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5:59:16

思维训练论文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1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⑴实验原理;⑵装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或借助CAI软件或VCD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穿插围绕“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2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2]。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3]。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

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呢?

1.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制约着言语作品的结构。结构单纯的文章,只采用了单一的言语思路。例如《人类的出现》按照“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顺序介绍人类进化历史,是纵向思路;《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围绕主人公“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来安排结构,是横向思路;《范爱农》先写“我”对范爱农的“反感”(“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后写他的朴实、正直、高傲、倔强,不和旧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结构复杂的文章,则兼用两种或三种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记》在总体上采用纵向思路(由天山写到天山深处,从低处写到高处),而在某些片断中又用了横向思路(《千里牧场》一节中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结构复杂,实际上是几种思路套用的结果。三种基本类型的言语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文章结构来。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谋篇能力,改善语言的条理性和锻炼思维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认识事物的枢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具备科学的认识能力的标志,为言语技能的提高准备了条件。和运用语言能力关系最密切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

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其它一切思维的过程的基础”[4]。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便无以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和归宿,丢开综合搞单纯的分析,则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但在应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综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综合。从50年代开始,课文分析之风日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肢解课文上,致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妨碍了对文章整体的鉴赏,又无助于布局谋篇能力的养成。这些老师不懂得,分析文章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中的情况则与此相反;重综合,轻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对表达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诉他们如何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怎样安排成若干层次。

抽象与概括也是互相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5],并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中给各篇课文总结写作方法,这是抽象;找出同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是概括。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有两个偏颇:一是只满足于“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类”的概括,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二是为了省事,把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抽象、概括的实践,殊不知学会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并记忆答案重要得多。

分类,“是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6]。分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揭示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从一篇篇地教文章发展到一组组地教文章;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某一类文章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记人叙事时怎样把繁杂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状物说理时如何安排层次等等。特别是在写作活动中,分类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凡是取横向思路来谋篇时,必以分类为基础。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虽多,却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原因在于不会分类。如果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选取不同类别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这样写成的议论文自然要高一个档次。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诸如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较又是一种写作技法,对比、类比是比较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比较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它,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对应,是指思维的某一阶段与另一阶段、某一方面与另一方面之间,通过适当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建立起对称、呼应、对立、相关、相承、相反之类的联系。也许心理学家还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一般研究思维的论著中没有涉及对应的方法。其实,对应在言语活动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初中语文第二册)这里“高贵”、“纯洁”、“坚韧”三个词的顺序是不可更换的,因为和前边的“牡丹花”、“荷花”、“菊花”有对应关系,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如果忽视了对应的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就会出现疏漏。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进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云赋》,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这里将“羊群马队”赶进了“牛栏”,显然不伦不类,运用对应,“牛栏”须改为“羊圈马厩”。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范文的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眼的设置、伏笔与交代,以及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都有助于对应方法的培养。

3.在写作教学中改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

关于思维品质的划分,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前苏联心理学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维的个别品质区分为: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灵活性,顺序性和敏捷性[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品质作为创造性因子来研究,区分为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细致性和再定义能力。[8]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9]由于思维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我认为有几个“结合”是应当注意的:思维的条理性与言语的层次性相结合,思维的严密性与言语的连惯性相结合,思维的明晰性与言语的准确性相结合,思维的灵活性与言语的变化性相结合,思维的辩证性与言语的深刻性相结合。

注释:

[1]周建人:《思想科学初探》,《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

[2][3]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4][5][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页。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3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谈解题教学当中,如何转换分析角度,加强思维训练。

一、四则运算中,要通观全题,转换思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简洁性。

四则运算中同样要讲究思维的灵活和简洁,要防止僵化,避免繁琐。

例1、计算55/3514×5/7。

分数乘法,按法则学生常常不加思索,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尔后再乘。但观察本题,63与5/7,49/55与5/7分别可以约简和约分,因此结合学过的知识,有

原式=(63+49/55)×5/7=63×5/7+49/55×5/7

=45+7/11=502/11。

整个计算灵活而简洁。

例2、计算(11-11/36)+(9-11/36×5)+(1-11/36×3)+(5-11/36×9)+(3-11/36×7)+(7-11/36×11)。

要是按部就班先算出每个小括号内的结果,是麻烦的。但分析比较每个小括号内的被减数和“减数”,马上会使我们想到去括号,并灵活地将被减数和“减数”重新组合起来,于是有

原式=(11+9+7+5+3+1)-11/39×(11+9+7+5+3+1)

=(11+9+7+5+3+1)×(1-11/36)

=36×25/36=25

此处思维的灵活性还体现在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通用。

二、应用题求解中,要抓住数量关系,转化思路,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抓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探索问题的实质,积极主动地发现新路子,提出新见解,为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服务。

例3、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这样每次都喝上一次剩下的一半,问甲五次一共喝下多少牛奶?

这道题本身不难。把五次所喝的牛奶加起来即出结果。但要是这样想:甲喝过五次后,杯中还剩多少奶?一杯牛奶减去剩下的,不就是喝下的了吗?这一思路的有新意。如果再以一个正方形表示一杯牛奶,则右图中阴影部分就表示已喝下的牛奶。而不带阴影的部分为所剩牛奶。那么1-1/32=31/32(杯)即甲所喝牛奶。以上思维就比较深刻且数形结合,富有创造性。(附图{图})

例4、某筑路队计划6天铺900米水泥路,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问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常规解法不成问题,其综合算式及结果为:

[900÷(6-1)-900÷6]÷(900÷6)=0.2=20%。

变换思路:提高工效后5天铺好,原计划6天铺好。也就是说现在铺一天相当于原计划铺6÷5=1.2(天),因此,现在的工效是原来的120%,从而工效提高了20%。其综合式是

6÷(6-1)-1=20%

这一解法别开生面,独到而巧妙。

三、面积计算中,转化着眼点,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有序性。

小学几何的面积计算中,学生常常苦于思路闭塞。教学中应采用辅助线或图形变换等,启发学生分析。分析的着眼点不同,解题思路也不同。解法也会不一样,这种一题多解或一法多用正是思维广阔性的体现。

例5、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方便计,取3作π的近似值)。

(附图{图})

要求阴影的面积,就图1,思考路子不很明显。一旦作出正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图1─1),思序就容易入轨。

(附图{图})

析解1从图形可以看出阴影的面积就等于大直角扇形的面积减去①、②、③三块图形面积所得的差。即

S[,阴影]=S[,大扇形]-S[,①]-S[,②]-S[,③]

=π/4-8[2,]-(4[2,]-π/4×4[2,])-4[2,]-π/4×4[2,]

=48-(16-12)-16-12

=16(平方厘米)

析解2观察图1,连对角线,并作适当割补(图1─2),由图1─2,很快可发现阴影的面积就等于大直角扇形的面积减去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差,所以

S[,阴影]=S[,大扇形]-S[,直角三角形]

=π/4×8[2,])-1/2×8×8

=48-32

=16(平方厘米)

(附图{图})

析解3就图1,再作一个对称的直角扇形(图1─3),我们把阴影块标(一),其余三块分别标上(二)、(三)和(四),从图1─3看出,S(一)=S(二),S(三)=S(四),而

S[,三]=S[,四]=S[,正方形]-S[,大扇形]=8[2,]-π/4×8[2,]≈16(平方厘米(附图{图})

析解4分析图1─1,可以设想将图1─1中的图形①迁移到扇形③的右上角而正好填满所在的小正方形,见图1─4。这就是说,图形①、②、③的面积之和恰好等于大正方形的一半。于是有

S[,阴影]=S[,大扇形]-(S[,①]+S[,②]+S[,③])

=S[,大扇形]-1/2S[,正方形]

=π/4×8[2,]-1/2×8[2,]≈48-32

=16(平方原米)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4

写作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创造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

一、想象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形式的。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象则是对形象的理性认识,是思维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广的内容;想象是思维主体对意象进行能动的加工组合,形成可供显示、描述的整体形象的过程;显示、描述,则是用语言描述形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难看出,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

(一)在阅读和再造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读者根据所揭示的语言符号,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经过归纳、组合,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比如在讲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的过程中,随着教师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唤起和调动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乡生活图景。这种再现于阅读者头脑中的形象,越具体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细微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为作文指导而言,还不能就此为止,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努力充实和不断完善头脑中展现的再造形象,尽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或口头或文字予以复述表达,以此巩固和强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它能够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比如有一幅漫画:台灯光下,一位中学生在伏案苦读。他的旁侧,母亲坐在小凳子上细心地为苦读的孩子洗脚。画面相当简单,假如只是局限于画面展示的有限信息,似无什么“故事”可写。但当教师有意识地作启发诱导,一旦打开学生那种亲身体验过的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触过的形象储备时,一篇篇构思巧妙、想象独特的好文章就出来了。有个学生自拟命题为《又是一个无奈的夜晚》的作文:张强放下饭碗,“拖着双脚慢慢晃向客厅想看一会儿电视”,就听母亲大声叫道“快去学习”;深夜,母亲端来热水,关切嘱咐“你只管学习,伸出脚吧”;洗完脚,母亲又是一句轻轻叮咛“认真学习”,“张强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那白纸上的黑字又爬进了他的眼睛”。还有的学生自拟命题《为了母亲的心愿》《“神圣”的使命》等等,都从各个不同角度表达出习作者的想象和理解。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教师应选用画面简洁、内涵丰富的图画,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三)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静夜”“初春”“贪婪”“骄傲”“精疲力尽”“得意忘形”等,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比如讲评习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写到“爸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从承包的鱼塘里网上了几千斤鲜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讲评时教师指点:“乐”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来了:“记得那天,爸爸见箩筐里、水桶里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含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一时提提圆滚肥壮的草鱼,一时掂掂红头黄尾的鲤鱼,轻轻地哼着小调。”作文写到鱼贩子企图收购“爸爸”的鱼,“鱼贩子拍马似地向爸爸请求买鱼”。教师又抓住时机讲评,指点:“拍马”的神态、语言会是啥样子?学生调动形象贮存,改文出来了:“鱼贩子满面堆笑地走到爸爸跟前,递上名牌过滤嘴香烟,又凑近给爸爸点上火。接着干咳两声说:‘陈哥,发大财了,三千多斤鱼就是三千多块钱哪!别人出八角五,我出九角,鲤草一起要,包你不吃亏。’”作文继续写到“爸爸”讨厌鱼贩子的纠缠,“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就说……”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评:“不耐烦咋样?”改文出来了:“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将手上还没点燃的过滤嘴扔在地上,还踏上两脚,厉声说:‘九块也莫想买到我的鱼!’说完就干他的活去了。”诸如此类紧密结合作文讲评进行具象化训练,即使原习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手段而“化”之为一篇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想象能力的增强,表达兴趣的提高,实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狭窄;有的列出题纲到写文时却用不上……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一)利用课文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语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结构安排,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比如,学习了《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记叙文后,可指导学生抓住这篇文章的主线“我的感情发展”学习写《一枝珍贵的钢笔》或《一张珍贵的照片》;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写《赞×××》,学习了说明文《春蚕到死丝方尽》就写《飞行之王——晴蜓》《塑料雨衣的话》,学习了《机器人》就写《我的文具盒》……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法,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写的文章能有一条比较好的思路。再如,学习了旧体叙事诗《卖炭翁》和《石壕吏》,把它改写成记叙文,这样不仅能理清诗歌的线索、条理,而且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各方面的不同也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又如,《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运用了侧面描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成直接描写,并且根据课文中有关内容,重新组织材料进行训练。学习了《多收了三五斗》和《梁生宝买稻种》,则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缩写练习,改题为《万盛米行的柜台前》和《在车站过夜》。这样练笔不仅对理清原文条理大有好处,更主要的是可增强自身思维的条理性。对于议论文也可以进行缩写练习,归纳提要,写提纲,使学生逐渐熟悉抽象思维的形式,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结构方式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已掌握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的要素,那么怎样将记叙的要素比较自如地运用到所写的文章中去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方式。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按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顺序来安排段落层次;第二种是按事件性质来安排段落层次;第三种是按空间方位的变换、地点的转移来安排段落层次。在议论文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明确掌握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论点和论据及论证等有关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其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用论据证明论点——论证过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安排段落层次,有条理地、全面地加以说明;第二种,抓住事物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按先后顺序安排段落层次;第三种,有些事物的特性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着主要次要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段落层次;第四种,有些事物比较复杂,就要把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方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在写记叙文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眼后,列出提纲,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学生完成这几项之后,文章大体脉络已经出来了,行文时就顺手多了。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议论文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出几个题目:《谈恒心》《谈毅力》《说勤》《谈勤能补拙》《说聪明》《天才来自勤奋》,讲清每个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去选择对路的题目,然后将确定的论点,以及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选择的材料)概括成提纲,写在成文之前。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选择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是能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而且也明确了这就是理清思路、分析问题的过程。

三、思维创造性的训练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既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灵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立意不同,是个性的体现,能够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际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地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办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绪的材料,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例如,教师交给学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铁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薄,核大,有什么好?’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紧接着要求学生设法找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七个方面的道理来:①看问题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搞经验主义;③不要自以为是,凡事想当然;④切莫盲目排外;⑤孤陋寡闻会误事;⑥不可轻率下结论;⑦客观事物的价值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后,让学生选择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一个方面,写成完整的文章。学生们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渐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而选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别人不曾想、未能言而客观上更有必要,主观上体会又较深的方面,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通过“寻找联系”“举一反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的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面对这样的题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制约,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出现了何种局面”等问题上,即是说,他们对课文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如要打破旧框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可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厉王(相反)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相关)等。如此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在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的大脑中,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心理环境——思维振荡场,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根据——“优势灶”,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这样,学生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了,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出了以下观点:

①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

——从齐王悬赏纳谏想到的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从邹忌两次窥镜谈起

③推己知彼,引君就范

——提意见应讲究方法和技巧

④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

——由妻妾客皆美邹忌说开去

以上几种观点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现实意义较强,而且标题也符合要求。观点③④尤其值得肯定。

(三)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决定了思维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写作来说,它要求写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是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可设计《不作弊吃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学生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去驳诘,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可设计《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认识,谈感受,谈危害,反弹琵琶,翻新旧说,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松树的风格》一文时,先要求学生不准重复陶铸同志的观点,自选一个新的角度去赞美松树。然后他又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松树的短处》为题口头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口头作文:

一提起松树,人们便会想到它的四季常青,于是,就把它作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

可是,松树的不足恰恰也就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万年过去了,地球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松树呢?它依然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真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松树的这一短处也不能等闲视之。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5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2]。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3]。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

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呢?

1.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制约着言语作品的结构。结构单纯的文章,只采用了单一的言语思路。例如《人类的出现》按照“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顺序介绍人类进化历史,是纵向思路;《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围绕主人公“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来安排结构,是横向思路;《范爱农》先写“我”对范爱农的“反感”(“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后写他的朴实、正直、高傲、倔强,不和旧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结构复杂的文章,则兼用两种或三种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记》在总体上采用纵向思路(由天山写到天山深处,从低处写到高处),而在某些片断中又用了横向思路(《千里牧场》一节中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结构复杂,实际上是几种思路套用的结果。三种基本类型的言语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文章结构来。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谋篇能力,改善语言的条理性和锻炼思维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认识事物的枢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具备科学的认识能力的标志,为言语技能的提高准备了条件。和运用语言能力关系最密切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

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其它一切思维的过程的基础”[4]。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便无以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和归宿,丢开综合搞单纯的分析,则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但在应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综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综合。从50年代开始,课文分析之风日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肢解课文上,致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妨碍了对文章整体的鉴赏,又无助于布局谋篇能力的养成。这些老师不懂得,分析文章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中的情况则与此相反;重综合,轻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对表达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诉他们如何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怎样安排成若干层次。

抽象与概括也是互相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5],并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中给各篇课文总结写作方法,这是抽象;找出同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是概括。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有两个偏颇:一是只满足于“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类”的概括,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二是为了省事,把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抽象、概括的实践,殊不知学会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并记忆答案重要得多。

分类,“是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6]。分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揭示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从一篇篇地教文章发展到一组组地教文章;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某一类文章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记人叙事时怎样把繁杂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状物说理时如何安排层次等等。特别是在写作活动中,分类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凡是取横向思路来谋篇时,必以分类为基础。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虽多,却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原因在于不会分类。如果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选取不同类别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这样写成的议论文自然要高一个档次。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诸如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较又是一种写作技法,对比、类比是比较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比较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它,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对应,是指思维的某一阶段与另一阶段、某一方面与另一方面之间,通过适当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建立起对称、呼应、对立、相关、相承、相反之类的联系。也许心理学家还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一般研究思维的论著中没有涉及对应的方法。其实,对应在言语活动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初中语文第二册)这里“高贵”、“纯洁”、“坚韧”三个词的顺序是不可更换的,因为和前边的“牡丹花”、“荷花”、“菊花”有对应关系,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如果忽视了对应的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就会出现疏漏。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进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云赋》,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这里将“羊群马队”赶进了“牛栏”,显然不伦不类,运用对应,“牛栏”须改为“羊圈马厩”。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范文的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眼的设置、伏笔与交代,以及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都有助于对应方法的培养。

3.在写作教学中改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

关于思维品质的划分,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前苏联心理学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维的个别品质区分为: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灵活性,顺序性和敏捷性[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品质作为创造性因子来研究,区分为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细致性和再定义能力。[8]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9]由于思维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我认为有几个“结合”是应当注意的:思维的条理性与言语的层次性相结合,思维的严密性与言语的连惯性相结合,思维的明晰性与言语的准确性相结合,思维的灵活性与言语的变化性相结合,思维的辩证性与言语的深刻性相结合。

注释:

[1]周建人:《思想科学初探》,《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

[2][3]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4][5][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页。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6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减去10等于几?②16减去10还剩多少?③16与10的差是多少?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多多少?⑥10比16少多少?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来验算,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6+10=16来验算。经过训练,学生便可知道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了。

5.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或5×3=15。教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6.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7.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8.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如:12345678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的最接近数,即89比100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的问题。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7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矗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进行逻辑思维。例如教行程应用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走来,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诚每分钟走75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在理解题意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图象直观”(挂出题目内容示意图)和“动作直观”(让学生根据图意表演),以及符号直观(线段图)等,让学生多角度充分感知题意,从中积累反映“相向”、“同时”、“相遇”、“速度”、“速度和”、“时间”、“距离”等概念的表象,理解表象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考解题思路奠定基础。然后,才能对表象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决定整体特征的本质联系。即:距离=速度和×时间,而速度和指张华速度与李诚速度之和。这样,解题方法自然而然在分析过程中归纳出来。

在分析、综合中发展思维。

分析和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将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思维过程。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一般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例如分数应用题:商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梨是苹果的4/5,运来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象直观让学生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运来的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中的“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苹果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梨的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如何从梨与苹果的联系中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得出解题方法:先根据梨与苹果的数量关系及苹果的数量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将梨与苹果的数量相加,得出“共多少千克”。即:200+200×4/5,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中单位“1”与部分的关系,简化列式为200×(1+4/5)。

在比较中深化思维。

比较是探求事物间异同,发现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概念混淆,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分数应用题:(1)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比另一捆短1/3,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另一捆比它短1/3,另一捆长多少米?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线段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结果的含义当然也不相同,因此两题的数量关系所表达的式子也不相同。在学生经过比较列出两题算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三个数量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分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8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quot;"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9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⑴实验原理;⑵装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或借助CAI软件或VCD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穿插围绕“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篇10

一、想象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形式的。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象则是对形象的理性认识,是思维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广的内容;想象是思维主体对意象进行能动的加工组合,形成可供显示、描述的整体形象的过程;显示、描述,则是用语言描述形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难看出,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

(一)在阅读和再造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读者根据所揭示的语言符号,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经过归纳、组合,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比如在讲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的过程中,随着教师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唤起和调动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乡生活图景。这种再现于阅读者头脑中的形象,越具体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细微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为作文指导而言,还不能就此为止,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努力充实和不断完善头脑中展现的再造形象,尽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或口头或文字予以复述表达,以此巩固和强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它能够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比如有一幅漫画:台灯光下,一位中学生在伏案苦读。他的旁侧,母亲坐在小凳子上细心地为苦读的孩子洗脚。画面相当简单,假如只是局限于画面展示的有限信息,似无什么“故事”可写。但当教师有意识地作启发诱导,一旦打开学生那种亲身体验过的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触过的形象储备时,一篇篇构思巧妙、想象独特的好文章就出来了。有个学生自拟命题为《又是一个无奈的夜晚》的作文:张强放下饭碗,“拖着双脚慢慢晃向客厅想看一会儿电视”,就听母亲大声叫道“快去学习”;深夜,母亲端来热水,关切嘱咐“你只管学习,伸出脚吧”;洗完脚,母亲又是一句轻轻叮咛“认真学习”,“张强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那白纸上的黑字又爬进了他的眼睛”。还有的学生自拟命题《为了母亲的心愿》《“神圣”的使命》等等,都从各个不同角度表达出习作者的想象和理解。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教师应选用画面简洁、内涵丰富的图画,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三)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静夜”“初春”“贪婪”“骄傲”“精疲力尽”“得意忘形”等,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比如讲评习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写到“爸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从承包的鱼塘里网上了几千斤鲜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讲评时教师指点:“乐”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来了:“记得那天,爸爸见箩筐里、水桶里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含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一时提提圆滚肥壮的草鱼,一时掂掂红头黄尾的鲤鱼,轻轻地哼着小调。”作文写到鱼贩子企图收购“爸爸”的鱼,“鱼贩子拍马似地向爸爸请求买鱼”。教师又抓住时机讲评,指点:“拍马”的神态、语言会是啥样子?学生调动形象贮存,改文出来了:“鱼贩子满面堆笑地走到爸爸跟前,递上名牌过滤嘴香烟,又凑近给爸爸点上火。接着干咳两声说:‘陈哥,发大财了,三千多斤鱼就是三千多块钱哪!别人出八角五,我出九角,鲤草一起要,包你不吃亏。’”作文继续写到“爸爸”讨厌鱼贩子的纠缠,“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就说……”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评:“不耐烦咋样?”改文出来了:“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将手上还没点燃的过滤嘴扔在地上,还踏上两脚,厉声说:‘九块也莫想买到我的鱼!’说完就干他的活去了。”诸如此类紧密结合作文讲评进行具象化训练,即使原习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手段而“化”之为一篇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想象能力的增强,表达兴趣的提高,实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狭窄;有的列出题纲到写文时却用不上……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一)利用课文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语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结构安排,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比如,学习了《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记叙文后,可指导学生抓住这篇文章的主线“我的感情发展”学习写《一枝珍贵的钢笔》或《一张珍贵的照片》;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写《赞×××》,学习了说明文《春蚕到死丝方尽》就写《飞行之王——晴蜓》《塑料雨衣的话》,学习了《机器人》就写《我的文具盒》……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法,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写的文章能有一条比较好的思路。再如,学习了旧体叙事诗《卖炭翁》和《石壕吏》,把它改写成记叙文,这样不仅能理清诗歌的线索、条理,而且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各方面的不同也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又如,《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运用了侧面描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成直接描写,并且根据课文中有关内容,重新组织材料进行训练。学习了《多收了三五斗》和《梁生宝买稻种》,则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缩写练习,改题为《万盛米行的柜台前》和《在车站过夜》。这样练笔不仅对理清原文条理大有好处,更主要的是可增强自身思维的条理性。对于议论文也可以进行缩写练习,归纳提要,写提纲,使学生逐渐熟悉抽象思维的形式,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结构方式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已掌握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的要素,那么怎样将记叙的要素比较自如地运用到所写的文章中去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方式。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按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顺序来安排段落层次;第二种是按事件性质来安排段落层次;第三种是按空间方位的变换、地点的转移来安排段落层次。在议论文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明确掌握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论点和论据及论证等有关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其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用论据证明论点——论证过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安排段落层次,有条理地、全面地加以说明;第二种,抓住事物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按先后顺序安排段落层次;第三种,有些事物的特性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着主要次要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段落层次;第四种,有些事物比较复杂,就要把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方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在写记叙文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眼后,列出提纲,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学生完成这几项之后,文章大体脉络已经出来了,行文时就顺手多了。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议论文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出几个题目:《谈恒心》《谈毅力》《说勤》《谈勤能补拙》《说聪明》《天才来自勤奋》,讲清每个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去选择对路的题目,然后将确定的论点,以及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选择的材料)概括成提纲,写在成文之前。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选择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是能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而且也明确了这就是理清思路、分析问题的过程。

三、思维创造性的训练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既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灵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立意不同,是个性的体现,能够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际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地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办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绪的材料,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例如,教师交给学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铁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薄,核大,有什么好?’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紧接着要求学生设法找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七个方面的道理来:①看问题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搞经验主义;③不要自以为是,凡事想当然;④切莫盲目排外;⑤孤陋寡闻会误事;⑥不可轻率下结论;⑦客观事物的价值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后,让学生选择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一个方面,写成完整的文章。学生们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渐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而选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别人不曾想、未能言而客观上更有必要,主观上体会又较深的方面,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通过“寻找联系”“举一反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的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面对这样的题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制约,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出现了何种局面”等问题上,即是说,他们对课文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如要打破旧框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可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厉王(相反)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相关)等。如此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在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的大脑中,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心理环境——思维振荡场,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根据——“优势灶”,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这样,学生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了,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出了以下观点:

①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

——从齐王悬赏纳谏想到的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从邹忌两次窥镜谈起

③推己知彼,引君就范

——提意见应讲究方法和技巧

④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

——由妻妾客皆美邹忌说开去

以上几种观点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现实意义较强,而且标题也符合要求。观点③④尤其值得肯定。

(三)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决定了思维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写作来说,它要求写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是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可设计《不作弊吃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学生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去驳诘,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可设计《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认识,谈感受,谈危害,反弹琵琶,翻新旧说,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松树的风格》一文时,先要求学生不准重复陶铸同志的观点,自选一个新的角度去赞美松树。然后他又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松树的短处》为题口头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口头作文:

一提起松树,人们便会想到它的四季常青,于是,就把它作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

可是,松树的不足恰恰也就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万年过去了,地球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松树呢?它依然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真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松树的这一短处也不能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