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时间:2022-10-21 03:17:14

高校团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摘要:当前高校共青团处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之中,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普遍实施的背景下,高校团支部如何借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更好地开展高校团支部工作、提高团支部工作效率、提升团支部工作活力,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力,就需要我们科学统筹活动分类方法,系统设计活动学分体系,有效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强化活动流程监管力度。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高校共青团;学分体系;网络工作平台;流程监管

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在第一课堂制度下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补充,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开展高校团支部工作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团支部工作的新探索,可以激发高校团支部工作活力,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功能,完善高校团支部工作的工作模式。[1]但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团支部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历练,所以在具体的高校团支部工作中,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高校团支部工作活力。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高校团支部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合理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高校团支部工作实效,推动高校团支部工作的科学管理。1.“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实现全面发展。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高校团支部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协同合作、动手操作、与人交往等能力。2.“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活动方式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参与活动的数据进行整理、存档、分析,可以了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优劣势,及时改进共青团工作的劣势和不足,提高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共青团工作活力。在高校团支部工作中,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兴趣所在,尊重大学生在团支部组织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动质量和水平。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第一课堂学习互为补充,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团支部工作中,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并深度融合,采取新颖有趣的组织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基层团组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存在的不足

1.第二课堂活动分类各不相同,缺少统一指导标准。目前,全国高校团支部大都实行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但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指导标准上,各个团支部的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各不相同,导致无法通过数据整合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和对团支部工作给予恰当反馈,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团支部工作活力。“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在团中央基本意见的指导下,修订课程计划以实现目标培养。”[2]2.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需要二次开发管理系统和制度,间接增加推广难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学生课外活动评价管理机制,依靠互联网对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进行记录、分析、评价。在与高校团支部工作结合的过程中,团支部工作的筹备、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网页版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的配合。高校团支部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本校开发的管理系统,而高校管理系统过分复杂,导致团支部工作量增加。同时,高校团支部工作管理制度复杂,一个活动从筹备到组织审批流程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高校团支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限制基层团支部工作开展,给团支部开展活动造成一定阻力。3.第二课堂活动认证的各环节缺乏便捷方式和技术支持,影响学生开展活动的热情。“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同学对高校基层团支部组织的活动的喜好,以及由此采集大学生对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高校团支部工作,从而激发团支部工作活力,促进团支部建设宣传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结束后,需要高校团支部的工作人员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数据依次录入到“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从活动的发起、开展到录入等,均需要团支部工作人员手动录入,操作烦琐,缺乏简便快捷的录入方式和技术手段,这会大大降低团支部成员和大学生发起活动的热情,如果选择让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自己录入,还可能导致作弊行为的出现以及降低大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的现象。4.“第二课堂成绩单”往往倾向于“对证记分”,难以覆盖同一个活动中不同的参与角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但是在高校团支部组织的具体活动中,“第二课堂成绩单”在成绩录入上倾向于“对证记分”,而实际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大学生在同一个活动中承担不同角色、完成不同任务的情况,这会导致在某些时候忽略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无法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会导致对该同学的片面评价和分析。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团支部工作而言,忽略了对某些同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得大学生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团支部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间接导致高校团支部工作无法得到正向有效的反馈,无法发挥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直观量化地评价分析数据、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力的策略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要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力和工作效率需要科学统筹活动分类方法,激发基层团支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活力;系统设计活动学分体系,让高校团支部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减少高校团支部工作量;强化活动流程监管力度,彰显高校团支部工作新成效。1.科学统筹活动分类方法。活动分类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使其分类方法出现了多维性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统筹分类方法可大大减少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工作量,使基层团支部的第二课堂活动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增加其吸引力。因此,可以以活动级别为基础,按活动类别与活动参与方式分类,级别依次分为:部级、省级、市级、校级、系级、班级;按活动类别依次分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参与方式上依次分为:参与讲座、书面征文、竞赛、辩论、培训。这种分类方式仅仅是提供一个思路,意在统筹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激发基层团支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活力。2.系统设计活动学分体系。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学分体系是保障这一制度平稳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支部应设计科学的学分体系,保障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同时,可取得学分,且在不同活动中,对于承担着不同责任和任务的同学应该取得多少学分必须清楚明了,针对不同级别、类型、规模的活动,其学分如何分配,需要做出明确规定。高校团支部和学校方面要做好沟通,建章立制,明确要求。这样不仅能简化高校团支部工作程序,增强高校团支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条理性,而且可以保证大学生获得公正合理的学分,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参加团组织活动,让高校团支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3.有效搭建网络工作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工作方式的变革。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搭建方便快捷的网络工作平台对高校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帮助。在高校团支部工作中,要以制度为基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工作活力为导向,简化“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网页排版和操作方式,实现集约化、简便化的操作执行模式。同时,开发方便简洁的手机软件,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网页版与其手机终端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活动参与方式上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减少高校团支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4.强化活动流程监管力度。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仅需要做好前期策划和筹备工作,更需要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加大监管力度。在高校团支部工作中,要转变工作理念,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增设监管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监督活动的开展,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从而构建激发高校团支部工作活力的新路径,彰显工作新成效。加大活动流程中的监管力度,不仅可以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客观、可量化的优势,还可以发现高校团支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激发团组织力量,提高团活动质量,有效提升团支部工作活力。

参考文献:

[1]魏晶,贾曦,刘栋.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理念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8,(9).

[2]吴疆鄂,唐明毅,聂清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行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

作者:万千 周国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