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理论研究

时间:2022-09-09 04:39:58

高校法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理论研究

摘要: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法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联系、法学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等理论依据决定的。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各个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的、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决定了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败。为了让法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当大力提升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素质,推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法学教育;法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

在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的重要抓手,是“创新法学教育模式,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3]的实现途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4],只有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水平高超、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精湛教学艺术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然而,在现实中,我国高校部分法学专业课教师没有认识到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不具备实施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能力素质。这导致法学专业教育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

知识分子习惯于追根究底,不让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们一般不愿违心盲从。要想让法学专业课教师自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首先就应当向他们阐释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并说服他们,理论信服是自觉行动的前提。(一)高等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部分法学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法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毫不相干”,上法学专业课只要把法学专业知识讲好就足够了。但是,这种将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的观点,不符合政治学、教育学中有关教育与政治关系的理论。虽然不能把教育简单地定性为“社会上层建筑”,但是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属性。教育必须按照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层的政治要求运行,要为实现统治阶层设定的政治目标服务。因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统治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同时,也掌握了教育权力。这就使得政治能够影响和控制教育,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5]46-50。譬如,政治权力决定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国家政治体制决定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政治制度决定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并且,统治阶层也会利用其掌控的教育资源宣传、传播与其主导的政治体制相一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让受教育者政治化实际化”[6]664,让学生“形成与国家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现代色彩的政治意识、政治认识和政治情感”[7]274。正因为如此,《礼记•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8]264。杜威也评论道:“国家不但提供了公共教育的机构,而且也安排了公共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实施方面,从小学的各个年级到大学的各个学院,整个学校都是培养爱国的公民、士兵和未来的国家行政官员,提供军事、工业、政治防御和扩张的手段。”[9]85我国更加强调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报告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进一步指出:“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必然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融入法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11]95-97。而为了实现这一根本任务,自然就要求在法学教育中的每门法学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二)法学专业课程必然蕴含思政元素。一些法学专业课教师认为,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搭界”,法学专业课程根本就不蕴含思政元素。按这种说法,要他们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似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这种观点违背了有关法的起源和本质的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和思政元素同质同源,能够相互融合。虽然对于何谓“思政元素”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思政元素”主要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内容是举世公认的。马克思在《1859年序言》中就指出,社会对于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艺术的、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其他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属于受制于(物质生产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范畴[12]3。所以,法律和思政元素同属上层建筑,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有着相同的根本任务,即维护和调整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法律与政治、道德等思政元素在性质上一致,在功能上互补,使得它们不但能够并存,还可以“互溶”。而且,法律与政治、道德等思政元素的内容是交叉的,有相当的内容甚至相互重叠。就法律与政治而言,由于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13]132,172,“法律要么是一个政治主体意志的表达,要么是多个政治主体不同意志综合碰撞的产物。”[14]35因此,可以说法律与政治在内容上是相互包容的。例如,国家制度、宪政、选举等,既是政治现象,也是法律现象。就法律与道德而言,任何法律都有一定的道德属性。英国法学家哈特就曾经指出,虽然在现实中法律并非必须与道德完全一致,但是,法律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社会集团的传统道德和道德理想的深刻影响,道德因素可以通过公开的立法进入法律领域,也可以通过司法悄悄地进入法律领域[15]181-207。正如所说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16]。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每个法学专业知识都与思政元素相关联,也不能在每节法学专业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但是,总体而言,每门法学专业课程都或多或少地包含思政元素,教师在每堂法学专业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是意识使然,是责任担当。(三)法学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一些人之所以反对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试图否定法律的意识形态性,而只一味地强调法律的技术性,这不是没有学好法理学,就是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17]142。意识形态在法律领域内就表现为法律意识形态。所谓法律意识形态是指,“由具有一贯性和逻辑性的表达、认识以及主张所构成,并赋予规范秩序以根本性意义的关于法律的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18]12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9]44,因此,法律意识形态必然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法学立场、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法学应当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所谓法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就是指,由法学的阶级性、政治性等延伸出来的功能,它既包括教授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指引功能,也包括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进行价值引导的教化功能[20]2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及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21]因此,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必须承担这种教化功能。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不但要对大学生传授和训练法学专业知识、方法,还应当向他们灌输鲜明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判断。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22]184-188。因此,我国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法学教育的意识形态资源,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教化功能。

二、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素质缺陷

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主流法律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主体构建,引导他们形成“法律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工具意识,促使他们将法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以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但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还不符合开展“课程思政”的要求。(一)政治素质不高。开展“课程思政”,首先就要求教育主体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成功地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对法学专业课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政治要强”。即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纪律性、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其中,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纪律性,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的保证,也是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的前提;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体自觉地以主体身份与责任意识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强大驱动力量,也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体其他素质由潜在准备形态转化为现实作用形态并最大限度发挥效用的强大力量;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则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体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大局的高度认识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大使命、及时从政治的高度分析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发展趋向及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正确认识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一些具体矛盾的性质的保证,也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能否做得深入、能否取得长远效果的根本所在[24]。但是,部分法学专业课教师患了“政治冷漠症”,他们对政治活动敬而远之,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对政治学习敷衍应付。在现实的法学专业课教学中,这些教师回避法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凡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教学内容,他们都会以中性的态度表达出来。更为甚者,一些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出了问题。这些人在三尺讲台上无视政治纪律,不但向学生宣扬与我国主流价值观念不符的西方法学思想理念,还任意对“马工程”法学教材进行删减,公然吹捧西方的宪政、人权、自由。由此,与国家性质、阶级统治、意识形态相关的法学专业课程都被这些教师“西方化”了:法理学变成了西方法理学,宪法学改成了西方宪政学,刑法学转变成了外国刑法学,民法学讲授成了德国民法学。专业课教师在政治素质方面的缺陷,导致学生出现了价值追求误区。(二)理论素质不强。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素质,是指法学专业课教师为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理论准备。其一,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促成学生将这些思政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因此,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应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育规律,适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育形式。教育主体自然就必须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其二,开展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挖掘法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相关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刻而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进而将之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而要完成这些工作,就要求教师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又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可见,只有具备足够的理论水平,教师才能够深入挖掘法学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以深刻阐释“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促成“课程思政”教育取得实效。然而,在现实中,法学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不太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法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实施“课程思政”的理论素质。一些教师即使有时讨论一些社会事件,也只是叙述而已,不能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分析评判,不能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倾向的引导。学生不仅没有从这些教育者那里获取正面引导,反而产生了更多疑惑。(三)能力素养不足。“课程思政”教育主体所需的能力素质是指,“课程思政”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法学专业课程之中,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具备的能力条件[25]。这种能力素质是“课程思政”教育主体从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总括,它包括确立“课程思政”教育关系的能力,激发、激活教育对象接受意愿、接受需要的能力,根据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目的、编制“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能力,引导、调控“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过程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我国当前的高校职称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唯科研论”,高校教师普遍都不太重视教学。部分法学专业课教师教学功底不深,仅会照本宣科,机械解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他们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教学的方法、手段单一,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其讲授的内容难以让学生接受、信服。总之,教育主体自身政治素质不硬、理论水平不高、育人能力不强,使得我国当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难以有效展开,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三、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一)提高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水平。提高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水平,是推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保障。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就强调高校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术思想讨论和批判工作,以逐步清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在学术界的深刻影响,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26]。同时,党还明确指出,必须引导高校教师认真树立起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抛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庸俗观点和欧美反动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27]。在新时期,实施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师,更要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格的政治纪律。首先,应当对高校教师开展系统性、长期性、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随意性和零散性的现状。并且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师成长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在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28]。其次,应当区分对象,按照层次选择教育内容,对高校教师实施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对教师在理论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灌输渠道解决,对教师的心理问题通过咨询渠道解决,对教师的实际问题通过办实事的途径解决。另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教师自身业务的实践;一般的理论的学习等[29]。最后,要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对教师教书育人和师德的要求、考核结果和教师的聘任、晋职、评优、奖励等挂钩;并且采取适当的物质激励手段鼓励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二)增强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只有增强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素质,才能让法学专业课教师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创造性强,从而产生把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说好、想深、用活、做实”的良好效果。否则,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首先,应当对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有教师自己“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0],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31]。因此,各高校不但要组织法学专业课教师完整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着重向教师宣讲党和党的领袖在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让高校教师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应当大力充实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是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前提。高校要对法学专业课教师开展培训,引导教师去深入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最后,应当大力增强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法学理论水平。“课程思政”毕竟不同于“思政课程”,它只能通过挖掘法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而如何挖掘法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在法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都取决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法律运行背后的基本规律,是否熟悉法律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对其所教授的法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框架、基本原理了如指掌。教师的法学专业理论水平越高,对本门法学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量”就越多,挖掘“度”就越深,法学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得就越自然。(三)提升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升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是不断增强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亲和力的重要保证。育人能力实质上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功。首先,提升法学专业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比赛,促使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要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和手段;要建立能力较强的老师帮带能力较弱的老师的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让教育理念的传递、教育技巧的锤炼、教研素养的提升更为直接、通畅。其次,加强和改进对法学专业课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形成对其心理上的尊崇感和敬畏感,从而增进“课程思政”的吸引力。高校要锻造教师崇高的道德品格,塑造师者形象;凝练教师纯粹的人格情操,养成良好师风;培育教师高尚的敬业精神,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夯实教师渊博的学识基础,创新师德内涵[32]。第三,培养法学专业课教师的隐性教育能力,帮助教师解决思政元素与法学专业有机融合的难题。高校可以组织法学专业课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找准法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法学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课堂教学中插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探讨如何推动法学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法学专业“课程思政”预定的教育意图和教育目标塑造自己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四、结语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程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3]。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同样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教学水平、育人能力,决定着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地开展和取得实效。因此,从理论上向法学专业课教师阐明开展“课程思政”的正当性、可行性,是激发教师自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热情的关键。但由于专业限制、素质缺陷、能力不足,并不是每一个法学专业课教师都能胜任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高校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提升法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素质,促使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34],最终实现“法学专业课程门门有思政,法学专业教师人人讲育人”[35],真正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熔于一炉,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作者:曾皓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