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宪法意识与普法途径研究

时间:2022-05-24 03:29:07

大学生宪法意识与普法途径研究

摘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大学生未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宪法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了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总结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原因,进而探索有效的普法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宪法意识;大学生;普法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对全民法律意识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宪法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提高法律意识首先要从提高宪法意识开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由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增强宪法意识,此举进一步巩固了宪法的权威性。大学生群体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未来将步入各个行业,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全体公民宪法意识提高的关键,对于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也具有指导作用,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耿怡雪认为:“从对宪法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宪法意识包括宪法认知、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五个方面。”我们也将从宪法认知、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这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展开调查、研究和分析。

1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情况

为了获得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具体资料,我们采取问卷调研法和访谈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首先,我们在“问卷星”平台上了“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从2018年12月27日问卷到2019年2月9日结束问卷调查,期间共收回112份问卷结果。调查对象主要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包括文、理、工科及艺术各个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答卷人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年级、专业和政治面貌。第二部分为宪法知识调查,包括宪法内容、宪法认知、我国宪法发展历程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对宪法学习运用情况的调查,包括学习宪法的途径、对学习宪法的态度和履行宪法权利义务情况等。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分别进行访谈,获取更多无法通过调查数据反映和不适合通过问卷进行调查的详细信息。综合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及访谈结果,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宪法认知缺乏。被调查者十分明确宪法地位,例如“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一问题全部回答正确,但对宪法基本内容缺乏了解,“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需要多少代表多数通过?”的问题则只有34.8%的人正确,而“您认为哪些机构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仅为21.4%。

第二,宪法情感淡薄。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宪法缺乏兴趣,不了解宪法发展历程,不关心宪法发展现状,“现行宪法颁布的年份。”这一题目正确率只有43.7%,同时有96.4%的同学没有主动学习宪法知识的经历,其中91.1%的人是因为“不感兴趣”。

第三,宪法意志消极。普遍反映为宪法权利意识较差,没有依宪行使自身权力,也不认为宪法能够帮助维护自身权利,关于“您认为下列哪些权利属于我国公民的宪法权利?”,有66.9%的同学能够正确回答,但是对于“宪法规定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这一问题,仅41.9%的同学了解。

第四,宪法评价失当。学生更多从政治角度而非法律角度去看待宪法,认为宪法于自己并无交集,例如在“你对宪法的看法”这一开放性问题回答上,部分同学表示“和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宪法虽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并不能像普通法律切实保护个人利益”,且有80.9%的同学因为认为宪法“用处不大”而不去主动学习宪法,将宪法视为“高居庙堂”之物;第五,宪法信仰尚未树立。哈罗德·J·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写道:“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宪法信仰是宪法意志的最高境界,在宪法认知尚存在缺失的当下,我们还难以谈及宪法信仰,但努力树立宪法信仰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2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宪法知识教育不系统经过访谈了解,大部分同学对宪法内容早已熟知,只是不知道这部分知识来源于宪法,即对宪法的概念十分模糊,甚至不了解宪法有什么作用。宪法知识从初中开始就融入政治课程,大学期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则成为宪法普法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从未间断对宪法知识的学习,只是宪法尚未在大学生心中形成明确的认知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中学阶段教师教学重点在考试内容上,并未对宪法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大学阶段老师也会秉持实用性更强的目的,法律基础部分侧重于向学生讲解与本专业相关或实用性更强的法律,宪法则被一笔带过,导致学生自始至终没有形成对宪法系统性的认知。宪法知识是宪法意识的初级层面,也是宪法意识形成的基础,没有掌握系统的宪法知识,会对宪法意识的形成产生极大的阻力。

2.2宪法实践的欠缺说过:“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不能付诸实现的宪法只会成为“闲法”。大学生只有不断通过实践,运用宪法知识,培养宪法情感,坚定宪法意志,才能形成正确的宪法价值观念,进而提升到宪法意识的更高层面。但是,当前社会对宪法践行问题关注较少,家庭宪法教育观念滞后,学校宪法实践教育部分也存在空白,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进行宪法实践的机会稀少,对宪法的认同感自然无法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不利于宪法意识的进一步形成。在回答“希望通过哪种途径学习宪法知识、提高宪法意识”这个问题时,被选择最多的三项分别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案例分析”,所占比例依次为75%、50%和40%。

2.3宪法意识与“无讼”观念的冲突在两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人治”思想深入人心,等级观念和群体文化被普遍接受。一方面认为法律是政府为维护秩序使用的惩罚工具,而不是公民为维护自身权利采取的手段;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群体的“和谐”,也会选择息事宁人,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以追求“无讼”的状态。这与宪法的核心意识———权利意识是完全相悖的,而碎片化的宪法知识和欠缺的宪法实践机会显然无法与根治千年的“无讼”观念相抗衡,这种观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阻碍着大学生宪法至上意识的形成。

3大学生宪法普法途径

3.1改进课堂授课方式课堂教育仍是高校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高校对宪法教育的重视性十分必要。一是高校增加课堂授课中宪法内容的占比,保证学生对基本宪法知识的掌握,同时将宪法内容融入课程考核,以增加学生对宪法的重视程度,提高宪法在大学生法律知识体系中的存在感。二是调整教材中宪法部分教学内容的结构,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明确宪法概念、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意义。三是教师丰富授课方式,如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活跃课堂宪法学习氛围。

3.2建设宪法教育平台宪法普法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育,宪法意识的形成需要持续性的培养与教育,但是专业知识才是高校对学生的教学重点,因此能够进行的宪法课堂教育是十分有限的。构建高校宪法教育平台,首先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宪法提供稳定、可靠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的宪法意识培养;其次由平台专门负责校内宪法普法活动的开展,利于提高普法活动质量;最后还可以与司法机关和法律机构合作,开展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真实案件的机会。如果高校技术条件允许,可以开设网络宪法教育平台,推送宪法资讯和平台近期动态,方便学生使用。

3.3创新宪法普法模式法律条文的枯燥和普法方式的单一通常是学生对法律学习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高校可以通过丰富普法方法、创新普法模式,将宪法普法与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社会实践、主题比赛等形式的校园活动相结合,既将乏味的知识学习转化为轻松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许多践行宪法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宪法,有助于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3.4发挥辅导员指导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主要负责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小法意识培养的指导作用,首先要求辅导员队伍强化自身法治思维,提高普法能力,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而后定期配合主题活动和时事新闻召开班会,开展宪法普法宣传,强化学生宪法意识;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宪法、践行宪法的活动,必要时可采取一对一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宪法意识。

3.5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大学生活中,诸如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活动占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同各个学生组织联系的密切程度不亚于班级,而且相比于班级,学生组织具有人员更少、组织更灵活、活动更容易展开等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各个学生组织的活动,开展宪法普法教育,自然植入学生组织,大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宪法教育,普法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4结语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点高校大学生宪法普法途径,同时这些途径对于普通法律普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宪法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高宪法意识只是第一步。从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宪法意识培养方法,一方面有效引导大学生知宪法、守宪法、用宪法,逐步提高大学生宪法意识;另一方面将大学生群体作为宪法普法途径探索的“试验田”,研究出系统、有效、可操作性可推广性高的宪法意识培养方法,为全社会普法提供经验参考,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在全面推动贯彻实施宪法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雪薇 马爽 袁思梦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