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01-25 10:32:23

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摘要:众多高校采用多校区办学模式,虽取得较显著成果,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校园文化不融合、管理成本高、资源难共享等弊端。文章总结了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新困境的形成原因,提出多校区校园文化融合、管理协同机制建立、资源共享,交流多样化平台构建,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在国内外,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阶段,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建设新校区或合并等方式进行办学实践,多校区办学现象越来越普遍。以美国为例,在1960年诞生了著名的多校区大学系统———加州高等教育系统。至今,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已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就读于多校区大学[1],其高校学生事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2]。纵观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多校区办学在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提高高校竞争优势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作用,并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3]。但是,基于多校区的区域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等差异,高校多校区办学给学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通常,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流动模式,即低年级和高年级分校区就读的模式;二是固定模式,即不同的学院固定分布在分校区中,学生在分校区就读至毕业;三是本研分层模式,即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在不同校区就读[4]。教育部的2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强化育人意识,以及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分析上述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促进多校区办学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校园文化融合不到位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所有成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和提炼形成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5]。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而言,校园文化在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在高校采用多校区办学后,新校区文化往往需要重新构建,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也难以快速融进新校区,从而导致多校区文化不融合,使学生对本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建设和管理成本加大

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投入欠缺,尤其是对普通二本院校的投入。尽管这些年国家逐步加大了对高校教育投入的力度,但亦难赶上高校发展的步伐。加之高校自身积累不足,合并后的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设备购置、校舍扩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导致多校区建设成本较大。并且,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由于校区相对分散,空间距离导致耗费大量交通资源,协调任务加重。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交通上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生教育管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新校区往往地处偏远,周边的环境有待规划和建设,这也给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一定的难度[6]。

(三)资源共享困难

由于学校各个校区发展基础不同,各校区之间空间距离等问题,分校区的师生们很难享受到与主校区相同的丰富教学资源。例如,主校区的图书馆和体育设施往往很健全,分校区由于建校时间短,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建设都有待积累。如此,多校区之间就会存在发展不均衡,难以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机会平等,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此外,大部分高校往往安排一些年轻的、经验不足的学生工作人员长期驻守分校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四)师生交流欠缺

对于多校区办学体系下的流动模式,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在分校区就读,这导致低年级学生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较少。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容易使得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全面,不利于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交流欠缺,对就业现状不够了解,容易导致对就业前景缺乏自信,也会促使学生滋生不良情绪,这些都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添了新困难[7]。

(五)学生全面发展受限

多校区办学按功能分类来划分,易造成各校区科研氛围浓淡不一,软硬件设施完善程度差异,以及高低年级之间缺乏沟通。如此造成的校区群体构成单一,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性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多校区办学背景下,校园文化氛围的相对缺失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使得学生相较于单一校区运行的学生更易产生被排斥、受委屈、失落等复杂的心态,以及对学校、学院的低归属感和低认同感。这些都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相矛盾,引发各类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给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8]。

二、多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多视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

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多校区办学,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校管理者应抓住机遇、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针对校园文化氛围浓淡不一的问题,各校区在管理氛围的营造上,应尤其注重加强校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不同校区、年级学生间的交流互动[9]。首先,各校区学院之间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并形成常规化的文化建设主题活动,持久地加强各校区间师生的联系,从而帮助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以便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及学生对所处高校的认同感。其次,不同校区、高低年级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体系,增加沟通交流,提升低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最后,在信息时代下,多校区可以建立健全统一的全校网络系统,通过微信和校园BBS等公众平台,对学生网络舆论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以便新校区求学的学生实时把握院校动态,进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二)多校区学生管理协同机制的建立

随着多校区的发展,高校资源有限,多校区之间的利益博弈亦将越来越激烈,各职能部门之间由于功能分隔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和内耗问题仍将继续发生,最终导致整个学校发展受损。构建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高校学生管理主体间进行协同合作;其次,跨部门、跨校区管理流程的协同;最后,不同管理主体间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总之,多校区学生工作的协同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成员、资源和过程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协作。面对社会与高校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需要结合学生需求与自身的办学优势,提高现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利用率,加快管理工作的流转速度,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协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能[10]。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大校园,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因此,多校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改变仅靠电话、手机、公文等方式进行上下联络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完善校区与校区间、学校与校区间、校区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层面的学生管理工作网络信息系统[11]。从而实现高校多校区资源共享,大幅度降低学生管理工作所需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台阶。

(四)构建师生、生生交流多样化平台

高校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因此构建师生、生生交流多样化平台具有深远意义[12]。首先,学校应在各校区设立教师工作室,建立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并且定期安排一定教师开展辅导答疑,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利用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加大学生群体组织的工作力度。各校区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丰富群体和社团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再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一方面要在各个校区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另一方面,多关注学生在网络平台的思想动态。例如,经常关注学生的QQ空间动态,尤其关注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扰,有助于高效开展学生工作,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3]。

(五)以人为本,因校制宜

高校多校区办学背景下,促进各校区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因校制宜。首先,明确校区定位。随着校区的扩增,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充分地利用各校区,并发挥各校区的自身优势,实现各校区功能的最优化,是多校区大学必须面对的难题[14]。因此,明确好校区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通常,校区功能定位有如下几种模式:一、以学科为基础的学院模式;二、以工作为基础的职能模式;三、混合模式。其次,争创校区文化特色。各校区一般拥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文化特色的创建,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筑方式进行影响,即根据不同校区的不同定位,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区文化活动来培养和发展。例如,理科偏重的校区经常举办数学竞赛、科技竞赛等;而文科偏重的校区可以多开展诗歌朗诵,作文大赛等文科特色活动来体现校区的文化特色。

(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学生易产生不积极心态和对学校、学院的低归属感和低认同感等问题,各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一,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对多校区院校的学生工作来说,由于面对的学生往往内心更加敏感和脆弱,因此,学生工作者应淡化其管理职能,突出其引导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考。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虽然多校区办学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和在校生活造成一些不便,但作为成年人的学生不应一味地抱怨,而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因此,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榜样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不同校区间积极建立培养人才的新格局以培养充满活力的人才[15]。

三、结语

高校多校区办学弥补了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并且很大地提升了竞争优势;然而也给其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校园文化难以融合,建设和管理成本加大,资源共享困难,师生交流不畅,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受限等困境。因此,高校应首先多视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其次,需建立高效的管理协同机制;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大校园,实现资源共享;因校制宜,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多校区高校应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和高效。

作者:周石其 陈福娇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西区管委会

参考文献:

[1]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2):61.

[2]蒋威宜.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1994(5):71-6.

[4]吴业春,罗晨旻,丁果芬.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8-81.

[5]杨练武,苏跃飞.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58-59.

[6]陈诚.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7]曾媛,刘敏岚.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4):46-49.

[8]肖锋,黄凌军.竞争型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6):38-40.

[9]詹荣海.试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62-64.

[10]伍自强.对高校基建工作管理机制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35(4):52-54.

[11]杨竣辉,吴阔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2):41-43.

[12]熊灵燕,凌征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4):80-82.

[13]刘光林,李磊.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4(6):54-54.

[14]刘惠,李小红.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3-106.

[15]江美云.浅论高校多校区学生工作的规范运作[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