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学融合策略

时间:2022-11-01 10:14:01

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学融合策略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当前高校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言体系在世界语言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宝藏,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一方面增加了文学历史知识,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了解,提高学习者的精神内涵。当前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就是导致汉语言文学质量下降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

汉语言文学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汉语言文学教学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完善知识结构。二者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做出多方面的改进和调整,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创造,打造开放包容的文学教学氛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比重的增加,突出文学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围绕着人文素质教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述。

一.当前文学教育当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普遍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教师过分关注文学理论的灌输,认为汉语言教学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仅仅需要理论传授,进行一定量的阅读训练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蕴藏的育人价值没有被发掘出来,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忽视会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下的新型传播方式,比如网络用语的出现正在动摇着学生传统的汉语言思维体系,这时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起到匡本扶正的作用,如果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新的时代背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当中应当注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将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我国学生的人格建设有待完善,很多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跟风,过度追求个人物质主义享受,这表明了我国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重。如果不能通过汉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长期以来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容易使学生缺乏正确精神的指引,造成情绪消沉,消极堕落,不思进取,缺乏理想信念。缺少了人文素养渗透的汉语教学没有实际的运用价值,会让毕业证书成为一张白纸。除此之外,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结构更新较慢,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体系,在另一个层面上影响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学校角度来说,缺乏对文学实践能力的重视,学生不具备敏捷的文学思维,也不擅长与人沟通,进行社会交往。由此可见,建设新型的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应当要首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

二.人文素质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融合意义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让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为学生教学的土壤,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和内在修养,将人文素质教学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融合,鼓励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情感倾向。首先体现在对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之上,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从不匮乏对于祖国的歌颂和对真善美的弘扬,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白话小说,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渗透着爱国主义文化和先进的理想信念。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经济基础背景之上意识形态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形态、民族状况的内心真实情感,因此,汉语言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赏析和对文学价值的解读,更应该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找到文学教育的根本途径。汉语言文学教学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迁移过程,而是要授人以渔,指点学生养成开拓思考空间的意识,教师应当发挥辅助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在教学当中探求人生价值,形成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2.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应当认识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情操。经历并不等于阅历,阅历是在思考之后提炼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学生必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对于学生的年龄段来说,丰富个人阅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文学阅读,文学作品为学生铺展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遗憾,在起起伏伏当中捕捉到文学作品当中的真实美感,如果学生的人生中缺乏了人文素质的灌溉。会导致人生经历乏味且庸俗。人文素质并不全是天生的,需要文学教育的引导和参与,但是不能够一味采用被动学习的方式,应当通过人文素质的激发,调动学生文学学习的主动性,以循序渐进的过程展开文学教学,解读文学作品,扩充文学教育的素材,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美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站在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要改变传统轻视德育工作的弊端,不能使文学教学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通过汉语言教学应当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正确的文学审美能力,通过汉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结合,辅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

三.汉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路径

1.创造人文教学的氛围。将汉语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应当注重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氛围,打好二者融合的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文素质培养的条件,还应当结合汉语言学科的实际情况,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在汉语言文学体系当中,做到方方面面的渗透。教师首先应当针对本校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开展人文素质教学做好外界环境的准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育,实现教学相长,确保在课堂之上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情况,重视对学生的提问过程,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当当做教学重点加以讲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除了营造课内教学环境之外,还应当拓宽教学空间,将人文素质教育延伸到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之外,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打造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大会、书友会、作文比赛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2.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现代文学教学应当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当中轻视德育工作的错误思想,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学生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的对知识进行运用,完善自身发展,提高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完成预期的汉语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当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万事万物有自己正确的是非判断。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当中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通过和学生教师的交流,形成健全发展的人格,如果发现学生的思想存在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重视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摒弃不良嗜好,培养学生健康人格。3.丰富教学形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应当体现出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教师应当重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开发。在教育的新形势之下,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模式的更多的选择,例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教学模式,都是新型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方法的代表。在实现汉语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关注对以上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结合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筛选合适的教学方法。4.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系统化。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教师应当根据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汇编和整合,选取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利用汉语言文学教育切实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根据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和汉语言文学基础,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学工作的重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文学价值的教学篇目,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当调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本身来说,应当革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校园BBS向学生推送人文教育知识。除此之外,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教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尽最大的可能解决文学教育被边缘化的窘态,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汉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并不意味着汉语教学对其他教学的攀附,而是对汉语言教学题中应有之义的挖掘。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应创造人文教学的氛围,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丰富教学形式,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系统化,全面显化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琼霞.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融合教学[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46-147.

[2]范忠武.文学课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118-120.

作者: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