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机制完善分析探讨论文

时间:2022-12-08 10:51:00

企业内控机制完善分析探讨论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生产全过程,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是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当今,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捷径。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

二、内控工作现状

1、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对待内部控制。有的单位内控建设不是从风险评估入手进行流程再造和必要的制度修定,而是将习惯的工作程序文字化后形成一个流程,至于这个流程是不是能控制风险实现管理目标并没有认真考虑;有的企业只是在形式上制定了内控流程,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执行,没有从内控本质上搞内控建设;有的企业形式上的流程也不很规范,为应付检查而搞突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迷失了内控的目的等等。在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内控的真正目的是防范风险从而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公司组织机制不完善。对流程的建立和执行缺少监督,部分单位没有认真研究确定单位运行的风险点在哪里,也就谈不上落实到具体岗位,内控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由于将一个形式上的机构设在了财务部门,其他部门有意无意的将责任推给了财务部门,但在内控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公司各个风险点都很熟悉,要与实际工作的承担者共同完成。

3、内部控制管理权责不规范。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管理层愿不愿意建立适当的控制,能不能遵守已建的控制,对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所持的态度和处理行为都极大的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

4、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在现有公司中,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针是由经理层拟订,董事会只负责审批,实际上是政策的的执行者变成了立法者,公司董事会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公司的现有运行机制,决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5、缺少责任追究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并不完善。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再者,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尤其是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具体包括:

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应包含四个层次的经济主体,相应地,企业内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是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普通员工的目标是遵从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2)切实加强各级人员素质及引进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具备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2.进行科学控制风险的措施。

控制环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有控制的价值,因此需要对那些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的要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对那些风险水平较高的可控因素实施控制。以工作目标为风险评估的起点,找出控制环境诸要素中可能导致工作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其风险程度的评估,并采取科学控制风险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目标的实现。

3.合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严密的企业内控体制,应是完整的,有效的。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内控制度的关键。

4.切实制定内控制度,以适于自己的企业。

切实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内控制度,获得较好的执行效果。对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

5.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组织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两个人无意识同犯一个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要大于两个人。公务员之家

2)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保证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时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通常在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予以明确;特定授权是对特别经济业务处理的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如当某项经济业务的数额超过某部门的批准权限时,只有经过特定授权批准才能处理。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确保企业走向成功之路的根本。企业应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内控体系,让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