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分析

时间:2022-09-02 11:12:03

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分析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亟待在立德树人视阈下进行多元建构与有效开发。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根植于知识基础论和德性基础论两大理论基石,承继了中外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经验,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培育的深刻回应。借助立德树人视阈,尝试将品德、知识、专业和创新作为高校教师能力建构和开发路径生成的四大核心要点,旨在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的多元能力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教师;能力开发;多元能力模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教育定位在“党之大计、国之大计”[1]的战略高度,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赋予高校教师“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2]的时代重任。这一角色定位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高度,即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重任,更要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担当。为适应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在立德树人导向下进行我国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基础和开发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基础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既有多学科理论依据,又有中外教育实践的经验汲取,尤其是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深刻回应,有着理论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相互融合的多维基础。1.1理论基石:知识基础论与德性基础论的有机结合。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科系划分越来越精细且变化万端。各学科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一些基础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哲学等,偏重理论和学术性;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例如医学、工程、商科等,则强调与现实需求的密切结合。学科分野表明在教师知识储备和技能传授上应体现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这不排除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即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德性和德能培养,亦不能轻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训练。这种能力汇集成现代大学之精华与实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能力与学生能力之间有着内在关联性和必然因果性,只有养育“高师”,才能尽出“高徒”;唯有以教师的多元能力开发为基础,方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下对大学教师能力开发有两大对立理论,一是知识基础论,另一是德性基础论。知识基础论以专业知识为教师立业之本,认为大学应重用和培养知识权威型的教师队伍,倡导通过教师自身的知识储量和更新流量来促进学生知性能力的发展。与此相应,德性基础论则强调教师应以鼓励人的德性生命和谐、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仁爱为教育的核心或基石;以正确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研究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德性人格为本。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阵地,绝对地强调“唯德论”和“唯能论”均有失偏颇。没有一大批拥有先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何谈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高端和精英人才,这是由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所决定。同样,如果缺失了对教师品德要求和学生的德能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则是一句空话。德才兼备历来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和初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界关于“红与专”的争论从未停止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对“红”和“专”的内涵界定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逻辑和道理是相通的,均是以立德为宗旨,以树人为根本。以往比较关注不同性质或目标的大学在教师的能力需求上的差异及其培养模式的选择。这种单纯从学科视角进行的知识与技术层面的二元划分,忽视了人文或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元素在高校选人、用人和育人上的引领作用。现实中,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非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重视本专业能力传授,忽视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倾向,他们对如何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也感到迷茫或无所适从。而教师中轻视品德修养的现象,也已给大学教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当代高校教师的特定职业角色,需在坚持知识基础论和德性基础论有机统一基础上,服从“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的社会定位。从传道、授业、解惑到立德树人的历史转变,表明我国高校教师能力开发的高标准和多元化。可将其概括为:在特定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指引下,在长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为教师队伍整体性的师德、知识、技术等多种能力要素之和及其更新过程。1.2经验借鉴:中外高等教育探索的精华汲取立德树人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实践基础,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是对我国传统与现代教育探索经验的借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为树。德立业;“树人”一词,出自《管子•权修》,取培育人才之意。“立德树人”,可视为教育之本真,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韩愈《师说》指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解释为:树人是目标,立德是根本,只有立德方能树人;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之师的职责所在,旨在履行立德树人之天职。高校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是“立德立人”和“传道授业解惑”在新时代的高层次解读。作为育人之人,立德是胜任上述使命的基本素质要求;树人是由多层次、多维度构成的能力束支撑,并伴随着社会对学生需求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战略定位而更新与强化。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个人发展和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即教会学生自立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提升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认同能力。换言之,通过学习技能和培育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用且遵纪守法的公民,受到训练的个体,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适应社会。法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者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中强调,教育道德价值是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通过教育制度得以延续,教育制度将价值观灌输给学生;社会中的任何变革都反映了教育变革,反之亦然,教育是变革过程中最活跃的一部分[3]。中国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的精髓,又借鉴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思想和教育实践,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先驱的努力下融贯西东。国内外的办学经验均表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不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品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树人之手段,亦是树人之宗旨,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以德树人的多元能力建构提供了经验与借鉴。1.3现实依据:对当下高等教育问题的深刻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增长,学校数量、教职人员和学生规模等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已近170万,他们承担着2100多万在校本科生,200多万硕士生,近百万博士生的培养任务。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划分依据,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期间,党和国家一直在师资队伍建设领域进行不间断的探索,先后召开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先后确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其中,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增长,学校数量、教职人员和学生规模等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999年《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与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颁布,对建立起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教育规律相契合的教师队伍职责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进一步强调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新时代“四有”教师。党的以来,新时代要求我们深化“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6]以及由什么人、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人,这些事关高等教育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为此,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检验一切的标准,作为科技兴国、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举措。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视教师队伍建设为办学之根基。也多次强调,应将教师队伍培育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关键。教师能力构建必须服从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基本方向。

2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路径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构建与开发路径探讨,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传道、授业、解惑历来被视为教师的天职,但这些基本职能不是抽象和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进步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责任担当;因此,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路径,应围绕着这样的关系链而进行: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开发教师职责胜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定教育目标达成。2.1高校教师多元能力建构。借鉴当代教育学及能力开发等相关理论,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目标与实践需求,遵循高校教师能力形成理路,尝试构筑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教师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图1是一个简单和宽泛的高校教师多元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四大能力板块:品德素养、知识构建、专业技术和学术创新。2.1.1品德素养为高校教师多元能力之内核师德素养指在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育人观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高校教师所具有的教书育人、学术道德、人格魅力等素质和能力。该板块在高校教师能力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即通过教师的道德提升起到对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引领作用。师德素养被分解为四个维度:一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与医生一样,自古以来都是被社会赋予众望、是受到尊重的职业群体。所谓师者仁心,就是倡导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履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精神。二是学术道德水准。高校教师作为科研工作者应秉承做事先做人,在科学问题上严谨、严格和有敬畏之心,还应具有崇高理想、远大抱负、为科学和民族献身精神、以及脚踏实地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等。三是职业道德规范。职业伦理、职业规范和职业修养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和起码的胜任资格。不能因为学问高,就可以不拘小节,否则就是德不配位。四是人格魅力与凝聚力。治学精神、教育态度和为人处世等原则下所具备的为人师表和人格魅力等素质,包括学生亲和力、团队凝聚力、个人学术声誉以及社会影响力等。2.1.2知识构建为高校教师多元能力之根基知识构建指高校教师对专业结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不断积累和更新的能力,这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素,在高校教师能力构成中处于根本地位。该要素包括3个维度:首先,知识储备能力。任何一名大学教师,首先是专业人士,应具备本专业或相关学科的系统训练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知识是基本胜任能力。其次,知识结构层次。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加快,一些跨界和交叉性学科的知识不断增加,要求教师在知识层次和结构上更广域和深化。最后,知识更新能力。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开拓新知识和知识更新能力。基础知识储备是教师的知识存量,知识更新能力是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汲取新知识和保持创新力的能力。2.1.3专业技术为高校教师多元能力之关键专业技术主要指教师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技能,在高校教师能力构成中处于关键地位。该要素包括的3个维度:首先,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学形式不再是“满堂灌”,而是更多样化、灵活性和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尤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其次,科研能力是教师知识能力的外显化或成果化过程,有多视角的界定,可概括为:捕捉新问题、并将其概念化为科学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追求新结论和研究贡献的能力等。最后,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是强调教学科研要面向社会实际需求,教师应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也要教育学生紧密贴近现实,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2.1.4学术创新为高校教师多元能力之灵魂学术创新主要指高校教师在学术领域保持持续的创造激情和创造能力,创新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锐意培养的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者竞争实力与核心优势所在。该要素包括3个维度:其一,学术储备能力。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科学的人文素养、掌握学科前沿的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方式。其二,学术发展潜力。学术研究者要具备创新性的意识、思想和见解,通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素养产生创新出持续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其三,成果转化能力。一些直接服务社会的高校教师,还应具备将科学研究成果化,形成开发、应用、推广直至现实生产力的能力。2.2高校教师多元能力开发要点。高校教师能力开发是一个多元能力要素的交互和协同过程,其目标是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或能力汇集,在上述4个能力板块分解为13个维度后,重点围绕4种素质或能力进行开发探索。2.2.1坚定不移地提升教师的品德修养与职业情操鉴于以往在德育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德,通过教师的德性修养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学术道德是为人之师之底线,教书育人首先要有自律自修之心。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有失师德的现象,例如学术剽窃造假、变相压榨学生、性骚扰等,虽然是极个别案例,但触犯了教师底线,再通过网络舆情发酵,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道德情操绝不是个人小节,教师在某种意义上,也属公众人物;因此,师德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和基本能力修养。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和甘为人梯的师德师风是价值的启蒙与精神的塑造范畴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应努力提升“教书为本”的认知与行为激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的是学生,造就的成果是人才;因此,教书育人是带有使命感和神圣感的一项事业,教师对学生是否用心、上心和爱心,是教育责任感和教师良心使然。但是高校教师也是常人,同样面临着家庭负担、自我发展及工作压力等多重角色,难免会发生角色之间的冲突。而且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不像中小学教师一样,有升学率等指标的限制,导致一些高校教师出现轻教学、重科研,轻学生培养、重自我发展等问题。对此,需要通过专业培训、行为激励与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实现。2.2.2持续不断地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传授能力依据知识冗余理论,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是应对知识更新的利器。当今我国的高等院校中,不乏受过系统训练的高学历教师,但缺少能够站在学术前沿的领军人物。应该有成系列的措施促进教师主动进行广域和纵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及时跟踪和掌握,使之能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相互借鉴,善于用他山之石,来攻其玉。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需要多途径提升高校教师的传授努力。除组织提供政策支持之外,还需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师自我开发的能力,包括先进授课手段的使用能力、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等,例如,提高教师线上与线下授课技能的结合,以及主动应对网络化技术变化的能力培养等。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强化学生人文教育和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德育教育是宽泛的,人文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中。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人文素质的学生,而这又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近期,劳动教育开始纳入大中小学各学段,倡导通过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结合。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弱化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一味地追求高分和家庭宠溺,只会造成“四体不清、五谷不分”的低能儿,无法完成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宏伟大业。这种教学方针的改革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引导教师和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实践,“崇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相辅相成。2.2.3理直气壮地营造教师能力开发的良好政策环境近年来,由于缺乏适当的政策导向和人才评价体系,在高等院校出现了所谓“五唯”现象,使得我国一些高校在对教师能力培养和评价上左右摇摆、相互纠结、引导不利。虽然形式上提倡应以教书育人为本,但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绩效奖励上,严重向获得的项目、专利、资金、论文或学历倾斜,即出现过度追求“学术GDP”现象。对此,在报告、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5]“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人才评价跑偏,必然导致教学和科研上单纯追求数量不求质量、单纯追求业绩不看贡献、单纯看重成果不问师德人品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国家的科研资源、教师的劳动成果,而且滋生了学术不良风气;因此,扭转人才评价导向偏差是营造教师能力开发良好环境的关键所在。“五唯”之风盛行,不可避免地使教师出现趋利避害心理、角色逆向选择和良性行为被挤压问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及时把握大的政策方向,引导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原则和基本方针;学校应该为教师多元能力的培养提供资源和平台,将守正立德垂范作为师德培养的必修课;教师应该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专业信仰,恪守以教书育人为本,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以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2.2.4用创新统领立德树人与教师能力开发的大业旨归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大学教师是创新的主体和生力军。但是我国大学中的创新氛围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及行为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此,钱学森的“三问”很击中要害。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何为创新?大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如何体现?又如何激励教师的创新观念、态度与行为等,这些异常复杂的问题。大学的综合实力最终决定于教师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而创新能力在其中起中介或桥梁作用;因此,只有从主管部门、大学和教师3个层面入手,方能处理好与学术创新相关的问题与关系,也才能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创新素质。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3个途径:首先是政策引导,政府的科研政策在其中起着引导器和方向标的作用。其次是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因为它最终决定了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物质奖励的依据。最后是培育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通过创新带动统领多元能力的开发,有望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旨归。

3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的价值意蕴

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对我国高校教师能力进行界定和建构,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议题,更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该议题研究,丰富了高校教师能力培养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对探索具有我国时代特色的高校教师培养之路,有较强的现实价值。3.1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建构的理论意蕴。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高等教育性质、定位、目标及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等问题,伴随着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争论不休,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说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高等教育的方向及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等方面。例如是侧重在职业或可就业能力培养,还是基础知识传授或综合素质提升等。这些问题都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素质或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以往高教界比较关注探索不同性质或目标的大学,对教师的能力需求差异及其培养模式选择。例如,一些大学强调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一些则关注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应区分为研究型为主教师和讲授型为主的教师群体。一般而言,高校教师更强调具备科研和教学双重能力。“学科知识属于‘形而下’的‘器者’范畴,学科价值则属于‘形而上’的‘道者’范畴。‘器者’范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而‘道者’范畴则聚焦价值的启蒙与精神的塑造。”[6]如此看来,教师之师德风范与知识能力在“道者”与“器者”的哲学范畴上达成了自洽。在立德树人视阈下,这种单纯从学科领域和知识技术层面进行的划分,显然不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师能力的结构划分与能力培养模式,亟待从更高深的人文素质层面,探索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元能力培养的理念、方式和路径。基于此,本文重点讨论在立德树人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通过围绕内涵界定、理论依据、结构分解与关系诠释等阐释,形成的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理论,为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3.2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的实践价值。通过探究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生成,找寻出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培养之路。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制度源远流长,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大家代代相传,教育实践丰富多彩。悠久的尊师重教文化中包含着崇高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职责担当。从古至今,尊师爱生、“有教无类”、为人师表等一直被奉为教育者的基本信仰和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被提升至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立德树人和教师队伍建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既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有效手段,决定着高校教师能力体系的构建,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因此,依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赋予的重托,借鉴前沿的相关理论,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建构高校教师的多元能力框架和开发途径,凸显了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养育的时代价值。3.3立德树人视阈下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培育之路。通过高校教师多元能力的生成基础与途径研究,坚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践行的历史使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大众信仰,国家力量和民族希望,与高等教育的引领息息相关;人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理想信念,更需要通过高层次的文化灌输和品德培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高校教师多元能力,就是进一步明确要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怎么样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是大非的办学方向问题。换言之,应以符合时代特征和国家需要,而不是西方倡导的普适教育观作为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的成败标准。尽管中国的现代大学借鉴了西方许多优秀成果,很多教育者也曾经接受过或正在通过学术交流传递着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与信息,但这不能排斥中国的大学教育走自己的路,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模式。

总之,中国大学的成功有赖于培养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主动作为的结果,更是破解高校教育根本任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课题。基于立德树人视阈探究高校教师多元能力开发,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问题的直接回应和深刻反思。希冀对该领域的深化研究,能够为培育具有我国当代特色的高校教师队伍,提供启迪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1(01).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美〕珍妮•H.巴兰坦,弗洛伊德•M.海默克.教育社会学:系统的分析[M].6版,成耕,于春玲,王乃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8.

[4]袁贵仁,本刊记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访党的十八大代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4-8.

[5].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02).

[6]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04):102-103.

作者:王悦 孙凯 单位: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天津大学仁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