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中考试管理策略分析

时间:2022-01-18 08:13:39

高校集中考试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结合我国高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推行,分析了目前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中考试管理模式。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实施课程考试改革为例,探索高校的考试模式,建立一个高效、及时、公平、良好的集中考试管理体系。

关键词:考试管理;集中考试;高效;公平

考试是测量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达到何种程度的方法,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如何深化高等学校考试管理改革,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考试管理问题

第一,试卷的编制无规范、统一的标准。在高校,对于课程考试试卷的编制,学校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这样就导致了考试的设计环节存在不科学、随意性,可信度低、区分度差等问题,严重影响考试的效果。而且经常会出现“教考合一”的现象,教师的授课主要靠教师的自觉性、敬业感和责任心,受教学大纲约束较小。第二,“工具化”的考试理念导致“非人性化”管理的发生。考试只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一种方法,而不能把考试看成是一个检测机器,把学生当做是一个个教学产品。教师们要做的,不是把学生仅仅当作“教学产品”打包整理好,再一股脑儿“丢进”严酷的考试中去进行检测,并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模样,复制出一个个“千人一面”的“产品”,一但有人“违规”,就判处“死刑”。第三,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学校再三要求严禁作弊,并加大对考试作弊者的处分力度,但考试作弊行为仍未减轻。考试中具体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松懈,考风不良,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多样化、现代化。考试作弊是诚信的缺失,不仅对学校学风、校风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有失考试的真实性与公平性。第四,忽视阅卷管理。考后教师自主进行阅卷,阅卷管理不够规范,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做参考,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而且,阅卷缺乏必要的监督,难免出现送人情分、照顾关系户等现象,尤其是对于重修、补考的学生,这一情况更为严重。这都会导致考试成绩的可信度逐渐下降。第五,忽视考后反馈工作。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只要学生考完试,学习任务就可以立刻停止,很少有学生关心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的问题而对于试卷进行分析,有些教师只是形式化地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完即可,对学生问题分析不够全面。

二、建立集中考试管理模式

建立一个高效、及时、公平、良好的集中考试管理体系,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基于学生”的现代考试观。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对教学百分之一百的热情,积极转变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要注重对他们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全面、科学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建立规范、统一的试卷编制制度。考前阶段向教师下发统一、规范的试卷编制标准,并依据学科、专业的不同,把教师进行分组,每组选出负责人,在试卷编制过程中对编制情况进行审核与监督,有不妥之处及时更正,教师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在完成编制工作之后,要对所有的试卷进行集中检查,确保考试的质量。第三,创设公正、人性化的考试环境。考试环境的公平、公正是其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学校应加强学生秉持诚信应考的思想力度,对考风考纪的管理常抓不懈,切实贯彻执行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对各类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措施。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考试环境,让高校的考试活动更加和谐。第四,注重考试结果及时、准确的反馈。考试之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和指定地点集体阅卷,试卷封装后匿名评卷,对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要实行流水阅卷,严格掌握评分标准。成绩评定后,不得擅自更改。考试结束后,对学生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切实起到反馈的作用。第五,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一个开放、和谐且不具有威胁性的评价环境,对发挥评价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发展,所以,评价应该给教师以动力而不是压力,这就要求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展自我评价。

三、结语

考试的集中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减少出错环节,基本杜绝考试违纪现象,建立准确、及时的反馈,创设公正、人性化的考试环境,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

作者:张红岭 洪斌 顾勇 吉高卿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国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吴慧昕,高娃.强化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127-129.

[3]李红,陈晏辉.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的思考[J].长春工业学院学报,2008(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