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生结伴现象教育战略

时间:2022-10-06 04:23:46

乡镇学生结伴现象教育战略

农村中学校园或班级里,常簇拥一起三五成群、形影相随、和睦共处,彼此间保持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中学生非正式小团体,这就是中学生的“友伴群”现象。这种关系既标志着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日臻成熟,又映射出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动态,它的存在不仅对班级、学校、个人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悲观作用。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和审视这种现象,辅以正确的科学引导,使之发挥其积极进取的功效。

一、农村中学生“友伴群”现象的成因“友伴群”的产生与形成,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共同催化的必然结果。

1.内部因素的影响。①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正值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年龄转折期,也是一个青春萌动、富有激情的特殊时期。中学生情感需求来自多元化,就情感需求的满足而言是极其复杂的,如交流思想,开心玩乐,谈情说爱,满腹牢骚,甚至有污言秽语等。从归属感上说,中学生除了归属某一正式集体,即校、班、组外,心中酝酿还希望自己属于某个友伴群,他们共同面对成功、喜悦,分享乐趣,面对挫折或失败,共同分忧。②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中学阶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标志。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种强烈的自主意识,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当需要倾吐备尝的苦楚,展现他们内心丰富情感的时候,他们最多想到的是自己的同伴好友,而班主任教师和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并不是受中学生欢迎的“知心朋友”,这也许是通常所说的“代沟”效应。③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中学生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生活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心理方面最重要的渴望是友伴亲密程度的增强,友伴交往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也随机有了飞跃性质的转变,可见在守望特殊人生的驿站里,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同和鼓励,更想将自己的形象,推介给他人,表现自己,展现人格魅力,相互交往是他们认定的友伴之举,也符合人际和谐的思想。

2.外部因素的影响。①社会环境因素。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几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而言,主要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能低估。如小说、戏曲、电视、电影、音响制品,尤其是网络文化等社会文化产品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社会文化的综合浸蚀,必然在中学生中形成不同的兴趣中心和议论中心,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学生往往会形成亲集体的友伴群,当然后者的形成还与城乡文化的落差,地方优势对外地入境人员的排挤思想的传染,以及农村乡镇,村落之间的不和谐历史遗留问题,血缘亲疏的代传因素等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美好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反班级的友伴群,其很多形成因素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直接有关。应用Skinner家庭功能FAM量表对农村中学学生家长测试,分析结果认为:首先家庭经济状况好,收入丰厚,使学生失去了拼搏的动力,加之日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低靡趋势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生渐渐对“苦读上重点大学,找好出路”的人生奋斗模式,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这种偏颇的移位思想铸就了赚钱与读书的多少无关的观点,故而在学校班级生活中,追求做“老大”的欲望愈来愈强。其次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不堪,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以为,打是教育孩子的唯一途径。再次,家庭生活方式重物质财富,轻精神培育,随着人们经济消费观念、消费层次的转变,很多农村家庭追求住房条件的档次、购车的款式等品位的提升,但往往忽视了家庭藏书等精神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孩子成长中优秀书刊的读物,很少投入,不关心孩子的教育成长,当孩子遇到问题求助家长时,家长只能以“去问教师”之辞推托,家长对孩子而言是一片“精神沙漠”。最后,家庭结构不良,据调查,在反班级的“友伴群”中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结构。失和型家庭,父母离异或再婚,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幸福;溺爱型家庭,家庭条件优越,学生自小养尊处优,养成任性、自私、蛮横的个性;打骂型家庭,父母冷眉横对,母亲百般唠叨,或长辈因工作、生活上的不顺意,把罪过殃及于孩子,拳打脚踢,孩子在惶恐里度日,暴力高压中喘息;放任型家庭,孩子脱离监护人视线而单独居住,平时不闻不问,花钱多少无所谓,饮食卫生,质量好坏不关心。③学校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以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和同伴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特别是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量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表明,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的欺骗减少。在放任自流型教师的气氛区中,学生任性,经常发生失败和挫折的现象,尤其是教师对学生不公正的评价,漠视的态度。也易形成反集体的友伴群。

二、农村中学生“友伴群”现象的教育策略

1.调查摸底,有的放失。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真诚的问候表达爱,用热情的帮助展现爱,用理解的安慰浓缩爱,用会心的微笑表达爱,用构建创意的活动播撒爱,把博爱注入学生的心田。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客观准确的调查,寓情寓理的分析,对友伴群的现状、性质、背景,以及活动方式,包括各成员的详实情况,核心人物的准确定位等,应全面掌握,有的放矢地做好帮扶引导工作。做到逐点深入,逐层突破,整体推进。

2.具体分析,区别善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友伴群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区别善待,对症下药,引导教育过程中要大力扶持积极型的、耐心诱导无害型的、科学教育消极型的、坚决遏止破坏型的。利用友伴群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点,培植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和谐、和睦、和平地友好相处。

3.锁定“核心”以点带面。友伴群中的核心人物,往往拥有威信高、能力强、影响面广、言谈举止敏捷、鼓动性极强的优势,教育活动中借助这种优势,大胆创设能发挥“核心”人物特点的活动情境,使其带领“友伴群”成员,执行和完成特定的任务。特别对不良品德的核心人物,更要春风化雨般地感化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切忌恣意诽谤,挖苦讽刺,甚至粗暴对待的教育方法。这样会使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位阻升值,对抗心理加剧,冲突机会增多。

4.柔中克刚,调整时空。“友伴群”的形成、发展与时空变换,柔刚相济,政令顺意等因素密不可分,时空调整意向可以阻止“友伴群”成员的机遇和同步活动,减少他们接触的机会,柔性化的管理和刚性化的落实也能动摇他们的信念,必要时还可用调换位置、转换班级、正常转学等形式防止不良“友伴群”的产生。

5.健全组织,发展个性。健全班级体正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是减少和消弱不良“友伴群”的根本措施,通过各项文体、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快乐的良好氛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