以上两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对专业的了解。由于缺少专业的兴趣,就很可能导致他们学习动力的不足,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迷茫和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

3.影响学风的其他因素。随着形势的发展,在高校中出现了影响学风的新因素,比较典型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为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就业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带着这样的健康隐患进行大学的学习,也会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学风建设可以从加强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等方面入手,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奖惩机制,严抓考试风气。要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必须依靠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积极创新,寻求提高学风的对策和途径。

1.紧密结合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在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也是大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基础和保证。高校要通过有效的形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从思想和行动上提高学习意识。

2.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代表一所学校的整体风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学风建设的外部环境。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实,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文化素养得到升华,团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也会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能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这非常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严肃考试风气。考试是对学习过程的一次检查,要通过提高考试的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在高校的层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考风考纪的建设,严肃考试纪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威信度,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对发现考试违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在教师的层面,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考试之前不能向学生透露考试的重点,尽量减少开卷考试的次数;在学生的层面,要让他们懂得只有刻苦努力地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和发展,不应依靠考场上的小动作通过考试。

四、结束语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篇10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和力量,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在学风建设中,学校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强教学改革,把握学风建设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各种教学水平评估机制为优良学风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风学风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并把它作为教师年度职称评审的内容进行检查,在任何时间,让所有的教师积极投身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建设中去。

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新生刚刚步入校园,对新环境还不了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新奇,此时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机。在这一点上,应该考虑到对学生进行“先入为主”的教育方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生活中获得目标和方向。辅导员扎实抓好入学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守则》的教育,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讨论《学生守则》,加强制度管理。教育与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辅导员在开学后一段时间期间要及时组织召开班级班会,让学生们了解学校和学校的教学体系,明白其中的具体要求。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入学教育思想的转变,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学生角色的转变,调整其行为习惯。辅导员要从新生入学时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不能从一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在未来纠正。因此,建立一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制度是有必要的,一些好习惯的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风,同时促进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并且,辅导员的工作要不懈的坚持,长期持续督促、检查、指导。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学风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德育育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方向性和渗透性。德育教育的方向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首席指挥官和主导作用,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设计大学生涯规划。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加强专业教育的实效性。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质”上下工夫,而不是在“量”上。同时授课教师要注意德育的渗透性,将德育内容紧密地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刻苦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四、建立一个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

集体主义是班级的凝聚力,而集体主义的形成,除了辅导员负责这项工作,一个的能力强的班级干部队列是形成集体主义的核心,也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关键所在。主要干部能成为班主任的有力助手,辅导员除按学校要求建立健全班团干部队伍外,还可以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项班委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日常重大事务工作作出安排和决策。同时,辅导员需要注重班级党员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和严格监督的功能。将班上的学生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带动班级班风和学风健康的发展。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真正能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关键在于系统实施,责任执行,扎实工作和掌握实际效果。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思想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对于违纪学生进行深人细致的思想教育,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辅导学生。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