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快融资创新发展探讨

时间:2022-02-15 05:22:00

企业加快融资创新发展探讨

摘要:2009以来,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致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些中小企业的困境主要在企业的融资问题上。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文章从融资制度和融资产品两方面的创新以探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产业链融资

1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是一种“内忧外患”的形式

“内忧”表现为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拖欠贷款的形象严重;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增加了放贷风险。而“外患”则指的是目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指导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统一法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但又无法获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贷款条件、抵押、担保等各种信用环境;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融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非常有限;证券监管部门对企业发行债券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规模控制,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发行企业债券筹资的可能性。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内忧外患”的主要途径

2.1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创新

2.1.1着力优化融资的外部环境。着力优化融资的外部环境可视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第一环,融资外部环境的优化是需要政府来制定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才能完成,其中主要有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直是制约融资的关键,通过对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的建立,可以由政府、中介等机构来出具公正的信用评价,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难鉴定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努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对各种扰乱市场环境的行为严厉惩治,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通过政府组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依法设立商会、行业组织及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综合性辅助体系,形成一个汇集信息、人力、设施、技术、财务的协作体系,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1.2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信用保证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因此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信用制度的落实,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公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跨地区、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同时,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信用担保程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担保体系的正常运作。

2.1.3完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扶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条文过于原则性,所以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金融机构法》等法规体系,以便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

总之,从中小企业的融资创新实践来看,政府应减少融资的过度管制,特别是地方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环境。

2.2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创新

2.2.1典当融资。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典当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国外一直被称为国民的“第二银行”。典当行融资与银行信贷相比,有着优越性:第一,手续简便,能快速地获得资金;第二,当品的种类多样化,灵活性强。我国典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需要相关制度、法规的管理,保证典当融资的合法性,同时要公开办理程序,收费规定,使典当融资透明化,从而保证中小企业融资的安全性和维护自身利益。

2.2.2产业链融资。产业链融资是指金融服务机构通过考核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状况,通过分析考证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以及掌握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情况,最终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一般来说,产业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产业链融资其实是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产业链交易状况,基于对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针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众多中小企业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模式,而这种模式典型的操作方式为“1+N”融资模式,同时又可细分为“1”模式和“N”模式,其中“1”指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N”则为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

“1”模式即:假设一家全国知名品牌服装公司,这家公司上游有一批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外协加工厂,双方约定采用3个月以上的账期赊销结算方式。随着这家服装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游企业被该公司占用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多,虽然这家公司实力很强且信誉很好,但基于种种原因考虑,它不想改变既定的结算方式,同时又担心上游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影响交货期限,但是如果更换上游企业又担心产品质量可能需要一段磨合期。这时,银行可以这家服装公司为主体,给予一定的产业链融资授信额度,专用于这家公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保贴。现在,有了这些汇票,这家服装公司接到上游企业的原材料货物后,便可自行开具汇票,这些企业拿到汇票就可直接到银行来办理贴现,这种过去叫“白条”的汇票在支付一定利息后即可变成现金。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服装公司仍然可以延续原来的账期赊销结算方式;一方面其上游企业又不用担心没钱继续投入生产。

而针对单一客户的“N”模式,假设一家企业是一家全国品牌运动鞋原材料供应商之一,随着两者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双方订单不断增加,运动鞋公司成为这家企业最大的供应客户。这时,运动鞋公司一方面不断给予这家原材料生产企业更多定单,一方面还要求这家企业承担账期从原来的1个月延长到3个月,这意味着这家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现金流才能进一步再生产,然而如果自己找银行借贷,又无法提供合适的抵质押物。这时,只要这家运动鞋公司可以为这家企业提供担保并承诺两家公司货款往来均通过这家银行的账号结算;或者这家生产原材料的企业把运动鞋公司的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给银行,以应收账款作为保证条件;又或者引入中国出口信用担保保险公司,将向运动鞋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投保,那么,这家原材料生产企业就可以获得一定的产业链融资授信额度。

“N”模式还有一种针对批量客户融资形式,主要是针对同样是品牌公司及其众多的下游经销商,这种模式主要是解决这些经销商没有太多抵押物,但又想从银行获得融资的问题。这种产业链融资主要由品牌公司牵头挑选它的较为稳定且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经销商,向银行申请全国授信,并且由品牌公司提供担保。

可以显见,随着产业链融资,银行信贷链条有望突破地域界线,面向全国。

参考文献:

[1]辛桦.中小企业融资频频走“暗道”[N].江苏经济报.2008-12-27.

[2]彭伶.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财经论坛.2008.(4):124-125.

[3]董晓春.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债券市场结构与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

[4]黄宪,等.货币金融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百宁.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卢玮,汪浩.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0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