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主体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3 05:56:00

化学教学主体管理论文

在新一轮课改中,老师以全新的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在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实践《新课标》理念。收获很多,现就谈谈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这一理念的做法与同行探讨如下。

一、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老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适用性和合理性都较差,教学效果常会事倍功半。而现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新理念指导化学教学设计,尽管使用化学旧教材,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现在使用旧教材的情况下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首先应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持能,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再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学习的情景设计,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复习设计、实验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现有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而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处于引导的地位。现就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设计老师与学生互动这一环节:

老师活动:出示问题,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1)、复习提问酸有哪些五条通性?(2)、出示本节实验的用药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NaOH的化学性质。(3)、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实验:A、氢氧化钠与指示剂的反应。B、氢氧化钠溶与CO2的反应(学生可以用嘴吹),C、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反应。

学生活动: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设NaOH的化学性质。2、积极完成各个实验,有问题请老师指导。并记录现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NaOH共有四条化学反应性质。本环节设计主要以实验来提问、探讨、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学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

二、课堂教学的学生为主,切实变“讲堂”为“学堂”。

过去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或“一言堂”老师把知识传授给一个个的容器,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只是应付考试,分数还可以,而实际能力欠佳。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皆不敢提及。教学陷入了误区,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要达到教学的宗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变“讲堂”为“学堂”教学才能圆满完成。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再根据课型的不同,找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最佳切入点。

(1)、如教学化学肥料这一节内容,作为本校所有学生都是农民的子弟。对化学肥料这节内容并不陌生,因此采用的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的解决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

(2)、在复习课中仍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摒弃以往,教师讲解知识、结构、进而分析例题,学生练习的课堂复习模式。如《溶液》一章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中,先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可以自己查阅教材,笔记,也可以闭目搜寻,也可以两人讨论。也可以多人合作。将本章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整理出知识网络。再由老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答情况掌握到差异方面,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可以设出以下问题:

你能举出一种溶液吗,说出其中的溶质,溶剂。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你有几种方法,使它成为饱和溶液?

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它表示什么意义?

固体KNO3的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用途?

结晶有几种方法?

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4%,其含义如何?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并引导学拓展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Nacl质量分数是多少?让学生分析:辩论学生自己得出,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这样学习效果很好。

(4)实验课教学活动也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实验更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将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有的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实验,学生上台的演示实验,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能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不能包办代替。如:在实验室制CO2这堂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是将H2和O2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师生共同得出实验取气体的三大思路之后,完全放手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演示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其余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完毕,由学生讲解此实验,学生评价此实验的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这样的结果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真正把学生摆在了主体的位置。再比如,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以往的做法是老师在讲桌上放同学生实验一样的一套装置,为了避免学生实验失败或出错,老师在台上做,学生在下面跟着做。虽然都做成功了,但学生的积极性未调动,效果不好。现在学生分组实验时,老师完全放手,只在旁边静观聆听,冷静不冲动,不要任意打乱学生的操作,当好学生的咨询者,在必要的时候相应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失败时,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重新做直到成功为止,学生产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究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质量永恒定律的学习中,增补了一个学生实验:取一小截蜡烛粘在一小块木块上,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平天平,然后点然蜡烛,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当实验后学生观摩到天平不平衡,得出质量减轻时,学生们便有话要说,此反应违反质量守恒定律,此反应没有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大家讨论热烈,可谓争论不休,此时学生“注意”和“思维”已达到高度集中和活跃时,老师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学生、分析、推理、判断、概括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因是生成的CO2和H2O蒸气气体逸到空气中,学生回答:此反应没有违反质量守恒定律,这个结论的得出是老师直接给答案来得辛苦,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总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终极目标是把人培养成个人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就在化学才学而言。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因此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只要在平时每一课时、一节、一章、一单元等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切切实实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就一定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的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