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运用

时间:2022-03-19 05:36:36

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运用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在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管理带来了挑战,传统会计风险管理方式已经滞后,导致换算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居高不下,而内部审计具有的检查、监督、评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会计风险,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本文对现阶段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内部审计应用展开探讨,探究具体问题和致因,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提升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应用水平。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公司法》并没有硬性规定企业必须要有内部审计部门,但鉴于内部审计具有的检查、监督、评价作用,建议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对内部审计的观点不一,导致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审计成果转化率低、缺乏制度、企业文化基础薄弱、审计方式滞后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的成因,对于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应用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好的驱动作用[1]。

一、会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

开展内部审计,可以优化财务工作内容、流程和方法,进而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调控。会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关系,会计风险管理要对财务部门展开监控,而内部审计则是对该种监控的再监控。在具体监控过程中,能够帮助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发现漏洞、弊端,使其不断完善。二者同时作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确保其合法、合理。正因为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密切,在企业经济活动审计基础上,内部审计开始在各部门展开,发挥了预防风险的作用。明确会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之间关系,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得到落实的关键一环。

二、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会计风险进行控制,发现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一)检查会计系统漏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内部事务的复杂性增加,除了投融资、生产经营之外,企业增加了很多新型资产,例如企业官网、企业网店、企业出版物等,因为这些主体具有的虚拟性导致其管理风险较大。这就要求企业会计风险管理者具有系统的思维,对各种会计风险形成相应的规避措施。然而会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管理者职业素养、管理经验、技术水平有关。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会导致管理工作陷入危机。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会计账目科目众多,更容易导致操作风险。此外,也存在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低下,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做出违法行为,导致法律风险。而内部审计具有的对物、对账、对制度、对流程、对人的审计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漏洞降低风险,这对于会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诚然这需要建立全程全方面审计制度,否则审计面小或者只是事后审计仍然于事无补[2]。(二)全面监督会计系统。会计工作和企业各部门的业务紧密关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般都主张“业财融合”,确保会计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行程监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因为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一,落实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层面或环节都会产生问题,这就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系统梳理评价,帮助财务部门发现不足。内部审计能够全面监督会计系统,从而有效提升会计管理水平。(三)会计系统评价与内控促进。内部审计一般都会通过对资产、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收入成本以及费用、利润、制度、流程等审计最终对会计系统展开全面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会计部门在内部控制上的作用,使其能够更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监督、事后结算及总结的工作方式,让企业形成良好的内控体系。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健康发展的抓手。只有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账面、实物、制度以及责任人的综合审计,才能确保全员提升内部控制意识,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告别内部控制的喊口号、走过场等弊端。(四)实现权责利合理划分。会计风险主要是权责利分配不当导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监督,不能让会计负起责任,积极地保护企业利益。或者说制度不科学,没有给予会计激励,导致其对风险视而不见。而内部审计具有的全面监督作用,可以在发现会计风险的同时,分析原因,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实现权责利合理分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对于会计风险管理具有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要有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这对于审计部门乃至审计工作人员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3]。

三、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结果转化能力弱。目前很多企业获得内部审计结果后,并没有将评价充分反馈给财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这无形中降低了内部审计的评估、反馈作用,使得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仍然停留在之前的状态,以往的会计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弊端等都仍然存在。导致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内审部门主管责任心不强,存在“自扫门前雪”的心理。第二,内审结果形成后,审计部门形成相应的评价及处理决定,但企业人资部门没有充分配合,导致处理决定不能落地。第三,内部审计形成的结论以及对应问题的解决建议上达决策层之后,被束之高阁。第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4]。第五,无形资产审计成果转化利用不足,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不能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切实地反映出企业拥有的商标、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的规模和价值,不能利用这些来为企业的投融资增加优势。(二)内部审计缺乏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有系统科学的制度对企业内部形成约束和激励,能够为各方面工作提供标准和指导。但很多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系统制度,审计工具、审计技术、审计原则、审计目的等都不清晰明确。由于缺乏相关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难以严格依据行业标准具体落实,导致内部审计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另外,对审计人员缺乏激励和约束制度,也导致其工作质量低,不能发挥内部审计具有的检查、监督、评价作用[5]。(三)内部审计缺乏文化基础。企业文化和内部审计融合会形成审计文化,而审计文化可以对审计人员形成思想和行为指导。目前决定审计文化能否形成的关键是:第一,企业必须拥有系统的文化系统且运行良好;第二,审计工作在企业内发挥了功能。但目前大部分企业这两个关键点都不具备,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果难以转化等也就成为必然[6]。(四)内部审计方式滞后。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都倾向于人力审计,采用传统的取证方式,即制度基础、账目基础以及现场经验,缺少先进性,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互联网+内部审计”思维,导致信息不能共享,审计结果得不到反馈,审计成果不能获得转化。另外没有积极地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缺乏全程审计意识,造成了审计工作严重滞后,不能动态监督会计管理系统,使得会计风险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企业经济活动风险居高不下。

四、提升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当中内部审计应用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效率。(1)提升内部审计主管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使得他们能够认真地展开分析、调查,并形成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获得具体指导,不断降低会计风险。(2)人资部门积极配合,能够参考内部审计提供的建议等来对财务部门的工作形成绩效考核,利用制度约束性以及激励性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改善会计风险管理水平。(3)通过审计会议形式不断影响决策层,使其认识到内部审计重要性,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积极听取意见并责令实施[7]。(4)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能够在对外信息传递上体现出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权,并将这些权利转化为价值,用于投融资或者其他领域,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另外需要提升会计部门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将其融入会计风险管理范畴之内,并建立具体明细,以利于内审部门开展监督审查工作,使得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腾飞的另外一只翅膀。(二)建立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1.制定权责利分配制度。通过该制度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审计权,使其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直接受董事会领导,能够做到独立审计,减少行政干预。这是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真实性的根本保证。2.建立信息化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录入,根据可能发生的会计风险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提高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积极实现“互联网+会计风险管理”“互联网+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确保会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形成的有关信息能够反馈到有关部门,对其具体工作形成指导,理顺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程序,降低工作风险,进而提高内控水平。3.建立考核以及激励制度。在制度上给予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足够激励,使得他们能够拥有主人翁责任感,积极配合,共同规避企业管理弱项,科学合理控制企业风险,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作出贡献。4.建立内审责任制。要求审计人员对自己审计结果负责,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审计工作深入开展,避免以往的形式化,能够使得审计结果获得转化。5.建立企业培训制度积极地传输会计人员最先进的会计风险管理手段,使得内审人员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并且能够建立企业月会制度,让财务和审计可以深度沟通,减少检查、监督以及评价盲区[8]。(三)让企业文化成为内部审计基础。既然内部审计需要企业文化提供驱动,这就需要企业决策层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工作二者间关系,能够积极地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核心之一予以融入,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审计文化,让每一位审计人员得到熏陶。例如积极地融入内部审计人员操守培训,使其认识到内审重要性,能够形成自我监督,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捍卫企业利益。诚然也能够在发现企业不合理经营时提出意见,帮助企业远离法律风险。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可以开展审计座谈会,让审计人员指导各部门如何规避风险,在座谈会中不断重申企业文化对审计的影响,要让健康的企业文化精神植入员工大脑,形成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风格。同时引导企业员工来对内部审计进行民主监督,保证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会计风险管理的彼此促进。(四)建立信息化审计体系。1.引入信息化审计工具。现如今的审计工作范围很大,这是企业经营客观现实决定的,经营项目多,工作流程多、负责主体多,导致了审计工作繁杂。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将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技术融入进来,确保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有效地深入到企业运营环节、管理环节、信息处理环节、制度系统之内,保证流程审计、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都能切实开展起来,能够在内审过程里帮助会计部门发现一些风险点,让会计人员积极弥补和规避,从而提高会计风险管理水平。而内部审计部门也能因此提高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性。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地位提升,需要内部审计积极地开展该资产审计的学习,能够利用专业工具对其价值进行衡量,并能够积极地发现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漏洞,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2.打造会计行为全过程审计。现如今企业对管理会计越发依赖,而后者核心便是“业财融合”,即会计工作已经深入到了企业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通过“互联网+”这一途径向信息化审计转变,能够对会计行为形成全过程审计。例如对会计部门预算展开审计,促使其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总结;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当中会计以及各部门的工作展开全过程审计,积极地发现内控当中存在的浪费环节,促进各部门内控质量的提升。这其中企业内部统一管理平台的构建成为关键。该平台建立后,将各部门连接其上,使得内部审计可以全面全过程对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展开审计工作[9]。3.基于信息化审计调整审计制度。在现代信息化审计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积极地形成信息化审计制度。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责任分配、权利归属和利益划分等角度展开具体安排。能够使得内部审计形成灵活的工作形式,随着会计风险管理动态变化而形成对应的审计调整。能够帮助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发现工作纰漏,并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以此来确保企业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结语总之,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联系紧密,内部审计直接决定了会计风险管理水平。要提升企业会计风险管理能力,必须从内部审计入手,确保内部审计拥有良好的操作团队、严密的制度、明晰的标准以及严谨的监督体系,多筹并举,才能提升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熊亚君.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对策[J].财经界,2020(16):228–229.

[2]于文雅.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内部审计协同效应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1):137+139.

[3]张粤.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及加强措施[J].经济管理文摘,2020(09):125–126.

[4]刘玲,韩佳滢.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与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市场,2019(26):154–155.

[5]王增祥,杜海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探讨[J].经济学,2020,003(01):41.

[6]杨洪涛.新时代企业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关系探究——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20(07):281.

[7]谌灿霞,李文彦.参与式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9(19):32–34.

[8]李世辉,杨丽,曾辉祥.内部审计经理监察能力与企业违规——来自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9(08):79–87.

[9]韦铭英.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04):264+266.

作者:梁杰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丹东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