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途径探析

时间:2022-09-05 02:44:0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途径探析

摘要:纵观推动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金融无疑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各具特色,时间长短不一。作为一个特殊重要的金融服务类别,梳理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及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金融只有紧跟时展步伐,以农村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进行政策改革和制度建设,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和效益增长,才是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路径;制度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2016年,中国GDP总量达74.4万亿人民币,在世界上已远超日本,紧跟美国的脚步,成为世界上第二个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堪称增长奇迹,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却令人担忧。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不仅发展水平明显滞后,而且发展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农村金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关键问题,已成为促进其迅速发展和改进提升的主导性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科学分析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正确制定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农业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农业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一直占中国人口的主体。经历多年工业化和城镇化之后,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但从整体上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截止2016年末,中国总人口约为14.2亿,其中农村在籍人口约为8.8亿,大约占61.97%,农村常住人口约为5.9亿,大约占41.54%。再来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差距。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长率为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长率为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6.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达2.72,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由此可见,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标志。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学界重视,经过充分调查,这种差距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有40多年,并且在2002年突破并长期维持在3倍左右,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并不明显。在这样局势下,发展农村经济无疑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基本目标。鉴于此,从农村金融着手,探讨其发展路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改善城乡居民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体现了鲜明的阶段性和特征性。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从而使农村金融也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显示了高度的单一性和依附性,虽然对当时中国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划性较强且单一,从而严重束缚了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1978年之后,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变得独立和活跃,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79——1984年,中国农村金融的调整恢复期。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专门银行,于1979年正式成立,专门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金融业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之其较强的官办性质,导致中国农业银行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计划单一、政策死板等现象,不能及时回应市场需要,难以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直接领导的农村信用社,在实际运行和业务操作层面,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不切实际地开展业务和严重亏损等问题。为扭转这种局面,开始思考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先从改变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上做起,并逐步总结经验和探索发展道路,直到1984年,才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即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统一领导之下,实行独立核算经营和自负盈亏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从而使农村信用社走上了迅速发展道路,逐步扩大规模和实行层级发展,先后建立了县联社1136家,无论是机构建设还是业务发展,均有较好的成效。[3]1985——1995年,中国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期。由于推行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和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收入均有大幅度地提高。由于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和市场需要,农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并走向多元。如为拓宽存款和汇款渠道,1986年,邮政储蓄业务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这是在原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种模式,这不仅是业务范围的突破,更是农村金融走向多元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对发展资金有了更多更便捷的要求,如农村金融组织融资困难和资金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应运而生了,主要以农业合作基金会为代表。为了适应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过恢复调整之后,农村信用社已经明确了发展路径和管理体制,如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为发展目标。从而极大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截止1995年底,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总数已经达到了50219个,县级联社已经基本实现业务全国覆盖。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多元化发展,还打破原有的统收统支的供给制格局,鼓励各专业银行之间进行竞争。经过不断调整和一系列相关政策刺激,农村金融领域迎来了多项融资渠道,出现了“中国银行上岸,农业银行进城,工商银行下乡,建设银行进厂”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相继建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综上所述,中国农村金融在10年间快速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1996——2005年,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期。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金融无论是服务覆盖范围还是整体效益,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调整,以促进其实现进一步发展和整体提升。首先从隶属关系和体制上进行改革,1996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旨在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以自愿入股、民主管理和服务社员为原则,改变其管理体制,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为了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1998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旨在推动其加速商业化,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和缩减经营费用。这个改革方案出台3年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44000多个。一时间,除农业银行之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几乎销声匿迹,如此大规模地撤并,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对农村金融产生巨大冲击,造成农村金融失衡和短缺。但从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村金融转型升级来看,无疑具有变革性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转型,开始从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上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003年,国家提出了“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这标志农村金融改革不再着眼于数量、成本效益等功能性设计,而是向产权和机制等领域推进,这是首次触及产权问题的金融改革。这对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和业务拓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06年至今,中国农村金融的创新时期。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在实现发展和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上,农村金融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政府集权、管理混乱和服务错位等问题。第二,在资金使用上,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革之后,新的利率结构扭曲和改变了农村地区资金外流,已经不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在经营管理上,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物质性成本与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占比高等特点,这就导致了农村难以实现和运行较为成熟的城市商业金融模式。综上所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层政府功能缺失、信用体系匮乏和法制环境残缺。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已经具有工业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能力,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市促乡村的时机已经成熟和来临,有必要建立起政府干预和指导下的反哺农业的金融体系。2006年,国家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这是针对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着手对农村金融体制做出重要改革创新。具体措施为允许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银行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收购和投资以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为主的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标志着以农村为发展导向的、适合农村发展的微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进入了全新实验阶段。

2007年,为了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常合理运行,中国银监会又专门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性文件。为了进一步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拓展和完善,2010年,中央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不难看出,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开拓性。它们既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创造了合法化出路,又增强了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无疑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案,还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性和稳定性做出了重要贡献。[4]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为导向,不仅增强了自身发展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多种方式机动灵活地服务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体现在创新产品、简化流程和利率灵活调整等方面的措施上,不仅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还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体系建设绝不是一步到位的发展,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解决其长期存在的供求矛盾,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足和缺陷,必须审慎地思考和对待。如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和支持“三农”方面,就会出现目标定位与政策初衷有所背离且覆盖面不足,资金实力偏弱,配套支持政策与金融环境尚待健全,金融产品与服务显得单一等问题。鉴于此,还需全方面考虑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应该注意其逐利性,适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制度上消除农村金融系统资金“逃离”动机,促使农村资金在内部构成良性循环,甚至吸引城镇资金流入,以促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综上所述,中国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措施,不仅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还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深入贯彻和执行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逐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制。纵观和回顾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至今,已历经近40年探索和创新,在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步,如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指向性、功能完善性、多元性、发展稳定性、风险控制性等。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自1995年至今,堪称是卓有成效的20年,这期间中国金融在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诸多成就,积累了经验,促进了中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和整体质量提升。同时也应看到,这是相较于前20年所言,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农村金融还有差距,需要从多方面改进和创新,如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充分尊重市场自行调节;建立农村金融激励与扶持政策,根本上预防农村资金“逃逸”倾向;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养,面向农民大力宣扬安全借贷、诚信借贷意识。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来看,其体制建设和发展模式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植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调整,才能发现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农村梦”的实现提供持续充足的金融支持。

作者:杨凯伦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金鹏辉.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J].金融研究,2008(10).

[2]林乐芬,王军.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金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

[3]吕勇斌,赵培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反贫困绩效:基于2003—2010年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4(1).

[4]丁志国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1).

[5]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