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中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

时间:2022-09-03 11:33:09

大学生消费中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

摘要:大学生属于数量庞大、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可支配资金有限的特殊消费群体。随着新的消费模式不断向这个群体渗透,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借助金融工具来满足需求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研究大学生消费中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既有防范风险的考量,也有对未来金融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价值。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在太原中支研究处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工具;消费

一、问卷调查的方法与意义

开展的问卷调查,按季度进行,一年四次,调查对象是山西省吕梁市辖区的三所大学: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学院,每次调查投放550份问卷,随机选择有效问卷500份进行分析。在答题方面,我们选择了书面答题和微信答题两种方式。这个监测,有两个意义。一是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消费状况以及对金融工具的了解使用情况;二是分析其消费习惯,对风险的把控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金融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融观。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SWOT分析。通过走访学生、查阅文献和资料分析得出了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的SWOT分析,来进一步客观、准确研究其现实情况,有利于确定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情况的了解和引导,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SWOT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具有其自身优势,同时外部环境也为其提供了容易获取的机遇,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自身存在的劣势不足与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通过SWOT分析我们确定了本次调查的重点,对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研究大学生对金融工具方面的需求,发挥优势与机遇,改善其劣势与威胁。(二)调查问卷设计。我们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关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使用金融工具情况的问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其中包括了学生基本情况、学生消费状况、学生金融工具使用情况、学生总体评价四个一级指标,下设36个二级指标。(三)调查对象和问卷发放。1.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2.调查地点:离市区吕梁学院、汾阳市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孝义市太原理工大学现代学院。3.样本大小:对三所大学发放问卷550份左右,随机抽查,共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4.调查方法:利用周末时间,实地发放问卷或展示问卷微信二维码,同学们采取书面或微信的方式自由填写,组织人员不干预答题,仅审核答卷的逻辑性。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论文是基于2019年5月份开展的问卷调查撰写,共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其中微信答卷320份、书面答卷180份。在学生性别分布上,男同学占36%,女生占64%;在学生年级分布上,大一同学占30%,大二同学占26%,大三同学占20%,大四(大五)同学占24%。(一)大学生消费项目统计分析。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占比为96%,其次是贷款、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占比分别为24%、21%、18%;大学生生活费大部分在1500元以下,占比94%;无论是哪种生活费水平,主要消费项目中伙食费、衣服、学习费用占大多数;大多数大学生月生活费结余在300元以下,占64%;大学生拥有的电子消费品主要是手机和电脑,手机是其必需品;大学生生活费主要存放途径为微信零钱、储蓄卡以及余额宝,占比分别为74%、68%、40%;81%的大学生使用最多的购物方式为网购;96%的大学生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手机支付。(二)大学生金融工具使用情况分析。1.大学生对于透支行为的看法。超过一半(60%)的学生认为在有还款保障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透支,下月爸爸妈妈会按时把生活费转过来;31%认为不要透支,量米下锅才是好的选择,万一爸爸妈妈有情况,不能按时汇款,就会出现还款压力,同时树立不好的消费欲望,培养不好的消费行为;从不、偶尔透支的大学生占比均为48%,这些同学每学期初一次性从家里拿生活费,平衡地消费,维持到本学期结束,并努力有所结余。在偶然有透支行为的大学生中,选择花呗(87%)和信用卡(12%)是其主要方式;与储蓄卡捆绑的支付手段中,微信零钱占比最高为89%,支付宝次之,占比84%,花呗和信用卡占比分别为43%、29%。2.所调查的大学生没有信用卡的占38%;拥有信用卡占比约为62%;有信用卡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的信用卡是在学校自己申请的,占比83.9%;信用卡授信额度在5000元以下的占大多数,达到70.97%;透支金额主要为2000元,占比94%,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各银行在为大学生授信时,相对谨慎,主要是为了培养消费习惯,乃至为毕业后培养稳定的客户群。调查还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有信用卡,但并不使用。3.在涉及还款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为全额还款,占64%;有12%的大学生存在还款压力,且大部分(38%)选择向父母家人求助来解决还款压力,说明大学生对于透支行为比较保守,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进行透支;其余46%的学生在信用卡消费后,不清楚免息期,也不清楚到期不还的后果,不清楚逾期不还除了罚息还要扣收违约金,上征信记录;53%的大学生不了解如果被“征信”记录登记会有什么后果,但知道一旦被纳入黑名单会在就业等方面收到影响,所以,对“征信”,持有恐惧心理,说明大学生对于金融工具及信用方面的知识缺乏。4.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地的生活和物价水平可以接受,占比71%;大部分(71%)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极少存在追求高档,盲目攀比的行为,认为是多数的仅占6%;超过一半(54%)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没有还款压力,透支都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偶尔会有还款压力的占43%;仅4%的大学生认为消费情况不能满足需求。(三)影响答题内容的因素分析。1.性别。首先,在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女生多于男生,分别占比64%和36%,在消费中,运用金融工具的女生也多于男生。在本次调查中,88%的女生喜欢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购买商品,69%的男生则喜欢到学校小超市当场购买。女生与男生相比,对价格更敏感;男生与女生比,对及时拿到心仪的产品更敏感。2.年级。在不同的年级中,同学们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一与大四的同学在购买商品时,选择透支的较少,每月的平均消费金额也相对较低;而大二与大三的同学,在购物及透支方面,表现的更加主动;还有一个因素是大学新生对学校陌生,同时刚刚离开父母,独立消费的动能不足,大四学生则邻近毕业,很多时间用于考研、实行,不太在意消费方面的事。3.大学生的资金来源。大学生的生活来源是家长(亲属)的支持,调查显示,70%的学生家长按学期提供生活费,30%的学生家长按月提供生活费。其中,按学期提供生活费的,主要是农村学生,占80%;按月提供生活费的,城市同学较多,占75%。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吕梁,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每学期在2000到4000元之间的占到80%,有12%的同学超过了4000元,有8%的同学低于2000元。同时,生活费较多的同学,利用金融工具的情况较多,生活费较少的同学,使用金融工具的情况较少;特别是生活费低于2000元的同学,都没有使用过信用卡,也不通过透支的方式消费。

四、对本次问卷调查的监测结果分析

对大学生消费中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是季度性调查,本次调查是2019年二季度的调查,我们通过本次调查与前期进行比较,发现以下几点结论:(一)基本情况差异不大。男女比例仍是女生略高;本次调查的学生年级及专业分布相较于一季度更加均匀;生活费主要经济来源仍是家庭;消费中伙食费仍是主要消费项目。(二)消费状况差异不大。大学生平时生活费主要存放载体仍然主要是“微信零钱”、储蓄卡,同时也有同学将生活费的一部分选择存放在“余额宝”中;选择最多的购物方式是“网购”也有同学选择“到实体店购买”;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手机支付”。(三)金融工具使用情况方面。选择经常透支以及偶尔透支的学生比例高于一季度调查,通过在与大学生交谈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于什么是透支行为仍不了解,他们对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会用到的金融工具不甚了解,比例低的原因也与选取的样本差异有关,一季度调查选取大一年级占比较多,低年级同学进行透支的比例会略低于高年级学生。常用的透支方式仍然是花呗,其次是信用卡。

五、提出建议

(一)谨慎开发大学生消费市场。每到新学年,都会有大量的商家到大学校园去推荐商品。主要有电信、银行、保险。我们认为,刚经过高考冲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其资金来源的局限性于家庭,消费的独立性、成熟的理财观念还没有形成,应谨慎推荐大额消费品,要根据其消费水平来推出产品,以避免失控并给今后的生活留下陷阱。(二)加强对金融工具、金融知识的宣传。大学生对于常用的金融工具了解不深,对于征信和利息支付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要大力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使用金融工具的意识,这将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潜力的挖掘与释放。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实现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网络平台与大学生之间的融合。(三)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要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消费,合理使用金融工具,作为一个青年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是依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一定要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要有自制能力,不可为了追求享乐,沉迷于诱惑,坠入消费误区。同时,在充分了解自己还款能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度使用必要的透支工具,这既是为未来的发展做知识准备,也是对自己信用的一种积累。

作者:李东霞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