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标准监管实效思考

时间:2022-12-15 04:52:33

企业产品标准监管实效思考

提要: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已正式实施多年,从基层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制度实施以来的现状情况,总结出监管中存在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可以让企业产品标准监管更好地落地,发挥实效,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实现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监管的难点;对策和建议

企业标准是针对企业范围为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其中企业产品标准又是企业标准体系中较关键的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规定,我国对企业产品标准施行备案制度,在执行该制度20年之后,国务院2015年13号文件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其中要求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走到今天已经有近4个年头,从初期的过渡性实施到2018年新标准化法出台正式具备法律地位,作为一名标准化工作者见证了全过程。这个制度到底实施的如何,我们的监管能不能落地,结合实际工作和本地情况做些思考。

1现状分析

1.1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以高邮为例)。2015年高邮市监局开始引导企业产品标准从传统的备案制逐步转换为自我声明公开。通过调查统计高邮市2012-2019年企业标准备案和公示数,对比可以看出,除2015年因为改革刚开始企业还未完全接受新的方式公示数量较少。从2016开始,标准公示数就有了很大提升,每年数量明显比往年备案数要多。应该说在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企业已逐步适应改革,制定标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公示数量大大提升。这说明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相比原来的书面备案,备案时间从原先的十几天大幅缩减到10分钟,且无需跑腿直接可自行网络操作,确实能减轻企业的人力、物力消耗,给企业提供了方便,可促使更多的企业积极制定企业标准。1.2企业产品标准监督管理保障和实施情况。从2015年改革开始,国家、省、市级为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示事后监管出台了一些保障政策法规等,也逐步开展相关活动。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13号文《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并开放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积极响应改革方案2015年7月9日出台《江苏省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1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实施。2018年12月23日,新修订的《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12月28日,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9年6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1104号文《关于印发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指引的通知》,同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监督检查”功能,监督检查用户手册。截止目前江苏还未将企业标准监管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清单中,但是从目前国家、省市级出台抽查指引并已开始行动分析,很快必将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清单中。新标准化法实施,法律依据明确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开始部署监督管理工作,2018年11月7日下发《关于开展企业产品标准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在全省开展为期近10个月的监督抽查,其中扬州被抽查76家,符合14家,一般不符合30家,不符合32家,不符合率42%,全省不符合率为30%。扬州抽查情况不容乐观,2019年11月5日扬州市监局召开各县市功能区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检查大练兵活动。各县市区局随后都分别召开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会,布置不合格企业标准的后处理工作。截止2019年12月20日,扬州市完成了第一次省级企业标准公示监督抽查后处理上报工作。从此次扬州通报结果看出企业标准监管迫在眉睫,2018年之前由于没有正式立法,可以说全省企业产品标准监管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现在企业产品标准事后监管工作已成为常态化的监管工作之一,但监管成效还不明显,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分析困难,谋划解决办法。

2企业产品标准监管的难点

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取消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事前行政许可审批权,但是事后监管职能依然在肩。这无疑给基层监管人员施加了巨大压力,大家普遍反映标准监管难,个人觉得主要的难点有以下几方面。2.1标准业务知识储备少,导致监管动力小。市场监管基层分局人员少,一个分局只有几个人,但是却要监管上千甚至上万经营主体。同时还处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处境。基层的人员要掌握市监所有条线业务知识实属不易,尤其标准较特殊,专业性极强,仅一个标准的封面、编号等都有特殊规定。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基层监管人员由于缺乏标准基本知识,且多年来标准方面的执法案例很少,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基层人员觉得监管有困难,动力不足,有排斥心理也很正常。2.2制标企业底数摸清难,导致监管方向。糊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规模企业对标准化工作还是重视的,往往都知道主动制定标准并公示,但是中小企业标准意识淡薄,主体责任感不强,促进作用不大。企业标准公示后监管部门只对公示的企业标准情况知晓,而很多企业的产品是无标或乱标生产,但由于不公示,我们就很难掌握情况。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又频繁,标准更新不及时等种种原因导致制标企业数这个庞大的底数很难摸清。监管人员可以监管公示标准的企业,而没有公示的企业无法及时监管,若恰好这些企业标准出现了问题,这个责任让基层人员承担的确有点冤。2.3标准内容合格判定难,导致监管落地难。国家市场监管局2019年刚刚出台了企业标准随机抽查指引,江苏省市监局在2018年就启动对全省的企业公示标准进行监督抽查。基层人员一直期望的监管方法虽已逐步出台,但是能否真正落地发挥实效还需要更加全面和长期的思琢。因为对企业标准监管最困难的就是对标准内容的判定,由于标准是技术文件,涉及各行各业的指标参数,即使有很好的抽查方案,可是基层监管人员对抽到的标准质量如何判定仍一筹莫展,监管实效自然无法体现。2.4监管后期处理制度缺,导致监管实效低。对企业标准的监管最终目的是希望可以警醒经营业主负起主体责任,按标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所以监管的实效是我们最关心的,即使我们可以看懂标准,分析出合格与否,但是后期处理惩戒执行不好,监管实效必定无法发挥。新标准化法主要以民事惩罚为主,威慑力确实不大。而在实践中我们已发现监管人员发送整改通知书后,很多企业自以为聪明把标准作废,认为只要不公示就无法抽查到,以此逃避责罚;或者有的企业的确整改了重新公示标准了,但是标准质量如何,我们是否需要再进行一轮复查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依然缺乏妥善的后处理制度,我们把不合格的标准找出来可能很容易,但是要纠正错误,让标准变成合格,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才是最终目的,也是最困难的。

3企业产品标准监管有效推进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示的制度已经立法,无论企业能否适应,这都将成为未来市场化放开搞活企业标准的主方向。虽然困难重重,可是监管责任不能忽视,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指导帮助企业在标准上下功夫,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同时,更多地是希望通过我们的监管可以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3.1加强宣传培训,夯实监管基础。宣传和培训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要对企业,另一方面是对基层监管工作人员。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但是企业标准主体责任在企业,标准好与坏,最后受益受害的也是企业,所以企业内部自身的培训和强化才是关键。企业负责人必须建立内部培训机制,将标准化作为常态化工作之一。现在的企业知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保体系,却很少建立标准体系。江苏南通港闸区已首创企业标准总监制度,配置标准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这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标准必须成为企业的习惯,管理和培训要深入人心。标准工作专业性较强,基层人员常埋怨培训太少。确实省、市级对基层人员开展的高水平培训几乎没有。县级市一般只是自家标准科对基层人员做一些业务辅导,这远远不够,基层人员不仅需要书面的知识培训,更需要的是实践培训,案例交流等。希望可以走出去观摩互相学习经验,或者是开展一些实践大练兵的活动,这才是真正对监管人员有实际意义的培训。3.2引进专家机构,协助监管到位。当前,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各领域监管压力巨大,基层人员又极少,此时引智借力,发挥第三方机构在监管执法中的作用,无疑已成为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市场监管局2019年出台的企业标准随机抽查指引中明确提出“鉴于企业标准技术性强、专业性强、涵盖领域广,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聘请专家开展检查工作”。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开展调研,掌握省内或省外第三方机构情况,或者是通过类似公开招募的方式聘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教授、工程师作为专家。以协议、合同、聘书等方式来达成合作关系,确保他们对抽查到的标准评定负责。但是基层人员必须注意第三方只是为了给执法机关提供辅助决策,协助作用,不论引入何种第三方机构,执法机关都必须是主体。3.3完善政策制度,助推监管实效。近年来,江苏省作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很多政策,以高质量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逐步在实现。但是县级市普遍没有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中,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较少。县级市工业企业水平普遍较弱,有些规上企业虽然知道标准好,但激励政策的缺失很难让龙头企业走出去。中小企业更是缺乏动力。针对企业产品标准抽查工作,县级政府可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抽查方案、抽查不合格企业黑名单公示制度等让企业广泛知悉重视该项工作。同时可制定对省市级抽查合格的企业给予奖励的政策。为引进专家人才协助监管工作,为抽检产品质量确保标准实施到位,财政可否统一给予配套的劳务、评审、抽样检测费用等等。一套完善的政策制度建设是企业标准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3.4强化联动合作,保障监管常态。基层执法人员在对企业产品标准进行监督抽查时不能单纯只看标准,虽然标准的监管只要对标准认定负责,可是最终企业是不是按标准执行,产品质量是不是合格才是关键。标准不合格可以修改完善,但是标准再完美,企业不按标准执行,那监管也是无意义的。所以在抽查标准的时候可以联合质量科、质检所等对产品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标准时,同时要对产品抽检,治标也要治本。能否建立一种联合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查标准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又通过对不合格产品质量的惩处倒逼企业严格制定并执行相关标准。对企业标准合格,产品质量也特别好的企业就可以鼓励其再提升,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乃至制定国际标准。企业标准监管工作不是一个新工作,但却是一个新挑战,我们要让监管落地落实还需要更多的思考,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希望标准化同仁共同学习交流探讨。

作者:杨舒雅 单位:高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