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措施

时间:2022-05-08 10:16:00

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措施

20世纪上半叶,讲究理性主义和效益的科学化运动波澜壮阔地席卷西方社会,学校教学也受其影响,出现了科学化倾向,尤其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教学效能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应运而生,发展到20世纪末已经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的显学。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呼唤效益意识,因此,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整套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和高效地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传到中国后,对于大中小学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大学文学课程中的有效教学问题一直尚未进入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本文就试图结合教学有效的相关理念来探讨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问题,希望借此推进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一、当前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倾向

众所周知,自隋朝首倡、唐朝完善科举制度以后,文学教育一直是中国人教育中的核心事项,涵咏经典、吟诗赋词、做论著文、品评华章一直是学子士人乐此不疲之事。此等文事,与功名利禄、涵养性情互为错综,培育出华夏大地高素质的文学氛围。晚清废除科举设立现代学堂之后,文学教育才开始从笼盖一切的主宰高位上逊位,变成诸多学科之一,并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不断地降格以从。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前,文学在整个大学教育和社会影响上都还是龙骧虎步,气概不凡,声誉卓著的。例如就与新文学运动相辅而成;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更是长期处于社会关注的中心。受此风潮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文学在社会中依然具有轰动性效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如火如荼,教与学的热情均极为高涨,文学社团活动一度成为大学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然而,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和世俗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自2O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悲壮地丧失了社会轰动效应,急遽地被边缘化,大学文学教育也不再成为学子们趋之若鹜的热门,更为实用的理工农医以及经济、法学、管理等一跃成为学子们的首选。当前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倾向在近二十年中不断积累着、加剧着,与文学的外在社会效应13益衰减的倾向相互呼应。对于教师而言,主要任务就是传授教材上的没有创造性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记住那些基本知识,能够应付考试,获得高分,拿到大学文凭,顺利毕业。随着现代性的专业化思路大步推进,大学文学教师安于自己孤陋寡闻的学科限隔,13益无法领悟到文学之真善美了。而且大学文学教师和学生之间13益疏远,蜕变为非常单一的教与学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文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大部分乏善可陈,也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构起一种有机整体的关联。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日益退化,文学知识的机械积累非但不能增进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以及理解与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反而可怕地窒息了学生仅剩的一点灵性。正是在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大面积蔓延的同时,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始发现,似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的真实需要之间13益脱节,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牛头不对马嘴,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只能暗暗饮恨吞声、自怨自艾。笔者认为,要扭转当今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倾向,从转变文学教师的角色定型、确立对话教学的新思路和重启文学的开放空间等三个策略人手,重新建立富有成效的大学文学课程,从而让文学真正地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转变文学教师的角色定型

无论如何,教师毕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有效与无效。因此,大学文学课程要恢复有效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转变大学文学教师的角色定型。

1.大学文学教师要从功能性的教书匠式的自我定型转向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有机型的人文学者。受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思维的局限,当前大部分大学文学教师,都是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工作视为谋生之道,把自我定为教书匠,就像木匠、瓦匠、水暖工一样仅是百工之一种。此种思维表面上看来堪称谦虚的典范,但若深究其里,即可发现它是谬种流传。最关键的是,文学事业本身并非功能性,而是目的性的,是直接引导人致力于审美能力的培育,促使人的灵魂和灵性觉醒,促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的。因此大学文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学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安身立命所在,是人生意义生成之载体;对于学习文学的大学生而言,文学是要更新他们的眼光,促使他们的心灵觉醒,恢复他们早已丧失的纯真,丰富他们的精神的。文学本身就是要把人从狭隘的功利性关系中救渡出来,转移到纯真自由、光芒普照、澄明通透的存在之境域。因此,大学文学教师若以功能性思维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南辕北辙、颠倒疯狂。大学文学教师必须具有一种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浩大襟怀,要敢为天下先,在天下滔f舀皆言利的庸尘俗世高扬精神之爝火,启发思维,播种爱德,酿就智慧。

2.大学文学教师要从目光狭隘、沾沾自喜的专家式的自我定型转向具有广博素养、宏阔眼光的硕学通儒。现代文明的专业化浪潮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许是具有迅猛的推进作用,但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却是灾难性的。以目前大学人文学科而言,文史哲分属不同学科,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在文学学科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等二级学科也自设壁垒,扦格不入;尤有甚者,随着专业方向的不同,大学学者们更是深陷在狭隘的专业通道里,不能自拔,往而不返。人本来是整体,对人生的意义的领悟无疑也是整体,文史哲本来就是服务于这个整体的,文学本身也应该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但被专业所限,大学文学教师开始日益沉湎于狭隘的研究领域,难以得窥完整之大道。庄子曾经感叹过道术为天下裂,而今却已不是简单的分裂了,已经是目不忍睹的碎片化。如此碎片化的文学知识焉能促成人对人生意义的整体领悟?杨义在《学术生长点在于一个“通”字》一文中反思个人的学术之路时曾说:“如果说我的文学研究有什么特色的话,那么,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意识和贯通意识始终是我非常看重的,它既是作为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学术境界,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思维方式贯穿于我的文学研究学术活动中。”…的确,学术研究若没有会通,若只能局限狭隘的专业限制里面,如何能够启发智慧?以近三十余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例,凡是能够取得较大学术成果的学者几乎都是眼界较为宏阔、知识素养广博之人,如王瑶、钱谷融、钱理群、王富仁、陈思和、王晓明等。学术研究如是,大学文学教学亦如是,若不能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融会于心,若不能对文史哲的基本精神了然于胸,大学文学教师如何能够举重若轻地阐发专业问题,更何谈启发学生从文学角度对人生对世界进行富有灵性的反思和探索?

3.大学文学教师要从传授既定知识、遵从旧有权威的传道者的自我定型向敢于怀疑、自由不羁、求新求变的探索者转型。大部分大学文学教师往往不敢越出教材雷池一步,似乎教材的权威就是一切,自己不知反思,也不允许学生反思和质疑,于是就如此画地为牢地自我设限。殊不知文学本身就是要启发人的疑问和探索精神,而绝不是要人固守旧有的知识和规范。真正的文学对现成的所谓真理不感兴趣,对那些敢于冲破既定知识和旧有权威的大胆探索、并时而误入迷途、时而灵光乍现的灵魂之旅感兴趣。曹禺就是在怀疑和信仰、困惑与澄明、绝望与希望的矛盾心态中展开悲剧创作的,在创作《雷雨》时他曾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宇宙对他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他对宇宙只有惊奇与敬畏。社会对他而言也是疑窦丛生、问题繁多的,在写《日出》时,他说:“这年,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里流荡着,我看见多少梦魇…一般可怖的人事,这些印象我至死也不会忘却;它们化成多少严重的问题,死命地突击着我……”恰恰是曹禺这种敢于面对困惑、敢于探索的精神造就了他的非凡杰作。文学创作如此,大学文学教学也如此,大学文学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人生困惑,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人生和世界的难题的兴趣和决心。大学文学教师如果满足于既定知识和旧有权威,甚至被其扼杀了人生困惑,那就太可悲了。没有对人生和世界的困惑,大学文学教师就无法深入文学的心灵中,也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文学的心灵中。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是开放、自信、敢于面对人生疑问的人。

三、确立对话教学的新思路

转变大学文学教师的角色定型自然是重要的,但要达成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主体环节还在于课堂教学中,凶而确立对话教学的新思路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大学文学教学基本都是由教师主导、满堂灌、填鸭式的知识教学。这种教学由于调动不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往往流于无效教学。钱理群曾说:“一个好的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一个学生本身潜在的创造想象力诱发出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相诱发创造想象力,最后是双方都得到升华。我认为这是比较理想的教育的状态”要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想象力,要达成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就必须确立对话教学的新思路。从有效教学理论来看,学习就应该是对话。正如有论者所言:“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日本学者佐藤正夫还曾经系统观察了教学实践,在他看来丰要有如下支撑教学对话活动的若干重要规则:(1)分享每一个人的想法和见解;(2)不惧正确与否,畅所欲言;(3)发表见解前,仔细思考;(4)在提问和阐述时叙述理由和根据;(5)深入讨论,直至大家能够理解和接纳;(6)分享所有适当的信息、认识和解决策略;(7)在作出一定的结论之前,探索其他的可能性;(8)相互帮助、相互激励;(9)不是个别人而是小组负有责任;(10)不仅诚服地接受他人的见解,而且敢于作出批评和反驳。

这些有效教学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大学文学教学的有效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1.值得关注的是,从大学文学课程来看,对话教学有利于打破既定知识的陈陈相因的模式,促使知识不断更新和延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知识不断回应现实生活世界,从而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应对人生的智慧的生成。传统单向灌输式的大学文学教学往往只能传授陈旧呆滞的既定知识,而一旦对话教学展开,教师和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互相促进,彼此启发,把文学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历史问题乃至人生问题相勾连,从而激活既有的知识,并探寻新的知识和智慧。例如,学习鲁迅的著名小说《伤逝》,原来大学文学教师也许大都依循着教材中关于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之间的关系来阐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但若学生事先阅读过小说,并掌握大量的研究资料,也许学生就不会满足于这种机械单板、充斥着意识形态意味的主题阐释,他们也许会追问这种爱情悲剧与男女两性心理乃至人性的基本矛盾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只有如此追问,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探索清楚鲁迅的文学精魂。

2.从大学文学课程来看,对话教学有利于建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自由的现代政治实践品格。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暗含着的乃是等级性、专制性、垄断性的观念,与传统的专制政治互为表里。对话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和民主,教师和学生可以就相关的文学问题畅所欲言、自由交流。这恰恰就是文学精神的核心所在。真正的文学天然地拒斥专制,倾向民主,拒斥等级,倾向平等;真正的文学呼吁着人们平等地对待每个人,认真地倾听每一个心魂的呢喃低语,并爱人如己地呵护他们。卡夫卡曾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蓬乱的蓟草,还是挺拔优美的棕榈,我们大家都支撑着我们头上的苍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他所特有的追求幸福的需要。”这是文学家优美心灵的表现,大学文学教学也应该把这种文学精神内化到课堂教学之中。文学也致力于呈现人性的复杂性。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可以说,不但小说精神是复杂性,文学精神也是复杂性。而文学课程的对话教学恰恰最有利于这种复杂性精神的呈现。例如,路遥的著名小说《人生》关于高加林的人生两难选择问题,就必须运用对话教学,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才能从多角度反思其中的核心价值。可以说,大学文学课程的对话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促使他们超越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二元对立思想。

3.对于大学文学课程而言,对话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出独立自主的人格范式,引导学生在内省和反思中意识到自我深层的精神存在,从而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奠定坚牢的基础。传统非对话型的教学很容易摧残学生的自发性,培养出畸形的人格和自我;而在对话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反思自我,不断地自由表达,向内寻找精神的根源,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自己从而也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理想大学的主要目标将是自我同一性的发现,同时也是使命的发现。我们说自我同一性的发现,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找出你的真实愿望和特征是什么,并生活在一种方式中使它们能表现出来。”对话教学就是与这种理想的教育不谋而合的教学策略。

四、重启文学的开放空间

大学文学教学不可能仅囿于有限的课堂教学,而必须要建立文学的开放空间。如前所述,2O世纪80年初期,全国大多数大学里都洋溢着文学的理想主义气息,因此文学社团、文学活动层出不穷,给大学生活刷上了斑斓的文学色彩。可以说,只有这种开放的文学空间才能使大学文学课程变成真正的有效教学;离开这种开放的文学空间,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就难以落到实处。在当前大学文学教学中,为了重启文学的开放空间,可以关注多方面的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充分阅读古今中外文学经典。阅读文学经典,乃是文学教学最基础的功课,离开了文学经典,根本不用谈文学教学。可以说,当前大学文学教学之所以大部分是无效教学,根本原因就是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不再阅读文学经典。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学生系统地阅读文学经典乃是有效教学的最根本保障。随之而来的是,指导学生组织读书报告会,撰写相关的学术小论文,彼此共同探讨文学问题。最好能够在中文系中创办稳定的文学刊物、文学社和文学网站,为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尤其是文学网站,容量大,更新快,容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社会物质财富的过度闪光只会让人们目迷五色、心灵空虚,而文学能给社会开启一片新的诗意园地。因此,大学文学教师应尽心竭力地展开有效教学,为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开辟出更广阔的心灵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