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弹幕电影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1-10 10:43:15

中国弹幕电影发展现状与对策

弹幕电影简介

所谓弹幕电影,是指添加了弹幕评论功能的观影机制。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将所观所感即时发送到大银幕上,与其他在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弹幕文化起源于日本,“弹幕”一词原为军事用语,形容密集的炮火,后以其形象的意指进入视频领域,形容如横飞的子弹般从屏幕中飘过的评论字幕。弹幕电影的创意正是来源于弹幕视频,继全球第一家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开创了边看视频边评论的互动观看模式后,国内视频网站也引进了弹幕系统,成立了以Ac-Fun(简称A站)和Bilibili(简称B站)为代表的两大知名弹幕视频网站。随着弹幕视频网站的走红,各大主流视频网站、直播平台中也纷纷引用了这一技术。作为二次元小众文化的产物,弹幕从线上视频网站真正走入线下影院是在2014年暑期档,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和《绣春刀1》先后开设了弹幕专场,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弹幕电影热。其中,《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和《小时代3》被称为弹幕电影的先锋,在对弹幕技术的应用和弹幕的呈现手段上都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采用了以短信的方式收集弹幕,为了尽可能方便观众欣赏影片内容而不受弹幕干扰,电影主办方没有采取传统的弹幕覆盖屏幕的操作方法,而是在影院正中央的屏幕两侧开启弹幕区,通过投影仪投射字幕的方式打造“墙壁弹幕”。《小时代3》的弹幕操作方式更贴近弹幕视频网站,通过在影厅内架设WiFi,观众可连接专用网址发送弹幕,并且弹幕会直接压在大银幕上。2014年之后,弹幕电影的话题热度逐渐退去,但近几年仍有少量几部电影开设了弹幕场,比如《滚蛋吧!肿瘤君》《闪光少女》和《变形金刚五》等。弹幕电影的争议性自弹幕电影诞生以来,争论声不绝于耳,各界人士对弹幕电影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支持者认为,弹幕电影搭建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观影平台,让他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真实的参与感和融入感。而反对者则认为弹幕遮挡影片导致看不清内容,严重妨碍了观影,这种喧嚣聒噪的观影模式将电影本身的视听艺术魅力消耗殆尽。也有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担忧者,他们认为弹幕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固然吸引人,但是其本质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如果被滥用不利于优质电影的培育与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看出,弹幕电影在赋予了观众更多话语权的同时,其带来的观影不适也颇为人诟病。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弹幕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观影模式,在颠覆传统观影模式的基础上也对观众的接受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挑战。从弹幕电影本身来看,电影的职能是用来讲故事引发观众思考,弹幕电影却更侧重于娱乐和讨论。弹幕电影是互联网思维和电影艺术的融合,也是将电影的社交媒介属性和商业娱乐效应进一步放大,由此相对弱化了电影的艺术属性。从观众的观影心态来看,对于有“弹幕依赖症”的观众,看一个电影发现没弹幕反而提不起兴趣,因为在他们眼中看弹幕有时比看电影更有趣,嬉笑怒骂的欢乐氛围是在普通影院感受不了的。而提出不支持意见的人大部分是主流观众群体,他们中有的是观影保守者,有的是电影创作者,更注重电影的观赏价值和影片的完整呈现。很多观众不买弹幕电影的账,实际上是和长期形成的观影心态和观影习惯有关。

弹幕电影对我国传统电影业的突破价值与积极意义

1.为电影和观众搭建新型体验关系。以往的观影模式中,电影的传播模式多是以单向被动的传播为主,观众之间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看法交流。而弹幕电影却能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可以进行自由评论互动,延伸了电影的社交功能。除此之外,弹幕电影打破了先观影后评论的常规影评模式,观众可以和影院大屏幕进行最及时、最直接的接触和思维互换,不再像以前只能在论坛、影评社区等做后续。2.答疑解惑,汲取智慧补充。经常逛弹幕视频网站的网友会发现,如果在观看视频遇到困惑或者疑问时,可以发弹幕请教,往往会立即有人回复帮你解答,这类弹幕很多都带有类似“科普”性质的阐释。那么当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如果遇到看不懂的情节,不用等到影片看完后再去寻思琢磨,弹幕里“大神”的点拨就会让你茅塞顿开。从这点上来说,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弹幕提供了一条拾人牙慧的捷径,发挥了知识补充的作用。观众们一边看电影一边解读交流,了解到他人的看法,有助于丰富并加深自己对影片内容的理解。3.二次创作带来衍生价值。观众在观影时,会依据自己的认知与价值观去理解电影文本,所得出的感想以文字评论的形式注入大银幕后,原本的电影便成为经由观众二次加工的新电影。承载在视频影像里的弹幕也代表了观众对作品的好恶、倾向和意见,制作团队可以以此把握受众心理,对后续作品进行思维指导和创作调整。《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制作之前,其动画系列已在土豆网上开启了弹幕播放模式,导演发现一些配角和反派角色人气非常高,之后便在大电影的制作中相应增加了反派们的情节。由此可见,利用好弹幕的数据价值,能为制片方更好地瞄准观众需求,从而为电影收益的增长提供更多可能。

弹幕电影存在的问题与改良建议

1.制约弹幕电影发展的原因分析。(1)弹幕喧宾夺主影响观影效果。弹幕在给观影过程带来互动的娱乐感同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给观影构成了干扰。当五颜六色的弹幕穿梭于银幕,令人眼花缭乱无法好好观影,严重伤害到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对于一部呈现在银幕上的电影作品,每一个镜头的安排、场面的调度、演员的表演都是导演别具匠心的设计,而弹幕的出现无疑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画面的一些细节。原本看电影的过程加了弹幕互动的环节,让观众一心多用,此外在影院“暗场”中观影的仪式感也会被来自“小屏”的光源所影响,使得观影质量受到冲击。(2)弹幕电影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众局限。弹幕电影存在很大的争议性,并非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接受。根据电影大数据分析平台——数太奇对《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观众人群的研究中得知,该电影弹幕场的电影观众里,30岁以下的观众占总体的59.7%,超过50岁的观众人数为零。可见,弹幕电影的目标市场大部分仍是当今的85后和90后,这批观众是活跃在社交媒介中的新生代观影群。但对于年龄稍大的观众来说,“弹幕”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比较陌生。二是电影类别局限。从《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和《小时代3》这两部电影可以看出,它们作为“粉丝电影”,在网络上拥有很高的流量和讨论热度,因此拿来做弹幕电影未尝不可。而对于剧情较为紧凑,或者严肃高雅、历史人文题材类的电影就不太适合做弹幕,因为弹幕本身带有一种幽默戏谑的特质,在这些题材面前,弹幕的语境就显得相对肤浅。三是弹幕内容有限。基于弹幕即时性、碎片化和寿命短的特点,观众一般很难在弹幕中发表一些深思熟虑的见解,弹幕能承载的信息量与表达意义也相对有限。将沉浸式的观影空间变成热闹的聊天室,这种创意一开始就灌注了一种游戏的精神、消遣的性质。所以问题并不能全部归咎于弹幕的娱乐性,而是要考虑是否所有的内容都能以弹幕的形式来呈现。(3)弹幕言论管理困难。由于发表言论的门槛较低,弹幕用户素质良莠不齐,当一些不文明用语跃然于大银幕上时,就会直接污染观影环境。面对这些不受限制的言论,如何管理成为当下棘手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弹幕审核。通过电脑过滤掉一些关键词和敏感字,然后再实行人工逐条审查,不仅耗费人力,而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会导致一些弹幕迟滞,这一点在《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的弹幕场中就已经出现。如果实行过于严格的审查,会让发弹幕这一过程变得拘谨而无趣;但如果失去监管,又会造成言论难以控制和不良用语的泛滥,如何把控这个度是一个难题。2.对策与解决路径。(1)开发细致的用户体验,实现审美与互动协调。有的人想玩弹幕,有的人更关注电影内容,观众的分流决定了弹幕电影的推行也需要实行分流,将有着不同观影偏好的观众置于同一公共空间内只会引起摩擦与不适。对此,影院可以开设专门的弹幕厅,从而兼顾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给予观众充分选择自由。在弹幕形式上,院方也可以将弹幕的显示区域做一定的调整,打造出类似于《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不影响影片观看的温和弹幕形式。目前,国内已出现了这种形式的弹幕影厅,名为EnterX弹幕互动影厅,《变形金刚5》就曾借此开设弹幕专场。弹幕会以组成矩阵的形式呈现于影厅两侧的墙壁与天花板之上,配合影片内容,影厅内还会呈现全景式特效,以带给观众更多的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影厅的创意设计,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2)挑选符合弹幕“气质”的电影,选择恰逢时点的上映时机。针对弹幕电影的局限性,哪些电影适合开设弹幕场、什么时间点实行弹幕电影都是影院和片方需要考虑的问题。话题热、互动人气高、故事性不是很强的电影或者带有轻松搞笑气氛的喜剧片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在时间节点的选择上,可以安排在电影上映前或者公映快结束前进行推广和营销。点映能制造话题、提高关注度,为正式公映预热;而下映前夕开设弹幕场能够吸引观众二次观影拉动消费。《大圣归来》和《小时代3》分别通过点映和即将下映前期推出弹幕场,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益。3.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1)规范弹幕礼仪,净化观影环境。B站从诞生之日起就对“弹幕礼仪”进行了规范与完善,弹幕电影同样可以从机制、技术和用户素养上加以完善。在机制上,实行用户制代替游客制的形式发送弹幕,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实行账号追踪,后台工作人员在进行言论审查时,一旦发现有人了违规或不良信息,能及时锁定该用户,对其采取一定的警告或限制发言等措施。在技术上,影院和片方应当积极开发智能的弹幕审核机制,减少相应的人工审核成本。除此之外,用户应该自觉规范弹幕使用行为,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意识,不做高举言论自由大旗下的“键盘侠”,让弹幕观影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艺术氛围。(2)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坚守内容为王的创作宗旨。弹幕电影带有强大的娱乐营销属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忽略电影的内容定位,通过弹幕来博取眼球而让电影成为了附庸。因为毕竟影片本身才是弹幕电影得以立本的主心骨,互动只是一个手段,不可以舍本求末。无论何种类型的电影都拿来做弹幕营销,让看电影成了走马观花,这可能会导致电影生态的畸形。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影产品,弹幕电影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更像是一种尝鲜式的观影娱乐体验,而一旦这种体验感被过度消费,很可能会造成物极必反的局面。在弹幕电影的市场面前,专心致力于做好电影的初心不能变,制片方在考虑营销的同时也要兼顾影片的社会责任,只有平衡好影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才能让弹幕电影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支撑。

弹幕电影开启了电影评论的新范式,让观众可以即时地与作品进行对话,在营造互动参与、表达自我的观影环境中推动了影像创作和话语空间的多元与繁荣,也为传统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商机。但是,弹幕电影自身也存在诸多局限,想要普及也并非易事。从目前来看,不妨将弹幕电影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观影方式,提升消费需求。不同于主流观影模式,弹幕电影更适合特定场合下的特定电影,借力于专门的弹幕影厅,让热爱弹幕的观众尽情享受弹幕带来的乐趣。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电影与互联网的联系会更紧密。作为一种专属性很强的电影产品,弹幕电影不能只停留于浅层营销,除了在影片创作中积极应用弹幕的大数据价值,还应该将战略目光放置于电影与弹幕、电影与其他媒介及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此扩大宣传,精进改良,设计出具有多功能性和应用价值高的电影产品服务。弹幕电影的发展,有待市场检验和进一步探索。

作者:侯春旸 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