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机管理可持续性研究

时间:2022-10-24 03:08:39

高校危机管理可持续性研究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关于危机事件,罗森塔尔认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从此定义出发,本文认为,关于高校危机管理则是指高校应该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处理严重危机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并可能带来严重威胁后果的潜在的以及突发性的事件。这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即关于危机管理不仅仅是针对突发事件而言,同时也考虑到了一些潜在的暂时未显露出来但是在未来可能演变成危机的事件。高校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各种危机潜存与易发的场所。从高校危机的特性来分析,其特征可以归纳为:(1)突发性和紧急性。危机发生前虽然有征兆或预警可能,但由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程度不可预见,往往会超过学校人力配置所能控制的范围。高校危机的发生会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威胁到教职工与学生的价值和目标。(2)高度不确定性。由于所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人理性的有限性,高校危机往往表现出状态不确定性、影响不确定性和回应不确定性。(3)危机处理非程序性。由于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决策者对于危机的处理时间有限,掌握信息和资源有限,危机情况下的对应策略基于人工判断,缺乏科学推理与思考。(4)具有“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指一个坏的微小的因素,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高校属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危机会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5)具有双重效果性。危机虽然可以产生较大的恶劣影响,但也潜存机遇,控制好了不仅可以转危为安,而且可以借此进行体制上的革新,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完善。

二、高校危机事件产生的动因分析

1.社会因素。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高校危机的发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高校人群高度密集、人才大量聚集,往往会成为社会危机蔓延的重点场所,而高校危机的发生反过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因此,高校危机与社会危机存在着相互密切联系的联动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竞争与就业压力也日趋激烈。这些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间接影响学校危机的管理能力。2.学校内部因素。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资源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校内部关系也呈现复杂多样性,高等学校内部社会转型的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困惑交织在一起,使得高校的建设、发展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管理疏漏、管理真空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3.学生因素。如学生心理不健全、厌学、课业压力大、自我伤害、人际关系不佳、情感困惑、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人生观扭曲等都会引发校园暴力及伤害事件,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的学生更易发生问题。另外学生的运动伤害、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等都是常见因素。4.教师因素。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对学生实行体罚或辱骂、教师本身不够敬业、存在心理疾病等都会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事件。另外教师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危机来临时指挥不当也会使学校危机的影响扩大、损失加重。5.自然因素。来自于大环境的改变,如政治与社会的变迁;来自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造成的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来自于政府教育改革以及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学校的传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来自于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坏及外力入侵,如校外不法分子的滋事伤人、绑架等;来自于突发性流行病疫情在校园的蔓延。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可持续性改进措施

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针对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高校危机管理更要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切实维护和保障大学生的利益,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危机预警意识。不仅要对一些常见的易于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危机预警与控制,同时也要对潜在性的危机问题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高校领导与广大师生事前做好有效沟通,增强危机决策能力以及控制能力。一方面,在突发性危机面前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果断处理危机;另一方面,对一些潜在性的危机问题,建立危机防范预警系统,未雨绸缪,以便危机发生时不会手足无措。2.将危机教育纳入校园文化体系在目前还无法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应该将危机教育的内容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将其主要内容分散至各门相关课程进行讲授。同时,整合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危机教育。从教师来讲,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知识灌输和引导;从管理者来讲,学校危机管理机构、学生管理部门、保卫及后勤部门,学生群团组织等都应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危机教育。3.建立学校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者应对危机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因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须做好危机预报,高校的学生宿舍教室等是人员密集场所,应禁止私自使用高功率电器,并定时定点排查校舍、教学器材、体育器材和消防设施等,消除隐患,及时危机事件警报。建立定期的随机心理访问调查;对处于亚健康心理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危机事故发生的时候,建立危机领导小组,立即展开危机拯救工作,事后建立危机调查报告,分析危机发生原因,做好下一阶段的危机预警防范机制,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事实证明,许多危机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节假日乘车安全,防盗,夏天下河游泳,比赛期间容易发生冲突等。4.增强危机预防及处理能力2003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制定《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认为危机的发展包括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3个阶段。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的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和危机后的恢复四个环节。笔者建议按这4个阶段制定安全计划:在危机的缓解与预防环节,加强对大学校园的环境和安全设施审查,对校园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反应;在危机的准备环节,制定危机预案,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物资准备;在第三个环节,成立紧急反应命令中心,其作用是证实并评估危机级别、报告危机、指定控制区域,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危机信息;在危机后的恢复环节,将根据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采取合适的善后措施,包括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对危机的周期性回顾与评估,修改原有预案等。

作者:刘立霞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君.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若干思考———基于过程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08,(07):42-44.

[2]梁润,童蕾蕾.高校危机管理中紧急权的使用: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01):96-100.

[3]荣耕.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研究与探讨[J].学理论,2017,(03):196-197.

[4]王国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5,(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